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字-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古代汉语》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1、()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同一民族语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而不是两种语言。

A、现代汉语B、古白话 c、文言 D、方言答案:A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 A、方言 B、古方言 c、白话 D、古白话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是()A、认识古代汉字,阅读古代文言作品B、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 c、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D、理解古文,通晓所阐发的思想 E、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答案:BcE2、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A、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B、正确地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c、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D、进一步研究汉语发展史 E、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使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答案:ABc三、判断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答案:正确2、文言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加工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1 -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依照这种书面语所写的作品中的语言。

答案:错误,文言产生于先秦。

3、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通俗的,接近口语的书面语,是文言与口语差距越大的产物。

答案:正确第二章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按音序排列,二是(),三是按号码排列。

A、部首B、笔画 c、部首和笔画 D、体例和释义答案:c2、()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全书按部首排列,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

古汉语词汇学与词汇史-文学院

古汉语词汇学与词汇史-文学院

古汉语词汇学与词汇史第一章绪论一、词汇学、汉语历史词汇学、古汉语词汇学1、词汇学词汇学就是其中以词和词汇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词汇学通常分为普通词汇学和个别语言词汇学。

个别语言词汇学又可以分为历史词汇学和描写词汇学。

2、汉语历史词汇学汉语历史词汇学就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学科。

3、古汉语词汇学古汉语词汇学,就是以古汉语(一般把它理解为“文言文”的同义语)的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属于历史词汇学的范畴。

二、古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古代汉语词汇学首先必须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及其发展。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随着历史的演进,单音词逐渐向复音词转化,单音词与复音词之间构成了交错的、复杂的关系。

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复音词的构成方式等问题,是古代汉语词汇学首先要探讨的问题。

2.古代汉语词汇学要研究词与词的关系。

在古汉语中,词与词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

意义相同的词,构成了同义词关系。

意义相反与相对的词,构成了反义词关系。

意义无关而读音相同的词构成了同音词的关系。

意义无关,读音不同而字形相同的词构成了同形词的关系。

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词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古汉语的词汇系统。

对古汉语词与词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是对古汉语的词汇系统的研究。

3、古汉语的词义系统及其演变。

4、古汉语专书词义考释。

三、古汉语词汇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古汉语词汇学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汉语词汇学的形成而建立起来的。

它的建立主要吸收了我国传统训诂学和普通语言学、现代语义学的成果,换言之,古汉语词汇学与训诂学和普通语言学、现代语义学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古汉语词汇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和中国语言学范畴内的文字、语音、语法、修辞都有密切的联系。

1、古汉语词汇学和训诂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以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其核心则是词义。

它注重探讨词的本义、由本义推衍引伸义、由语音推求假借义、由语音探求语源;它有大量的同义训诂和词义辨析,等等,这些训诂学的成果是古汉语词汇学的重要食粮,古汉语词汇学须要充分利用。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2020/12/26
3.传统文字学的主要内容
(1)汉字的起源问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由谁 创造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汉字的造字方法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创造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汉 字有哪些结构方式?汉字是怎样表音表意的?
(3)汉字的形体演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历史上汉字的形体是怎样演变过 来的?演变的原因有哪些?演变的规律是怎样的?
2020/12/26
4.探求获取古代各种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出现大的断层, 字形本身携带了众多古代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 也有自然方面的。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等,有特殊 的意义。
自然信息例



社会信息例


2020/12/26
五、怎样学习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分析与研究汉 字的能力,讲授与利用汉字的能力,以及应用汉字及其理 论解决文字学本身与相关学术问题的能力。 掌握概念与理论
唐 兰《中国文字学》
王凤阳《汉字学》
詹鄞鑫《汉字说略》
宋均芬《汉语文字学》
张玉金 夏中华《汉字学概论》 张其昀《汉字学基础》
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
潘玢洁《汉字通论》
唐 兰《古文字学导论》 姜亮夫《古文字学》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康 殷《古文字学新论》
陈炜湛 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
朱顺龙 何立民《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2020/12/26
历史汉字学是文字学的基础与核心。没有历史汉字学的 知识与理论,就无法进行另外两种文字学的研究工作。
现 代
历史汉字学
外 族
汉 字
古文字学

