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脐针,就是以肚脐为独门进针部位的一种针法。
脐针疗法,是以脐针为治疗手段,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问题一:脐针疗法有危险吗?脐部自古被认为是“禁针”,脐针疗法选择肚脐作为进针部位,会不会很危险?解答:古代医家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认识到脐部(神阙穴)不宜进行针刺疗法。
随着近现代解剖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脐部是可以进行针刺的,只不过操作时要细心谨慎。
脐针疗法的进针区是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脐壁(脐孔周缘壁)和脐谷(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
进针角度为平刺(0°-15°),选用针具为直径约0.2mm,长30mm的毫针,针具细短,操作谨慎,危险性小。
总之,脐针的治疗是以脐蕊为中心,在脐壁上向四面八方做放射性的进针,进针为平刺斜刺,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是不会有危险的。
问题二:脐针与针灸学有哪些不同?解答:脐针是指施术者在患者脐部下针,用以调节阴阳,祛除疾病。
脐针理论和针灸学以及主流中医学都包含有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有所不同的是,广义的针灸学还以经络学和腧穴学为理论基础,包括体针、耳针、头皮针、眼针,以及新兴的鼻针、腹针等等,当然还有常用的各种灸法,以及拔罐法等等;主流的中医学,还包括了中药、方剂、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
“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医治常规的疾病,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疑难证、危重病的最佳方法。
”可以说,脐针是一门新兴的针刺疗法,它与其他的治疗方法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了。
问题三:脐针疗法能不能自学?解答:古人云“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有生命力,越是简单而有效的东西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学习和掌握。
传统的针刺理论根据经络学和腧穴学,循经取穴。
而脐针治疗病种随多,皆取一穴,疗效尽在指间。
不仅一穴一针,宜可一穴多针,不仅可一穴一病,亦可一穴多病。
脐针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可治急性病也可治慢性病,可治功能性也可治器质性病变,可治常见病也可治疑难病,进针少,见效快,可谓“奇针”也。
简述脐针五针疗法和四针疗法

简述脐针五针疗法和四针疗法1.偏五针a.扎法:从上往下扎患侧,离到坎,例如患者左侧偏瘫,离坤兑乾坎,反之,离巽震艮坎。
b.用针:长针细针0.20*75,或者0.25*75 平刺。
c. 针法排行:离老大。
特别注意离这一针,朝向对侧眼睛方向。
有ct报告或者知道颅脑病灶点的,指向病位。
2.五行针:四正位+土。
顺序坎震离艮{坤}兑,男坤女艮a.主要用于多器官多系统问题,格式化身体。
b.面部祛斑祛痘,高出皮肤的用艮,没有高出的用坤。
c.针法排行:土一针最主要。
四针疗法1. 四正位,调全身。
顺序有(1)在地 .坎震离兑(2)因天:春:震,夏:离,秋:兑,冬:坎。
从所在季节开始扎,顺时针。
(3)因人:少儿:震,青年:离,中老年:兑或坎,主要以相生为主。
针法排行:第一针为主。
2. .四隅位,调消化系统,后天之本。
顺序:.巽艮坤乾或是坤乾巽艮针法排行:坤一针为主3. 右降四针a.离坤兑{乾}坎,男兑女乾b.主要用于舌头上焦高厚,如颅脑疾病,上焦心肺疾病,高血压等等针法排行:金为主,坎为次,离老三。
四局针法(1 )水局申子辰 ---用于足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2 )金局巳酉丑 ---用于足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3 )木局亥卯未---用于手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病变( 4 ) 火局寅午戌---用于手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病变一、四大护法 1.天地定位 2.雷风相薄 3.山泽通气 4.水火不相射二、洛书双针疗法 1.左三右七 2.二四为肩 3.六八为足 4.戴九履一三、河图双针疗法 1.天一生水 2.地二生火 3.天三生木 4.地四生金 5.万物土中生四、八卦双针疗法相生吉祥,针证合拍脐针高手话脐针1.四正位+坤坎+震+离+坤+兑2.四正位+艮3.偏五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哪一侧肢体瘫痪,就扎那边的5个卦位,均是从上到下的扎法,即离开始,坎结束。
难点或者细节有:(1)第一针是关键,第一针须当洛书使用,针尖直指大脑损伤的位置。
脐针男科,妇科

