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中国的轨道车辆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建设铁路,从而引入了轨道车辆技术。

本文将从这个时期开始,详细介绍中国轨道车辆发展的历程。

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足,无法自行建设铁路系统。

因此,清朝政府决定引进外国的铁路技术,并使其在中国得到推广。

1881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工建设。

此后,中国陆续引进了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的铁路技术。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国内工业的薄弱,轨道车辆主要依赖进口。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轨道车辆制造业,并试图实现国产化。

1921年,首次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机车制造厂——上海机车车辆制造厂。

这标志着中国轨道车辆制造业的起步。

然而,由于中国的国内局势不断动荡,加上技术水平的欠缺,中国的轨道车辆制造业发展缓慢。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轨道车辆制造业才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投资大量资金开展铁路建设,并积极引进国外的轨道车辆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自己的电力机车制造,推动了中国轨道车辆制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在河南新乡投产,这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制造业的成功。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铁路和轨道交通的投资。

此时,中国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包括地铁和轻轨等交通工具。

这促进了中国轨道车辆制造业的繁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轨道车辆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已经可以自主研发生产高速列车、地铁列车和有轨电车等各种类型的轨道车辆。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高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中国轨道车辆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新能源车辆技术的发展。

在近年来,中国逐渐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和有轨电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中国的轨道车辆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努力,从最初的引进到如今的自主研发,中国的轨道车辆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

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中国轨道车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时期。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轨道交通的发展成为一个关键的议题。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轨道车辆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从最初的蒸汽火车到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中国轨道车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9世纪末,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建设铁路线路。

1897年,中国首条铁路线路——沪宁铁路开通,在这之后,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政治原因,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在20世纪开始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21年,国有铁路管理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

随着铁路线路的扩建和技术的改良,中国的铁路交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在中国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铁路建设停滞不前。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事业才得以恢复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复兴,铁路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3年,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包括了铁路建设的规划。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

1956年,首次实现了国产铁路车辆的试验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铁路的里程不断增加,并且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1984年,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这也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0年代以后,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从2007年开始,中国开始建设高速铁路网,连接了全国各个重要的城市。

这些高速铁路线路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成为中国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

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和设备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出口。

中国高铁在全球范围内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无论是在速度、准点率还是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高速铁路都名列前茅。

除了高速铁路,中国还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迅猛发展。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通过不断建设和扩展地铁线路网,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一、北京地铁1号线的开通1999年,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北京市第一条地铁线路。

1号线起自西二旗,止于四惠东,全长29.6公里,共设有23个车站。

1号线的开通为北京的地铁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的地铁线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地铁2号线的建设与拓展2002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从西直门到阜成门,全长16.6公里,设有13个车站。

随后,地铁2号线的建设和拓展工作不断进行。

至今,地铁2号线已经拓展到了北京南站,全长23.6公里,共设有18个车站。

地铁2号线的开通和拓展,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运营2009年,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从安河桥北到公益西桥,全长28.2公里,设有24个车站。

随后,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如今,地铁4号线已经拓展到了南站,全长28.2公里,共设有24个车站。

地铁4号线的开通,有效缓解了北京市中心地区的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四、地铁5号线的建设和运营2007年,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从宋家庄到北宫门,全长27.6公里,设有23个车站。

之后,地铁5号线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不断进行。

如今,地铁5号线已经拓展到了天通苑北,全长27.6公里,共设有23个车站。

地铁5号线的开通,极大地缓解了北京市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五、地铁6号线的建设和运营2012年,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从金安桥到潞城,全长49.6公里,设有31个车站。

