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血液制品类型

合集下载

血液制品介绍

血液制品介绍

血液制品介绍血液制品是一类从人体的血液中提取或制造出的医疗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外科手术血液支持。

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中,血液制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无数患者提供了生命的希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液制品及其用途。

一、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是一种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血浆成分,主要为红细胞和生理盐水的混合物。

红细胞悬液常用于贫血患者的治疗,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将健康的红细胞输送到患者体内,提高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二、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是由血浆中提取的血小板组成的一种制剂。

血小板主要负责止血和促进血管修复。

在某些疾病、手术和外伤情况下,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会减少,这时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悬液来补充体内的血小板,以避免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三、凝血因子制剂凝血因子制剂是从血浆中提取的一类血液制品,包括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等。

这些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块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某些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如血友病,患者缺乏某种凝血因子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输注相应的凝血因子制剂来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或治疗出血。

四、免疫球蛋白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一种由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提取得到的血液制品。

免疫球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可以提供抗体的功能,帮助人体抵御感染。

对于某些免疫缺陷疾病或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输注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抵御各类感染。

五、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是一种由血浆中凝血因子复合物制备而成的血液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手术过程中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可以帮助恢复凝血功能,减少或阻止出血症状,使血液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得到更好的控制。

六、血浆制品血浆制品是从血浆中提取的一类血液制品,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血浆制品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它们在临床上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烧伤、大面积皮肤损伤、休克、免疫性疾病等。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血液制品的种类汇总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血液制品的种类汇总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血液制品的种类汇总在事业单位医疗护理考试中,输血中血液制品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很多考生对此比较陌生。

在这里,给大家统一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1.全血(1)新鲜血:基本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所有成分。

主要适用于血液病病人,可补充各种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2)库存血:指保存在4℃冰箱内,有效期2~3周的血液。

库存血仅保留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及血浆蛋白,且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即出现酸性增加,钾离子浓度越高,因此大量输注库存血,可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3)自体输血:自体输血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还可节省血源、防止输血反应。

方法有:术中失血回输;术前预存自体血。

2.成分血:指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加工成各种高浓度的血液制品,再根据病人治疗需要,有针对性地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方法。

优点:纯度高,体积小,可节约血源,一血多用,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便于保存及运输。

常用的成分血有:(1)红细胞①浓缩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指新鲜全血分离血浆后剩余的部分,仍含有少量血浆。

适用于血容量正常而需补充红细胞的贫血病人。

②洗涤红细胞:指红细胞经0.9%氯化钠溶液三次洗涤后,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而成。

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脏器移植术后、需反复输血的病人等。

③红细胞悬液:指全血经离心提取血浆后的红细胞加入等量红细胞保养液制成。

适用于战地急救和中、小手术病人。

(2)白细胞浓缩悬液:指新鲜全血经离心后所取的白膜层白细胞。

要求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适用于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

(3)血小板浓缩悬液:指新鲜全血经离心后所得。

要求保存于22℃环境,24小时内有效。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病人。

(4)血浆:血浆是指全血经分离后的液体部分。

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也无凝集原,且保存期较长。

血液制品_精品文档

血液制品_精品文档
• 又称为冷沉淀抗血友病因子,是指将约200ml 新鲜冷冻血浆在1℃~6℃复融后留下的冰渣状 不溶性成分,迅速高速离心,移去上层血浆, 剩下的白色沉淀物。将其连同剩下的少量血浆 即刻置于-30℃冷冻,从新鲜冷冻血浆完全融 化到分离结束不应超过1h。
• 冷沉淀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 到使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1年,融化后 应立即使用。
• 又称为冷冻血浆,与新鲜冷冻血浆的区别 是其来源不同。
• 来源于保存过期不满5d的抗凝全血或保存 期满1年的新鲜冷冻血浆。
• 在-20℃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 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5年。
• 该制品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但缺乏 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临床 上主要用于扩充血容量,补充各种稳定的 凝血因子。
• 3.凝血因子类制品
• 凝血因子是一类能够参与血液凝固基本环 节的多种蛋白质组分,世界卫生组织按其 发现次序编号,有凝血因子Ⅰ、Ⅱ、Ⅲ、 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Ⅻi等。
• 主要包括: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四)全血
• 全血是指使用不同的抗凝剂于采血后 2℃~8℃保存,包括:血细胞、血浆的所有 成分、抗凝剂及保存液。
• 2.血液
• 或称全血,是指采集于含有抗凝剂溶 液中的血液,抗凝溶液中可含或不含 营养物,如葡萄糖或腺嘌呤等。
• 3.血浆
• 是指血液采集于含有抗凝剂的接收容 器中,分离血细胞后保留的液体部分;
• 或在单采浆过程中,抗凝血液经连续 过滤或离心分离后的液体部分。
• 4.单采血浆术和单采血细胞术
•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主要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 患者因治疗而导致的骨髓抑制等。

