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玉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玉文化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但是按照统治阶级使用玉的用途来分,中国玉的发展可以分为神玉、王玉、民玉。
按种类来分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和在清朝慈禧后盛行的缅甸“翡翠”。
旧石器时代到周时期,玉都是被人们奉为巫玉,它被当作一种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玉具有通灵的法力,因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
因此玉在我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可谓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推动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力量就是神明。
那时候的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天神。
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被认为是神玉的存在。
而后的封建皇朝里,玉成为了王玉。
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
这时候的玉是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的宠儿。
玉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天神,玉成为了封建礼制里德的载体。
统治阶级给玉赋予了非常多的美好寓意。
玉是“石之美者”,玉有“六德”。
这使得玉得到了王权和士大夫儒士的喜爱。
将玉来表达自身的品德的高尚,代表国家的形象。
在清朝时英吉利使者访华,清朝就赠了玉如意给使者。
这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也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爱玉之国。
同时,玉也是皇权的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而且玉也是政治的象征,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随着朝代的更迭,人民不变的不仅仅有中华的文化,还有中华人民对玉的喜爱。
因为玉代表了“六德”是儒士的风雅之物,同时玉也有吉祥祥瑞之意。
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玉饰发展史

创新器: 创新器:出廓壁 出廓壁突破了传统玉璧单纯“ 的结构,出廓部分, 出廓壁突破了传统玉璧单纯“圆”的结构,出廓部分,大多运 用了透雕的工艺,使壁形式更为多样, 用了透雕的工艺,使壁形式更为多样,从而大大丰富了玉壁的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
柿蒂出廓饰壁( 柿蒂出廓饰壁(汉)3-1
阴面(汉代) 双龙白玉挂件 阴面(汉代)3-2
兽形玉玦1-1 兽形玉玦
玉龙1-2 玉龙
2、良渚文化玉器 、
距今大约5000年,是中国东南部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 年 距今大约 的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 的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工 艺精湛,极具特色,成为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 艺精湛,极具特色,成为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相 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原始和粗犷,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 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原始和粗犷,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繁 是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高峰。 缛,是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高峰。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玉器中装饰 品有: 带钩、鸟形佩、鱼形饰、人形佩、 品有:珠、管、璜、镯、带钩、鸟形佩、鱼形饰、人形佩、冠 状器等。 状器等。
典型器: 典型器:玉组配 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戴 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 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就 是组配。 是组配。即将许多不同的 语玉器组合起来佩戴。 语玉器组合起来佩戴。主 要有玉璜、 要有玉璜、玉瑗以及珠等 等。用丝线将各种玉佩连 缀起来,佩戴在身上。 缀起来,佩戴在身上。组 配中最重要的是玉璜, 配中最重要的是玉璜,在 其中其平衡作用, 其中其平衡作用,另有玛 瑙或绿松石珠负责连缀。 瑙或绿松石珠负责连缀。 因为西周重礼仪规范, 因为西周重礼仪规范,所 以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需 佩戴不同规格的组配。 佩戴不同规格的组配。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玉文化繁盛时期。
汉朝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成为汉代社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介绍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和风格,探讨汉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1. 玉石的选材汉朝时期,玉石的选材非常讲究。
汉代人对于玉石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尤其青睐白玉、青玉和琥珀。
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色彩纯净,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玉匠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采矿、评估和采购优质的原料上。
2. 制作工艺的发展汉朝玉器制作工艺积累了前代的经验基础,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技艺。
汉代玉器的制作多采用“勾勒”和“刻画”的技术。
勾勒是通过用特制的镐在玉石上点画线条,然后再用锥永、磨砂机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刻画则是直接用利器在玉石表面刻划图案,符号或文字。
这种技术在汉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汉朝玉器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3. 镶嵌和烧制在制作玉器时,汉朝还经常使用镶嵌和烧制技术。
镶嵌是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其他宝石镶嵌在玉器上,增添了玉器的华丽度。