随后,地铁6号线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不断进行。

如今,地铁6号线已经拓展到了东高地,全长49.6公里,共设有31个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单轨铁道是指车辆在一根轨道上运行 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分为悬 吊式和跨座式两种,其功能主要是解决 地面交通拥挤和旅游地区的客运。
优点:技术较简单、投资费用少、不 受交通干扰、占用土地少和运行平稳等。
缺点:运能较小、能耗大、发生事故 时疏散和救援工作困难。
S2线如图
三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的概述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本)中,把每小时 单向运输能力在0.6~3万人次/小时的轨道交通定义为轻轨。轻轨 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列车编组采用3~6辆, 由于轻轨交通采用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 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到60Km/h。
类型
特征
单轨
单轨交通最高速度可达80Km/h,旅行速度30~35Km/h,列车可4~ 6辆编组,单向运输能力为1~2.5万人次/小时。我国首座单轨交通 系统是在山城重庆2005年修建的2号线。
二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划分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以下类型:
地下铁道 市郊铁路
胶轮地铁
独轨交通
有轨电车
自动导向 交通
小断面 地铁
城市轨道 交通
索道
类型 地铁
轻轨
特征
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万~8万人次/小时。 最高速度可达90Km/h,旅行速度可达到40Km/h,可4~10辆编组, 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1.5分钟。地铁列车主要在城市地下空间 修筑的隧道中运行,当条件允许的时候,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 面或者高架桥上铺轨运行。
北京地铁线网规划图
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调整阶段
由于地铁建设发展迅猛,使城市 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1995 年 —1998 年 的 近 3 年 时 间 , 国 家 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年 年底,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国产化实施问题,并于1998年 又开始启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已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

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总计23.6公里。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起步阶段(1965-1997)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地铁建设,规划了北京地铁网络。

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

随后建设了天津l号地铁线(7.1m)、北京地铁2号线、上海地铁l号线,广州地铁1号线等。

之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2.兴起阶段(1999-2004)随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家于1999年开始陆续批准一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

1999年以后,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这四大城市继续展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外,国家还先后审批了深圳、武汉、南京、长春、重庆、大连等6座比较重要的一线城市的地铁或轻轨的建设项目,并投入40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

这一阶段的建设速度大大超过前30年。

3.提速阶段(2005-2008)在这一阶段,除了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继续蓬勃发展外,杭州、苏州、成都、沈阳、哈尔滨、西安等6座经济比较发达或地理位置重要的城市中的建设项目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我国总体的轨道交通建设明显进入到一个“快车道”。

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各地的轨道交通建设不再仅以单独的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而一般要以某一时间阶段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形式上报。

自杭州、哈尔滨于2005年6月同时上报各自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开始,沈阳、南京、成都、重庆、西安、苏州、北京等7城市纷纷效仿,这使得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步步入“规划时代”。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1999年至2008年10年间,我国内地建有地铁的城市从4个增加到6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建有轻轨的城市,从零增加到6个(上海、天津、武汉、长春、重庆、大连);以上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29条线路并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859公里。

(完整版)城市轨道发展历史

(完整版)城市轨道发展历史

➢服务区间: 主要在市区,也可延伸到市郊
➢站间距较密,电力驱动,线路全封闭,信号自动化控制, 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 资源等特征
(2)适应范围
大运量 准时性和速达性 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相互干扰 噪声小,污染少 节约土地资源 建设费用高
一旦发生火灾等自然灾害,乘客疏散 较困难
APM线(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
广州APM,世界第一条全程地下的城市捷运系统。与广州地铁3 号线南北平行,与广州地铁1号线、5号线东西交汇。
适用于城市群城际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运交通 日单向客运量可达到50万~80万人次
站间距可达5~10km 可选用铁路动车组或运行速度120km/h以上的特
1913年法国的24路有轨电车
日本东京街头有轨电车
1950年上海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
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低地板有轨电车
美国的有轨电车
德国的有轨电车
(1)概述
➢定义: 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高峰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的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注意
地铁并非单纯指行驶行驶在地下的钢轮钢轨 系统,在适当位置也可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






小运量

地下 地面 高架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类型
按 照
钢轮钢 轨
按 照






料 分
胶轮钢筋 混凝土轨
式 分
轮轨导 向
导向轮 导向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类型
有轨电车

地铁
照 技
轻轨

单轨(独轨)

