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力量的对比

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667页】一、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注释:[1]来源于670页,[2]来源于668页;还有将近1万人保卫延安。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
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人亿。
(陕北、山东、东北大部:从共产党的解放战争可以看出)分析结果: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挥了了重要作用;自身付出惨重代价共产党在抗战后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5万多人发展到300多万人。
结论: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共产党由弱渐强,国民党遭到削弱。
二、共产党在抗战期间逐渐强大的原因分析(宏观)战局分析1、统一战线思想(群众路线)把人集中在共产党一边军队上:党指挥枪(军队拥有巨大战斗力)2、军队——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但不集中,各自为政3、统一过程——军阀混战时的统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为什么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共产党能把人民集中起来?)4、依靠群众——政策上:土地上,减租减息;敌占区,日军,人民的有了斗争的思想和行为,集中情绪5、政策分析——(人民战争和正规军的局部战争的分析)——党性共产党成分单一(农民、工人出身)国民党:成分复杂(地主、官僚、资本家);群众利益相冲突,不敢发动群众6、党自身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成分单一;思想工作(整风运动);军队建设;领导魅力;战争洗礼;理想信念。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八路军与国军各自消灭日军人数历史记录

八路军与国军各自消灭日军人数历史记录八路军部分战绩与日军战报的对比1、平型关战斗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著:《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2、广阳伏击战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4、三次破袭平汉路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938年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华北治安战》)7、易(县)涞(源)战斗八路战报:歼日伪军14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华北治安战》)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1、冀南1938年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俘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939年12、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3、115师陆房突围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华北治安战》)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华北治安战》)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华北治安战》)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华北治安战》)[ 1940年18、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19、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华北治安战》)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华北治安战》)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华北治安战》)22、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华北治安战》)23、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24、百团大战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25、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华北治安战》)26、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华北治安战》)27、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华北治安战》)28、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华北治安战》)国军方面1、凇沪会战国军1937年战报:日军伤亡6万余人;孙元良个人在2005年估计日军伤亡4到5万。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军队作为抵抗者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为最终的抗日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一、中国军队的人数和战斗力奠定了胜利基础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壮大规模是事关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人数众多,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国军队在作战中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他们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实现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顽强抵抗磨损日军实力中国军队以其集中力量、以小求大的战术,有效磨损了侵华日军的实力。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自身人数众多的优势,采取游击战、游击战等战术,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续的打击。
中国军队在抵抗战中面对敌军的进攻时,素以其背水一战的气魄,坚决捍卫了国土,削弱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三、重要战役中中国军队的英勇表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比如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坚决抵挡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沪上的战略地位。
在平津战役中,中国军队与苏联红军共同击退侵华日军,为取得抗战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作战表现,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牺牲为最终胜利铺平道路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为最终的抗日战争胜利铺平了道路。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官兵为了国家的安全,大多数勇敢牺牲,他们敢于拼搏,壮烈殉国。
他们的牺牲激励着国人的奋斗,使得中国军队得以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中国军队在战后的和平建设中展现出良好形象中国军队在战争胜利后,参与了中国的和平建设工作。
他们积极参与到国家的重建中,为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并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积极维护着国家的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曾经或正在统治中国。
一个政党能从白手起家,而又能走向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个政党也不可能真如某些人的是邪恶的政党,人民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了他,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
而一些人之所以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因为反对而反对。
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上看充当了抗日的主力,这是与它作为中央政府,拥有几乎全部国家资源、外援和国家军队的地位一致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抵御了日军的全面大举进攻,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但因敌强我弱,不得不从沿海地区退守内地,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抗战中后期,日军尽管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还发动过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进攻,甚至在1944年还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但总体上日军的压力已经比抗战初期大大减轻。
这个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总的战略仍取守势,依靠美援物资,改进装备,整训部队,为反攻作准备,对于日军的进攻则进行有限的反击,一般是把日军打退回去,恢复原有阵地,偶尔也发动一定规模的反击作战。
