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

合集下载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区别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区别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区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多种非法币形式的货币出现。

主要的非法定货币主要有三种: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是纸币在银行或其它相关金融机构将法定货币电子化和网络化存储和支付的形式。

当在账户之间划拨资金时,实质上只是资金信息的传递。

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信任来自对政府法定货币和银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信心。

电子货币本质上是法定货币的一种电子化,常以磁卡或账号的形式存储在金融信息系统内,以方便储藏和支付为主要目的,货币的价值与法定货币等值。

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卡(借记卡、贷记卡等)、储值卡(公交卡、饭卡、购物卡等)和第三方支付方式(Palpal、支付宝、财付通等)。

广义的“虚拟货币”,没有实物形态的货币,包括以上提到的电子货币和下文介绍的数字货币等。

但狭义的虚拟货币却是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发行并应用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类法币,即它是真实世界货币体系的一种映射模拟,又被称为网络货币。

例如腾讯公司发行的Q币,各大网游公司发行的游戏币,论坛为奖励网民参与贡献而设计的积分等等,通常被称为狭义的虚拟货币。

拟货币最大的特点是发行主体为互联网企业,使用范围也常常限定在该企业经营领域之内,目的是方便网民衡量、交换、享用互联网服务。

政府出于稳定金融体系的要求规定虚拟货币不可双向流通;同时,拥有虚拟货币发行权的企业也没有激励提供虚拟货币等价兑回现金的服务。

这种单向流通的特性决定了虚拟货币无法充当真实世界里的现金或电子货币,它只能是互联网企业用来服务于自身用户的一种商务模式。

人们对虚拟货币的信任完全来自对互联网发行企业的信心。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货币不会有物理钞票的存在,它本身就是财富的表现形式。

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②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③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

数字货币虚拟币这两者有哪些区别

数字货币虚拟币这两者有哪些区别

数字货币虚拟币这两者有哪些区别
数字货币和虚拟币是两个相似但有一些区别的术语。

下面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 定义: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货币,通常由中央银行或政府发行和监管。

它们可以在数字支付系统中用作支付工具。

虚拟币(也称为加密货币)是一种通过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来实现安全交易的数字资产,不受特定政府或中央机构的监管。

2. 发行机构: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或政府发行和监管,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等。

虚拟币则是由各种不同的团队、企业或个人通过区块链技术自主发行的,如比特币、以太坊等。

3. 法律地位:数字货币通常拥有法定地位,被认可为合法支付工具,并受到政府的监管和法律规定。

虚拟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法律监管的模糊地带,法律地位和监管程度各不相同。

4. 发行限制和货币政策:数字货币通常受到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发行限制的控制,这些政策和限制可以影响货币的供应量和价值。

虚拟币的发行和价值通常由市场供需关系和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决定,受较少的政府干预。

5. 风险和波动性:由于虚拟币不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其价格和价值可能会经历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而数字货币通常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支持,其价值相对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完善,一些国家也开始推出自己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可能变得更加模糊。

因此,这些术语的定义和区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而有所变化。

关于纪念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

关于纪念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

知识拓展:纪念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
普通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纪念币 可以与其他流通的人民币等值流通,成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
网络中的Q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一般商品,
虚拟货币 不是国家正式发行的货币,只能在特定网络环境中使用。
诸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货币不是货币,背后的银行存款才是
数字货币≠支付宝、微信
数字货币可以离线支付、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不用绑定银 行账户,实现可控匿名。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具有强制性,而微信 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数字货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 付宝能够相提并论的。
虚拟货币≠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首先是货币,但是虚拟货币和不法分子发行的所谓代币, 则并没有货币属性,而只是某种狭义区间的权益证明。数字货币必须具备 法定地位、国家主权背书,明确发行责任主体。以比特币等为代表的虚拟 货币和代币没有国别,没有主权背书,没有合格发行主体,没有国家信用 支撑,这些都不是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使用电子货币时我们需要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银行等
金融机构)支付实物货币才能换取等量的电子货币。
我国央行试点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货币的
数字货币 所有特征。相较于纸币而言,数字货币具备发行成本更低、交
易成本更低,可追踪,造假成本更高、加强信用建设等优势。

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兼评数字人民币(DCEP)、微信支付、支付宝、信用卡与比特币的异同

