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文字学 文字起源

合集下载

文字学知识

文字学知识

第二章文字学知识第一节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因此对于汉字起源的探讨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古代文明史开端的重大课题。

一、结绳和契刻汉字产生以前我们先人曾经有实物记事的阶段,结绳与契刻便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结绳记事首见于《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契刻见于《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结绳和契刻是汉字正式产生以前人们的记事手段,可能对一些数目字的产生有启发作用。

二、仓颉造字这个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文献中。

最早提到仓颉的是荀卿。

《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一也。

”把前人的传说吸收整理后,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的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叙》:“仓颉初造书,盖依类象形。

”现在一般认为,即使仓颉确有其人,汉字也并非他一人所创,他是对早期汉字整理有突出贡献者的代表。

三、八卦说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阴阳爻(yáo)相配组成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ɡ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起源于原始社会,相传为伏羲氏所创,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到了《易经》,已经是复杂的运算系统了。

有人根据汉字的某些笔画或字形跟某些爻或卦象相似,如“一”字像阳爻,“三”字像乾卦,古字“水”像坎卦等,就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

汉字是个庞大的体系,不可能源于简单的爻和卦,但不能完全排除某些汉字的构形与卦爻在文化方面的联系。

四、起一成文说首提这种说法的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而来,因此他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可作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熊(左上角):女方的图腾 泥鳅(左下角):男方的图腾 这两形是表明发信者与收信者的姓氏 曲线:应走的路 帐篷:聚会的地方 人(帐篷里):她在等候 旁有三个十字: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 大小三个湖沼:帐篷的位置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
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倒画的鹿表
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次,右边9 条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 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这位首 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次战役,在连
续两个月的征战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 表示拿蛋, 2 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 表示风, 4 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 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 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 用主要是用来记数,其次是用来提示事件。


于省吾《商周金文録· 序言》(1957年版)中说: “原始社会劳动人民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 也是符合于客观事物的真相,所以,一二三都是 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 还要早于其它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的发生 的萌芽状态时具有重要关系的。”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1977年版) 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 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 是其主要渊源。
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大篆—小篆
古 文 字
隶书——草书—— 楷书 —— 行书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甲骨文的特点: 1、数量多,结构复杂(各种造字法齐备,包括最复杂 的形声),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甲骨文的特点: 2、图画特征比较明显,笔画具有细而长、平直、方折
汉字的最早起源: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 的一些记号,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汉字材料。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在字形上更匀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篆的特点: 字形统一; 结构定型; 字体竖长方形; 图画性进一步减弱,符号
性增强。
小篆的诞生标志了汉字的统一(此前六国有自己的字 体),汉字的形式从此开始定型。
楷书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 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中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 元代的赵孟頫。
(六)、草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章 草 : 与 汉 隶 相 应 的 草 书
今 草 : 与 楷 书 相 应 的 草 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古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探析

古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探析

古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探析古文字是指人类早期使用的一种表达文字的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文字的起源及发展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开始使用一种象形文字来表达和记录他们的思想和经验。

古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还处于采集和狩猎的阶段,人们需要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来交流和传递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于物质文明的追求,简单的口头传播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符号来代表特定的事物和概念,从而产生了最早的古文字。

古文字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最开始的阶段是象形文字阶段,也就是人们通过图画来表达特定的事物和概念。

在这个阶段,人们使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自然界中的物体,比如太阳、山川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世界变得复杂多样,用图画来表达这些复杂的事物和概念已经变得不再有效。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通过抽象的符号来表示特定的事物和概念,从而演变出了会意文字。

会意文字是古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古文字从象形文字向表音文字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把多个象形图形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复杂的事物和概念。

把太阳和山川的象形图形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示出“日”字;把水和口的象形图形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示出“河”字等。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更准确、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文字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终于演变成了表音文字,也就是通过符号来表示特定的音素,而不仅仅是特定的事物和概念。

表音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表音文字,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古文字的起源及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成就。

它不仅帮助人们记录和传承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还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承载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为后来的书写系统和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文字基础

