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24-1 开发区基本情况(2018年)

合集下载

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年鉴指标数据: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76 221637
255 8592540
35841 22731
当年新批进区外商投资企业
(个)
64
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万美元)
194145
利用内资情况(在建亿元以上项目)
项目个数
(个)
226
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额
(万元)
9005282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专利申请量
(件)
41149
专利授权量
15773
摘编自《合肥统计年鉴2019》
2018
132282878 60062992 69777524 60877267 41812432 22376141 19869041 13490489 2443389 1438325 1005064 5605458 7545158 1490768 18628973 7492857 1647409
2264546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446872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1939751
出口额
1070082
进口额
869669
税收总额
(万元)
5116155
财政收入
(万元)
8353790
土地收入
312767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3427பைடு நூலகம்746
工业投资
20230153
基础设施投资
4850195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指标
合肥市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单位
2017
全区经营(销售)收入
(万元)
147692987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
8290465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王惠:新闻界的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例行新闻发布上见到各位。

今天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我想各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都了解北京有一个非常漂亮很现代的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座落在北京的南部亦庄,已经成立15年了。

这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得怎么样,今后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记者都很关心.其中有一些记者朋友也跟随着我们去亦庄开发区参观和采访过,今天我们专门请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王惠: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合生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局长袁立洪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赵莉。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请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卢军主任向大家介绍有关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票务预售的有关情况.现在先请管委会主任赵昕昕先生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

赵昕昕: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一个机会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5。

8平方公里.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0平方公里。

十五年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区由建设之初一片农田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

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集合北京市对外开放的追求窗口和标志。

赵昕昕:高新技术主导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诺基亚、奔驰、拜耳、GE、博世、SMC、中芯国际等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了72个项目。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4-4)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4-4)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0年1月20日 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结合日常统计调查,反映出首都经济的发展特征,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部经济基本情况总部企业[注一]分为一级总部和下属二级单位两个层级。

一级总部为国内企业在京设立的全国性总部,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地区总部。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 3%,其控制的在京下属二级单位达3894家。

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期末从业人员164 9万人,资产总计396510 7亿元,负债合计313300 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394 7亿元,利润总额3803 5亿元。

表1 总部企业基本情况单位数(个)期末从业人员(万人)资产总计(亿元)负债合计(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4678164 9396510 7313300 427394 73803 5 其中:一级总部企业78465 6303109 5253412 513920 62249 9 1 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 3%,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64 9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20 2%。

—03—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单位数期末从业人员数量(个)构成(%)数量(万人)构成(%)合 计784100 0164 9100 0内 资56371 8134 381 4港澳台商投资658 312 37 5外商投资15619 918 311 1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24 9%、13 5%和13 4%,三个行业合计占51 8%。

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

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

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目录一、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简介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于1993年8月23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12月8日经批准为市级工业开发区,2002年11月19日经市经委批准列为“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规划面积10.26平方公里。

目前,工业区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开发区内道路七横六纵,总长29.6公里。

开发区能源储备充足,建有两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及四闭开闭站,天然气日供应能力2.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24000吨,供热全部采用燃煤锅炉集中供应,通讯方面程控电话、宽带多媒体、光纤网络一应俱全。

开发区形成了以饮食品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和以汽车配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的两大产业基地为主,以其他行业为辅的产业布局。

二、北京平谷兴谷工业开发区历史沿革1992年10月4日,平谷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兴谷经济开发区。

10月26日始,以组织会战的形式,进行兴谷开发区排水工程建设,共动土石方30万立方米,工程直接造价980万元。

1992年11月14日,平谷县政府第18次常务会决定成立平谷县兴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993年1月6日,平谷县兴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平谷区热力总公司正式成立,隶属平谷县政府管理。

1993年6月21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批准兴谷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总用地面积503.2公顷,工业用地160.5公顷,居住用地121公顷,公建用地56.3公顷,市政用地12 公顷,道路广场用地64.1公顷,绿化用地89.3公顷,原则同意开发区规划布局、功能分区、道路布局、市政方案。

1993年8月23日,北京市政府第7次市长办公会议同意设立兴谷经济开发区,要求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第一期征地60公顷。

1995年3月30日,北京市长李其炎接见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协会(台湾)代表团时,表示同意设立台资工业园。

4月29日,台资工业园区举行揭牌仪式。

在减量中高质量发展

在减量中高质量发展

封I面I文I章■栏目责编王漪李焱田文娟在减量中高质量发展文/本刊记者王漪l l v近岁末,对于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 i|i n人来说,回顾总结、梳理成就再展 望下未来,将为这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而显得 格外特殊,而在奋进新时代的时间坐标轴 上,面对即将过去的“十三五”和马上到 来的“十四五”,一张写满过去五年北京 发展成果的答卷也到了最后的审阅时刻。

