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及施测方案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报告

××高速公路××至××段建设工程××合约段里程桩号:K78+005~K82+632××隧道贯穿误差测量汇报××建设〔集团〕××高速公路X至××段××标工程经理部二零一七年七月三日目录1、前言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 (1)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 (2)5、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数据 (2)6、贯穿测量实测数据分析 (3)1、前言由于隧道施工测量过程中不可防止的误差,在实际隧道开挖贯穿面处存在偏差。
隧道贯穿面误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沿隧道中线方向的长度偏差为纵向贯穿误差;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为横向贯穿误差;有两进出口端高程操纵点分别测得贯穿面同一点的高差为高程贯穿误差,其中纵向及高程贯穿误差对隧道正确贯穿影响不大,目前隧道贯穿误差主要为横向贯穿误差。
2、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X〕〔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T12897-202X〕〔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G F60-202X〕3、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共1座,为××隧道,该隧道设计为别离式隧道。
隧道桩号范围为左线LK79+876~LK80+515,路线总长为639m;右线RK79+880~RK80+490,路线总长为610m。
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Ⅴ级,洞身段为Ⅴ级、Ⅳ级、Ⅲ级,设置人行横洞1处。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80km/h。
4、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及误差规定〔1〕贯穿误差测量实测方案××隧道采纳双洞单向开挖,由隧道左右洞出口向进口开挖,依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导线布设情况:左洞出口于Z4设站,以Z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1;右洞出口于Y4设站,以Y3-1定向,测量GPS 操纵点GD006,即点GD006 2;如图分别将GD006 1和GD006、GD006 2和GD006的坐标、高程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所得差值即为隧道纵向和横向误差,测得两组高程之差即为竖向贯穿误差。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教学

数据保密
对于涉及保密要求的贯通测量 数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 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在贯通测量完成后,应将相关 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以便后续 查阅和使用。
04
贯通测量案例分析
案例一:矿山贯通测量方案选择与误差预计
总结词
矿山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矿山贯通测量中,应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包括地面控制测量、井下控制测量以及贯通导 线测量等。同时,应充分考虑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计和减小误差,以确保贯通 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根据贯通测量的目标和现 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 方法、仪器和人员配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 析和误差处理,确保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标
明确贯通测量的目的、要 求和精度标准,为后续方
案制定提供依据。
实地测量
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实地测 量,获取相关数据。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人员、设备、时 间等资源,确保测量工作 的顺利进行。
贯通测量方案的评估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 对比,选择最优方案。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 根据专家意见选择合适的 方案。
模拟实验法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方案的 可行性和准确性。
02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贯通测量误差的来源
05
贯通测量方案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贯通测量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数据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实现测 量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解析,减少
人工干预和误差。
实时监测与预警
通过传感器和远程监控系统,实时 监测测量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预警,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路隧道施工测量误差及精度保证措施

公路隧道施工测量误差及精度保证措施摘要:近年来,隧道施工由原来的大包模式转变为劳务管理模式,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出自项目部,工人以劳务形式存在,这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尤其是隧道测量人员,由以前的只管隧道控制点复核转变为各道工序的放样,测量人员的放样及监控量测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及安全。
因此,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测量;精度1 公路施工测量概述1.1 基本特点伴随公路工程发展,隧道长度不断增加,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各类新型设备工艺也在逐步实用化,再加上复杂的地上、地下施工环境,需有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施工测量技术作为支撑,方可满足公路施工测量精度及安全要求,这不仅推动了精密导向测量技术的进步,还使得施工测量特点更为突出。