右:艮坤+巽。
脐针:坎位向下,震位向左,兑位向右针,用一寸针平刺。
img_0_
②腹股沟上三指针向阴部,左右各一针,针尖向阴部,中间一针在中极穴也向阴部,中间一针可刺激到龟头,左右两针可刺激到对侧睾丸,用3寸针。
③太溪上3寸的三阴交内侧处进针,针尖向上,用2寸半针。
腹股沟上三指针向阴部左右各一针针尖向阴部中间一针在中极穴也向阴部中间一针可刺激到龟头左右两针可刺激到对侧睾丸用3寸针
脐针男科,妇科
男科:
前列腺炎:山泽+坎
小孩尿床: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坎
妇科:
痛经:宫寒:火局+坎。其它任何痛:艮(肝)+乾(三焦)+坎
子宫内膜息肉:山泽+坎(打抢)
蹦漏:山天+离,也可治疗股骨头坏死。
脐疗法脐针简介

脐疗法脐针简介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
上图为医者看病人的肚脐方位
一、黑色小人为洛书针法,主要治疗痛症。
方法是:针尖对准疼痛部位进针,脐针称为“打枪”
二、蓝色圈为后天八卦图,主治脏腑疾病。
三、四局针法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也能治疗其他疾病,关键是要根据病情自己灵活运用。
如:银屑病在手三阳的,用木局治疗,以此类推。
脐针非常神奇,根据肚脐八卦脏腑定位,融入十二经脉,十二地支,根据病症设计进针方位,没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安全神效。
对内科、手术康复、妇科、眼科、精神科、男科、痛症、肿瘤、等等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脐针基础知识

