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XX11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展望发布时间:2022-07-13T03:08:17.93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朱茂升[导读] 国家在发展中,工业活动需要石油资源的供给,如果石油供给出现中断的问题,难以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当下我国依靠外国提供的石油,可能因局势影响,不利于石油获取。
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资源,推动我国石油行业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改变从大陆油田采集石油的方式。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开采深海石油已成为实现我国石油行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我国南海石油储备较为丰富,当下需要关注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由此可以从海洋中采集石油,为我国工业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朱茂升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国家在发展中,工业活动需要石油资源的供给,如果石油供给出现中断的问题,难以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当下我国依靠外国提供的石油,可能因局势影响,不利于石油获取。
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资源,推动我国石油行业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改变从大陆油田采集石油的方式。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开采深海石油已成为实现我国石油行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我国南海石油储备较为丰富,当下需要关注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由此可以从海洋中采集石油,为我国工业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现状;展望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应该对石油等资源进行科学的管控。
当下研究我国油田产量发现经过以往非理性的开采作业,使我国大陆油田产量呈现颓势,每年的产量均会出现一定下滑。
为了满足石油使用需求,会购置一定量的进口石油。
国外石油供应现存不少问题,供应可能不及时,同时石油价格每年均有涨幅。
从海洋采集石油成为获取石油的新途径,我国部分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当下需要从石油开采需求出发,提出有效的海洋石油工程技术,为国内工业生产提供稳定的资源供给链。
一、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一)高端人才匮乏石油行业对工作人员有技术要求,在我国石油行业发展中,却发现人才储备未达到规定要求,不利于行业开采与探测等工作的进行,难以完成石油方面的工作任务。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5、无人艇和无人潜器技术:结合无人艇和无人潜器技术,实现海洋钻井平 台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应用前景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在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除了传统的油气资源开发 外,海洋钻井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如海上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 等。此外,海洋钻井平台还可以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为人类更 好地认识和保护海洋提供支持。
2、智能化: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海洋钻 井平台的智能化作业,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海洋 环境进行监测,自动识别和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
3、环保化:为了降低海洋油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海洋钻井平台将更加注 重环保设计和技术应用。例如,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平台的碳排放和 能源消耗。同时,还将加强平台废弃后的环保处理,确保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小 化。
结论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次演示分析了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的现状、发展 趋势和技术方案,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钻井平 台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更 复杂和严格的开发需求。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海 洋钻井平台将朝着更深、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 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深水化:随着人类对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海洋钻井 平台将逐渐向深水领域发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深水海洋钻井平台投入使用, 以适应更复杂和恶劣的海洋环境。
感谢观看
4、无人化:随着无人艇、无人潜器等水下设备的不断发展,海洋钻井平台 的无人化将成为可能。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实现海洋钻井平台的无人值 守和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XX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XX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逐渐开发,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是指在海洋上进行的石油钻井工作,主要包括海上钻井平台、钻探设备和作业人员等。
目前,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已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全球70%以上的石油和30%以上的天然气产量来自海洋钻井。
这也表明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在海上石油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在技术方面,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首先,钻探设备技术的进步使得钻井作业更加高效和安全。
新一代的海洋钻井平台具备更大的吨位和更强的抗风浪能力,能够在更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钻井作业。
此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钻井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在环境保护方面,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也在不断进步。
为了减少钻井作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如完善废水处理系统、加强油污处理和回收等。
此外,钻井作业中的废弃物处理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总体而言,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在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目前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的成本相对较高。
海洋环境的恶劣性和技术要求的复杂性使得海洋钻井作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不稳定的石油价格也增加了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的经营风险。