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兼评数字人民币(DCEP)、微信支付、支付宝、信用卡与比特币的异同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CTJ013)作者简介:蔡宁伟(1982—),男,四川南充人,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正高级经济师,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组织行为研究;贾帅帅(1987—),男,山东济宁人,广州大学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统计、金融统计研究。

本文为作者个人思考,不代表所在组织的意见。

2023 12No 12,2023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12月Dec.,2023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兼评数字人民币(DCEP)、微信支付、支付宝、信用卡与比特币的异同蔡宁伟1,贾帅帅2(1 中信银行总行 合规部,北京 100075;2 广州大学 金融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沟通人际关系、贯通贸易关系、联通国际关系的基本纽带。

本文梳理了货币发展的六个主要阶段,对比了各阶段货币的形态、流通时期和社会阶段,归纳了各阶段货币的主要特征、关键痛点和重要创新。

货币形态变迁发展,主要基于更便携、更易保管、更具信用的趋势,秉承了“交易成本递减,信用风险递增”的内涵。

基于大历史观,分别对标了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微信支付、支付宝和信用卡,总结了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的内涵。

研究发现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概念,货币数字化不是创造货币,不会导致货币总量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人民币在携带使用“轻量化”、保管存储“更安全”、转账支付“可追溯”、反洗钱终“解难题”、宏观调控“有依据”等五方面的优势,并提出若干意见和展望。

关键词:货币发展阶段;货币形态;数字货币;货币数字化;数字人民币;比特币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12-0106-09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的兴起和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层出不穷、方兴未艾。

[1][2][3][4]我们关注到,在研究中出现了两种思潮:一种是将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混淆,甚至视为一类,并未关注到两者的差异和不同,有研究者认为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可以统称为数字货币;[5]另一种是在归纳货币发展阶段中,有意无意地忽视其中的某些阶段,这容易导致货币发展历史出现“断代”,有研究者容易忽视贝壳等自然币的使用阶段。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以下是它们的对比:
1. 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一种货币,基于密码学技术,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易和验证。

比特币是最早的数字货币之一,它的交易记录被保存在一个公开的区块链上,无需中央机构的认可和监管。

2.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数字形式的货币,但它们是由中央银行或政府发行和管理的。

与传统货币相比,电子货币更方便进行在线交易。

电子货币可以以数字账户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储存在特殊的电子卡片或手机应用中。

例如,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就是一种电子货币形式。

电子货币通常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监管。

3.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一种在特定的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货币。

这些虚拟世界可以是在线游戏、虚拟社交网络等。

虚拟货币通常是由游戏或虚拟世界的发行方发行,用户可以用它购买虚拟商品或在虚拟世界中交易。

虚拟货币没有法律地位和监管,并且不能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使用。

例如,魔兽世界的金币就是一种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交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的数字形式货币;而虚拟货币是一种在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货币,没有法律地位和监管。

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数字货币:开启金融新时代》一、数字货币的定义与特点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依托网络传输、具有货币属性的价值符号。

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货币具有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数字货币具有高度的便捷性。

它可以在瞬间完成交易,无需通过传统银行的繁琐手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交易,都能快速实现资金的转移。

例如,跨境电商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使用数字货币可以大大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数字货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每一笔交易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有效地防止了欺诈和伪造行为。

同时,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也使得它不易受到单一机构的控制和攻击。

再者,数字货币具有广泛的可及性。

只要有网络连接,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数字货币的交易,不受地域、时间和金融机构的限制。

这为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渠道,有助于实现金融普惠。

二、数字货币的类型目前,数字货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央行数字货币(CBDC)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

它具有国家信用背书,与传统货币等值兑换。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旨在提高支付效率、降低货币发行成本、加强金融监管等。

例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就是一种典型的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既保证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又充分发挥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服务优势。

2.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指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仅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虚拟商品。

常见的虚拟货币有比特币、以太坊等。

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较大,交易风险较高,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虚拟货币的交易被严格限制甚至禁止。

3. 稳定币稳定币是一种旨在保持相对稳定价值的数字货币。

它通常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以减少价格波动。

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储存和交易工具。

然而,稳定币也面临着监管挑战,如储备资产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等问题。

货币的基本类型

货币的基本类型

货币的基本类型货币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类型包括现金、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