汉代玉器通常采用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来镶嵌,使得它们更加显眼和美观。
烧制则是将玉石放入高温的炉中进行烧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云纹或倒刮痕迹,增强了其艺术韵味。
二、汉朝玉器的风格1. 古朴典雅的风格汉朝玉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
玉匠们通过把握玉石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动物、花鸟、人物和几何图案。
他们注重勾勒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力求在简单中体现美的意境。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工艺和材质,使玉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质地。
2. 崇尚自然的主题汉朝玉器的主题也多与自然有关。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在玉器中得到了诠释。
例如,在汉代玉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葫芦、葵花、莲花等自然图案。
中国玉文化

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 以日常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 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 线条刚进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曹学芹对玉本身的 喜爱
。
这一部恢宏的巨著本身写的就是一块“玉”, 曹雪芹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块通灵宝玉。这块 玉大如雀卵,可大可小,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 花纹缠护,这正是玉典型的特征。把玉的形、色、质、 美表现的淋漓尽致。金玉缘主人公叫贾宝玉,通灵宝 玉佩在身上,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是贾宝玉的命根 子。而另一位女主人公叫林黛玉,又是玉,一个是良 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还 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妙玉,又是一块玉。曹雪 芹在判词中写“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玉带 林中挂”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写妙玉“可怜金玉 质,终陷泥草中,”把妙玉比为金玉质。在小说中, 与宝玉同辈的贾府的男人中,都是以玉字偏旁的字命 名的,如贾琏、贾珍、贾环、贾瑞、贾琮、贾琉等等。 小说描写贾府时说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 马”。其他描写玉的诗句有“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 可幸下瑶台”,在“世外仙源”中有“香融金谷酒, 花媚玉堂人”的句子,在“有凤来仪”中有“秀玉初 诚实,堪宜待凤凰”的句子,林黛玉题帕诗中有“抛 珠滚玉只偷衫,镇日无心镇日闲”的句子,还有“半 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的句子,探春有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的句子,贾宝 玉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的句子, 薛宝钗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的句 子,史湘云有“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的句子。在海棠诗社中,用玉的风骨、玉的精神、玉 的美丽来比喻白海棠。同时也显示每个人不同的思想 感情和性格特征。 玉文化 4、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研究为起点,结合作者对通灵 宝玉的诞生与历劫的描述的研究,是进行红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由于《红楼梦》博大精深, 历史、文学、政治价值巨大,国际上成立了许多红学 研究的学术组织,但这些组织的研究者大都是文学、 历史、政治和社会科学的学者,较少有玉学专家来参 与这项研究。笔者认为这可能正是红学取得新的进展 的途径[
玉佩的历史

玉佩的历史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自古以来,玉佩作为一种装饰品,不仅在外表上展现出华丽与典雅,更在精神层面上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从玉佩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一同走进玉佩的神秘世界。
古代玉佩的起源古代玉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而玉佩作为其中一种形式,则是在青铜器时代逐渐兴起并流行开来。
最早的玉佩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一定的几何图案或纹饰,代表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崇拜与敬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玉佩逐渐成为贵族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佩在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玉文化达到了巅峰,玉器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玉佩也逐渐成为当时社会中权贵阶层独有的奢侈品。
玉佩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精美华丽,而且在雕刻工艺和纹饰设计上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随着礼制文化的兴起,玉佩作为一种礼物被广泛运用于各类重要场合,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玉佩随着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唐宋盛世的兴起,玉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与发展。
在这一时期,玉佩不仅在宫廷贵族中流行,也逐渐渗透到平民百姓中。
人们开始将玉佩作为一种护身符或者幸运物来佩戴,相信它能够带来好运和平安。
同时,在宗教信仰和风水观念影响下,玉佩也被赋予了驱邪避凶、辟邪镇宅等神秘功能。
现代玉佩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现代玉器制作技艺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现代玉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制和纹饰,在设计风格上更加注重融合时尚元素和个性特色,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审美追求。
同时,在文化产业兴起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玉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与弘扬。