其次,海洋石油钻井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海洋钻井平台容易面临各种风险,如风暴、海啸和台风等天气灾害。
此外,由于作业人员数量众多和作业环境复杂,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最后,海洋石油钻井工程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工作。
尽管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但在废水处理、油污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加大对环境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未来,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概述海洋石油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为了开发这些资源,海洋石油钻井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应用在海洋钻完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的现状1. 数据采集:在海洋钻完井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地质、工程、物理等多种信息。
传统上这些数据采集方式比较分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钻井工程师进行决策。
传统上这些数据处理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但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海洋钻完井数据的自动处理。
3. 实时监测:由于海洋钻井环境复杂,需要对钻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问题。
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海洋钻完井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操作。
4. 智能决策:海洋钻完井需要进行各种决策,包括井口操作、井下工具选择、参数调整等。
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这些决策的智能辅助和优化。
5. 安全管理:海洋钻井环境复杂,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现在可以通过数字化应用实现对海洋钻完井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三、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随着海洋钻完井数据量的增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数据处理、实时监测、智能决策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将在海洋钻完井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测、远程操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3.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将在海洋钻完井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对各种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4.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在海洋钻完井的培训和模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钻井工程师的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安全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技术将在海洋钻完井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降低工作风险.四、结论海洋钻完井数字化应用是海洋石油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实时监测、智能决策、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钻完井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油气资源供应不足将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为提高对油气资源的占有量,海洋油气的开发己经成为我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大力拓展海外充分利用国内外2种资源、2 个市场,保证石油的安全稳定供应己成为我国的国策。
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产业是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生产工具的企业集合,是海洋油气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体。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11我国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产业取得骄人业绩我国油气开发装备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1)建造技术比较成熟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钻井设备立足海上的基础。
从1970年至今,国内共建造移动式钻采平台53座,己经退役7座,在用46座。
目前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建造方面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有国内外多个平台、船体的建造经验,己成为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设计、制造和实际应用大国,在此领域我国总体技术水平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部分配套设⑵ 部分配套设备性能稳定海洋钻井平台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与陆上钻井装备类似,但在配置、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等方而都比陆上钻井装备要求更苛刻。
国内在电驱动钻机、钻井泵及井控设备等研制方而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满足7000m 以内海洋石油钻井开发生产需求。
宝石机械、南阳二机厂等设备配套厂有着丰富的海洋石油钻井设备制造经验, 其产品完全可以满足海洋石油钻井工况的需要。
(3)深海油气开发装备研制进入新阶段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m水深以内的近海海域,尚不具备超过500m深水作业的能力。
随着海洋石油开发技术的进步,深海油气开发己成为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部分。
向深水区域推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浅水区域能源有限,满足不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另外,随着钻井技另外,随着钻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己经能够在许多恶劣条件下开展深水钻井。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现阶段,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在现如今能源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国际形势愈发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行业进入了技术变革的重要发展时期,一方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并加强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海洋石油工程企业紧跟国际步伐,积极引进和吸收行业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从而推动我国海洋油气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石油行业;发展现状1海洋石油行业和钻井机械工具现状石油作为国家发展中重要的资源组成,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与石油的进出口贸易息息相关,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石油人均占有量逐年降低,且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导致对石油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其中海洋中的石油资源约占总石油资源的34%,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的范围极其广泛,海洋石油开采程度仅仅只有30%,因此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海洋石油的开采。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海上油气资源区,但尚未大规模开发,特别是水深300m以上、井深2000m以上的海域。