古代汉语(上册)小学讲义

古代汉语(上册)小学讲义

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了解)一、汉字产生的传说1.结绳说2.八卦说3.仓颉造字说:仓颉在群体创造的基础上,将艺体纷呈的汉字进行了加工整理,因此也称为造自大众的杰出代表。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的形成途径:①产生于契刻号;②产生于记事图画,而且主要是生产于记事图画。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性质:表意。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以秦为分界,汉字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秦朝以前,即先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籀字和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秦以后的文字基本属于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第一阶段,秦以前的文字。

㈠殷周文字1.甲骨文甲骨文又名殷墟文字和殷墟书契。

甲骨文的特点:①因其字是从原始文字发展而来,有些字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

②异体字繁多。

③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④款式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

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

毛公鼎竟多达497个字,足抵《尚书》一篇。

㈡战国文字1.六国文字(蝌蚪文)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

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2.秦国文字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有籀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第二阶段,秦以后的文字。

1.隶书隶书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秦隶,今隶书又称汉隶。

今隶后人又称“八分”。

(简答)汉字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剧烈的变革。

它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古文字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今文字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

最重要的标志是:大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折曲撇。

那挑勾的笔画及他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方正平直,棱角鲜明。

成了不像形的象形字。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构造一、传统的“六书”说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曲),日月是也。

”——所谓象形,就是要画成所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日”、“月”就是这样的字。

汉字学 第一章 绪论 汉字学 教学课件 PPT

汉字学 第一章 绪论 汉字学 教学课件 PPT
文》,认为“美”在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是人头上戴 着羽毛之类的装饰物。)
第二节 汉字的历史功绩 汉字是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
是人类现在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世界上其他几种古老的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中美洲马雅人的图形文字,
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流传下来。
“汉字”之前对汉字的各种说法:书、 名、文、字、文字。不明汉字之外还有别的文字存在。 梵文和蒙古文在古人生活中出现,需要区别, 就导致了“汉文”“汉字”的称谓产生。
汉字学是有关汉字的一门学问,它以汉 字为研究对象,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 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 关系,探讨汉字的书写、正字法等。
问亡忘网望
• 粤:番房(姓氏)釜(煲)埠孵仆妇伏 • “微”母字念m-:万文纹蚊务尾晚挽网忘侮物
• 潮:知置致朝罩肘展珍镇张著猪追中,彻 耻撤抽畅,澄治侄直值宅召赵阵丈长郑迟 池朝潮纲筹缠尘
• 古“知彻澄”三母字在今闽潮几乎都说舌 头音。(除:知株朝嘲贞侦罩长泽等)
• 朝朝 郑重 迟迟 珍重 忠直 追逐(d)
汉字的历史功绩,表现在许多方面:
⒈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 明。
⒉促进了汉语的日益丰富和精密。 还有一些汉字,是特意为外来的音译词新造的,如 咖啡啤喹啉氧氢氮氯等等,反映了中外语言和文化 的交流和吸收。
⒊对维护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⒋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汉字作为现在还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 它特殊的文化学方面的价值。
“汉字学”名称的由来和发展: 小学(古代)——文字学(章太炎)——汉字学 内容:解释经典——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汉字形体之学

古代汉语:总目录 绪论 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总目录 绪论 参考书目
古文字学导论 唐兰 齐鲁书社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 梁东汉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汉语文字学知识 经本植 四川教育出版社 甲骨文选读 李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汉字例话 左民安 中国青年出版社
阅读书目-2
音韵学初步 王力 商务印书馆 汉语音韵学常识 唐作藩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音概说 李新魁 广东人民出版社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丁声树 中华书局
泰 山
作 者侯 云 龙
单 位 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