1_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1_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 同 , 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干线旅客列车 和货物列车混合运行。
• 市郊铁路的运行速度最大可达100~ 120km/h,运量最高每小时可达60000~ 80000人次,对于客流量巨大的城市来说 发展市郊铁路是明显优于发展小汽车的。
• 市郊铁路在能源消耗、投资费用等方面的 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交通方式。根据日本 的研究资料,市郊铁路的投资大概是地铁 的1/10~1/5。每千米的能源消耗是汽车的 1/7,是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交通方式。
• 磁悬浮交通就是利用电磁 力 将车辆悬浮在 轨道之上,并采用 直 线 电机牵引的轨道交 通系统。
• 磁悬浮交通一般分为:
– 高速超导型,最高速度550km/h; – 中速常导型,最高速度在250km/h左右; – 低速常导型,最高速度在100~120km/h。 城市磁悬浮交通多采用低速常导型。
德国的磁浮列车
1.市郊铁路
• 市郊铁路又称为通勤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 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千米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 镇或城市圈的铁路,服务于上下班乘客,一般站距 较长。
• 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 一 般 和干线铁路 设 有联络线 , 设备与干线铁路相同。线 路大多建在地面,其运行特点接近干线铁路。
?19世纪上半叶欧美出现有轨公共马车?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商用铁路?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1870年纽约建成高架轨道交通线?1881年柏林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888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20世纪初地铁和有轨电车第一次大发展?二战以后地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城轨交通工具出现城市中的有轨公共马车早期的有轨电车早期纽约的地铁现代纽约的地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906年天津建成国内第一条有轨电车?1908年上海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1909年大连建成第一条有轨电车?1969年?1984年?1995年?1996年北京建成国内第一条地铁天津建成第一条地铁上海建成第一条地铁广州建成第一条地铁?最近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地大发展我国清末民初的有轨马车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0月18日由中日商办奉天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建立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 其优越性在于快速、安全、环保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发展1.早期轨道交通早期轨道交通主要是指马车铁路, 它是19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铁路运输方式。

马车铁路以马拉车厢代替了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 这种方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马车铁路逐渐被淘汰。

2.电气化轨道交通20世纪初期, 电气化轨道交通开始出现。

最早的电气化铁路是在英国伦敦地下修建的地铁系统, 它于1863年开始运营。

此后, 欧美等国家陆续建设了自己的地铁系统, 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北京地铁, 在1969年开始规划建设。

此后, 中国陆续建设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系统。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现状1.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截至2021年, 全球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其中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位列第一。

此外, 欧洲和亚洲是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活跃的两个地区。

2.中国轨道交通现状目前, 中国已经建成了超过7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并且正在规划建设更多的线路。

其中,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并且不断推进网络化运营。

3.全球轨道交通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例如, 在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 已经开始试验无人驾驶地铁;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 则正在推广使用高速磁悬浮列车。

四、未来发展方向1.智能化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趋向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实现列车自主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

这将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绿色低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 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和清洁能源供电系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概况——《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概论》课程论文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年级:姓名:学号:2013.11一、世界轨道交通的起源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是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才出现了公共交通。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轨道马车应运而生。

1832年,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街道上铺设了轨道并开始运行有轨公共马车,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

到1861年,伦敦的街道上也有了有轨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把蒸汽机发明应用到车辆设计中制造出了蒸汽汽车。

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不久,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工作原理,经过探索、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气缸和大飞轮的蒸汽机车,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形式的最早的机车,因为用煤炭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车”。

之后的几年,人们逐渐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于1825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

从此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强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

随着牵引动力的改革,铁路发展速度加快,到一战爆发前夕,全世界就已经修建铁路达上百万公里。

随着城市人口及车辆的增加,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的阻塞,这种情况在较大城市非常严重。

交通的拥堵使人们想到了将交通铁路线往地下发展,以便很好地解决客流膨胀与土地紧张的问题。

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

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建议修建地铁。

进过了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与1863年1月10日在轮动正式运营。

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场6.5km。

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是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经验。

从1893年到1900年期间,修建地铁的就有5个国家7个城市,,英国伦敦,美国格拉斯哥、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布达佩斯、奥地利维也纳和法国巴黎。

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包括德国柏林和汉堡、美国费城、西班牙马德里等9座大城市又像机修了地铁。

从此,城市交通步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试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的世界,当时最成功地利用电能最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要算是有轨电车了。