一方面,为了满足公路建设要求,公路隧道多是以线带面进行分段、分期建设,工程复杂性更甚以往。
在公路施工测量工作中,应有全局规划的意识,并充分保证近期施工进度,尤其要重视线路交叉点测量,做好规划线路段的衔接准备。
另一方面,公路施工测量涉及内容多,从地面测量到地下测量,主要包含贯通测量、变形监测等,并且贯穿整个公路项目周期,从公路项目可研阶段、施工建设到公路运营环节,均离不开施工测量工作。
1.2 主要内容通常而言,公路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面控制网测量。
在实际测量操作中,需沿规划线路搭建地面控制网,主要依靠GPS形成测量网络,在控制网搭建中会用到全站仪等设备,而且对于首级控制网络,通常会采取静态控制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可靠加密。
(2)贯通测量。
在完成地面坐标搭建后,需要借助竖井投点、传递高程测量等,将其引入公路隧道地下部分,以达到联系测量的目的,而且为保证区间隧道精准贯通,还会用到井下导线等测量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引盾构前进。
(3)变形监测。
由于公路隧道为地下开挖,其周围围岩、路面、建筑等可能受其影响而发生形变,而变形监测便是对地下支护、围岩、地表沉降等实施不间断的变形监测,以消除隧道施工危险因素,保障公路项目整体安全。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方案隧道进出口、斜井间贯通时,除进行洞外导线和洞外高程测量之外,还必须进行隧道洞内和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
所以在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要考虑隧道进出口、斜井间的联系测量误差及隧道洞内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
(一)测量方案简述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3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05m.(1) 隧道洞外进口、斜井按B级GPS网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美国产天宝5800GPS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测量1.5小时。
(2)定向测量尤溪隧道进口、斜井各采用几何定向。
1、对中误差当定向边边长d=400m时,仪器及棱镜的对中误差为:E C=E T=±1”。
2、测线前后两测回的平均值误差M平=±1/√2=±0.71”.则M定=±√M EC2+M ET2+M平=±√12+12+0.712=±1.58”3、洞内导线测量进口从洞口起始边GCPI140-GCPI119边开始,沿大里程方向闭合到秀村斜井的CPI140-3~CPI140-4边。
测角、测边采用日本产SOKKIA SET230R全站仪,角度测9个测回:每边往、返各测3个测回,一测回内读数误差不大于5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0mm,往测及返测边长化算到隧道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边长1/6000。
所有闭(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均有不同观测者独立测量两次,取两次测量的角度及边长平均值,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4、隧道洞外水准测量进口与秀村之间的水准测量按照洞外二等水准要求实测,自进口洞外水准点GCPI140到秀村斜井洞口水准点BM60进行往返观测单程路线长度27KM,同时采用美国Trimble电子水准仪和日本产Sokkia电子水准仪实测。
5、洞内水准测量采用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观测,往返高差的较差不大于±4√L(L 为水准点间的长度,以km 为单位)。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科技创新导报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 工程概述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重庆至长沙公路(简称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1(b)-0153-02渝湘高速公路)D14合同段的肖家坡隧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和沙坝乡之间,为一座上、下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386~ZK54+105,全长2719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1+400~YK54+130,全长2730m。
隧道线形为:左线洞身为左偏.. 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右线洞身为左偏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进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4000m,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2600m;左右线纵面均为-1.950%的单向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60m;进出口地形较平缓,黔江端洞门依据地形左线设置为削竹式洞门,右线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彭水端洞门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在隧道内设置4处行人横洞,3处行车横洞。
该隧道施工采用导坑开挖及全断面开挖先墙后拱法施工。
由于本隧道较长,采用两头掘进,不可能主洞贯通后进行二衬,因此测量精度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进行及质量,故对测量的要求很高。
隧道的贯通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 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故该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表2 RI对应值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六、测量方法及步骤
1.控制测量