址 吉林省四平市师大路8号
邮政编码 136000

话 0434-3290975
15
小学
声韵 — 音韵之学 — 音韵学 训诂 — 训诂之学 — 训诂学
语言文字学
传统语言文字学 文献语言学《隋书·经 《崇文总
《七略》 籍志》
目叙释》
章炳麟
《论语言文字之学》
阅读书目-1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 郭锡良等编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读本 南开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编
古汉语词汇概要 赵克勤 浙江教育出版社 训诂学要略 周大璞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古汉语修辞常识 赵克勤 河南人民出版社 古代文体常识 许嘉璐 北京出版社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 山西人民出版社
天 山 牧 场
参考文献-1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 郭锡良等编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读本 南开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编
古代汉语 余行达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文字学导论
唐兰 齐鲁书社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 梁东汉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汉语文字学知识 经本植 四川教育出版社
汉字例话
左民安 中国青年出版社
文字源流浅说
康殷 荣宝斋
参考文献-2

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第二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本章重点: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 (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 ➢ 1、按音序排列 ➢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 3、按号码排列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二)常用的工具书介绍:
1、《新华字典》
2、《现代汉语词典》
3、《康熙字典》
许慎《说文解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
(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
➢ 1、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鹿

➢2、金 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 (1)象形
➢ 许慎《说文解字》:“画成其物,随体 诘诎,日月是也。”
➢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 来创造汉字。 如女、心、牛、羊、车等。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2)指事
➢ 许慎《说文解字》:“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
➢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简体也是异体字的关系。
➢ 2.有些简体字不是从繁体字简化来的,而是选择一个原来就有
的字,利用音同音近的关系兼并一个或几个笔画多的字的各个义 项,取代笔画多的字。这又有两种情况:
➢ (1)所选择的字与被取代的字不仅同音,而且意义也相关联。例如:

制——製
征——徵
➢ (2)所选择的字与被取代的字只是音同或音近,意义上并没有关联。例如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古代汉语绪论

古代汉语绪论

第一讲绪论任务设置:(语-汉语-古代汉语)1.从幼儿学说话或你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说一下,什么事语言或者语言的要素?2.说一下什么是汉语?3.古代汉语的“古代”指什么时候?4.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角度说一下“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引申问题“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确切地说是古代文献语言)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一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宋元话本、直到元明清的白话小说。

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

前一种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

高等学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文言而不包括古白话。

二、汉语的历史发展阶段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汉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的历史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期。

但对于汉语史的分期,各个学者不尽相同。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

(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

(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吕叔湘什么是近代汉语?这涉及汉语史的分期问题。

一种语言在某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可以把这以前和以后分为两个时期。

可是语言的演变只有通过书面记录才得以观察,而这又必然要受到用以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影响。

