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服装艺术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1. 引言1.1 汉服的起源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汉服的起源与古代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产水平以及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
在古代,汉服是一种具有仪式和礼仪意义的服饰,不仅代表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古代汉服的样式多种多样,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汉服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变。
在汉代,汉服的款式逐渐趋于简洁大方,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纹饰的精美。
而在唐代和宋代,汉服则更加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展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感。
1.2 汉服的意义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汉服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体现了古代华夏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汉服中的各种款式、设计、图案等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汉服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
穿汉服不仅仅是一种装束,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汉服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脉络,记录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通过弘扬汉服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汉服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服的设计精致、款式繁多,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和美学理念。
从布料的选择到剪裁的工艺,再到图案的设计和配饰的搭配,每一处都展现了华夏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穿上汉服,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体验到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1.3 汉服的现状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
在当代社会,汉服并不像古代那样被普遍穿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汉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替代。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穿着汉服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古板、沉闷的表现,而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服饰。
汉服的制作和售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说中国的传统服饰

说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古老国家,传统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服饰,包括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第一部分:起源与历史发展中国的传统服饰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期,人们主要使用兽皮、树皮和植物纤维等原始材料制作衣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服饰逐渐形成。
古代中国的传统服饰主要分为礼服和民服两大类。
礼服是帝王、贵族和官员们在重要仪式和场合中穿着的正式服饰,代表着尊贵和权威。
民服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服装,多样化且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第二部分:传统服饰的特点与分类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形式、款式和颜色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传统服饰注重对身材线条的修饰,强调对人体优美曲线的展现。
其次,中国的传统服饰多采用细腻的手工艺制作,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精细。
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服饰可以分为汉服、唐装、清装等多个分类。
汉服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线条和宽松的剪裁而著称。
唐装则是在唐朝时期流行的服装,其特点是色彩鲜艳、样式庄重大方。
第三部分: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中国的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传统服饰的颜色、图案和饰品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例如,黄色代表皇家,红色象征喜庆与吉祥,龙和凤凰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图腾。
传统服饰的选择和穿着也与地域、身份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相关。
另外,传统服饰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无论是在传统节日、婚礼还是其他重要场合,中国人民仍然保留着穿戴传统服饰的习俗。
这种传统的延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第四部分: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传承尽管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尚潮流的变迁,传统服饰在中国社会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以传统服饰作为灵感和创作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服饰

华夏民族的肤发与汉族儿女血脉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 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 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 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影 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 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 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方 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 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 服形式。
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 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现, 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详细 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 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 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 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 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 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 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 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服介绍
• “汉服”是我们的民族服饰。 • 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以其高超的美
学工艺屹立于世界服饰艺术之巅。 • 她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服饰,将中华文明的
精神理念谱入古国生活点滴之间。 • 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渗透着
华夏民族的理想追求。 • 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露
箭袖,又称马蹄袖。袍身用钮扣系结。
右衽大襟,圆领口。皇室的袍有前后
左右四开气,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
开气。马挂是清朝特有的服装。它式
样多为圆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
中国风服装设计元素_中国风服装细节设计

中国风服装设计元素_中国风服装细节设计元素一:织锦刺绣:中国江南特色的织锦刺绣被直接运用于各大品牌的服装面料上。
最常见的是惟妙惟肖的刺绣花朵,或镂空或采纳凹凸不平的刺绣方式,在面料的表面上展开花朵最妖娆的姿态,让面料充满了立体感。
元素二:泼墨手法:运用中国山水国画的泼墨手法在服装上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元素三:旗袍结构: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极品,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个人魅力。
旗袍式披肩立领、侧衩、盘纽等经典元素也是极为常见。
元素四:民族图案:近年来时尚界大吹民族风,一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风元素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2中国风服装细节制定1、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音乐、服饰、电影、广告等。
2、选择最流行的色彩与面料,配备出色的制定人才融合东方女性的特点,以宽松、简洁的风格兼顾了在职场和休闲场所的必须要、体现了中立、简约、时间性的存在。
3、融合着东西方的风格,是一种在街头风格女性化细节之间,调和变化的非职业化女装。
专为追遂时尚品味的大中城市青年女性而制定,并充分合计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提供一系列时尚休闲的服饰精品,自由演绎个性4、其实全球时尚已经刮了很久“中国风〞而中国取得的一连串著名画家刘梅子穿中国风服装照片举世瞩目的战果又给“中国红〞、“中国蓝〞、“中国结〞赋予了更强劲的流行力量!尤其是2008年奥运之后!消息说欧洲有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一次次中国热,时尚、家居、化妆等流行领域都彰显着此起彼伏的“中国风〞。
3服装制定元素应用手法1.夸张。
就是指在制定中运用特别描述对象某一特点的方法,使制定在体积、大小、数量等方面与人们平常所熟知的常态造型形成激烈的反差。
夸张并不局限于夸大,还可以把制定对象的特征进行缩小。
夸张手法在服装制定中颇为常见,可以分为数量上的夸张和形态上的夸张两种。
京剧服装特点