每种货币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现金是最传统和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它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存在,可以直接在交易中使用。

现金具有即时性和广泛的接受度,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使用。

人们可以使用现金购买商品和服务,进行日常消费和交易。

然而,现金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携带大量现金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现金交易需要实际接触,不够便捷。

电子货币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货币形式。

它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易和存储的数字化货币。

电子货币可以通过银行卡、手机支付和电子钱包等方式实现。

相比于现金,电子货币更加方便快捷。

人们只需要使用电子设备,就可以进行在线支付、转账和存取款等操作。

此外,电子货币也具有记录和追踪交易的功能,有利于防止欺诈和洗钱等违法活动。

然而,电子货币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电子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无法完成交易,而且网络安全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虚拟货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货币形式。

它是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产生和流通的,具有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的特点。

虚拟货币不受任何政府或机构的控制,其价值和交易都是由网络参与者共同决定的。

著名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就是一个例子。

虚拟货币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跨国交易和低成本的转账,而且相对匿名的特性也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然而,虚拟货币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其价值的波动和不稳定性,虚拟货币投资存在较高的风险。

此外,虚拟货币的匿名性也为非法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现金、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是货币的基本类型。

现金是传统的货币形式,具有即时性和广泛的接受度;电子货币是依托于电子设备的数字化货币,更加方便快捷;虚拟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的特点。

每种货币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和交易场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货币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更多便利。

数字货币、加密货币、Token、比特币

数字货币、加密货币、Token、比特币

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货币、Token、比特币一、数字货币很多人听说过数字货币,但对于它的特点和作用却模棱两可。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呈现的货币,并非像硬币、纸币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货币;不过,它却具有实体货币的价值功能,可用于交易、支付和转移,并且不受地域限制。

可以说,数字货币要比实体货币更加方便,成本也要低很多。

数字货币包括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去中心化和中心化。

目前的加密货币可以用于实体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但由于没有实体,只限于通过线上网络渠道进行支付。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的特点是:无实体、可交易、有实际价值。

在币圈,有很多人将比特币这类货币称之为数字货币,但国外大部分媒体都习惯于将这类货币称呼为“加密货币”。

二、加密货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究竟有什么区别?还有虚拟货币、电子货币,这些字面意义相近的货币,到底是不是同一种货币?加密货币(Crypto Currency)使用了密码学原理,以确保交易安全和控制交易单位,属于数字货币的一种。

自比特币面世,加密货币成为了这一类货币的专用统称,因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点,加密货币也成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

简言之,加密货币的特点是:加密算法、去中心化。

虚拟货币指的是非真实货币,在比特币诞生之前,专指像Q币、点券、微币这类能购买自身系统内服务的“货币”,不能用户实体商品或服务的购买。

这种虚拟货币只用于单向区块链流通,可以用法币购买,但不能兑成法币。

这个阶段虚拟货币的特点是:无实体、无实际价值。

后来比特币面世,并用于实际购买,国内央行等权威机构将比特币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一种虚拟货币,所以有时候也将比特币成为虚拟货币。

此时的虚拟货币,范围扩大,仅代表无实体货币。

电子货币,严格来讲不算一种新型货币,只是货币信息,其实就是电子支付方式。

日常使用的信用卡、电子银行和转账支付都能归入这个范畴。

就像平常使用的支付宝,在使用货币时不需要使用现金,但归根结底使用的仍是法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比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区别提到数字货币,许多人最先想到比特币,还有人会联想到腾讯发明的Q 币或者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

虽然它们的名字都带“币”,都采用数字符号记录,都能在特定环境中兑换一些商品,严格意义上说,它们都是虚拟商品,或者中间商品,不具备法定货币的购买能力,与央行官方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有着天壤之别。

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创始人李林表示,相较于传统资产管理与支付体系,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不同在于它的资产发行、交易为自组织、去中心化,通过技术而非中心机构解决了在虚拟经济体系中的信任问题。

也正因如此,它的运行缺乏统一规划,价格波动起伏很大,难于监管,现在几乎沦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

从目前央行规划来看,拟发行的数字货币依然属于“有中心”的货币。

而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中央银行负责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验证监测,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法定数字货币后,直接面向社会,负责提供法定数字货币流通服务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

