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重要历史阶段。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国共合作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国民党政府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军队建设和对日政策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而中国共产党则具有坚定的抗日立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国共两党开始了合作。
二、国共合作的意义1.实现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合作使得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国共两党在政治上达成共识,共同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加强了中国军队的抗战能力国共合作使得中国军队的抗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共产党的军事经验和组织能力为国民党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国共两党合作成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3.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共产党提出的土地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理论为中国农民争取了更多权益,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状况。
同时,国共两党也在抗日战争中加强了对教育、卫生、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4.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军队的抵抗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分散了兵力,为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战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国共合作的不足与反思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虽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摩擦和冲突。
这些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国共内战的爆发。
然而,尽管存在不足,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民族的壮举和伟大的历史时期。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组织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力量及其贡献。
一、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历经曲折,于1937年9月12日达成《南京谅解》。
国共两党停战和献金银十二点半,共同抗日。
这次停战和献金银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重要的组织力量,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加强了国共两党的联系和团结。
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此后,国共两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抗日统一政权,协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国共两党合作的组织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最大的组织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二、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在抗日战争期间,各族人民不分种族、不分阶层、不分信仰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组织力量。
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团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
它为未来的中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种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
三、地方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各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力量也十分突出。
在抗日战争初期,许多地方分别建立了地方抗日民众自卫组织,参加了抗日战争,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抗战的组织力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但都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民间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除了国共两党、各地抗日统一战线之外,还有各界民众的积极参与。
无论是抗日武装、救亡募捐、义勇军等都是民间的抗日组织,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民间力量是最具有特色的力量,它代表着广大民众的意志和声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最具有感召力的力量,既反映着民心所向,也执行着抗日政策。
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作业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班级: 12土木(2)班*名:***学号: ********** 指导教师:***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摘要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1]关键词国共两党、全民抗战、各自作用1 引言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
抗战期间,举国上下社会各阶级、阶层、各界各族同胞、各党派团体、爱国人士、海外华桥,同仇敌汽,共赴国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日军的失败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苏联认为日军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们出兵东北,美国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扔了原子弹,我承认,在击败日本的道路上,美国苏联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饱受战争之苦的亚洲人民永远会记得,但是,我认为无论是苏联的进军东北还是美国的原子弹,都只是一个加速日军失败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原因,在这次浩劫中,唱主角的最后还是要归到国民党和共产党这对“冤家”上来。
[2]2 抗战初期形势“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加紧了对华侵略的步伐和发动全面战争的准备。
1937年7月7日,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爆发。
从“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攘内必先安内”的方针指导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
[3]直到1935年,才开始着手进行抗战的准备,修筑了一批战备公路、铁路和国防工事。
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十年国内革命战争,经济萧条,工业落后,坦克,汽车,甚至连大口径火炮都不能生产,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与日本差距较大。
虽然在军队人数上占优势,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差别很大。
国共两党两军在中国抗战中的地位与贡献

文 / 岳 思平
关 于 国共 两 党 两 军 在 中 国抗 战 战 略地位 与 历史 贡 献如何 评价 ?换 言
不 血 刃地 侵 占了热 河 省 ( 今 河 北 省承 德地 区) ;共达 1 3 5万平方 公里 的 国
议和 国 防联席 会议 上 , 仍 没有 放 弃 以
继 中 国东 北 国土 沦 丧 后 , 华北、 华 中 部 分权 益 继 续丢 失 , 让 广 大 抗 日前 线 爱 国 官 兵 的 鲜 血 基 本付 之 东 流 。其
战线 初 步形 成 , 为全 国抗 战 的 实现 创 造 了政 治前 提 ; 其 独 立领 导 的东 北抗
日联 军 发展 到约 3万人 , 将东北抗 日
持 久 战 战略 总方 针 的区别 与联 系 等 。
部抗战 的进程 。九一八事变前后 , 杨
靖宇、 赵 尚志 、 周 保 中和 赵 一 曼 等一 批共产党员 , 由关 内 到 达 东 北 , 或直 接创 建 反 日游击 队 , 开 辟 东 北敌 后 战
七七事 变前及全国抗战初期