知乎 常用血液制品种类和用途

知乎 常用血液制品种类和用途

常用血液制品种类和用途
血液制品是从血液中提取、分离或制备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治疗性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液制品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1.红细胞悬液:含有红细胞的血液制品,通常用于输血治疗,
补充失血或红细胞不足的情况。

2.血小板悬液:含有血小板的血液制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
少症和凝血功能障碍,促进止血。

3.新鲜冷冻血浆:从新鲜全血中分离出来的血浆,用于补充
凝血因子、补体和抗体,治疗凝血异常、免疫缺陷和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

4.凝血因子浓缩物:从血浆中提取、纯化的凝血因子,用于
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和其他凝血障碍。

5.人免疫球蛋白:从多个捐献者的血浆中提取、纯化的免疫
球蛋白,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免疫
相关疾病。

6.白蛋白制剂:从血浆中提取、纯化的白蛋白,用于补充严
重脱水、蛋白质缺乏和低蛋白血症等。

7.过滤白细胞悬液:通过过滤和分离血浆中的白细胞,减少
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用于预防输血反应和移植排斥反
应。

这些血液制品是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特点而制备的,每种制品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功能。

它们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以治疗各种血液疾病、凝血异常和免疫缺陷等病症。

血液制品简述

血液制品简述

血液制品简述血液制品是指通过采集、分离、加工、制备等方法获得的用于治疗或预防特定疾病的产品。

它们主要由人类血液中提取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制成,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安全有效。

血液制品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挽救大量患者的生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 血浆制品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制成的血浆制品。

血浆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免疫缺陷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浆制品包括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白蛋白等,这些制品能够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红细胞制品红细胞是血液中携氧的主要成分,红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纯化的红细胞制作而成。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失血性休克等情况,帮助患者提高氧气供应,恢复身体机能。

红细胞制品需要经过特殊的保存和运输方式,以确保其在使用前仍然具有足够的氧气携带能力。

3. 血小板制品血小板是血液的一种成分,主要负责止血和凝血功能。

血小板制品是从捐献者的血液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的,常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血液凝块异常等疾病。

血小板制品可以提供大量可用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帮助他们有效地止血,防止不必要的出血。

4. 白细胞制品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击败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白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的,常常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白血病等疾病。

白细胞制品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正常白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结:血液制品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多种疾病。

通过血浆制品、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和白细胞制品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血液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需要严格的筛选、处理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血液制品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血液制品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临床血液疾病的医疗药品。

它们是从献血者的血液中提取、分离、制备而成的。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输注方法。

一、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是一种含有红细胞的血液制品,用于改善贫血患者的血液氧运输能力。

它通常由新鲜献血提供,通过离心分离红细胞,再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最后进行灭菌和保存。

输注红细胞悬液时,需要注意确认病人的血型和配型是否匹配,以避免输注不合适的血型引发输血反应。

二、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血小板浓缩和血小板血浆分离而制备而成。

输注血小板悬液时,一般使用血浆呈黄色、透明的包装袋,注意避免剧烈摇晃,以防止血小板受损。

三、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从新鲜全血中提取并在冷冻保存后制备的一种血液制品。

它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可用于急性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等临床情况。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需要解冻,并在输注前进行冷沉淀清除。

为确保安全,输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四、凝血因子浓缩剂凝血因子浓缩剂是从血浆中提取并制备的一种含有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

它可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在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前,需要明确病人凝血因子的缺乏类型,以确定使用的浓缩剂种类,并仔细检查过敏史和补充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五、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提取自血浆中的蛋白质制品,具有维持血容量、调节血浆渗透压和增加细胞外液等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烧伤、感染、手术和创伤等情况下的血容量不足或血浆蛋白减少。

