《镜花缘》读后感 篇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镜花缘读后感1《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了100回。
这本书是李汝珍平声最大成就。
此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
乡土俚语及典籍,用心血写成的。
《镜花缘》描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
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
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
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镜花缘》,自问世以来,大家对它的评价都颇高。
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书中唐敖等人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其中也发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优点在于作者运用了夸张、对比、勾勒等手法,寄托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比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
白民国的先生自夸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
两面国的人人前笑脸相迎,人后狰狞恐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全书中我记忆最深的是对女儿国的描写。
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观念,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
这段情节表现对女人的能力的肯定。
而且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批判了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
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

《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精选32篇),欢迎大家分享。
《镜花缘》读后感篇1《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写的,讲的是一位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
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
尊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
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儒生,并批评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极尽讽刺挖苦之事。
而与之相对的是,作品颂扬女性的才学,充分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了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在《镜花缘》中,嫦娥虽然美丽漂亮,但她心胸狭隘,报复心重。
百花仙子却是相反的,她耿直、善良、单纯,做事认真,讲原则。
最终她之氢能够成功返回仙界,是因为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自己即便身在纷杂的红尘之中,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和初心。
你们知道吗,在繁盛的唐朝,有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可不是一处景区哟,而是唐朝历史上的才女们。
虽然唐朝的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如男性,但是比起其他时代就相当高了,所以说,唐朝是才女辈出的时代。
徐惠、上官婉儿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我们也要多学些知训,才能够成为才女!同学们,看完我的读后感,你们是不是也想看《镜花缘》!想看就来吧!《镜花缘》读后感篇2今天晚上,我终于把《镜花缘》这本书读完,它不仅给予了我快乐,还给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镜花缘》这本书主要讲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蟠桃会。
白鸟大仙和百兽大仙都把鸟兽叫来给王母娘娘助兴。
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没有把百花——荷花、枫叶、樱女、芙蓉、兰草……在同一时间开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与她打了个赌:“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让你开花,你开了,就下凡去。
”几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让花园里一百种花一齐开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20篇)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20篇)镜花缘读后感(精选20篇)镜花缘读后感篇1《镜花缘》这部小说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们到访的国家一共有四十多个,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识更是难以细数——它为我们塑造了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同时也讲述了主人公们脑洞大开的海外奇遇。
本文借由女儿国、君子国、大人国等著名故事片段与读者共同探讨小说中提出的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女性问题”,第二个是“社会理想”,第三个关于“博学知识”。
带着这三个话题来一起阅读这部妙趣横生的小说,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机警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千奇百样的国家,千奇百态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
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独具匠心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促使妇女扬眉吐气。
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封建社会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礼制,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镜花缘读后感篇2在寒冷的冬天,沏一壶暖茶,靠在窗边,读上几页书,抬眼就能望见湛蓝的天空,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清澈透亮,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今日我依旧翻开《镜花缘》,悄悄地走进故事。
《镜花缘》是由清代李汝珍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书精华部分在前半部,讲述唐代秀才唐敖因徐敬业造反而受牵连被贬落第,愤然与友人游历海外各国,见证各地奇闻异事。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11篇)

《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精选11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镜花缘》读后感篇1《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
《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
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
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
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
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走出书本,看看人生有时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外表看来很美,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和拥有。
《镜花缘》读后感篇2这是一部歌颂了女子才华的书,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
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
本书以女皇帝武则天诏令百花齐放,众神被迫从命,被嫡入凡间变为100位才女为中心,写下了一篇篇赞美女子才华的优美文章。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七篇)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
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
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
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
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
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
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
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
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
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
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
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
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
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
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
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六篇)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
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
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
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
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
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
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
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
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
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
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
“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
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
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
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
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
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16篇)

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16篇)镜花缘读书心得篇1让正能量布满整个世界这个暑假,我很有幸地阅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
这本书带我熟悉了诸如发女儿国,两面国等各有特色的国家。
这本书在幽默的语言之中,带着极强的讽刺意味。
这本书,就是想传播一种正能量,是想让正能量布满整个世界。
整本书中,花了最多的笔墨,最多的篇幅去写了女儿国。
唐敖一行人,在女儿国观察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这样一番奇怪的景象。
为什么作家李汝珍要这样写呢?这不就是为了追求男女公平吗?自古代以来,女性和男性始终就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女性出门需要缠上脚,男性则不需要,这不就是在呼吁男女公平吗?放眼千百年来,在官场朝廷上,除了武则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为。
女儿国之行,就是想传播一种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场,呼吁男女人权公平。
盼望,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公平的机会。
书中还描写了那阴险狡诈的“两面国”。
在文中写道,“看看他们这些人的两面是何外形,谁知他们个个头戴浩然巾,都把脑后遮住,只露一张正面,却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观察两面。
”的这段话非常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语言中,非常好地讽刺了那些说说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给别人看,还要拿布把它遮起来的那种人。
我想李汝珍肯定很想对那些人说:“你们这样做两面派,你们莫非不会感到惭愧吗?”是啊,在我看来,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样阴险狡诈,迫害百姓。
李汝珍借用这个故事,强有力地讽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阶级的人,也是剧烈地表达了自己否定官僚主义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这一行人还去到了诸如君子国、大人国等国家。
每到一个国家,都会突出这人国家的特点,通过自己的适当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正能量布满整个世界。
镜花缘读书心得篇2《镜花缘》是清代闻名作家李汝珍历时近20xx年所写的小说,题材涵盖了社会现状、世俗人情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为后世学者供应了很多讨论与借鉴的地方。
《镜花缘》读后感13篇