减量发展聚焦首都功能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 察北京时提出“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 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 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在新定位的指引下,北京开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一般 制造业、区域性市场和区域性物流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 段,“十三五”时期对于北京来说,是落 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 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成为北京发 展历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 年。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尽管 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14投资北京INVEST BEIJINGFENGMIAN W ENZHANG I封面文章世界经济复苏仍有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 深人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 势待发。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 常态,面临更加深刻的结构调整,倒逼各 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转 向创新驱动。

在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中,北 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优势更加 明显、前景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的潜 力巨大。

但北京也存在着人口过多、交通 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文化创 新优势发挥不够,城市文明程度和服务管理水平不够高,法治建设亟待加强等突出矛盾与困难。

既面临艰巨任务,又有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十三五”是北京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决心继续集中力量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奋勇前进。

2017-2018年整体经济情况分析

2017-2018年整体经济情况分析

2017-2018年整体经济情况分析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2017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76.1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95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60.2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284.9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比19.4:38.5:42.1。

2018年上半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78.3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26.87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23.59亿元,增长4%,三次产业结构比10.01:45.58:44.41。

(一)“三大攻坚战”推进顺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挽回经济损失490万元。

二是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集中力量对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现金贷”等重点领域进行整治。

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四个不得”“四个一律”,坚决杜绝违规举债增量,化解2015年1月-2017年7月14日期间政府隐性债务114.71亿元,剩余22.62亿元债务正逐步化解,7月14日后所有债务化解完毕。

2018年实现了违规举债零增长。

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顺利。

2017年完成脱贫13362户52344人。

2018年按照脱贫攻坚滚动计划安排,将实现8187户34976人脱贫、59个贫困村退出。

一是抓好转移就业促脱贫,3419名贫困户实现跨县整建制输出就业,2522人通过“卫星工厂”、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二是实施产业发展精准脱贫“三大工程”,补齐贫困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投入管理不到位的短板。

三是抓好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促脱贫,通过清理127.84万亩土地的收益,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5481名贫困人口就业。

四是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性扶贫措施,贫困人口中落实草原管护员450名、生态护林员847名、护边员428名上岗就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6.22•【字号】京技管〔2020〕48号•【施行日期】2020.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规定正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技管〔2020〕48号各相关单位:现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6月22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9〕22号)、《关于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和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决定》(京政发〔2019〕23号)等文件有关精神,加快推动开发区(亦庄新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以下简称“四大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构筑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与宜业宜居产业新城,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实施四大主导产业“6688”计划,即达到“6千亿规模”、实现“6个一批”、实施“8大工程”、出台四项“8条政策”。

每年安排100亿元资金支持高精尖产业落地发展,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中心”。

二、达到“6千亿规模”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6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两大产业分别达到2000亿元,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两大产业分别达到1000亿元。

江苏常州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16-11 开发区建设情况(2018年)

江苏常州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16-11 开发区建设情况(2018年)

9 24229 191.4
2 8874 59.2
2 12306
67.8
1 13701
74.7
Reform Commission)
Accumulated Export-inport Volume at This Year (USD 10000)
注:1、各开发区包括进区企业。
2、天目湖度假区没有列统在 内。
3、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数据 包含在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新增重大产业类项目:内 资为单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 Note:1、All development zones include the enterprises settled down
16-11 开发区建设情况(2018年)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2018)
指标
Item
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Public Finance Budget Revenue(100 million yuan)
本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Industrial Output of Enterprises above the Designated Size of the Year (100 million yuan)
2、Excluding the Tianmu Lake Resort.
3、The statistic of Changzhou B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4、Newly-added Big Industrial Projects: Domestic-invested industrial project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1 billion yuan and above and foreign-invested industrial projects with a pledged foreign capital of 30 million US dollars and above (subject to the appr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统计范围为注册在开发区内 的规模(限额)以上法人单位。
国家级 3
46675.7 32678.3 29889.7 27082.4
76315 31782.7 30141.5
3530.7
398.6
299.1 64663.5 11830.7 11476.2
4545.5 2873.0
市级 16
10880.6 7891.0 6224.4 5890.3 28346 7884.5 8295.5 468.6
24-1 开发区基本情况(2018年)
项目
开发区个数 区规划总面积 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 累计已供应土地面积 累计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累计招商项目企业个数 累计招商项目总投资 累计招商项目注册资本
#三资企业 累计招商项目合同
外资金额 累计招商项目外商
实际投资 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 利润总额 应缴税金
(个) (公顷) (公顷) (公顷) (公顷) (个)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注:1. 本表所指开发区包括北京市级及国 家级开发区情况。
2. 表内“累计”指自开始至年末的累 计数。
3. 本表市级开发区“总收入”“工业 总产值(当年价格)”“工业销售产值56.3 2256.3
520.6 29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