1.1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静态GPS测量方法,布设一定密度的控制点,形成平面控制网。观测时,确保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度,数据采样间隔为10秒。观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1.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点。水准测量时,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导线点,进行闭合或附合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水准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在关键部位布设精密导线,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洞内精密水准测量:在关键部位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测量。
2.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测量过程的合法合规。
3.系统性: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4.可靠性:采用可靠的测量设备和仪器,降低测量误差。
五、测量内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
(2)分析精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贯通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测量质量控制
1.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广南高速公路湖北黄石至通山某标段
东方山隧道贝通
测
量
误
差
分
析
某集团有限公司
大广南高速公路某合同段
某年某月某日
东方山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
1、说明
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
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工程概述
大广南高速公路东方山隧道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
隧道进口位于鄂州市汀祖镇上张村东方朔纪念馆北西侧山坡;隧道出口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街道办陆柏林村,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大致由北东往南西向展布。
起终点对应里程桩号
ZK165+303 〜ZK168+202 (YK165+308 〜YK168+239 )全长2899m
(右幅2931m),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整个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3、选择贯通测量方案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我们决定采用
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它的贯通测量的方案选择及误差预计都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选用的是否合理,一方面要看它们在实地施测时是否切实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看贯通测量的精度是否能满足隧道贯通的设计容许偏差要求。
进行误差预计的目的就是
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做到隧道贯通心中有数,既不应由于精度不够而造成工程损失,也不盲目追求高的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尤其对长大隧道的贯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选择贯通测量方案:
3. 1. 1工地调查收集资料,初步确定贯通测量方案。
东方山隧道左幅进口位于交点号ZJD4的左偏圆曲线上,半径2400m,偏角a左=27”6”0.7”右幅位于交点号YJD4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500m,偏角a左=27”6”20.7”;出口左幅位于交点号
ZJD5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4240.616m偏角a左=21”3”0” 右幅位于交点号YJD5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4915.754m, a左
=22””5”
3. 1. 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贯通误差的限差为:横向贯通误差不大于100mm,高程贯通误差不大于50mm,由于实测积累资料较少,故按规范要求确定如下方案:
(1) 平面控制测量:洞内采用I级导线测量,测角中误差m卩=士4”
边长相对中误差m/=1/20000,
洞外使用相同仪器,各参数相同。
右洞计算方法如下:各参数数据见表1,导线布设图见图1
m p = 士4”m i/l=1/20000
m y3 =m p/ p^VE R x2= 士57.7 (mm)
m yi=m i/l VE d y2= 士1.98 (mm) m=±V m y p 2+m yi2二士57.73 (mm) m= 士57.73 (mm)<2/3m 中二士66.7(mm)
测回数n= (m p /一测回一方向中误差)2即n=(4/2)2=4
左洞计算方法如下:
m p = 士4”m i/l=1/20000
m y p =m p/ p^VE R x2= 士57.5 (mm)
m yi=m i/l VE d y2= 士1.78 (mm)
m=±V m y p 2+m yi2二士57.53 (mm)
m= 士57.53 (mm)<2/3m 中二士66.7(mm)
测回数n= (m p /一测回一方向中误差)2即n=(4/2)2=4
其洞内的导线测量中误差对隧道的影响预计是士57.53 (mm),其允许值是士66.7显然该洞内外测量设计可行。
(2) 高程测量:洞、内外均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洞外由
GPS201----X002-2两水准点联测,路线长度3.5km,每公里测量的偶然误差为10mm。
右洞:m^h=m^V L= 士10xV3.5=士18.7mm<士25mm
左洞:h=mL= 士10xV3.2二士17.9mm<士25mm
可见该洞内外的高程控制测量对贯通面上所产生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影响满足精度的要求。
3. 2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结合现有仪器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尼康DTM-53和索佳STE2102全站仪进行测量。
3. 2. 1平面导线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方法、精度及限差见表2
测角精度,仪器型号测加数及观测限差表2
(2)测距精度采用光电测距,方法及限差见表3:
测距精度,仪器型号测回数和气象因素测定要求表3
(3)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两端洞口分别埋设两个水准
点,GPS201、ASN02007、X002-1、X002-2,其中GPS201 和X002-2 为
定测线路水准点。
左右洞内各布设16个临时水准点,其水准点布设图见图2,三角高程测量精度,仪器型号和限差见表4
某集团有限公司
某项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