输注人血白蛋白时,需注意其浓度和输注速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

在进行输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血型配型、过敏史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和速度。

临床输血规范解读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

临床输血规范解读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

临床输血规范解读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了解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临床输血规范进行解读,介绍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血液制品是指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各种成分,主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制品等。

在临床输血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务人员需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进行合理选择。

二、血液制品的选取要求1. 根据患者的血型和抗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输血前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测试,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品。

常见的输血适应症包括急性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3. 根据血液制品的保存期限,选择存储时间最短的产品。

新鲜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保存期限较短,需及时使用。

三、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1. 血液制品的储存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悬液的储存温度为2~6摄氏度,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制品的储存温度为-18摄氏度以下。

2. 血液制品的储存容器应符合规范要求。

应使用无菌、密封且透明的容器,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3. 血液制品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悬液的储存时间不超过7天,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制品的储存时间不超过1年。

四、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1.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和记录温度。

医务人员需定期检查和记录血液制品的储存温度,确保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 对于过期的血液制品,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过期的血液制品严禁使用,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记录。

3. 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结:血液制品的选取和储存要求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输血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的储存和管理。

血液制品指南

血液制品指南

血液制品指南血液制品是指从人体血液中提取、精制和加工而成的一类特殊药品。

它们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一系列血液相关疾病。

而在正确使用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血液制品使用的简要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血液制品的使用。

一、血液制品的分类血液制品根据来源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包括红细胞制剂、血小板制剂、新鲜冷冻血浆、凝血因子制剂等。

使用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选择使用血液制品时,要注意确保品种的准确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二、血液制品的使用指南1. 严格遵循医生的嘱托:血液制品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用或改变用药剂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药效不佳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注意卫生和安全:血液制品具有传染性,使用前要注意彻底洗手并保持使用场所的清洁和无菌。

另外,使用血液制品的工具和设备要做好消毒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3. 存储和运输:血液制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在接收血液制品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 不同人群的使用差异:血液制品在婴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这些人群中使用血液制品时,要特别注意剂量和使用方式的调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5.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血液制品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传染病传播等。

在使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过敏反应,必要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6. 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长期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监测血液制品的疗效和副作用。

在检查过程中,要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调整。

三、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1. 防止滥用:血液制品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医嘱,避免滥用和非必要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制品
1.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 ; 全血经离心分浆后剩下的部分即为浓缩红细胞, 这是其他红细胞制品的基础; 抗凝剂、乳酸、钾、钠、非蛋白氮、氨等含量 也比全血少,因此用于心、肾、肝功能不全的 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更为安全。该制品由于红细 胞压积较高,输血速度较慢,必要时加入少量 生理盐水输注。
3.洗涤红细胞 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三次,去除全血中95%以 上的白细胞和99.9%以上的血浆蛋白,该制品适 用于有输血过敏史,自身免疫性贫血及IgA缺乏 但产生IgA抗体的患者。一个洗涤循环可将病 毒滴度减少25-35倍,对减少HBV的传播有一 定意义。
4.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用洗涤或白细胞滤器去除原血中 99% 以上的白 细胞,以降低白细胞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的发 生率。 优势:( 1 )预防 HLA 同种免疫;( 2 )预防高 危人群的CMV的传播;(3)预防血小板输注无 效;(4)预防术后感染;(5)预防潜伏期病 毒的活化;(6)预防相关性免疫抑制。
冷沉淀


从 200ml 或 400ml 全血中获得的新鲜血浆在 — 50℃速冻,0-4℃条件下融化制备而成。 冷沉淀主要含有因子VIII、因子XIII、纤维蛋白 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因子)和纤维结 合蛋白。适应症:血友病A(儿童及成人轻 型)、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因 子XIII缺乏症以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
2.红细胞悬液

采用全血离心的方法将大部分(90%)血浆移去,加 入MAP红细胞添加剂制成的红细胞悬液,该产品保存 期长,可达21—35天,输注通畅。
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 (21天) CPD:磷酸二氢钠,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 (21-28天) CPDA: CPD,腺嘌呤。 (35天)谢谢 Nhomakorabea
2. 对肺炎患者,有专家认为粒细胞可引起呼 吸窘迫综合症。 3. 输注白细胞主要输注粒细胞,但目前分离 的粒细胞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淋巴细胞—免疫活 性细胞在体内植活后增殖,导致移植物抗宿主 病,为此不主张输白细胞,建议用G-CSF集落 刺激因子或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输注


