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题库精选.

合集下载

分离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离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液-液分离?A. 离心分离B. 膜分离C. 蒸发D. 吸附答案:D2. 在液-液分离过程中,离心分离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密度差B. 粘度差C. 表面张力差D. 电导率差答案:A3. 膜分离技术中,哪种膜可以实现分子级的分离?A. 反渗透膜B. 超滤膜C. 纳滤膜D. 微滤膜答案:C4. 蒸发操作中,提高蒸汽压力会导致什么变化?A. 沸点升高B. 沸点降低C. 蒸发速度加快D. 蒸发速度减慢答案:B5. 在吸附分离过程中,吸附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是什么?A. 吸附剂的孔径大小B. 吸附剂的化学性质C. 吸附剂的物理性质D. 被分离物质的沸点答案:B6. 液-液萃取过程中,选择萃取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萃取剂的密度B. 萃取剂的粘度C. 萃取剂与被分离物质的亲和力D. 萃取剂的电导率答案:C7. 在气-液分离中,哪种设备可以实现气体的高效分离?A. 填料塔B. 板式塔C. 离心机D. 蒸发器答案:B8. 分离工程中,哪种方法适用于固-液分离?A. 离心分离B. 膜分离C. 蒸发D. 吸附答案:A9. 在液-液分离中,哪种方法可以实现连续操作?A. 离心分离B. 膜分离C. 萃取D. 吸附答案:B10. 气-固分离中,以下哪种设备不适用于粉尘的分离?A. 旋风分离器B. 布袋除尘器C. 静电除尘器D. 蒸发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离工程中,______分离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

答案:离心2. 膜分离技术中,______膜可以实现离子级的分离。

答案:反渗透3. 蒸发操作中,提高______可以加快蒸发速度。

答案:温度4. 吸附分离过程中,吸附剂的______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答案:比表面积5. 液-液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应考虑其与被分离物质的______。

答案:亲和力6. 气-液分离中,______塔可以实现气液两相的充分接触。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A. 蒸馏B. 萃取C. 沉淀D. 过滤答案:C2. 分离工程中,蒸馏操作主要依据的原理是什么?A. 溶解度差异B. 沸点差异C. 密度差异D. 粘度差异答案:B3. 萃取操作中,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亲和力B. 萃取剂与溶剂的密度差异C. 萃取剂与溶剂的粘度差异D. 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溶解度差异答案:A4. 在过滤操作中,如果滤液的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什么现象?A. 滤饼层破裂B. 滤液浑浊C. 滤液清澈D. 滤饼层增厚答案:B5.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分离工程的?A. 离心机B. 蒸发器C. 反应器D. 过滤器答案:C6. 在分离工程中,哪种情况下不适合使用沉淀法?A.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 溶质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不大D. 溶质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显著答案:B7. 蒸馏操作中,提高蒸汽的流速会如何影响分离效率?A. 提高分离效率B. 降低分离效率C. 无明显影响D.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答案:B8. 萃取操作中,如果萃取剂的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A. 提高分离效率B. 降低分离效率C. 无明显影响D. 导致环境污染答案:B9. 在过滤操作中,增加滤饼层的厚度会如何影响过滤速率?A. 提高过滤速率B. 降低过滤速率C. 无明显影响D.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答案:B10. 在分离工程中,离心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温度B. 提高压力C. 增加溶质的溶解度D. 利用离心力分离混合物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蒸馏操作中,当两种液体的沸点相差较大时,可以使用______蒸馏法。

答案:简单2. 在萃取操作中,萃取剂与溶剂应具有______相溶性。

答案:不互3. 过滤操作中,如果滤饼层的孔隙率增大,过滤速率会______。

制药分离工程题库(附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题库(附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4题,每题1分,共74分)1.能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 )A、离子交换色B、凝胶过滤色谱C、反相色谱D、亲和色谱正确答案:B2.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丙酮>甲醇B、丙酮>乙醇>甲醇C、乙醇>醋酸乙脂>乙醚D、乙醇>甲醇>醋酸乙脂正确答案:C3.当蛋白质分子在水中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的pH值点称为( )。

A、等电点B、临界点C、临界混熔点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4.在内部扩散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性质B、物料的结构形状大小C、干基含水量D、湿基含水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内部扩散阶段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湿物料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形状和大小、湿分与物料的结合方式等。

5.( )是指物料真正全部冻结的温度,或者说是已经冻结的物料开始熔化的温度。

A、三相点B、冰点C、结晶点D、共熔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共熔点是指物料真正全部冻结的温度,或者说是已经冻结的物料开始熔化的温度。

6.透析的推动力是: ( )A、浓度差B、蒸汽分压差C、电位差D、压力差正确答案:A7.对于纯水,当有冰核存在时,在温度略低于0℃时就开始结冰,水的温度( ),直到全部结成冰A、缓慢下降B、急剧下降C、保持不变D、略有上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对于纯水,当有冰核存在时,在温度略低于0℃时就开始结冰,水的温度并不下降,直到全部结成冰。