那么,数字货币与我们常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手机银行又有啥不一样呢?央行姚前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基于电子账户实现的支付已经十分普遍,然而这种方式本质上还只是一种现有法定货币的信息化过程,还不能称做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其本身就是货币而不仅仅是支付工具。

”用通俗的话解释,数字货币相当于央行给你一个现金红包,而不是一个用于支付的二维码。

数字货币有何好处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可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实现;有助于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等。

在货币历史中,货币形态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货币形态不同,同一时期货币形态也会因情况不同而不同。

1.在实物货币阶段,龟壳、海贝、蚌珠、米粟、农具、皮革、齿角都曾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过。

然而由于质量较重、不便携带,成色不均、难以分割,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尺度不均、难于对比等原因,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已被历史所遗忘。

2.在金属货币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铁、铜等贱金属逐步向金、银等贵金属过度,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与成色的金属货币,其稳定的价值、易于分割与保存的优点,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使得金属货币意义非凡。

由于较高的铸造成本,携带困难,不易保管,易磨损等缺点,交易成本仍然很高。

3.信用货币阶段,由最初的可兑换为金属货币的信用货币,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部分兑现,逐渐发展成牙买加货币体系下不可兑换的纯信用货币,它是货币的价值符号,以国家信誉为担保,代表国家对使用者的负债,但是多次因货币滥发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而使之备受争议。

信用货币降低了贵金属的存储、分割、安全运输等费用,节约的金属被用于其他高效的生产领域。

4.电子货币阶段,它的产生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金融创新的成果,是未来货币发展的新起点。

电子货币减少了巨额的印钞、存储、现金搬运、点钞与销毁等大量费用支出,它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限制,极大的提高了交易范围与交易效率。

5.虚拟货币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是存在于发行机构服务器的数据文件,没有所谓的铸造与印刷费用,也没有电子货币的卡基费用与转账等手续费用,也不会因为货币的运输、携带而产生成本。

所有的流通只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指定数据。

此形态的货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降低交易成本。

虚拟货币属于电子货币吗?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莱特银“的传说。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福源币等等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有重合性,没有隶属的关系。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

追溯历史,生产力决定货币形态,货币衍生发展可分为九大阶段。

第一段,天然贝币,特殊商品,开创货币先河。

5000年前,贝壳始祖般充当了货币,贝是一种装饰品,初期它并非固定货币,但是,也无法否定它是当时最佳的货币形态之一。

贝的本质在于稳定性、统一性,当人们在以物易物过程中将等价物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时,货币的萌芽即诞生了。

贝之所以能够帮助古人认识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作为货币,就因为它是古人衡量商品价值并进行交换的“心尺”。

第二段,铜贝问世,华夏货币雏形诞生。

4000年前,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有了青铜冶炼技术。

以青铜铸造货币,货币即从自然“海贝”发展到人造的“铜贝”、“蚁鼻钱”。

“青铜铸贝”是金属铸币之鼻祖。

第三段,金币问世。

3000年前,郢金诞生于荆楚大地,得以作为商品交换、流通之媒介物,称重计量,“切块”标明货币质量,币值、币价。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与使用金、银币最早的国家。

金、银币是货币世界的王子和皇后。

但数千年,金币从未承担过作为中国货币普遍流通的职能。

第四段,货币真正定型,金属铸币统领货币市场。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金属铸币的历史,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铸造的布币、刀币著称世界,它们带着农耕文化的痕迹,形似锄头、铲、刀具,形形色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型制维持一致,这足以说明货币形态趋向定型。

特别是带有“货币”字样的布币,不但证实了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真正货币的存在,也衍生了文字,文字货币是中华货币宝库中独具风格的一脉。

2000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进而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货币,将货币型制确定为“方孔圆钱”,以“半两钱”为代表。

“方孔圆钱”俗称制钱,一直流通了两千余年,直到民国初期福建省铸造最后一枚此类金属硬币为止,其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第五段,纸币诞生。

1000年前,名为薛田的太原人在成都发明了“交子纸币”,这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子”与“造纸、火药、活字版印刷术、指南针”一起构成中国古代五大发明。

1086年,大文豪苏轼在上奏皇帝的折子中写道:“旧日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栾城集》卷36《论蜀茶五害状》)。

