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将军抗战的英勇事迹
孙立人将军活埋上千名屠城南京的日军俘虏

孙立人(1900-1990):清华精英,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抗日名将,半生软禁,五大主力之新一军军长,长春警备司令,台湾陆军总司令。
1914年,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当时系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读完4年中学课程后,转入高等科专攻土木工程学。
当时清华的毕业生都可以用庚子赔款官费留美,所以清华学校在全国各省招收的学额也是按当初各省缴付庚子赔款的多少来分配的,孙将军回忆1914年安徽省的学额为5个,而报考的人上千。
孙立人将军喜爱运动,当年在清华读书时,曾任校篮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队长,尤其擅长篮球,曾于1921年入选中华篮球代表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并夺得篮球冠军。
1923年,孙立人前往美国,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除了学费,每月还有80美元的生活费,过日子是很宽裕的,但他平时很节俭,每月省下30美元资助他的一位自费留美的朋友,他在清华毕业时,相当于已经攻读完了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所以普渡大学只再读两年就于1925年毕业,获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工程师开业执照。
孙的学业成绩是相当优良的。
新1军军长。
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
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
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
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1944年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
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
大败日军第18师团,活捉上千人,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
孙立人的英雄事迹的故事

孙立人的英雄事迹的故事孙立人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孙立人的英雄事迹的故事吧!孙立人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
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
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
”命令被迅速执行。
日军第十八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
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
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
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
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
4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
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
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
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
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
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仁安羌战后,新三十八师掩护英军撤退。
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
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命令,决定率军向北撤回云南。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统帅孙立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统帅孙立人孙立人(1882年-1936年),字传芳,号桦杉,山东莱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军事统帅。
他以勇猛善战、纪律严明而闻名,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孙立人的早年生活与成长孙立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年少时便展露出卓越的才智和领导能力。
在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加入党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积极探索军事战略与战术。
二、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首先担任了红军第四军的副军长,多次参与了游击战争,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势力。
在战斗中,他善于运用地理环境,采取奇袭战术,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战争的发展,孙立人逐渐升任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并参与了多次对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三、孙立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孙立人在军事指挥中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指挥风格。
他坚持实行集中统一的指挥制度,注重兵力的合理配置和各部队的配合。
他善于分析战场形势,抓住敌人的弱点,选择合适的战术进行攻击。
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他保持冷静,始终坚定地指挥战斗,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领导风范。
四、孙立人的军事理念与战略思想孙立人在战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念和战略思想。
他主张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广大指挥员和士兵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军队要紧密联系群众,注重宣传工作,提高部队的思想觉悟。
他同时坚持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五、孙立人的牺牲与英勇精神孙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牺牲了,但他的英勇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在战争期间,他多次冲锋在前,展现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豪情。
他的壮烈牺牲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坚持斗争,奋发图强。
综上所述,孙立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军事统帅,他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指挥,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0265_孙立人淞沪战场火烧日本兵

89Feb1 - Feb15,2014WORLD VISION 2014.NO.03在淞沪会战血战两周的孙立人将军被日军的迫击炮弹炸成重伤,他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文|康狄在淞沪会战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抗战劲旅,这就是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