8.当( )降低到一定值时,生产能力下降,能量消耗增大,必须对膜进行清洗或更换。

A、渗透通量B、膜的孔径C、膜表面对溶质的吸附和沉积作用D、截留分子量正确答案:A9.在工业生产中,利用( )使湿分从固体物料中气化,并经干燥介质带走此湿分的过程,称为热干燥法,简称干燥。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精品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精品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2.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3.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4.吸收因子为(mVL A),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5.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6.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程)确定。

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m V/L)。

9.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10.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11.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以上。

12.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13.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14.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

15.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P i>Pi*,y i>yi*)。

16.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7.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18.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19.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0.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2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22.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所需的活性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工程技术。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A. 制药工业B. 酿酒工业C. 农业生产D. 燃料生产答案:D2.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方法不属于常见的生物分离工程方法?A. 附着法B. 膜分离法C. 蒸馏法D. 萃取法答案:C3.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膜分离法B. 萃取法D. 离心法答案:A、B、C、D4.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分离方法不适合于高分子物质的分离?A. 膜分离法B. 结晶法C. 离心法D. 沉淀法答案:B5.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成本因素B. 分离效率C. 操作难度D. 原料来源答案:A、B、C、D二、多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B. pH值C. 浓度D. 氧气含量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应用领域可以运用生物分离工程技术?A. 制药领域B. 酿酒领域C. 化妆品领域D. 电子领域E. 食品工业答案:A、B、C、E三、简答题1. 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描述分离原理。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常见的分离原理包括按照溶解度、相对分子大小、疏水性等特性进行分离。

2. 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取药物原料、纯化药物、分离杂质等。

例如,通过膜分离法可以将药物原料与废弃物质分离开来,提高纯度;通过离心法可以分离出生物制剂中的细胞碎片和溶液,得到纯度更高的药物。

四、应用题生物分离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你分析以下场景并给出解决方案。

场景描述:某食品工厂生产的食品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成分,但是这种营养成分并不稳定,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分离工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液-液分离?A. 离心分离B. 过滤C. 蒸馏D. 吸附答案:D2.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大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B3. 以下哪个参数对过滤速率影响最大?A. 滤饼厚度B. 过滤面积C. 过滤压力D. 滤液粘度答案:B4. 在蒸馏过程中,提高哪种参数可以增加分离效率?A. 进料温度B. 回流比C. 塔板数D. 塔顶压力答案:C5.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哪种类型的分离?A. 气-液分离B. 液-固分离C. 液-液分离D. 固-固分离答案:C6.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哪个参数成正比?A. 转速的平方B. 转速的立方C. 转速的四次方D. 转速的五次方答案:A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气体的分离?A. 吸收B. 吸附C. 膜分离D. 沉降答案:D8.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A9.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表示什么?A. 组分A与组分B的分配系数之比B. 组分A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C. 组分B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D. 组分A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之比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质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超滤D. 蒸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过滤过程中,滤饼的厚度增加会导致过滤阻力_____。

2. 蒸馏操作中,提高回流比可以_____组分间的分离效果。

3.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中,水分子通过膜的驱动力是_____。

4.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转速的_____次方成正比。

5.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越大,表示组分A与组分B 之间的_____越大。

6. 蒸馏过程中,塔板数的增加可以提高_____效率。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B、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C、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D、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正确答案:A2.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表面活性剂B、膜溶剂C、载体D、增强剂正确答案:A3.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

A、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B、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C、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D、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正确答案:B4.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超声破碎法B、高压挤压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匀浆法正确答案:A5.分配层析中的载体()。

A、能吸附溶剂构成固定相B、是流动相C、是固定相D、对分离有影响正确答案:A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

A、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B、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C、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D、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正确答案:B7.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A、阻力B、重力C、离心力D、向心力正确答案:B8.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亲和层析B、凝胶层析C、盐析D、离子交换层析正确答案:A9.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C、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0.关于疏水柱层析的操作错误()A、疏水柱层析分辨率很高、流速慢、加样量小B、洗脱后的层析柱再生处理,可用8mol/L尿素溶液或含8mol/L尿素的缓冲溶液洗涤,然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C、疏水层析柱装柱完毕后,通常要用含有高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平衡D、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正确答案:A1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 = 1 )。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1、分离过程是一个( A )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 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 )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 )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b. 速率不等;c. 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 C )表示组分i 及j 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 a ij = 1 b. a s ij = 1 c.a ij <1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C )a. 结晶;b. 吸收;c. 加热;d. 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D ):a.蒸馏;b. 吸收;c. 膜分离;d.离心分离。

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B ):a. 相对挥发度<1.05;b. 相对挥发度>1.05;c. 相对挥发度<1.5;d. 相对挥发度>1.5。

8、以下分离方法中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是( C ):a. 超临界萃取;b. 吸收;c. 精馏;d. 结晶。