宋改交子纸币为钱引,在于币值的稳定,近似纸币与黄金挂钩,可兑换、可流通,信誉高。

纸币产生的原因:其一,经济发展决定。

经济总量增加,金属铸币数量不能满足需要。

其二,生产力水平决定。

从古至今,纸币的研发与应用代表着同期生产力发展水平。

纸币从实用、安全等角度考察,其防范风险的程度高于其他支付工具。

第六段,账务票据诞生,货币穿上隐形外衣。

500年前,中世纪,账务票据诞生于古罗马。

之前300年左右中国出现票据,对此,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有清晰记载。

作为票号前身的“日升昌洗染店”,在天津设立分号,营业收入、运营资金若以携带金银方式来往于异地之间,很不安全方便,如携带纸币,涉及风险不论,在货币不统一前提下,支付清算,正常流通均无保障。

由此聪明的管家即发明了初始的票据,以“纸墨汉字密押”构成了银钱字据。

从此“一纸风行”,不仅改变了纸币、金银币的运行状态,更是开辟了中国虚拟货币先河,即以有纸票据为载体的转账支付“抽象货币”。

“日升昌洗染店”票据的诞生是一场脱胎换骨的货币革命。

山西平遥、太古、杞县的票号、钱庄是中国现代金融的发祥地,其创立的汇票密押等举措至今依然值得借鉴。

作为货币重要凭证的票据运作300年后,纸质票据由电子商业汇票、银行卡取而代之,甚至由电子网络移动支付取而代之。

一个手机神通广大,钞票、票据、银行卡均不在话下,新一轮的货币革命大潮到来了,货币领域出现摧枯拉朽的局面。

可论实质,票据、银行卡、手机都只是支撑货币运行的工具,应用在转账支付清算之中。

目前,传统票据业务持续下降,2015年,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4.17亿笔,金额238.2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87%和11.07%。

现代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5年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出票134.08万笔,金额5.6万亿元。

第七段,银行卡面世。

1950年美国人发明了银行卡,银行卡使用了66年,曾经风靡一时,曾经作为名誉、地位、财富的象征受到青睐。

其运作需要借助银行网点,依附于POS机、ATM,属于固定支付。

中国银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行长城卡,填补了我国银行卡空白。

至201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达54.42亿张,全国人均持卡超过3张。

第八段,移动支付出现。

近30年以来,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渐进呈现。

尤其两三年以来,手机移动支付日新月异地“风速”前行。

2015年,我国电子支付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增长,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943.22亿笔,金额3448.85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052.34亿笔,金额2506.23万亿元。

互联网金融驶入规范发展快车道。

2014以来,移动支付逐渐替代固定支付,货币流动多是在抽象货币之间进行,而并非在绝对数量上替代现金。

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形式,形成一个“贷记卡”群体,这是一个引领新潮流的智能群体,促进了消费,活跃了金融市场。

但其中也不乏“美国老太”、“月光族”、“星光族”,一些人借此寅吃卯粮。

手机绑定银行卡移动支付是一个先进的消费形式,但也要面对现实,注重风险防范。

2000年至2011年国家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状态,GDP增速维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货币净投放量亦攀升到6120.26亿元。

2012年、2013年、2014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年度货币净投放量亦从2011年峰顶降至2012年3911.35亿元;2013年3899亿元;2014年1688亿元。

可见现金之总量由经济总量变化所决定。

2015年“数字货币”成为热点,但全年净投放货币2957亿元,是上年的175%,净增加75%。

这说明手机移动支付等非现金结算对现金的替代并不明显。

第九段,数字货币,货币的新生命……(上)区块链技术下的货币进化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货币的数字化发行、流通和持有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可能。

比特币等多种社群“币”、企业内部多种虚拟“币”的出现,则为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敲响了前奏,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验证和试错。

1、社群数字“币”社群数字“币”是以社群的认可度来做背书的。

比特币可以说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数字“币”。

在比特币社区和许多比特币信仰者的支持下,比特币拥有了其价值支撑,也吸引了一些社群外的用户参与交易与使用,据有关媒体报道,全世界约有1400家实体商户可以用比特币来支付,其中欧洲近600家,美国有400多家,我国北上广这几个一线城市有20来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