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望成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战场。
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科研机构少、经费不足、相关支撑基础和能力不足、装备专业化水平低、装备数量少、类型单一、水深适应性差、钻井深度差等方面。
海洋经济需要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大力推动海洋机械设备的进步与发展,在当前的海洋石油开采中,石油钻井设备以及技术等,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再一次对海洋器械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海洋石油开采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在海洋石油开采方面较为落后,核心科学技术还不够先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继续研发和开展海洋石油开采核心技术的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引言:海洋油气钻井设备是现代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1.早期海洋钻井设备:起初,海洋的钻井活动主要依赖于陆地设备的改进和移植。
20世纪初,美国首次采用木质结构建造了海上钻井平台。
然而,这种设备在面对恶劣海况和深水钻井任务时存在显著的局限性。
2.深水钻井设备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和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开始探索深海钻井的可能性。
1953年,美国Gulf的“湖泊弓”号平台实现了深水钻探的突破,使得海洋石油勘探进入了新的时代。
3.自航式钻井平台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石油勘探的不断推进,需求逐渐从浅海向深海延伸。
自航式钻井平台应运而生,其具备自航能力,能够在水深较大的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这种设备能够在海上停泊,无需依赖于陆地设施。
4.海底油气生产平台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海底油气生产平台开始出现。
这些平台能够在离岸较远的地点进行石油开采,并将产出的油气通过管道输送回岸上。
这种方式避免了长距离的输送和支援需求,提高了海洋油气开发的灵活性和效率。
5.自抱式钻井平台的新突破:自抱式钻井平台是现代海洋石油勘探的主力设备之一。
它采用了摄水线设计,能够快速安装和解除,适应各种水深和工作环境。
自抱式钻井平台可以在任何地点实现钻探作业,其高效、可靠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1.发展动力: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地面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使得海洋油气开发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加大了对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投资,致力于开发更深、更难开采的深海油气资源。
2.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油气钻井设备也在不断创新。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出现,使得深海钻探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新一代的钻井设备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抗风浪系统,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进行作业。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海洋钻机井架技术是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钻井设备、支撑平台结构以及输送井下原油等功能。
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深水勘探开发的加速推进,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简单的钻机台到现代化高度自动化的钻井平台,技术不断进步。
其主要特点包括结构复杂、操作安全要求高、抗风浪能力强等。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广泛应用于深水、超深水油气田勘探和开发中,对于提高钻井效率、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石油资源勘探深度和海域条件的不断变化,海洋钻机井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海洋钻机井架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效、更智能化、更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能持续推动海洋石油行业的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的历史演变海洋钻机井架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海洋油气勘探主要依靠陆地钻探,在海洋领域的探索相对较少。
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和海洋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海洋深处的石油资源。
1930年代,最早的海洋钻机井架出现在美国湾流海洋平台,起初采用简单的木质结构搭建而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钻机井架逐渐实现了由木结构向钢结构的转变,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20世纪60年代,随着深水钻井技术的推广,海洋钻机井架的设计和建造进入了全新阶段。
从传统的固定式平台到半潜式和全潜式钻井平台,再到风力涡轮机平台和深水浮式生产系统等,海洋钻机井架技术不断创新,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多功能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海洋钻机井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为海洋钻机井架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勘探开发已被纳入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要发展
战略。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n 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在北海、墨西哥湾、南美洲、北美洲、西非、里 海及太平洋沿岸,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其中对深海海底勘探的有五十 多个国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将向深水 区发展,储量将继续增加。
• 至少在钻井作业开始前做完井场调查(或委托专业服务方如海洋勘察
测绘中心进行井场调查),井场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水深、气温、降水、 风、雾、海浪、潮汐、海流、风暴潮、海冰、地震等。调查报告为钻井平 台能否于该井位钻井施工提供依据,便于钻井部门平台选型及进行钻井平 台的适应性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3.设备配备齐全,对井控BOP系统和泥浆固控系统要求高;
•4.设备载荷余量大——如3台泥浆泵;
•5.独有的液压升沉补偿系统——保证钻压;
•6.特殊的井架结构及安装——整体焊接塔架、无绷绳、游系滑轨;
•7.应急发电系统;
8.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钻台侧配备ROV升降装置;
•9.配备能控制整个钻台面的旋10.引导钻具进出井眼的导向臂装置;11.钻井海洋平石油台钻特井工有程现的状锚及发机展趋系势统;
