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
抗日名将孙立人为何一直不肯入土为安因为台湾并不是他的家乡

抗日名将孙立人为何一直不肯入土为安因为台湾并不是他的家乡抗日战争中,中国涌现了一大批的民族英雄。
如果论战功来说,应该首推国军抗日名将孙立人。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孙立人将军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大家都称他为“东方隆美尔”。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被保送到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毕业成绩在全校排名第三。
回国前夕,学院副院长曾希望他能够留在美国,但是孙立人以"日寇未灭,何以为家"断然拒绝。
孙立人回国后不久,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
淞沪会战中,孙立人作为蒋介石的王牌参战,这也让他一战成名。
1941年,蒋介石号召中国青年远赴他国参战。
动员大会上,蒋介石高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42年,孙立人率新38师入缅甸参战,同年4月19日的仁安羌之战中,孙立人以1000人不到的兵力,击败数千日寇,并救出了被日寇包围的7000英军。
传言被救的英军,流着泪高呼道:中国万岁!孙立人万岁!这一消息传出后,孙立人的名声立刻响彻世界。
1949年,孙立人跟蒋介石一起前往台湾。
由于孙立人背后有美国人撑腰,所以他自然被委以重任,担任陆军总司令。
也许孙立人的光芒太耀眼了,让蒋介石感到了威胁。
1955年,蒋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孙立人囚禁,他的所有档案也一律删除。
后来直到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后,囚禁了33年的孙立人才得以释放。
但是过了两年,孙立人就不幸去世,享年90岁。
葬礼上面,很多新一军的老兵长跪不起。
因为孙立人的原因,他们大多数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很多人都离开了台湾,如果不是孙立人,也许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回去。
2014年,经过调查,台湾方面为孙立人平反。
孙立人逝世后,让人较为意外的是,他的棺椁一直摆在地面,距今已经过去20多年,还没有入土。
后来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应祖国邀请访问大陆,面对记者的疑问,众人才明白真相,原来孙立人临终之前曾留下遗嘱:"不葬大陆,棺不入土。
"抗日战争中,中国涌现了一大批的民族英雄。
孙立人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
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孙立人将军不但军事才能极高,而且重视教育。
经历: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学生大队大队长(1928年-1929年)宪警教导总队第二大队队长(1929年)海军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副总队长(1929年-1930年)财政部税警总团特科兵团团长(1930年)财政部税警总团步兵第四团团长(1930年-1938年)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支队支队长(1937年-1938年)财政部盐务总局缉私总队总队长(1938年-1941年)陆军第三十八师师长(1941年-1942年)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师长(1942年-1943年)曼德勒卫戍司令部司令(1942年-1943年)第一军副军长(1943年-1944年)第一军军长(1944年-)前敌司令部司令官(1944年)第一军军长(1944年-1947年)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1947年-)陆军总司令部(代理)副总司令(1947年-)陆军训练司令部司令(1947年-)东南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1949年-)台湾防卫司令部司令(1949年-1950年3月)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1950年3月-1954年6月24日)台湾防卫司令部总司令(1950年3月-1954年6月)革命实践研究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1954年)总统府参军长(1954年6月24日-1955年8月20日)客观评价孙立人是国民革命军中,具备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和高度指挥能力的将领,并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是国民革命军中与众不同的一名将军,也是国民革命军当中极少数从美国军校毕业的高阶将领。
历史趣谈:孙立人简介 孙立人的夫人及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孙立人简介孙立人的夫人及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导语:孙立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著名将领,曾去越南领兵打仗,国民党迁至台湾后,孙立人参与兵变被软禁。
孙立人的夫人有几个?孙立人的妻子
孙立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著名将领,曾去越南领兵打仗,国民党迁至台湾后,孙立人参与兵变被软禁。
孙立人的夫人有几个?孙立人的妻子和女儿是谁?