脐针基础知识分享一篇文章:脐针基础知识善美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脐针治疗方案

脐针治疗方案简介脐针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脐眼周围插入特定的针头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而定制的,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针法。
本文将介绍脐针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脐针疗法认为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经络交会点,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紧密相连。
通过在脐部插入针头,可以刺激脐部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的协调性,促进正常的气血运行。
•激活经络:脐部是经络的重要交会点,通过刺激脐部可以激活经络,促进气血畅通。
•强化免疫系统:脐部针刺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脐针对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如脑血栓后遗症、颈椎病等。
适应症脐针治疗适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特别对于以下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6.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7.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治疗流程脐针治疗一般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询问病情: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检查脐部: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脐部,观察脐眼的形态和颜色,确定穴位的选择。
3.准备治疗: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消毒的脐针和其他所需的器械。
4.插入针头:医生会将脐针插入脐眼周围的穴位中,插入的深度和角度会根据病情而定。
5.调整针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体感,适当调整针位,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6.留针时间:一般每个穴位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但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脐针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调理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针疗法简单易学,且对一些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脐针疗法的自学教程,帮助大家了解脐针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1. 脐针的基本原理。
脐针疗法是利用脐部与全身经络、脏腑器官的联系,通过在脐部进行针灸来调理全身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部是人体的重要能量中心,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因此脐针疗法可以通过脐部的刺激,调理全身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畅通,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2. 脐针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脐针、消毒棉球、酒精、医用手套等工具。
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静,以免影响操作效果。
(2)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脐部,用酒精棉球擦拭脐部皮肤,再戴上医用手套,取出消毒好的脐针,按照脐部的特定穴位进行插入,控制插入深度和角度,然后进行适当的旋转和提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目的。
3. 脐针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脐针,脐针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标准,确保材质安全、无菌无毒。
(2)操作技巧要娴熟,进行脐针操作时,需要熟练掌握脐部的结构和脐穴的位置,掌握插入深度和角度的技巧,避免损伤脐部皮肤和脏腑器官。
(3)注意术后护理,脐针操作后,应当及时清洁脐部,避免感染,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
4. 脐针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脐针疗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也可以用于一些慢性疼痛症状的缓解,如头痛、腰痛等。
(2)禁忌症,孕妇、心脏病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等不适宜进行脐针疗法,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 脐针的注意事项。
脐针疗法属于特殊的针灸疗法,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如果患者对脐针疗法感兴趣,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操作,切勿自行进行脐针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顺序
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 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 的定位进针首先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 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 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 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 进针。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 笔者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 不错的疗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确,可根据该病的 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疗,比如肝炎或胆囊炎,可取 其对应的震位或巽位进针。法的独门穴, 为人的先天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又 称脐中、气舍、维会等,是胎儿吸收母 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 径。
脐的全息概念
全息概念:
脐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的 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任何一个在 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周围部分有相对明 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 人体存在着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 元。虽然,每一个全息元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各 全息元之间对整体信息的浓缩度又存在差异。脐是人 体中最大的全息元之一,它保留了许多人体先天与后 天的信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反复体验,就能提取整 体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 其它对全息概念的应用:耳针、手针、足针、第二掌骨 疗法等等的。
手法原则
手法原则:“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 因为脐针治疗并非传统针刺学的定点治疗(多直刺), 而是定位治疗(以脐蕊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 或横刺),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而这个 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有了方位,也就 有了补泻。根据病情,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虚则补 其母,实则泻其子。”当然,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 。
进针原则
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 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 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 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 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 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 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 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疗法初探
薄智云 腹针发明人 腹针疗法创始人 教授 主任导师 中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腹针发明人。腹针 疗法创始人。首批"中华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 奖"获得者。中国"百老"之一,学术经验继承 人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薄氏腹针医学研究院院长、 广东省中医院腹针研究所所长、广西中医学 院客座教授、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学术 顾问、美国腹针医学会高级顾问、世界中医 药学会联合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顾问。
脐八卦全息在临床上用于人体脏腑病变较为准 确,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在脐周如发现异常 变化可提示脏腑潜在病变;其二,在治疗已知的疾病 可在脐周相应的部位实施针术,故可应用这个全息 规律指导临床。
脐针的定位
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1、寻找压痛 点:一般约有20%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 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 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 可见效。2、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 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 ,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按之 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 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 自然消失,疾病也会治愈。
脐八卦全息定律
八卦是易经的主体部分,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 卦原理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创立了独特的 治疗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所谓“易肇医之端,医 蕴易之秘”。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 而所用的脐八卦全息则是采用后天八卦。 八卦原意用8个符号(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来表示8个 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节气。因为八卦与五行,五行与人体脏 腑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将人体八卦视为一个后天的八卦图, 根据这个图我们来观察变化,再进行判断人体的疾病 。比 如离位,方位在南,五行属火,在脏为心,在腑为小肠,五 官属目,定在脐之上部(时钟12点),该处有变化,可提示 心血管疾病、小肠或眼部疾病。
脐洛书全息规律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夏文化之源头。《洛书》 :“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实为股),五居于中。”如果将《洛书》结合人体 看一下,“戴九履一”,“戴”指的是头上,“履” 表示为鞋,即从头到脚。人体左边最外侧为左手臂 ,右边是右手臂,左右手臂到头之间是肩,“二四为 肩”。左下为左股(左腿),右下为右股(右腿),“ 六八为股”,而三七就是腰。脐洛书全息就是把这 个投影纳入脐部,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来判断疾病和 治疗疾病。脐洛书全息律与胚胎发育信息完全一 致(见图1),这证明了脐洛书全息律的科学性,也为 我国古文化的高深拍案叫绝。
留针时间、注意事项
留针时间:进针后一般留针10~ 20分钟。急性 病留针时间短,慢性病留针时间长,疼痛性疾病一般 痛止即拔,不留针。 一般注意事项:饭后1小时后进行治疗。脐部术 前常规皮肤消毒,特别对脐孔较深、污垢较多的患 者,可用松节油去除污垢,然后再常规消毒。冬季注 意保暖。
八卦图
1.顺时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古人习惯以东为左,西为右,古人江东称江左, 江西称江右 3.八卦与地理方位的配合关系是:震代表东方,离 代表南方,兑代表西方,坎代表北方,此为“四正 ”;巽代表东南方,坤代表西南方,乾代表西北方 ,艮代表东北方,此为“四隅”。 4.后天八卦的方位与地图正好相反,地图是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后天八卦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5.脐针上下左右是医生看病人,绝不是病人本身的 方位。
禁忌症、刺激强度
禁忌证:小儿及妊娠妇女不宜脐针治疗。对大出 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脏器衰竭、脑卒中、 急性传染病、癌症晚期、恶液质、低蛋白水肿、血 友病等及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烧烫伤、骨折、挤 压综合征,因直接有生命危险,不应考虑。治疗时体 位:一般采用仰卧位。进针方式:以脐蕊为中心,做放 射性向外斜横刺,一般深度为2.5~ 25 mm。 刺激强度:在一般治疗中不主张强刺激,因为脐 部特别敏感,只要进针了就起到效果。但对于急性 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