汉语是用汉字记录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难以如实的反映口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腓尼基人是忙于业务的商人,不能把大量 时间花费在可写两三个字母上。 • 于是,他们开始工作,从而发明了一个大 大优越于旧文字的新文字系统。他们借用 古埃及人的几个象形
• 文字,并简化苏美尔人的若干楔形文字,为 便于书写迅速舍弃掉旧文字系统的好看字样, 终于把数千个不同图象变为简单而书写便利 的22个字母。 • 在适当的时候,这22个字母渡过爱琴海传入 希腊。希腊人又增添了几个自己的字母,并 把这种经过改进的文字系统传入意大利。古 罗马人稍微改动字型,又把它们教给了西欧 未开化的野蛮人。 • 那些野蛮人就是欧洲人的祖先,这就有理由 说明西方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而非 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三、古文字学习的方法
• 一、批判地吸收前人的全部成果。 • 二、密切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 • 三、多读、细读、熟读出土古文字资料。
四、古文字学研究材料
(一) 文本文字 (二) 字书文字
(一) 文本文字 •甲 •骨 •文
(二) 字书文字
说 文 解 字
玉 篇
四、古文字学相关学科
• • • • 一、字源学 二、字体学 三、字用学 四、汉字文化学
• • • • • • • • • • • •
四、古文字资料 1.甲骨文 2.青铜器铭文 3.简帛文字 3.其他古文字资料 五、古文字的释读和辨析 1.考释古文字方法 (1)形体分析法 (2)假借破读法 (3)辞例推勘法 (4)历史比较法 2.古文字的辨别
• 六、问题;在书法创作中的意义
• • • • • • • 一、导论 1.古文字和古文字学 2.古文字学习的意义 3.古文字学习方法 二、古文字的起源和演进 1.汉字起源于原始记事方法; 2.汉字起源的蠡测
• • • • • • • •
三、古文字的结构及其演变 1.古文字的结构 (1)“六书说”和古文字结构; (2)古文字结构的特殊点 2.古文的演变: (1)声化;(2)简化; (3)讹变 3.古文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 西方文字起源
腓尼基字母
• 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头”的图画; • “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图画;“C” 和“G”是表示“曲尺”的图画;“D”是表 示“门扇”的图画;“E”是表示一个“举 起双手叫喊的人”的图画;“F”、“V”、 “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图画; “H”是表示“一节麻丝卷”的图画;“I”是 表示“展开的手”的图画;“K”是表示 “手掌”的图画;
腓尼基字母
• “I”是表示“展开的手”的图画;“K”是表 示“手掌”的图画;“M”是表示“水”的 图画;“N”是表示“蛇”的图画;“O”是 表示“眼睛”的图画;“P”是表示“嘴巴” 的图画;“Q”是表示“绳圈”的图画;“R” 是表示“人头”的图画;“S”和“X”是表 示“丘陵地”或“鱼”的图画;“T”是表示 “竖十字型”的图画;“Z”是表示“撬”或 “箭”的图画。公元前2世纪时,拉丁字母 已包括了这22个字母
• 古文字学研究的是殷商至秦时期的各类文 字,如甲骨文、金文、简帛文、货币文、 石刻文等等。 • 下面我们简介一下中国的古文字:
甲骨文特点:字形瘦长,线条细硬,平直瘦劲

大 大 期用 政 兴 王 长盂 盂 金笔 。 , 告 达鼎 鼎 文方 其 命 诫 是 书圆 书 盂 盂 西 法兼 法 一 ( 字周 的备 体 定 人 ,康 代, 势 要 名 为王 表具 严 尽 ) 西时 作有 谨 力 , 周期 。端 , 地 殷 青的 严 字 辅 代 铜著 凝 形 佐 以 器名 重 , 他 酗 中青 的 布 , 酒 所铜 艺 局 敬 而 少器 术 都 承 亡 有, 效 十 文 , 。内 果 分 王 周 其壁 , 质 , 代 内有 是 朴 武 则 容铭 西 平 王 忌 为文 周 实 的 酒 :, 早,德而周 291
古 文 字 学
第一讲 古文字学概论
• • • 古文字和古文字学 古文字学习的意义 古文字学习方法

课程计划及要求
一、古文字和古文字学
• (一)古文字 • 所谓古文字,指的是古代通用而现代丧失 了交际功能的文字。 • 这种文字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曾作为 某种活的语言的记录符号而被应用过。 • 后来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美洲玛 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废弃(如 苏美尔文、埃及圣书字)。
• 针灸
•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黄帝内经》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人治病, 燃艾灼体谓之灸,久即灸之初字也。字形 从卧人,人病则卧床也。末画象以物灼体 之形。” • 《周礼· 考工记· 庐人》:“灸诸墙以视其桡 之均也。”郑玄注:“灸犹拄也。”
网络流行字
囧槑兲
五、课程计划和要求
• 古文字学研究古文字的起源、性质、结构、演变 以及考释方法,又要在考释古文字的基础上,解 读相关的各种出土文献,并揭示这些文献的历史 文化的奥秘。 • 汉字几千年发展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战国 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 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 从文字形体结构这个标准出发,一般认为秦以前 的文字(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为古文字, 秦以后的文字(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为 今文字,介于二者之间的秦代文字(小篆、秦隶) 则为近古文字。 • 也人把古文字说成隶书成熟以前的文字。
一 字 源 学 举 例
内蒙阴山山脉狼山岩画
西班牙阿弼拉洞窟岩画 《合集》10276(左)、 10320正(右)
汉字字体学 举例
勤礼碑
九成宫醴泉铭
玄秘塔碑
汉字字用学 举例