PPT文档演模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上部平台 •和上甲板
•坐底式钻井平台
•抗滑桩和防 •冲刷结构
•船体结 •构系统
•沉垫和 •格管
•立柱和 •撑杆
•坐底式钻井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一种有沉垫(浮箱)的移动平台,利用其浮体(沉垫 或稳定立柱)灌水下沉,用几个立柱支承固定高度的上层平台进行作业,当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n 据专家测算,陆地约有32%的面积是可蕴藏石油、天然气的沉 积盆地,而海洋里的大陆架(水深300m以内)则有57%的面 积是可蕴藏油、气的沉积盆地。
n 根据目前全球已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06年1月1日,全 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已增长为3880.5亿吨,剩余石油探 明可采储量为2000亿顿;天然气储量为265.6万亿方,天然 气剩余储量为175.8万亿方;待发现石油(含凝析油)资源 量为1456.7亿吨,待发现天然气资源量为147.2万亿方。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序 •2.2 海洋石油钻井装置 •2.3 深海油气钻井工程及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海洋环境调查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序
•移动式钻井装置
•钢质导管架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
•重力式混凝土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
•半潜式钻井平台
•钻井船
•钻井驳、内陆驳
PPT文档演模板
•钻井模块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2 海洋石油钻井装
•海 洋 钻 机 的 特 殊 要
求•1.平台空间要求紧凑;
置
2.海上用钻机都采用电传动系统;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序
•钻井工程施工 • 海洋钻井方式分为固定平台钻井和浮式钻井两类。
• 固定式钻井平台与坐底式、自升式钻井平台都是固定于海底的,其钻 井方法除有隔水管外,与陆上钻井方法大体相同。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作业完成后,排除浮体(潜体)中的水而起浮,转海移洋石到油钻另井一工程个现状作及业发展点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2 海洋石油钻井装
•坐底式钻井平台
置
•主要优点: •钻井时固定可靠,完井后搬运灵活
•主要缺点: •工作平台高度恒定不能调节;工作水深较浅,一般小于30m。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n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世界有油 气远景的沉积盆地面积7746.3万平方公里,其中位 于海底区域的约2639.5万平方公里。世界海洋石油 蕴藏量约100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200亿吨;天然气 资源量约140万亿方,探明储量约40万亿方。海洋石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我国的海洋石油战略
• 我国也准备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在 500~2000m,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 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海洋石油开发的特点
• • • • • • • • •
PPT文档演模板
平台工作空间有限; 自然条件恶劣; 油气田建设装备工具复杂、科技含量高; 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与陆地完全不同; 对陆上基地的支持保障及海上应急救助有特殊需要; 投资大、牵涉面广、管理难度大、未知领域多; 人员素质要求高; 油气田寿命周期短; 海上平台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比陆上要求高。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钻井工程施工
序
• 浮式钻井使用水下器具。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序
•完井 • 海洋石油生产井完钻后,为开采井中油气,进行完井;将井中替换
为完井液、射孔、下入生产管柱以及安装井口采油树,开启采油树阀门可 进行油气生产,此过程为完井 。
•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历程
• • •
•
•
PPT文档演模板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开始起步;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海洋石油首先开始对外开放; 1982年 2月 15日 , 成 立了 中 国海 洋石 油 总公 司 ( 简 称中 海油 , CNOOC),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 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2004年11月初,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截至2004 年底,中国石油集团的海洋勘探主要探区集中在渤海湾等海域,目 前在南海登记了12.68万平方千米的勘探面积。 2005年7月15日,CNODC与苏丹政府签定了苏丹15区块勘探项目, 标志CNODC正式涉足海上。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序
•工程地质调查 • 海底地形地貌;
• 浅地层结构(海底电火花浅层地震、海底底质冲击抓样、浅层气); • 海底地基调查。
•平台拖航就位
• 移动式钻井装置多半为非自航式,需要另外的拖轮牵行拖航及就位。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 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 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预 测 石 油 资 源 量 为 275.3 亿 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 万亿方。 • 目前我国海洋原油的 发现率仅为12.3%,世界 平均探明率为73%;海洋 天然气发现率仅为10.9% ,世界平均探明率为 60.5% 。 极 具 勘 探 开 发 潜 力。
2030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80%。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我国进口石油来源及其影
响 • 10年前,中国70%的石油进口仅来自三个国家——也门、阿曼和印
度尼西亚。此后,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已明显分散,从苏丹、伊朗、俄 罗斯、安哥拉和沙特进口大量石油。目前中国进口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来自 非洲。
PPT文档演模板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2.1 海洋钻井作业程
•弃井
序
• 海洋石油钻井弃井分为临时性弃井与永久性弃井。由于作业的需要
(如预钻开发井)或某种原因(如因作业区天气、海况等影响钻井平台安
全,平台撤离井位),井眼会被临时弃井。
• 对于临时性弃井,当作业条件成熟时,平台被拖回井位复位,回接井
• 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
• 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据测 定,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200立方米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煤 的10倍,常规天然气的2至5倍。对“可燃冰”的开发研究应及早进行。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 及发展趋势-XX1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08.10.13
海洋石油钻井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XX11
•Highlight
1.海洋油气田开发概况及我国的石油战略 2.海洋石油钻井工程 3.结论 4.海洋石油钻井装置分布及日费
• 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进口能源仰赖逐渐扩大。中国上半年的石油 消耗量达到1.74亿吨,其中进口量占总需求的47.3%,达到8230万吨;上 半年的石油产量攀升2.1%,成为9170万吨;2008上半年的原油进口攀升 达到905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