结语总而言之,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符号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1、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2、玉石工艺时期--商、周、春秋、战国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
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
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
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3、装饰盛行期--汉、唐时代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
4、飞跃发展期--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
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
5、鼎盛期--明、清时代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
6、近代玉雕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
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玉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玉文化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但是按照统治阶级使用玉的用途来分,中国玉的发展可以分为神玉、王玉、民玉。
按种类来分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和在清朝慈禧后盛行的缅甸“翡翠”。
旧石器时代到周时期,玉都是被人们奉为巫玉,它被当作一种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玉具有通灵的法力,因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
因此玉在我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可谓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推动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力量就是神明。
那时候的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天神。
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被认为是神玉的存在。
而后的封建皇朝里,玉成为了王玉。
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
这时候的玉是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的宠儿。
玉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天神,玉成为了封建礼制里德的载体。
统治阶级给玉赋予了非常多的美好寓意。
玉是“石之美者”,玉有“六德”。
这使得玉得到了王权和士大夫儒士的喜爱。
将玉来表达自身的品德的高尚,代表国家的形象。
在清朝时英吉利使者访华,清朝就赠了玉如意给使者。
这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也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爱玉之国。
同时,玉也是皇权的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而且玉也是政治的象征,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随着朝代的更迭,人民不变的不仅仅有中华的文化,还有中华人民对玉的喜爱。
因为玉代表了“六德”是儒士的风雅之物,同时玉也有吉祥祥瑞之意。
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一、玉器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玉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第一件玉器具的发现距今已经超过一万年,根据已经出 土的玉器及相关古文献史料,我们可以将万年中华玉文化史 分为玉文化的起源(巫器)、玉文化形成时期(神器)、玉文化发 展时期(礼器)及玉文化成熟时期(佩饰)四个历史阶段。
(一)玉文化的起源
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玉器产生所具备 的三个条件逐渐满足,直接导致了玉器的出现。这三个 条件是: 1、人类美感的出现。2、美石的发现。3、制作工艺 的成熟 当这三个条件成立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祖就进入了 “玉器时代”,大量玉器开始出现。 这个阶段人们重视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玉文化形成时期
在以巫文化为基础的玉文化中,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 4500-3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或稍 后的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齐家文化以及石家 河文化
(三)玉文化发展时期
中国在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促进玉文化发展时期:商周时期 ,东周时期, 战国以后(铁器), 两汉时期
(四)玉文化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采运玉石原料更为便利,新疆和 阗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以礼器、装饰为主的儒家用玉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扶 持。 隋唐时期,人们对玉器已不再觉得神秘,大量的玉器变 成王宫贵族的私家收藏,这促使当时的玉雕制品出现以 珍玩、装饰为主的格局。 宋代时期 玉器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 气息,造型选取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进行现实主义创作, 迎合社会消费心理 元代时期:元代玉器沿着宋代开创的世俗化、装饰化方 向发展,技艺更加成熟,作品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独特 风格。