草 —— 艸
取 —— 娶
容 —— 颂
益 —— 溢
汉字文化学 举例
• 祭
《礼记·月令》:“豺祭兽。” “鹰乃祭鸟。”
玛雅文字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古埃及象形文字?
• 古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他们用的“笔”是芦秆或木
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所以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 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 字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 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 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将 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 时间约在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 • 现在的字母文字,几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 字母,如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 字母、拉丁字母等。腓尼基字是辅音字母 , 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 由上下文推断。
二、古文字学习的意义
• 广义的古文字学是对世界各种古文字予以 综合研究,从而揭示其共同规律的学问, 是普通古文字学。 • 我们所要研究的却是狭义的古文字学,仅 仅研究中国的古汉字。 • 中国其他古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东巴 文、古彝文等是民族文字学研究的范围。 • 古文字学,就是关于先秦古文字及用古文 字记录文献资料的学问。
六、参考书目
• • • • • • • 《古文字学纲要》,陈炜湛、唐钰明 《古文字学导论》,唐兰 《古文字学纲要》,陈世辉、汤馀惠 《中国文字学》 ,唐兰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汉字学教程》,喻遂生 《汉字学概要》,王宁
课程要求
• 通读一部通论性文字学著作 • 认读古文字 • 书写古文字
• 一、对历史考古学的作用 • 研究商周社会,必须以古文字资料为主, 以文献资料以及发掘的实物资料为辅。 • 郭沫若是运用古文字学来解决重大历史问 题的典范。他以古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 论证了商及西周社会的性质。 • 在运用古文字材料来考订文献、辨明史实 方面,王国维是杰出的代表。
• 他在著名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中考释出一系列殷先公先王的 名字,证明了《史记· 殷本纪》所述的殷世 系是基本正确的,同时也订正了其中的错 误,如《史记》殷先公谱系“报丁、报乙、 主壬、主癸”应为”报乙、报丙、示壬、 示癸”。
• 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对历史考古学的作用 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纠正诸史之谬误, 补充典籍之缺佚,而且对重构商周春秋战 国史也是必不少的。 • 二、对语言文字学的应用 • 古文字保存了大量的象形表意字,在很大 程度上还体现着造字时的本义,用以纠正 字书词典解说的错误。 • 如“为”字,《说文》据小篆形体解释为 “母猴也。”实际上,这个字甲骨文 作 ,金文作 ,均是以手牵象令其 服役之形。
• 考核原则 总评成绩 = 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30% +出勤情况×10%
石鼓文(战国时期)( 属于大篆)
大篆特点:笔势圆整,线条匀圆;
结构整齐,形体趋向方正;
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 打下方块汉字的基础。
• 中国的古文字还有少数民族古文字,如云 南纳西族的东巴文,下面我们简介一下东 巴文:
纳西东巴文
词义 眼睛 口
东巴文
甲骨文
衣服
旗子

虫 龙 虹
世界四大古文字
• • • • • 世界早期古文字除中国甲骨文外,还有: 1.美洲印第安人玛雅文字 2.古巴比伦泥版文字:楔形文字 3.古埃及纸草文字:圣书字 下面对其他三种古文字简介如下:
• 《尚书· 泰誓》:“予有亂臣十人。” • 《尚书· 顾命》:“其能而亂四方。” • 《尔雅》:“亂,治也。”
• 古文字学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政治、 三、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经济、哲学、文学、艺术、民族、宗教以及 科学技术等等,只要是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 几乎都可以从古文字学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 例如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释朋》论证了贝 开始为颈饰,至商才转化为货币。这点除为 考古发掘所证实外,甲骨文、金文亦常见 “赐贝”的记载。 • 《遽伯睘卣》:“遽伯睘作宝尊彝,用贝十 朋又四朋。” “夷白宾睘贝布”。 • 《诗经·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