京剧服装特点京剧是中国古老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而著名,还以其精美绝伦的服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京剧服装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富有装饰性,又具有表演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服装的特点。
首先,京剧服装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富丽堂皇。
京剧服装总体上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艳丽色彩,这是为了让演员在舞台上更加显眼,引起观众的注意。
在京剧服装中,红色、金黄色、翠绿色等亮丽的色彩常常被使用,这些色彩寓意着吉祥、繁荣等。
同时,京剧服装还采用了大量的金银线饰以及珠宝等装饰物,使服装更加华丽。
其次,京剧服装还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
京剧服装一般采用宽松的款式,这样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自如。
同时,京剧服装设计注重对称和平衡,追求整体的和谐美感。
比如,男演员的服装通常配有宽大的肩膀垫,以强调男性的阳刚之气,而女演员的服装则注重展现女性的柔美与婀娜。
此外,京剧服装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细节的精致。
京剧角色身上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例如,演员的脸谱决定了其所需要的造型和服装。
脸谱红色表示忠诚、正直;黑色表示刚毅、勇敢;蓝色表示稳重、豪杰等。
服装上的刺绣、图案等细致的装饰物也大大增加了服装的华丽程度和观赏性。
再者,京剧服装还注重色彩的阴阳平衡。
在京剧服装中,黑色被认为是阴色,寓意着黑暗、沉闷;白色被认为是阳色,寓意着光明、开朗。
在服装的设计中,通常会通过对比色的运用来达到平衡的效果。
例如,红黑、红白、绿白等对比色的使用,使得服装更加鲜明、醒目。
最后,京剧服装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在京剧中,各个角色的服装设计与其所扮演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比如,皇帝的服装通常以黄色为主,象征着尊贵和权力;将军的服装则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勇武和威严;士兵的服装则相对简单朴素。
通过服装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观众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各个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总的来说,京剧服装以其富丽堂皇的色彩、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细节、色彩的阴阳平衡以及体现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而著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旗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旗袍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被誉为中国的“国服”,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旗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民族服饰之一,襦裙。
襦裙起源于周朝,经过唐宋时期的演变,逐渐发展为具有独特特点的旗袍。
旗袍在清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成为清代贵族和市井百姓的常见服饰。
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但它的灵感和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服饰和民间风情。
旗袍的特点在于其简洁大方、曲线美和华丽的绣花样式。
旗袍的裁剪十分讲究,宽松而立体,能够衬托女性的曲线美。
它身穿后可以勾勒出女性的曲线美,充分展现女性的优雅和婀娜多姿。
旗袍的袖子有弹力,宽松自然,让女性的手臂展现出柔美而优雅的线条。
旗袍的领口非常独特,有多种设计,如高领、圆领、方领等。
它们可以显示女性的颈部和脸部线条,展现出女性的优雅魅力。
旗袍的材质以丝绸为主,也有棉布和化纤等面料。
细腻的丝绸质地能够给人一种华贵和身份的感觉,使旗袍更加高贵典雅。
旗袍的色彩丰富多样,有红、绿、蓝、紫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
不同颜色的旗袍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如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绿色代表生机和希望等等。
旗袍的图案也非常丰富多样,有花鸟、动物、植物等多种图案可供选择。
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旗袍是中国女性传统美的象征,它能够展现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旗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旗袍的设计和图案饱含了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的体现。
旗袍也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为世界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柔美和魅力。
自20世纪20年代起,旗袍被广泛传播到国外,成为世界时尚界的一大亮点。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女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旗袍的穿着和流行逐渐减少。
衣物上的龙纹刺绣技艺

衣物上的龙纹刺绣技艺龙纹刺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纹刺绣在衣物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龙纹刺绣技艺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在衣物上的应用。
一、龙纹刺绣技艺的发展历程龙纹刺绣技艺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代和周代。
在古代,龙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因此,龙纹刺绣在古代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纹刺绣技艺逐渐发展和演变。
在唐代和宋代,龙纹刺绣技艺达到了巅峰,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龙纹刺绣技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现代,龙纹刺绣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展现出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二、龙纹刺绣技艺的特点1. 精细繁复:龙纹刺绣以其精细繁复的刺绣工艺而闻名。
刺绣师需要运用针线巧妙地表现出龙的形态和纹理,使刺绣作品栩栩如生。
2. 色彩丰富:龙纹刺绣作品通常采用丰富多彩的线线,以突出龙的神秘和威严。
刺绣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并巧妙地运用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加生动。
3. 纹样独特:龙纹刺绣作品的纹样独特,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刺绣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纹样,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三、龙纹刺绣在衣物上的应用龙纹刺绣在衣物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增加衣物的美观度,还可以展现个人的品味和文化底蕴。
1. 旗袍:旗袍是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常常使用龙纹刺绣进行装饰。
龙纹刺绣可以在旗袍的领口、袖口、裙摆等部位进行精细刺绣,使旗袍更加华丽和典雅。
2. 长袍:长袍是中国传统的男性服装,也是龙纹刺绣的常见应用之一。
龙纹刺绣可以在长袍的胸前、袖口、衣襟等部位进行刺绣,展现男性的尊贵和威严。
3. 鞋子:龙纹刺绣还可以应用在鞋子上,增加鞋子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刺绣师可以在鞋面、鞋跟等部位进行刺绣,使鞋子更加精致和时尚。
中国传统文化汉服文化