《镜花缘》读后感13篇《镜花缘》读后感1百花仙子不仅生性耿直,口直心快,而且又长得极美,让人真真又爱又恨。
一次王母寿宴,她不让百花齐放,惹怒了早已嫉妒她的嫦娥,嫦娥便让她发下誓言,从今人间帝王若下此令,也不许百花齐放。
后来百花仙子遭嫦娥和心月狐陷害,被贬下凡间,历经困难最终得道成仙。
这是一部中国的《格列佛游记》,它讲解并描述了百花仙子下凡经受的种种困难与种种奇遇。
这本书的李汝珍,是清朝的一个进士,他一辈子不屑于八股文,以至于一生都苦不得志。
他空有一身才学,仅仅当过河南县丞,这是读书人一生的痛啊!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和典籍,可谓呕心沥血。
马克·吐温,众人皆知,是美国有名的挖苦小说家。
而李汝珍呢,让你在哈哈大笑中悟出了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女权问题的,他颂扬了女子的才学,充分确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对于一位封建社会的男性来说,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可谓是很难得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很典型,名叫《阴若花》,说起女儿国,全部人或许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全部都是女人,而此女儿国非彼女儿国,这里女人主外,男人主内。
什么意思呢?女人在那里是男人,自己也叫自己男人,而男人说自己女人,学女人在家里绣花、纺线、涂脂抹粉。
并且一位“男”国王要纳一个“女人”为妃,真是可笑。
而这里彰显了女人的魅力。
总而言之,本书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写武则天科选才女,有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转世一百位才女考中并有所作为的故事。
本书的情节神幻诙谐,引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副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王国维说,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的三大境界也恰如其分。
那么,让我们拿起书,拥抱学问的海洋吧!《镜花缘》读后感2长篇小说《镜花缘》是写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一日酒醉下旨诏令百花齐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众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后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于人间,变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严,犯下过错也落入了凡尘,穿越在山海各处查找那被遣而变凡人的仙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花缘》读后感3篇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下是《镜花缘》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
《镜花缘》读后感一《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
《镜花缘》这部书,人们把它称之为小说,但它的小说味并不浓厚。
说它不浓,首先是它没有塑造出一个像样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这样的主角儿,也显得很苍白,而且在结构上也极为松散,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上去像是由无数张美丽的图片拼凑而成。
所以,艺术力量单薄,文学价值不高。
当然,这些所憾只是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应该说,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写成的这部作品,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还占有着它应有的地位。
在小说中“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同时还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镜花缘》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
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
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
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由于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带有较多的社会批判意识,有时且不乏深刻之处,所以尽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说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镜花缘》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在艺术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机警和语言幽默风趣。
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虚构情节有些分散,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后半部分大谈学问,较为累赘。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
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该书主要内容是: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
”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
子贬到人间。
《镜花缘》读后感二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我非常有感触。
作者李汝珍对疆域沿革感兴趣,对八股文十分不屑,学识渊博精通音韵。
可清代并不是有才华就能当官。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李汝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了这部名着——《镜花缘》。
文中的前五十回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出海,还有唐小山寻父的经过。
后五十回写的则是众女子应考。
全文中,我认为最有尊严最值得我崇拜的人,便是唐小山。
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便发誓百花都会有该开之时盛开。
可新月狐转世成武则天的一冬日,醉酒下旨百花齐放。
可百花仙子正在与麻姑喝酒下棋,不知此事。
其余九十九位仙子只好听旨,开花。
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下人间,却不肯给嫦娥扫地,只好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
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去了。
最让我吃惊的便是嫦娥了。
原本嫦娥在我的印象里是为救长生不老而吃药的可怜女子,孤独寂寞地待在广寒宫。
而当我看到嫦娥告诉要下凡的新月狐:要让百花齐放,以显威名时,她便不是那可怜的嫦娥了。
每个人都有两面,善与恶。
在本书中,嫦娥阴险、狡诈,与聪明正义的唐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也因为对比,使唐小山更加成为了本书的正面人物。
这本书通过了唐敖在外几十个国家的游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批判了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
虽然这本书是作者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人凭空,毫无依据幻想出来的。
这本书讽刺的东西,也正是这个社会所讽刺的东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可以美,但不能完,不能纯善或纯恶。
如嫦娥与唐小山。
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是善恶的。
《镜花缘》读后感三《镜花缘》是清代着名的神魔小说,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
《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
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
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
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
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
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走出书本,看看人生有时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外表看来很美,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