而1881年,德国研制出架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使电动车辆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电动车辆的电压和功率都大大提高。

1890年,英国首次用电力机车牵引车辆。

地下铁道也改用电力牵引,地铁的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一、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现状从1863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投入运营以来,轨道交通的诞生和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重视和大规模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是在二战以后。

一百多年来,已有近五十多个国家三百余个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到了数万公里,各大城市的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城市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历史,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欧美发展较快,期间十余个城市建了地铁,许多城市建设了有轨电车。

20世纪20年底啊,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的有轨电车有了很大发展。

2.停止萎缩阶段一方面,二战爆发和汽车工业发展,导致了轨道交通停止萎缩,汽车成为了新宠儿;另一方面,因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让轨道交通一度失宠。

3.再发展阶段汽车过度增加导致了道路拥堵,严重时会导致交通瘫痪,加之空气噪声污染、大量耗费石油资源。

停车位紧缺等问题,人们重新认识到城市客运交通必须依靠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

于是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步扩展到日本、中国、巴西、韩国、伊朗、埃及等国家。

4.高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都确立了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的方针,立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

城市化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需要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来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流运输,各种技术发展也为轨道交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我国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我国有轨电车起源于20世纪初期,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有轨电车交通达到了高峰。

有轨电车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我国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是以1965年7月开工建设的北京地铁为开端的。

1969年10月1日中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

这一阶段地铁的规划与建设,除了实现城市的客运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满足人防战备的需要。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比较晚。

在2000年以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

在此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对交通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道路交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适应发展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紧张的状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强调轨道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引导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从此,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的理念开始显现,我国正式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

除了地铁建设,以上海明珠线一期工程为代表的轻轨交通也开始建设。

近年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过程中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轨道交通步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到2008年,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总投资4000多亿。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也成为了世界上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

中国已经有10个城市拥有共29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运营里程已经从1995年的43公里增加到了775.6公里。

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级政府也纷纷开始筹建轨道交通,在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地铁热”。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27个城市在筹备建设轨道交通,其中22个诚实的建设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复。

到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万多公里,总投资8千多亿元。

除里程增加外,我国的轨道交通也由地铁这一种单一形式像多样化发展,如北京的地铁、大连的快速轻轨、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上海的磁悬浮列车等。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也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能促进经济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关联广、关联度高,建设投资之后能够带动原材料、建筑、电子信息、金融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居民出行消费增长,直接带动GDP增长,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发展轨道交通能提高效率和安全,缓解汽车数量剧增后的车位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发展轨道交通能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大容量公共交通是比较节能的,在当今提倡节能减排的时代,运量大、污染小、效率高的轨道交通无疑是不二选择,还能有效减少汽车排放有害污染物、制造噪声。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快。

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及其整体效应愈加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无论是否已经建成地铁,在城市未来的总体规划中,都应该把轨道交通系统列入其中。

四、对本专业的认识轨道交通作为近年来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新方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各个中型城市也开始追随发达地区的脚步,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逐渐开始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系统。

我所在的昆明市,也加入了新一批开始轨道交通建设的队伍。

高考过后我选择了学校今年开设的新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和第二批开始筹备地铁建设的城市一样,学校顺应地区的发展趋势,增设了此专业,旨在为未来昆明以及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建设培养专业的的技能过硬的人才。

昆明市从2008年开始筹备地铁建设,历时5年时间,现有两段线路开始运营,5条线路在建。

几年以后随着地铁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和完善,昆明的交通拥堵问题将会得到大大缓解,贯穿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地铁线将会承载很大数量的上班族及群众的出行,相应地有效节省人们出行的时间和成本。

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在未来的昆明,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我不后悔自己没有从众成为医学、文学、财经学科中的一员,反而庆幸选择了独特而不乏过硬技术的新专业。

专业课程会很复杂,任务很艰巨,我会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充分利用四年时间,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更多的技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所在的城市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1]慕威.城市轨道交通导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彭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3]网址: /view/7b957abd1a37f111f1855bf8.html[4]网址:/view/ed7ad5edaeaad1f346933fa9.html[5]网址:/view/3520714ee45c3b3567ec8b5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