孙立人(1900(庚子年)~1990),国军名将。
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今肥西)人,生于安徽庐江。
陆军上将军衔,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
胡康河谷战役击毙日军3200余人。
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6800余人。
第二次缅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歼灭日军3万3千余人,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国共内战时曾于四平、公主岭等地击败林彪。
有“中国军神”、“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之誉。
孙立人夫人简介:
一、龚夕涛(夫人)(早逝)
二、张晶英,也就是孙张清扬
张晶英(1913——1992),湖南长沙人,法名清扬女居士。
在少年时期随家人来到了南京。
就读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时,认识孙立人将军,高中毕业后,1930年10月17日与孙立人在上海结婚。
因不能生育,遂于1950年为孙立人物色了家庭护士张美英为妻。
后自己皈依佛门,远离世垢。
毕生投入佛教事业,对护持佛法不遗余力,曾任贵州督匀慈幼院院长、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
三、姨太太张梅英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统帅孙立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统帅孙立人孙立人(1882年-1936年),字传芳,号桦杉,山东莱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军事统帅。
他以勇猛善战、纪律严明而闻名,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孙立人的早年生活与成长孙立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年少时便展露出卓越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在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加入党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积极探索军事战略与战术。
二、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首先担任了红军第四军的副军长,多次参与了游击战争,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势力。
在战斗中,他善于运用地理环境,采取奇袭战术,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战争的发展,孙立人逐渐升任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并参与了多次对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三、孙立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孙立人在军事指挥中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指挥风格。
他坚持实行集中统一的指挥制度,注重兵力的合理配置和各部队的配合。
他善于分析战场形势,抓住敌人的弱点,选择合适的战术进行攻击。
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他保持冷静,始终坚定地指挥战斗,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领导风范。
四、孙立人的军事理念与战略思想孙立人在战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念和战略思想。
他主张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广大指挥员和士兵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军队要紧密联系群众,注重宣传工作,提高部队的思想觉悟。
他同时坚持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五、孙立人的牺牲与英勇精神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牺牲了,但他的英勇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在战争期间,他多次冲锋在前,展现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豪情。
他的壮烈牺牲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坚持斗争,奋发图强。
综上所述,孙立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军事统帅,他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指挥,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成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
在这场伟大的抗战中,英勇的中国战争英雄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的简要介绍。
1. 孙立人:空军英雄孙立人,河南平顶山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位杰出空军英雄。
他在空战中多次以身涉险,成功击落了多架日军飞机,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民,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战斗英雄。
2. 邓小平:地下党领导人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抗战期间在地下党中承担重要领导工作。
他带领地下党员坚持抗日斗争,组织了大量的抗日游击战和破坏敌后通讯线路的行动。
邓小平的勇气和英明决策对于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张自忠:陆军炮兵将领张自忠,湖南岳阳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著名陆军炮兵将领。
他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如孤儿村战役、百团大战等,以出色的指挥和英勇的作战赢得了多次胜利。
张自忠所率部队的英勇表现打击了日军的气焰,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4. 戴嵩:海军英雄戴嵩,福建漳州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海军英雄。
他指挥了无数次的战斗,成功拦截了日本海军的进攻,并击沉了多艘敌军舰艇。
戴嵩的英勇行动不仅保卫了海疆,也为中国海军树立了坚不可摧的英雄形象。
5. 吴玉章:军人兼政治家吴玉章,黑龙江佳木斯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一个杰出战争英雄和政治家。
他在战争期间担任多个领导职务,对于指挥和协调战斗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吴玉章是一位有着出色军事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战争英雄,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这只是抗战胜利后中国战争英雄事迹的一小部分。
无论是空军、地下党员、陆军还是海军,每一位战争英雄都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骄傲,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向强盛。
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1943年12月29日,中国军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恶战后重创日军,胜利收复缅北重镇——于邦。
此时,一名将军对随从参谋下达了如何处理日军战俘的命令:“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
”这道命令,将俘获的1200名日军尽数枪决。
以上情节源自某本纪实文学,事实上纯属虚构,但那位将军却真有其人,他叫孙立人,时任新编第38师中将师长,一位令缅甸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孙氏操典,训兵有方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安徽庐江人,字抚民,号仲能。
孙立人出生在官宦家庭,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官二代”。
他上过私塾,读过教会学校,后来又进了德语学校,因而他后来的生活十分西化。
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孙立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体育达人。
这要放在和平时期,一定是位薪酬百万的大明星。
连年战乱,使孙立人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
他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土木工程学的学士学位后又继续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正式迈出从戎的步伐。
然而,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在民国军队中地位低下,他们回国后大都被闲置一旁,许多人因此退出军界另谋生路。
孙立人坚持了下来,在坐过两年冷板凳后,1931年6月被调到财政部税警总团担任团长。
税警总团有很多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孙立人“入伙”后如鱼得水,为了带好部队,他将理工知识和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治军上,又将传统军事教育和美国军校的西方教育模式相结合,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的训练制度,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友军的训练方式,这在当时被称为“孙氏操典”。
孙立人治军,以“管理严格、训练严格、人事公开、经济公开”为原则。
在用人上不分党派亲疏,做到量才而用。
他在上衣口袋里专门放着一本人事名册,将部队长的优劣表现予以记录,作为任用依据。