中国古文字基础

中国古文字基础古文字的起源与发展1. 原始文字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随着人类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感到需要记录信息和交流思想。

•于是,原始文字应运而生,最早的原始文字出现在中国黄河流域地区。

2. 甲骨文的出现•在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古代中国人使用甲骨进行卜辞、记录和祭祀。

•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

3. 金文的发展•随着商代的灭亡,周朝建立,金文应运而生。

•金文的形状更加规范、工整,是古代铭文和铜器上常见的文字形式。

4. 篆书的演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日期、度量衡和文字。

•由于统一的需要,篆书应运而生。

篆书是一种方块形状的字体,用于刻印印章。

古文字的特点与研究方法1. 古文字的表现形式•古文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特点。

•象形文字是通过图像的方式来表示事物,如“日”表示太阳,“山”表示山脉。

•指事文字则是通过一个符号来指代一个事物,如“人”表示人类。

•会意文字则结合了多个符号,通过表示的符号的意义的组合来表达一个含义,如“休”表示休息,由“人”和“木”组成。

•形声文字则是一个字的字形部分表示意义,而声部分表示发音。

2. 古文字研究的方法•古文字研究主要通过文字形态学、文字语义学和文字发展学等方法进行。

•文字形态学研究文字的形状、结构和演变规律,探究文字的图像化特点。

•文字语义学研究文字的意义和含义,揭示文字的象征性和符号性。

•文字发展学研究文字的发展历程和演化规律,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古文字的现代应用与保护1. 古文字的现代应用•古文字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文化教育领域,古文字已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艺术设计领域,古文字的造型美和独特性被用于字体设计、宣传设计等。

•在旅游和宣传推介中,古文字也被运用于标识、品牌建设等。

2. 古文字的保护与传承•古文字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古文字的起源

古文字的起源

古文字的起源2011211321 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基地班鄧婷婷核心提示:漢字的起源、初成熟、演變、功能(一).起源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

一、結繩說:結繩是原始氏族普遍採用的一種記事方法。

下面摘錄各種文獻對結繩說的記錄。

《周易·系辭下》: “上古結繩而治, 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鄭玄《周易注》: “古者無文字, 結繩為約。

事大, 大結其繩; 事小, 小結其繩。

”許慎《說文解字·序》說: “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這些解說都甚為簡略, 對於結繩法之詳我們還是不得而知, 只知其最初是用來記物件的數量。

二、刻契說:這是古人在結繩記事後又一種幫助記憶的實物記事法, 常用來作契約用, 性質與結繩相近。

它用竹片或木版製成, 同時在上面刻一些缺口或其他記號, 主要用來記錄財務的數量, 或向別人傳達資訊以作為記憶憑證, 或作為向有關人員作解釋的依據。

劉熙《釋名·釋書契》:“契, 刻也, 刻識其數也。

”鄭玄注解《周易·系辭》: “書之於木, 刻其側為契, 各執其一, 後以相符合。

”同時他又對《周禮·質人》作注: “書契取於市物之券也。

”刻契有一方獨存的, 也有雙方共有的。

雙方共有的是把竹木劈成兩半, 各拿一半, 並以齒的互相吻合為依據。

三、八卦說:八卦相傳由伏羲所作。

《周易·系辭》: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而關於八卦起源的說法也有很多, 有摹象說、星象說、數說、楊雄的“亥”為物之源說等等。

無論哪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八卦來源於客觀的物質世界。

(四)圖畫說:圖畫是人們用來記事的手段,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交流。

雖然我國考古資料中沒有史前的圖畫記事或交際的發現,但參證其他民族的資料我們可以瞭解到大概情況。

第二章古文字学文字起源

第二章古文字学文字起源
, 汝 信 《 全 彩 西 方 绘 画 史 》 ,
阿洞受伤的野牛, 此图可能更真实。
蒋勋《写给大家看 的西洋美术史》P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又牛克诚《原始美 术》P39曰牛长 185c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1940年法国南部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公元前1—1.4 万年。
四、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都有创 造文字的能力。
• 世界上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这 样的能力,而是社会条件未成熟所致。
• 古文字之间往往不是借用的结果,而是由各个 民族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水平之下独 立的产生的。
• 两种萌芽状态的文字或象形表意文字之间有一 定程度的相象事不足为奇的,如 这个符号 古埃及、古代中国均代表月亮,并不能由此归 结为哪一方受另一方的影响。
徐中舒《结绳遗俗考》:
金文 十
(守簋)——
(艅尊)
二十 (頌壺)——
(師同鼎)
三十
(大鼎) —— (多友鼎)