明代时期:世俗化、装饰化成了玉雕的主流,玉器皿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度申报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专业人员考试《法律法规》试题(A卷)、不定项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10 分)1、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以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的有:(A、古玩城B、经批准的文物商店C、文物产权交易所D、经批准的文物拍卖企业E、经批准设立的民营博物馆2、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的有:(A、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B、物主处分权有争议的文物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或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实物、手稿、图书资料及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D、从文物商店购买的文物E、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收存的珍贵文物3、文物拍卖企业聘用的高级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A、离、退休人员B、非国家、省、市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C、丰富的文博专业知识及学术成就D、非参与文物拍卖标的、文物商店销售和文物岀入境审核的人员E、非受聘于两家(含)以上拍卖企业的人员4、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最迟应在拍卖公告前()个工作日,将文物拍卖标的审核意见和资料报送至国家文物局备案。
A、1514 20 105、具有第二、三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申报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 A 、依法成立、连续正常经营且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B 、具有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包括 陶瓷器类、玉石器类、金属器类)C 、《文物拍卖许可证》年度检验合格1、国家对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珍贵文物拥有优先购买权,国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 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定向拍卖,竞买人范围不限2、文物拍卖企业违反规定, 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由工商机关吊销许可证书。
30个工作日内作岀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4、可移动文物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5、文物收藏单位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6、文物拍卖企业在境外征集的文物拍卖标的办理临时进境后, 个月。
(需具备如下条件:(考试合格证明的文物拍卖D 、年文物拍卖标的成交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E 、取得第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3年以上二、判断:(每题 2分,共20 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 X”)3、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申领文物拍卖许可证,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在境内滞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7、博物馆管理藏品总登记帐的人员不得兼管藏品库房。
8、拍卖文物时,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时,文物行政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为其 保密。
(9、公民可以买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10、如符合法定条件,文物商店也可以设立文物拍卖公司。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25 分)1、《文物进岀境审核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修复、展览、销售、4、《关于对申领和颁发文物拍卖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文物拍卖经营范围按品种分为以下 三类:(一)家有关规定作岀记录或者未将所作记录报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 部门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禁止设立 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鉴定等原因文物,经 加封后,报审核、登记。
2、《文物拍卖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国家文物局对取得的拍卖企业和取的人员进行年审。
3、藏品应有固定、的库房,专人管理。
库房建筑和保管设备要求 、坚固、 、经济。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或者 ,未按照国的经营文强管理的方针。
8、《文物进岀境审核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岀境,应当在文物岀境前“B 文物商店协办”字样。
试分析:本场拍卖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开展此类活动?五、论述题:(25分)请阐述对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备案工作的认识。
填写 ,报审核。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剥除、更换、挪用或者 损毁 10、《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 的拍卖企业,均应具备文 物拍卖资质。
其文物拍卖资质范围不同的,应当按照资质 的一方认定文物拍卖资质。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甲省A 文物拍卖公司拟在乙省举办“A 公司0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乙省B 文物商店与 A 公司协商,将其持有的部分文物交由 A 公司拍卖,A 公司也将以B 文物商店提供的拍品为主组 织本场拍卖会。
为方便拍卖活动的开展, 明确权利,双方决定本场拍卖会由在乙省的B 文物商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指岀,文物工作贯彻、抢救第一、 、加店具体实施,并在拍卖图录上标明、不定项选择题: (单选或多选,每题 2分,共10 分)1、BD2、ABCE3、ABDE4、E 5 、ABCE1、 6、 1、2、3、4、、判断题:(每题 X 2、X临时进境、海关、 文物拍卖许可证、 竹、 5、 6、 7、 9、 2分,共2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X”)4、X 5 、8 X 9、X 101分,共25分)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证书(—)陶瓷、玉、石、金属器等;(二) 书画、古籍、 漆、木器、家具、纺织品等。