学习传统手工艺:可以学习制作汉服的传统手工艺,如绣花、织布、制衣等,亲身体验汉服制作的乐趣
自己尝试穿着汉服:可以在合适的场合尝试穿着汉服,体验汉服的韵味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汉服的穿戴规则和礼仪
参与汉服研究:如果有兴趣和条件,可以参与汉服的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汉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如何参与汉服文化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服文化,同时也可以为汉服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交流:加强汉服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其他文化共享汉服的魅力,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如何保护和传承汉服文化
民间传承
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汉服爱好者等对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民间传承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制作汉服的传统手工艺
如何保护和传承汉服文化
67LOREM
10LOREM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服文化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汉服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产业发展:支持汉服相关的文化产业,如汉服设计、制作、销售等。通过产业发展,促进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带动经济的增长
媒体宣传:利用媒体平台,如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加大对汉服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法律保护:加强对汉服文化的法律保护,防止恶意篡改、歪曲和商业化利用。同时,鼓励人们尊重和正确使用汉服及相关文化元素
7
总结
总结
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文化,更是一种礼仪文化、制度文化和艺术文化
1
2
3
4
+
同时,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了解和参与汉服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之服装艺术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
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
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
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
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
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可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
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
只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就不难发现,这种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实用性、区域性特点的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
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
服饰基本包括帽子、上衣、下衣三个主要部分,所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首先是帽子,古代服饰里的帽子包括冠、巾、帽三种。
最初以保暖御寒为目的。
后来冠服制度被纳入“礼制”的范畴,从形式、材质上区分等级,辨别尊卑。
所以冒得基本功能是使用和美化,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标致身份地位的作用。
上衣是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上衣下裳”分体式穿着方式中的上衣,也包括上下连属式的衣服,如深衣、袍服。
古代的人们穿衣非常讲究,有严格的礼制规定,不同的场合和身份,着装也有所区别。
如皇帝、后妃、公卿参加祭祀典礼时穿祭服,文武百官参加朝会时穿朝服,官吏处理公务时穿公服,无论帝王百官还是平民百姓居家时都穿便服,区别只是款式、面料上的差异。
古代服饰的第三大组成部分就是下装了。
在古代,对于上下两截的服装来说,穿在下身的叫做裳。
“裳”,与上衣相对,专指一种闱裳。
商周时,裳是遮蔽下体的服装统称,无论男女,尊卑都可以穿。
商周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裤,但是只有裤管,没有裤裆,外面还要着裳,用来遮蔽隐私部位。
汉以后,出现了有裆之裤,裳的前后两片被连在一起,形成了裙,逐渐取代了裳。
与现代作为主要服饰的裤子不同,古代的裤子大多是以内衣的形式存在的。
写作“绔”或“袴”。
贵族所穿的裤用丝绸等制成,平民百姓穿的则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
古时下装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裙了。
它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主要下装,有裳演变而来。
古人穿裙之俗,适于汉代,并逐渐取代下裳成为女性单独使用的服饰,魏晋以后裙子的样式不断增多,色彩搭配越来越丰富。
这一时期,裙不限于女性穿用,也是贵族男子的常见装束。
裙装在后世一直有发展和延用,到现在裙装也是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石榴裙广为人知,正所谓男子为女子着迷就被称作拜倒在石榴裙下。
它在唐代非常流行。
另一种是百褶裙,指有数道褶裥的女裙,宋代时广为流传。
还有一种广为人知的裙装——旗袍,经过民国的改革到现在,其影响力也不得不提。
中国文化经过5000年的积累和沉淀,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服装也是,现在传统的丝绸面料,蓝印花布的长裙在夏天依然非常流行。
从古代服饰的延用下来的装饰也在现代服饰中广为运用,别致的中国结盘扣,典雅细致的缘边都是女装增加特色和优雅的亮点。
另外,现代服饰对传统服饰的继承还包括颜色,最具代表方的就是中国红了,无论节日或是婚宴,中国红依然是最喜庆、最有感染力的颜色。
款式方面,现代服饰中的旗袍和中山装就是对传统服饰的继承,不仅是再华夏儿女之间,中国传统服饰在国际服装的设计上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影响,由旗袍和西方礼服结合,采用中国红的礼服在巴黎时装周也大放异彩。
中国元素
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立领、盘扣、收腰、水袖、丝绸,而是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会心所至,自成佳境,以性灵为主,不为格套所拘,不为章法所役。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