在孙立人的部队中,既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也有留学美国、英国、意大利,甚至是东南亚国家的军事留学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指挥官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指挥官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性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
这些战役不仅是中国人民勇敢奋斗的见证,也展现了各位指挥官的智谋与勇气。
本文将依次介绍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三个重要战役以及对应的指挥官。
一、淞沪会战——孙立人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是中日战争的开端。
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孙立人担任指挥官,领导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
孙立人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布置,利用地形优势,将日军逼至淞沪地区。
他善于运用步兵与炮兵的协同作战,让敌人付出巨大代价。
孙立人的指挥才能和毅力,使中国军队能够抵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并保住了淞沪地区的控制权。
二、平型关大捷——卫立煌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3年,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卫立煌是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他精心部署了防线,有效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在战斗中,卫立煌指挥士兵勇敢抵抗,保持了良好的士气。
他还通过强有力的指挥,让部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卫立煌在平型关大捷中的指挥卓越,使中国军队能够挫败日军的进攻,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台儿庄战役——陶勇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陶勇是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在战役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
他采取了秘密筹备、迅速突击的战术,成功夺回了失陷的台儿庄地区。
陶勇善于调动部队,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并取得了重要的战斗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不仅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对日军的进攻形成了有效的遏制。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指挥官。
孙立人在淞沪会战中的指挥才能、卫立煌在平型关大捷中的勇气和陶勇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智谋,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的英勇和聪明才智,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铭记,并为后来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这些重要战役与指挥官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继续坚守和平与正义的信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时代。
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33年的抗日名将

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才子孙立人,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军校铸成职业军人,在印缅战场上抗击日军立下奇功,成为中国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后来,台湾当局以孙立人与“兵变”阴谋有关为由,将其软禁了33年。
淞沪抗战身先士卒孙立人于1900年出生于安徽庐江县一个书香世家,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
在普渡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学。
1927年完成学业后,游历欧洲,考察英、法、德等国军事。
1928年,孙立人回国加入国民革命军,先为普通下士,不久升任中央政治学校军训队长。
后经宋子文介绍,调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副总队长。
1932年,孙立人出掌国民政府财政部下属税警总团第四团。
税警总团名为查缉走私漏税,实为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培植的个人势力,武器购自美国,警官大部分为留美学生。
在宋子文的支持下,孙立人努力施展军事才能,创立“孙氏操典”———一套独特的中国传统结合美国军校教育方式的训练方法,用以训练新军。
经过他的认真训练,其所属部队官兵教育水平以及学科、术科和缉私方式的水平都远高于一般部队。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日军在上海发动攻势,孙立人的税警第四团编入陈诚第十五集团军序列,他率全团官兵配合友邻部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在血肉横飞、惨烈无比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孙立人率团在苏州河抗敌。
他率官兵使用多种方法破坏日军的机械化橡皮渡河桥,7次击败日军强渡苏州河的行动,使该地成为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最重之处。
战况危急时,孙立人为夺回已失去的阵地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英勇杀敌。
在率部冲锋时,孙立人遭日军机枪扫射和炮弹轰击,不幸中弹倒地。
危急时刻,他的特务长和卫士背着他冲出火网,将其送往野战医院。
宋子文得知孙立人负伤的情况后,立即派其弟宋子安将孙立人护送到香港。
经几次手术治疗和一段时间疗养,孙立人13处伤口虽痊愈,但缝疤累累,一块陷入很深的弹片仍留在了他的体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
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优秀的抗日将领,他们英勇善战,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孙立人将军是其中的一位著名
抗日将领,他的一生充满着战斗的光辉和奇迹。
孙立人,原名孙德珠,1890年出生在中国河北省益州市一个贫苦农
民家庭。
他自小勤奋好学,立志成为一名军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立人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加入革命党组织,并开始了他的革命
生涯。
1927年,孙立人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在中
国抗日战争中,他积极参与抗日战斗,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孙立人以勇猛无畏的英勇表现,成为中国军
队的杰出领袖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孙立人任第八路军副总指挥,与朱德、彭德怀等一起率领部队进行游击战争。
他善于识别敌情,采取灵活的
战术,给日军带来了巨大困扰。
他带领部队多次成功打击日军,解放
了许多被占领的区域。
在抗战中,孙立人还多次组织和参与了大规模的战役,展示了他出
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他率领部队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军顽强作战,取
得了重要胜利。
他聪明机智,善于运用兵力,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在战
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除了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孙立人还注重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他深
入了解官兵的思想需求,积极组织先进的军事培训,提高官兵的战斗
力和士气。
他还关心官兵的生活待遇,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孙立人的领导才能和英勇战斗精神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贡献。
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为保卫中国的独立和尊严
而毫不畏惧。
他的英勇事迹在中国人民中享有盛誉,被誉为“抗日将领
中的翘楚”。
孙立人将军在战争胜利后,为国家和民族的建设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他积极参与中共中央的工作,任职于政府部门,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立人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
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荣耀,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综上所述,孙立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他的勇
敢和智慧为中国战胜外敌提供了重要保障。
他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荣光,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孙立人将军是中国
人民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今后的一代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