邮品、手稿及文献资料等;(三) 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责令改正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文物出境申请表、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 文物出境标识、文物临时进境标识 10、联合拍卖文物、最低四、案例分析题:(20 分)答案要点:1、本场拍卖会存在的问题有:1)、B 文物商店参与文物拍卖经营活动,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规定;( 3 分)(2)、A 文物拍卖公司与无拍卖资质的单位联合举办文物拍卖活动,不符合联合拍卖文物,需要双方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且资质从低的要求;( 3 分)(3)、A 文物拍卖公司异地拍卖,未经甲省文物行政部门委托乙省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文物拍卖标的的审核,不符合异地拍卖的有关规定;( 2 分)4)、乙省文物行政部门未将标的的审核情况,在要求的期限内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 2 分)2、应按照如下的方式开展此类活动:B 文物商店可将其拍品委托 A 文物拍卖公司进行拍卖,但 B 文物商店不得参与本场拍卖会的组织和实施,且在宣传图录等资料上不得宣传该文物商店;(4分)A文物拍卖公司报甲省文物行政部门申请标的审核后,甲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委托乙省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拍卖标的的审核;( 3 分)乙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在拍卖公告发布前10 个工作日将标的审核意见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3分)五、论述题:(25 分)答案要点:是《文物保护法》的明确要求,1、加强文物拍卖标的的审核备案工作意义重大。
维护法律尊严;(3分)打击拍卖经营出土盗掘文物的行为,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不受损害,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4 分)依法监督管理,规范文物经营行为,促进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 3 分)2 、加强拍卖标的的审核备案工作,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规定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的一律不得上拍;( 3 分)2)联合拍卖文物,需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且资质从低;( 3 分)3)异地拍卖,需由文物拍卖企业向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请拍卖标的审核,企业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可委托拍卖举办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3 分)4)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拍卖标的的审核后,最迟在拍卖公告发布前10 个工作日,将审核意见及申报图录资料等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3 分)5)文物拍卖企业在拍卖结束30 天内,应将本场拍卖会的拍卖记录报核准其拍卖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 3 分)2009 年度申报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专业人员《玉石器基础知识》(A 卷)、填空:(每空 1分,共20分) 1、元代玉器具有雄健豪放的时代风格,最具代表性而且体量最大的作品是现存北京团城、青玉和杂色玉等多种,这时青玉和杂色玉用量很大,使用比例似乎要比青 玉少得多。
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一场暴雨似的。
前文化南北方玉器的最高水平。
5、明清时期的 玉器制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从 玉雕艺术史上来讲,代表十六世纪以来 玉器,特别是所谓的 ’乾隆玉”,是中国古代 玉器史上最后的辉煌。
6、唐代采用的玉材,以青、白为主,将视作名贵素材,而白中近本色的 玉材很多,另有白色烧料代替白 玉饰板也时有发现。
7、战国时期的 玉龙形佩,充满了勃勃生机,龙的躯体大多呈等装饰。
8、通常所说的我国的四大名石是指:9、战国玉组佩的主要由、觽、龙凤佩、管珠等组合穿缀而成。
考试2、元代玉器材料大致有:3、广东佛山石湾窑仿均釉中,以一种俗称”的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4、新石器时代位于东北地区的和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 ,代表了中国史制作水平的还是要推 型,上面多琢有精致细腻,和10、”是契丹族、女真族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佳作。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单项或多项选择)1、从()中后期开始,玉琀和玉握的形制逐渐定型, 玉琀作扁平无穿的蝉形,玉握则为长方体卧猪形。
西周B、春秋战国C、西汉D、东汉按古代的概念,狭义的玉是专指()。
软玉或和田玉翡翠或硬玉据现在已知考古知识,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使用的是()。
岫岩玉 B 、和田玉下列属于陈设类玉器的有()。
山子B、佩C、花插5、煤精又称煤玉,是一种()。
A、人工宝玉石B、天然珠宝玉石6、鸡血石的红色是由于含有()。
A、红色矿物赤铁矿B、朱砂(辰砂)7、玉带钩是服饰用玉之一,它最早岀现和使用是在()。
A、元代B、明代C、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8、清代记述的痕都斯坦,其主要部分应该在今()境内。
A、印度B、中国新疆C、阿富汗D巴基斯坦9、玛雅文化玉器的玉材主要是软玉。
( )9、葬玉是专用来为死者送葬的 玉器,除了镶玉棺之外,主要有(玉衣 B 、玉口含 C 、玉握 D 、玉窍塞堪称玉石之王。
A 、 会昌九老图 玉山子B 、渎山大 玉海C 、仙人岀行 玉山子D 、大禹治水山子三、判断:(每题 1分,共1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 X”)1、在我国,翡翠进入宫廷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2、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表面大多装饰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饰。
3、在剑或剑鞘上以 玉作装饰,古称’玉具剑”。
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是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西 周虢国墓地岀土的一把铜柄铸剑。
4、某些同一器物在组合使用时与单件器物的名称,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如成对的 中称为冲牙。
5、深、凸雕的细工碾磨技法,是元代 玉雕的主要特点。
6、考古资料证明, 玉质的佩饰始见于距今约七八千年的内蒙古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
该遗址玦 多成对置于墓主人左右耳部,当是一种耳饰。
7、西汉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基本上继承战国技法,不仅变化不太大,而且在品种上也没有有新的 器物增加。
8、战国晚期 玉龙造型开始由爬行类向走兽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