它在淞沪会战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因为它不是国民政府的正规陆军,所以一直默默无闻,是一支湮没于历史中的抗战劲旅。
它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培养出了抗日名将孙立人。
孙立人将军在税警总团经受过锻炼后,日后成长为新三十八师师长、新一军军长,被誉为正面战场上消灭日寇最多的将领。
孙立人将军留学美国,在被誉为“南部西点”的弗吉尼亚军校学习。
归国后,他被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邀请,在其创建的税警总团中担任团长之职。
税警总团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它实质上是一支缉私警察部队,建立的目的是打击私盐的走私。
宋子文经营有方,加上又是国民政府的财神爷,他把税警总团打造成了一支强悍的武装。
具有留美背景的孙立人很受同样具有美国背景的宋子文的器重,孙立人也很重视部队的建设,他用美国的方法训练官兵,被同僚们称之为“孙氏操典”,得到了宋子文的高度赞赏。
1933年华北事变期间,宋子文准备秘密将税警总团运到华北抗战,在郑州被蒋介石拦下。
蒋很生气,限令税警总团开回徐州待命,并很快吞并税警总团,让黄埔一期生黄杰担任税警总团总团长。
黄杰锐意整顿税警总团,并大力扩编。
1937年春,孙立人担任了第四团团长。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事端,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淞沪会战拉开帷幕。
日军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粉碎其图谋,迫使其三易主帅。
税警总团官兵于10月1日到达淞沪战地。
孙立人率领的第四团官兵及丘之纪上校率领的第五团官兵,于10月2日投入战斗,他们被派去增援第二十四师,一夜间就恢复了日军占领的三处阵地。
战斗非常孙立人淞沪战场火烧日本兵惨烈,第四团官兵伤亡了四分之一。
10月16日,税警总团奉令在苏州河南岸守备北新泾至沪西刘家宅、周家桥一带的阵地。
歼灭日寇最多的中国将军

歼灭日寇最多的中国将军 [图片]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抗战。
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
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
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
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孙将军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庐江人,抗日名将。
历任国民政府师长、军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
孙立人与夫人张晶英摄于1922年,站在孙熙泽先生身后的是23岁的孙立人。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战。
新编第38师29日占领新平洋,孙将军看着被俘的日军,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
今后都这样办!”这些俘虏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日军士兵以及军官,统统被该师官兵以活埋的方式杀掉。
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
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一个台湾人。
活埋1200日军,这是二战中较大的杀降事件,使美国大为恼火。
但孙立人名震世界,日军皆望风而逃。
他率领三十八师(新一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一军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
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
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
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级战斗编制的战绩能和新一军相比。
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孙立人任新1军军长的照片,照片上的字是其自题。
孙立人是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孙立人亲自示范动作训新军1945年2月:孙立人将军在印度视察部队,最右边是美军陈纳德将军1949年:孙立人在台北孙立人佩戴少将军衔的照片将军幽禁了三十三年的台中向上路宅院检阅部队孙立人与史迪威孙立人的新一军在训练孙立人与美国教官集体训练孙立人与麦克阿瑟远征军装备的M3式轻型坦克。
孙立人曾击败林彪 却因功高震主被蒋囚禁33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孙立人曾击败林彪却因功高震主被蒋囚禁33年!导语:孙立人1900年11月22日生于安徽庐江,早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华学校留美预科,1922年赴美,两年后取得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受聘于美国桥孙立人1900年11月22日生于安徽庐江,早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华学校留美预科,1922年赴美,两年后取得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受聘于美国桥梁公司担任设计师。
期间有感国运衰微,投笔从戎,考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自此戎马一生。
抗战军兴,孙立人参与淞沪会战,在苏州河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炮弹所伤,身受13处重伤,昏迷3天。
后率部加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仁安羌一役,他以一团兵力力战数倍日军,歼敌一个大队,解7000英军之围,获英王乔治6世授予“帝国司令”勋章,为获得此勋章的外籍将领第一人。
两次中缅印战役,孙立人和他的新一军战绩彪炳,歼灭日军3万3千人,成为率军级单位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自此声名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抗战胜利,孙立人率军开赴东北,四平一战,击败林彪并一直打到松花江边。
后因与杜聿明不和,被调往台湾练军。
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他又陆续担任陆军总司令,台湾防卫总司令,然而旋即爆发的“孙立人案”,却终结了他的辉煌生涯。
功高震主遭蒋猜忌自缅甸抗战以来,孙立人战功卓着,广受瞩目,然而对于蒋介石来说,孙虽是良将,但并非“黄埔系”,甚至连国民党员都不是,因而始终都不为蒋介石完全信任,从未被委以重任。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孙立人与美国的良好关系,孙立人早年留美,后又在缅甸与美军共同对日作战,被美方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甚至被授权指挥美军工兵和支援之美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成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
在这场伟大的抗战中,英勇的中国战争英雄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战争英雄事迹的简要介绍。
1. 孙立人:空军英雄孙立人,河南平顶山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位杰出空军英雄。
他在空战中多次以身涉险,成功击落了多架日军飞机,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民,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战斗英雄。
2. 邓小平:地下党领导人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抗战期间在地下党中承担重要领导工作。
他带领地下党员坚持抗日斗争,组织了大量的抗日游击战和破坏敌后通讯线路的行动。
邓小平的勇气和英明决策对于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张自忠:陆军炮兵将领张自忠,湖南岳阳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著名陆军炮兵将领。
他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如孤儿村战役、百团大战等,以出色的指挥和英勇的作战赢得了多次胜利。