共产党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后,将八路军大部开赴前线(留下一个旅保卫陕甘宁边区。
稍后组建的新四军也是大部开赴前线作战,军部及其直属部队驻扎云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随即深入敌后,分散主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敌后战场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日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三光”政策等毒辣手段无所不用;同时还要对付大量的伪军和汉奸、特务,与国民党“顽军”周旋。
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940年以后,国民党减少乃至停止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给养,中共搞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同时加强政治、军事、思想建设,在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平。
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方面于本日发表两个重要文件,其一题名为“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其二题名为“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
蒋介石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曾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今观此二项材料,究竟真如蒋先生所说呢?还是相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凡属国人,必须明辩之矣。
兹将两个文件分列于次: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抗击了全部侵华敌军共三十六个师团六十万人的58%(三十五万人),国民党仅仅抗击42%(二十五万人)。
共产党又抗击了全部伪军六十二万人的90%以上(五十六万人),国民党仅仅牵制伪军不足10%。
其详情如次:第一,日寇侵华全部兵力,就1943年6月分材料,共计二十七个半师团,十五个独立旅团,两个独立骑兵旅团。
如以两个旅团折合一个师团计算,共为三十六个师团兵力。
其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即八路军、新四军所抗击者为二十一个师团,占总兵力58%。
国民党军队所抗击者为十五个师团,占总兵力42%。
此种比例,仅就分布状况计算:如按作战实情计算,则共产党军队所抗击者较上述数目还多些。
至于海南岛、广九路区域共产党游击部队所抗击的敌军,尚未计算在内。
第二,华北敌军十一个师团,十个独立旅团,两个骑兵旅团,合计为十七个师团。
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抗击了83%,国民党军队仅仅抗击17%。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坚持了长期抗战。同时,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有效地打击、牵制和吸引着大量敌军。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最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对坚持全国抗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八路军对抗战的贡献
(1)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队只有5万多人(八路军4.5万,新四军1万),武器只有少量枪支,几乎没有火炮,此后又一直得不到外援,要靠战场缴获来获取装备。反观日军,装备好,机动力强。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便是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八路军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
在晋西北根据地,第一二O师官兵们克服经济困难,从1941年5月起没有一人领取津贴费。每人每日口粮由1斤6两减为1斤2两,后方机关更减为1斤。第一二O师的官兵们体谅当地老百姓脆弱的经济能力,尽量自己转运伤病员,自己背粮食、运煤,而不打扰民众。
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组织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救”。在陕甘宁边区,生产范围以农业、蔬菜、畜牧为主,也经营一些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就是党史上著名的“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风气一开,其他各根据地凡有条件的,都起来仿效,大家靠着生产自救运动,渡过了1940至1942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2013-03-09 08:28:55亲自吃饭发表在史海钩沉
若以击伤或击毙日军的数据为基准
计算国军及八路军对日抗战的贡献
可得到:
国军贡献= 108.72/(108.72+0.45) = 99.59%
八路军贡献= 0.45/(108.72+0.45) = 0.41%
以上计算是依据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数据及日本相关文献的记载
历次重要战役的伤亡数据列表计算如下:
国军对日抗战贡献
重要战役
1.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23万余人
因病减员6.7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2.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本战报死亡16 万人伤31157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
日本战报伤亡15.2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4.6万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5.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3.2万余人。
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3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7.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0.6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合计毙伤日寇112.3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08.72万余人病6.7万余人相差3.58万余人
未计算病患6.7万人
误差3.29%
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
1.百团大战八路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本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
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2.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日本战报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
《日中战争》
3.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八路军战报八路军战报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日本战报亡39人,伤132人,
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美
《中日战争》
4.1939 年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军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日本战报亡37人,伤70人,
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美
《中日战争》
5.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军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
日本战报亡27人,伤89人,
皇协军伤亡71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日本战报
6.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 八路军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本战报亡11人,伤91人,
皇协军伤亡62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7.115师陆房突围八路军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日本战报亡10 人,伤122人,
皇协军伤亡67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合计日伪军死伤40800余人
俘虏日军280余人
俘虏伪军18000余人
总计伤亡失踪59080余人日军死亡593人
日军受伤2317人
皇协军伤亡失踪1590人
总计伤亡失踪4500余人相差54580余人
误差1212.89%
依据以上日本防卫厅及日本文献记载的数据计算:
国军贡献= 108.72/(108.72+0.45) = 99.59%
八路军贡献= 0.45/(108.72+0.45) = 0.41%
Read more: 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 史海钩沉 - 贝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