9、工业上为提高分离或反应效果,常把不同的过程进行组合,以下不属于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的是( C ):a. 化学吸收;b. 在精馏塔里进行的由甲醇和醋酸制备醋酸甲酯的过程;c. 分离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的萃取结晶过程;d.催化精馏过程。

第二章 多组分分离基础填空题:1、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 设计变量数 )。

2、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 制定 )的变量。

3、一个含有4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6 )个。

4、一个装置的设计变量的确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 简单过程的单元 ),由( 单元的设计变量数 )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

5、常用的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iL i i V i x p y p φφˆˆ=6、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分的( 气液组成 )之比,它又称为( 分配系数 )。

7、活度系数方程中A 可用来判别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 偏离程度 )。

8、用于泡点计算的调整公式为( )。

9、一定压力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产生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叫( 泡点温度 )。

10、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开始冷凝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叫( 露点压力 )。

11、计算泡点温度时,若,温度应调( 低再试差计算 )。

1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或压力外,还需对( 活度系数 )进行试差。

13、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 等温闪蒸 )。

14、单级分离是指两相经(一次紧密接触达到平衡 )后随即引离的过程。

15、等温闪蒸计算目标函数对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Newton-Raphson 法时,较好的目标函数为( F(v) =∑(y i -x i )=0 )16、 若组成为zi 的物系, ∑Kizi <1时其相态为( 过冷液体 )。

17、 在进行闪蒸计算时,需判断混合物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是否处于(两相区 )。

18、闪蒸按体系与环境有无热量交换分为( 等温闪蒸 )和( 绝热闪蒸 )两类。

19、绝热闪蒸与等温闪蒸计算不同点是需要考虑( 焓平衡 )。

选择题: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d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1()G GM m i i K K K x -=∑2、 每一单股进料均有(c )个设计变量。

a. c ;b. c +1;c. c +2;d. c +33、 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c ):a.5个;b.4个;c. 1个;d. 2个4、 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d ):a. 2c +3个;b. 2 c +4个;c. c +5个;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c ):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6、平衡常数计算式 在( a )条件下成立。

a.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b.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非理想溶液;c.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d.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非理想溶液7、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a. 易挥发;b. 难挥发;c. 沸点高;d. 蒸汽压小8、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其汽液相平衡关系为(c )a. b. c. d. 9、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只与温度有关;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10、 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a )a. 露点;b. 临界点;c. 泡点;d. 熔点1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 ,则说明( c ) 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 d. 正好露点1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 ,i i i x p py 0=00V i i i i ipy p xφφ=i i i i x p py 0γ=iLi i V i x p y p φφˆˆ=p p K i i /0=110i i i K x =->∑110i ii K x =->∑且 ,该进料状态为( b ) a. 过冷液体; b. 过热气体; c. 汽液混合物;d. 饱和液体13、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c )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a.T B <T ;b.T D >T ;c. T D >T>T B ;d. T B =T14、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b )a. 饱和液相;b. 过冷液体;c. 饱和汽相;d. 汽液两相15、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b )a. 很高;b. 较低;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16、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d )a. 部分汽化;b. 部分冷凝;c. 等焓节流;d. 纯组分的蒸发17、等焓节流之后(c )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18、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 d )a. 精馏;b. 吸收;c. 等温闪蒸;d. 绝热闪蒸。

第三章 精馏填空题:1、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设计 )型计算和( 操作 )型计算。

2、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分配组分 )。

3、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 全回流 )时分布一致。

4、精馏塔计算中每个级由于( 组成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泡露点方程 )确定。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萃取剂回收段 )。

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进料时补加一定量的萃取剂 )。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主要起( 稀释 )作1/10i i i z K =-<∑用。

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增大 )萃取剂的浓度。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 )的组分增加。

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 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 变压蒸馏 )和( 非均相恒沸物的精馏 )两种。

12、由耳波和马多克思关联图求理论级数时要求进料状态必须是( 泡点进料 )。

13、分配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 均出现的组分 );非分配组分是指仅在(馏出液或者釜液 )出现的组分。

1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分离要求 )的组分。

15、回收率 是釜液W 中(重关键组分HK 的流率 )与进料中HK 的流率之比,回收率 是馏出液D 中( 轻关键组分LK 的流率 )与进料中LK 的流率之比。

16、清晰分割是指馏出液中除了( 重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重组分,釜液中除了( 轻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轻组分。

17、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组成 ),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 热量衡算 )的限制。

18、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 塔顶 )蒸出。

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

加入的新组分叫(恒沸剂 )。

19、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

这类特殊精馏叫( 萃取精馏 ),所加入的新组分叫作( 萃取剂 )。

20、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2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 负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00B A pp p >>W HK ,ϕD LK ,ϕ2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S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越好)。

23、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釜)出来。

24、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釜)出来。

25、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 γ2应等于( P02)与(P01)之比。

26、精馏过程的关键组分是指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者提出分离要求)的那两个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