张自忠所率部队的英勇表现打击了日军的气焰,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4. 戴嵩:海军英雄戴嵩,福建漳州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杰出海军英雄。
他指挥了无数次的战斗,成功拦截了日本海军的进攻,并击沉了多艘敌军舰艇。
戴嵩的英勇行动不仅保卫了海疆,也为中国海军树立了坚不可摧的英雄形象。
5. 吴玉章:军人兼政治家吴玉章,黑龙江佳木斯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一个杰出战争英雄和政治家。
他在战争期间担任多个领导职务,对于指挥和协调战斗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吴玉章是一位有着出色军事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战争英雄,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这只是抗战胜利后中国战争英雄事迹的一小部分。
无论是空军、地下党员、陆军还是海军,每一位战争英雄都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骄傲,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向强盛。
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1943年12月29日,中国军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恶战后重创日军,胜利收复缅北重镇——于邦。
此时,一名将军对随从参谋下达了如何处理日军战俘的命令:“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
”这道命令,将俘获的1200名日军尽数枪决。
以上情节源自某本纪实文学,事实上纯属虚构,但那位将军却真有其人,他叫孙立人,时任新编第38师中将师长,一位令缅甸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孙氏操典,训兵有方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安徽庐江人,字抚民,号仲能。
孙立人出生在官宦家庭,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官二代”。
他上过私塾,读过教会学校,后来又进了德语学校,因而他后来的生活十分西化。
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孙立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体育达人。
这要放在和平时期,一定是位薪酬百万的大明星。
连年战乱,使孙立人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
他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土木工程学的学士学位后又继续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正式迈出从戎的步伐。
然而,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在民国军队中地位低下,他们回国后大都被闲置一旁,许多人因此退出军界另谋生路。
孙立人坚持了下来,在坐过两年冷板凳后,1931年6月被调到财政部税警总团担任团长。
税警总团有很多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孙立人“入伙”后如鱼得水,为了带好部队,他将理工知识和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治军上,又将传统军事教育和美国军校的西方教育模式相结合,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的训练制度,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友军的训练方式,这在当时被称为“孙氏操典”。
孙立人治军,以“管理严格、训练严格、人事公开、经济公开”为原则。
在用人上不分党派亲疏,做到量才而用。
他在上衣口袋里专门放着一本人事名册,将部队长的优劣表现予以记录,作为任用依据。
在孙立人的部队中,既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也有留学美国、英国、意大利,甚至是东南亚国家的军事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立人将军抗战的英勇事迹
孙立人是抗日名将,他对日作战期间战功卓著。
孙立人最早在1932年就和日本人作
战过,当时他是税警总团的主官,这个部队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这时候就取得了
很大的战果,这些都得益于他的训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孙立人的抗战也开始了,当时的税警总团被要求参加淞沪会战。
税警总团在这里成功坚守,被日军突破后在苏州河南岸成功打退日军七次进攻,后来
孙立人受重伤,税警总团解散到其他部队。
孙立人在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在这里他两次立下了战功,也就是在这个
时候他开始崭露头角。
而后来孙立人又重建税警总团,并进行严格训练,之后兵力更多。
1942年中国远征军成立,孙立人抗战走出国门,新38师就是孙立人自己训练出来的。
1942年刚进入缅甸的中国军队就接到命令,要解救被围困的英军,孙立人率领一个团,在几个小时后就攻克日军阵地,成功救出英军并歼灭日军一个大队。
在1943年10月,中国军队开始从印度向缅北大举反攻,孙立人指挥自己的新38师,开始和日军进行战斗,一路上孙立人带领军队攻城略地,连续攻克了于邦、太白加、孟关
等地。
在瓦鲁班,孙立人军队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打残,使日军损失
惨重。
到1944年10月,孙立人带领新1军也取得了巨大战果,并成功在缅甸消灭了日军。
孙立人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内部的著名将领,他于清朝光绪26年10月17日出生。
那
么孙立人是哪里人呢?孙立人是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人,是安徽省名人,也是国民党内部
为数不多的能和日本人正面作战的将军,他是当时国民党军级单位消灭日本人最多的将军。
孙立人在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他在报考军校的时候,在两千多人中排名第一,是名
符其实的学霸。
同时他的体育也很好,是当时国家篮球队的后卫,所以说孙立人是一个比
较全面的人物。
孙立人在抗日战争初期,在和日军作战的时候被炸弹炸伤,不得不回去治疗,一年以
后伤愈归队。
不久孙立人就被派往国外作战,而孙立人在国外作战的时候真正展示了他的
军事天赋,在这里他屡败日军,成为日本人最为惧怕的对手。
在国共战争时期,国民党战败,孙立人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来到台湾以后曾经担任
过陆军总司令。
但是不久之后,因为阻碍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道路被清理,孙立人被囚禁起来,开始了自己长达33年的囚禁生活。
孙立人在晚年对自己的故乡非常思念,孙立人非常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省金牛镇。
孙立人的小儿子孙天平就有将父亲之墓迁回安徽老家的计划,但是因为孙立人的影响力比
较大,所以要想将孙立人墓迁回老家是非常难的。
因为孙立人是安徽人,他的小儿子说落
叶归根是孙立人心中愿望。
中国历史上不管是战略还是勇气,有几位是必须要说一说的,粟裕和孙立人就是其中
两位,虽然这两位都有自己打下的经典战役,但是相比较之下粟裕和孙立人谁厉害后人对
此也有自己的见解。
粟裕原名粟多珍,出生在湖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也是中国无产阶级
的革命家。
而孙立人,出生在安徽,在军事上有很高的修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曾经带领自己的38师共击毙日军3万3千多人,是抗战的有功将领,也有过击败林彪的经历。
要说粟裕和孙立人谁厉害,只能说两人擅长的方面是不同的,粟裕是在叶挺的部位参军,是标准的从基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士兵,然后一级一级坐上来的,而且也曾经受到了林
彪的褒奖。
而孙立人,是经过专业训练起来后在实战中操练逐渐起来的一个人,因此缺乏
一些基层的经验。
而两者相比较,粟裕的特长在于带动民心民意,在于更好的调动人来打
好一场仗,而孙立人则更加擅长现代化军事武器,当然也不可否定,孙立人在谋略以及胆
识上也并不比粟裕逊色,因此两者之间是难分高下的。
粟裕和孙立人说到自己所涉及到的战役都有很多,但是粟裕相对在名气上并没有孙立
人高,这还是因为孙立人在缅甸战役中有很高的建树,当然不可否认,粟裕如果加入缅甸
之战也不一定会比孙立人表现差,只不过孙立人接触了很多战役让后人们对他更加铭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