1. 手工血小板:从单人份的新鲜全血中分离制 备,含血小板数 2.4×1010/ 袋 , 每单位 25-30ml/ 袋(200ml全血制备); 2. 单采血小板: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来自一 个 献 血 者 的 浓 缩 血 小 板 , 血 小 板 数 约 为 2.53×1011/ 袋 , 受血者只用一个人份的血小板即可 达到治疗量,可降低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 输注无效的发生率。
血浆
可供选择的血浆制品 1. 新鲜冰冻血浆(FFP)该制品是采集全血后8 小时内经离心分出血浆,并迅速冰冻,然后置 于 -20℃以下低温保存,保存期一年。它有效 保存了新鲜血浆中的各种成分,特别是含有全 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VIII 和 V 。

2.普通冰冻血浆 库存全血在保存期内或过期5天内分离出的血 浆,再在-20℃以下冷冻保存,保存期5年。它 与FFP的区别是缺乏因子VIII和V。适应症除不 能用于因子V和VIII的替代治疗外,其他同FFP; 新鲜冰凉血浆保存期满1年,可改为普通冰冻 血浆。
粒细胞

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 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短命细胞,离体后的功 能很快丧失,至今尚无有效的保存方法,冰冻 保存处于实验阶段。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 4℃保存最长,不超过 8 小时,保存 8 小时输入 人体后,吞噬功能和对炎症的趋化作用已明显 下降,毫无治疗作用。
粒细胞缺乏可发生致死性感染,用粒细胞作为 替代治疗从理论上是合适的,但目前对粒细胞 输注的指征尚有争议,其理由如下: 1. 输 入 白 细 胞 可 传 播 的 病 毒 : 巨 细 胞 病 毒 CMV、EB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2 )、 HBV 、 HCV 等, HIV 以潜病毒的方式 存在于白细胞中。


3 少白细胞的血小板:用离心或白细胞滤器过 滤的方法去除残留在血小板中的白细胞,使白 细胞残留量 <1×1011/ 单位,此种血小板可防 止或延缓血小板输注无效。 4.紫外线照射血小板:紫外线照射可阻断血小 板供者HLA抗原对受血者免疫系统的刺激 。
血小板输血的适应症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 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癌症经大剂量 化疗或放疗之后; 急性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注库存血、体外循 环、严重感染性疾病、DIC等; 血小板功能失常:如巨血小板综合症等。
简介血液制品类型
简介血液制品类型
全血 红细胞 粒细胞 血小板 血浆

全血
全血并不全: 全血除红细胞外,其余的成分浓度低; 大量输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全血输入得越多,病人代谢负担越重,保存损 害中细胞碎片、聚集物、代谢产物及抗凝剂等, 都增加病人的代谢负担; 全血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
6.解冻红细胞 红细胞与一定浓度的甘油混合,置 -80℃保存, 一般可保存 10 年。使用时 37℃水浴融化,用 梯度 NaCl 溶液洗去甘油,悬浮于生理盐水或 腺嘌呤或次黄嘌呤复壮剂中于24小时内输注, 主要用于稀有血型和自体血保存、回输。
7.年青红细胞 是指网织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红细胞, 其存活期明显地比成熟红细胞长,半存活期为 44.9天,而成熟红细胞为29天,年青红细胞可 明 显 地 延 长 输 血 间 隔 , 减 少 输 血 次 数 10%50%,因反复输血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严重者可引起输血性血色病。
机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相比主要优点: 容易达到所规定的治疗剂量; 只需单个献血者就够1个治疗剂量; 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红细胞 混入少,只需ABO同型输注,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 限制了不必要的外来(献血者)抗原的接触范围; 所需献血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 无效输注(难治状态)发生率低; 选用适当的分离管道,血小板可保存5天,便于急症时用; 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5.辐照红细胞 用 电 离 辐 射 的 方 法 ( 如 钴 60 : γ 射 线 15003000rad )灭活红细胞制品中的淋巴细胞,防 止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该制品适用于近亲 输血、免疫机能缺损患者,如接受大剂量化疗 或放疗的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患者以及早 产儿、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