(舀鼎)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说评价
• 合理: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三、契刻记事
2、契刻记事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刻之为[丯刀],上古未有 书契,刻齿于竹木以记事,|象竹木,彡象齿形。
• 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
•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渐变的,文字作为语 言的书面形式,它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漫 长的岁月,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由简单到复杂的渐变过程。
• 三、文字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产物,是 劳动的产物
• 鲁迅《门外文谈》:
• “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 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画,有 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 传,文字就多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 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 出这例子了。”

2.1第二章 汉字的产生(1)

2.1第二章 汉字的产生(1)

结论:八卦符号不是文字的源头
三、作图
记事的图画与文字的区别 1.文字一形一义,图画非然; 2.文字有音,图画非然; 3.文字形体较图画为固定。 但图画与文字有着相通之处,古汉 字基本上都来源于图画。
四、仓颉造书
(一)有关仓颉造书的文献材料
1.《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 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 ,当矣。 2.《韩非子·五蠹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 ,背私谓之公。 3.《世本·作篇》:沮诵仓颉作书。 4.李斯《苍颉篇》(居延汉简):苍颉作书,以教后旨。 5.《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 哭。
来区别意义。
印加花裙
(二)锲刻记事 典型的如古代的兵符。 1.文献记载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经·系辞》郑玄注:书之于木,刻其 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书:文字的别称。契:竹木札之古称。 书≠契。
《墨子·备城门》:守城之法,必数 城中之木,十人之所举为十挈,五人之 所举为五挈,凡轻重以挈为人数。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 遗契者,归藏之,秘数其齿,曰:吾富
郑樵《六书略》:坤卦之☷,必纵写而后成巛字。 认为巛为☷之变。明☷为古坤字,即古地字。
石刻文字中有: 它们写成楷书即巛字,巛=川。
《玉篇》坤字条下无巛,而川字条下有 巛字,文献中假借川作坤。
(二)☵≠水字
古文字中的水经常写作: 水平放置作:
与卦形符号☵相近。但古文字中的水鲜 有作平卧放置的,在《说文》中只有益、频 的小篆字形所从的水作平卧放置。出土的先 秦铜器中卦符是由数字符号组合而成的。
(三)结绳和锲刻与文字产生之关系 唐兰认为结绳和锲刻与文字产生 之关系: 一→一 =→二 三→三 亖→四 ×→五 ∧→六 十→七 八→八 丨→十 用刻划的笔道代替缠绕的绳子来 记事就是契刻记事。出土的仰韶时期 的骨契上发现有刻画成∧、×字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洞窟岩画,距 今1.5—4万年。
1879年西班牙北部发现。阿尔塔米拉洞穴大壁画,长15米,动物 20余只,旧石器晚期马格德林时期,公元前1—1.5万年。朱狄《艺 术的起源》P4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阿 洞 野 牛 , 大 百 科 考 古 卷 彩
7
P4 2002
宁阿 夏洞 人受 民伤 出的 版野 社牛
• 了解这些记事手段,对认识文字的起 源,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实物记事
(二)结绳记事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孔疏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 以相治也。 ”
《老子》第80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庄子·胠箧》:昔者……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
• 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
•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渐变的,文字作为语 言的书面形式,它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漫 长的岁月,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由简单到复杂的渐变过程。
• 三、文字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产物,是 劳动的产物
• 鲁迅《门外文谈》:
• “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 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画,有 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 传,文字就多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 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 出这例子了。”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际日趋频繁 ,而有声语言“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为了突破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人们创制了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 就是文字。
•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字。
• 语言(即有声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从动 物界最后分化出来的标志;而文字(即书 目语言的产生,则是人类由原始转入文明 的标志。
李行远《西方美术史纲》彩图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拉斯科洞竖井左壁岩画,牛长112cm,《原始美术》P46。
拉斯科洞窟岩画的重叠。《原始美术》P29。
拉斯科洞窟岩画 的重叠。
《原始美术》P44。
拉 斯 科 洞 中 马 和 矛 , 长 《 原 始 美 术 》
152cm,
P33
拉斯科洞鹿头,高100cm,《原始美术》P32。
按 :此券注家以为简牍,有可能为契刻。
刻契
傈僳族传信木刻
四、图画记事
• 绘图作画也是一种古老的记事方法。
• 这种记事方法以描摹事物的形象来记 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愿,艺术 图画记事的产生年代也是较为古老的 ,我国古代有很多圣人作图的传说。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29页: 熊妹问狗哥,狗哥几日闲?我家三姊妹,妹屋在西边。 推窗见大湖,招手唤孤帆。小径可通幽,勿误两相欢。
北美印第安人战歌
北美印第安人《大湖石画》
《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P35。
• 塔斯马尼亚总督给 土著人的信,建议 和解,同时指出破 坏和约者会产生的 后果。
三、图画记事和文字的起源
• 文字主要起源于图画,从图画到文 字,大致经过了图画、示意图画、 象形文字三个阶段
(一)图画
原始人类使用手指、树枝、石块、刀具 等,运用线条和色彩在平面上描摹自然,从 而创造了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
• 五、文字起源于图画、契刻。
• 文字的起源,年代久远,仅依据一个民 族的典籍,往往史料不足征。
• 所以讨论文字起源的问题,多采用考古 学和人类史、民族学、民俗学的材料, 而且用各种文字的材料互相印证。
二、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记事方法
• 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曾使用过实物、 结绳、契刻、图画等原始的记事手段 。
古文字学
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
• 古文字的起源,是古文字学研究的 起点。
• 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 文字是怎样产生的?
• 这一直是一个迷人的深远难测的问 题,也是文字学中至今尚未完全解 决的一个问题。
一、文字起源的一般原理
• (一)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原始社会时 期,人群、部落之间交流较少,有声语言已 能满足需要。
, 汝 信 《 全 彩 西 方 绘 画 史 》 ,
阿洞受伤的野牛, 此图可能更真实。
蒋勋《写给大家看 的西洋美术史》P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又牛克诚《原始美 术》P39曰牛长 185c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1940年法国南部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公元前1—1.4 万年。
。法 国 科 格 纳 克 洞 窟 , 奥 瑞 纳 时 期 , 牛 克 诚 《 原 始 美 术 》
P37
尼 奥 洞 野 牛 身 插 长 矛 图 , 马 格 德 林 时 期 , 《 原 始 美 术 》
P42
摹自林耀华《原始社会史》P403线图,曰法国霍洞
四、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都有创 造文字的能力。
• 世界上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这 样的能力,而是社会条件未成熟所致。
• 古文字之间往往不是借用的结果,而是由各个 民族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水平之下独 立的产生的。
• 两种萌芽状态的文字或象形表意文字之间有一 定程度的相象事不足为奇的,如 这个符号 古埃及、古代中国均代表月亮,并不能由此归 结为哪一方受另一方的影响。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藏之, 密数其齿,曰:“吾富可待矣”
《管子·轻重·乙篇》:子大夫有谷菽粟者,勿敢左右, 请以平贾取之。子与之,定其券契之齿。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好酒及色。常从王妪、 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 每酤留饮,酒雠数倍。见其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徐中舒《结绳遗俗考》:
金文 十
(守簋)——
(艅尊)
二十 (頌壺)——
(師同鼎)
三十
(大鼎) —— (多友鼎)

(舀鼎)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说评价
• 合理: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三、契刻记事
2、契刻记事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刻之为[丯刀],上古未有 书契,刻齿于竹木以记事,|象竹木,彡象齿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