就一 般 意 义 说 ,中 国抗 战是 1 4 年 还 是 8年 , 是 以人 民 抗 战还 是 单纯 执 政 的 国民政 府 抗 战声 明作 为 标 志 , 会 得 出两 种截 然 不 同的 结论 。如 从 人 民抗 战 的 立 场 看 , 就是 前者 , 而 不是 后者 , 即 中 国抗 战 为 1 4年 , 1 9 31年 至 1 9 3 7年 是 中 国 局 部 抗 战 阶 段 ,
“ 长城 为 疆界 ” 即承 认 日本 以侵 占辽 宁、 吉林 、 黑龙 江 和热 河 省 为代 价 , 求
之, 究 竟 谁 抗 谁 不抗 、 双 方 抗 战 地 位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辱之战,是一场卫国之战,经过八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而提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当时领导中国的国民党,这个执政党当时对抗战做了什么贡献呢?提起国民党当时的状态,我们总会想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几个字眼,国民党费尽心力的阻止共产党的发展与行动,限制了全民抗战的力量。
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抗日战争只会持续更久,只会让我们的发展晚的更多。
那么国民党的贡献都有什么呢?首先,国民党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的执政党,提出了抗战,就证明着中国并不甘遭人侵略,他在抗战初期抛弃了“让外必先安内”的口号,鼓励各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且最终做出了“联共抗日”的重要国策,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次,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代表中国政府,他的动员力是其他政党所不能相比的,国民党可以通过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来抗战。
国民党在1938年3月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其取决于民力。
”可见国民党认识到了动员人民的重要性。
同时,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拥有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有党员165万多人,其中军队党员达到100万多。
而同期的共产党只有党员4万余人,相差十分悬殊。
而国民党同时拥有在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与日抗战的实力。
最后,在外交上国民党同样做了杰出的贡献,积极利用同盟关系,积极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先后与和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签订了和平新约,中国从此摆脱了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从这四方面来看,国民党对于抗战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政府军,在面对日本野蛮的侵略的时候,在不抵抗只能亡国的情况下,国民党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并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浅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

浅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贡献作者:梁晶晶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第二次国共合作发生在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以说这一次合作的形成将中华民族的命运由衰败扭转向了复兴。
正是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维持:领导了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提供了人民革命队伍成长壮大的时间和空间;为新时期通过国共两党合作来实现两岸统一提供启示。
【关键词】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中国国际地位;革命力量;台湾问题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及蒋介石在庐山所发表的团结御侮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从1937年到1947年持续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但是国民党内部“反共”的浪潮从未停止过。
“1939年至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反共高潮,每一次都准备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内战,把国共关系推到破裂的边缘”,[1]其中就包括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后中共理智的应对维护了国共合作,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续发挥作用,并最终与国民党携手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长期以来的愿望是独裁和专政,抗战胜利后,这一派系便急于恢复独裁统治。
在重庆谈判中,中共代表以国家民族利益出发点“要求国民党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三民主义,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并长期合作”。
[2]虽然国民党表面上签署了“双十协定”并表示愿意遵循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使得他们拒绝进行任何民主改革,并以政治谈判为幌子,暗中全力准备内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在完成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后,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对中共所在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被迫在各个战场奋起抵抗,全面内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走向破裂。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与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与贡献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党的领导力量、军事指挥与战略布局以及社会动员等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与贡献。
一、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强的组织力量和先进的思想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核心领导力量。
首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理论。
党早期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团结各阶层人民为抗日事业共同奋斗,实现了国共合作的重要突破。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各级组织严密而有序,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军事指挥与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正确指导了中国军队的战略决策,并发挥了独立自主的指挥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的地方武装和中国工农红军,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的反“扫荡”作战,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势头,保证了党的力量和战略的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战略布局也非常灵活,善于运用游击战和武装斗争,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量,为正面战场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社会动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开展社会动员工作,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党在农村地区组织了抗日民兵队伍,有效地抵御了日军的侵略。
党在城市地区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战争。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军事运输、医疗救治、战争经济等方面进行协调和管理,为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结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与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党的卓越领导力量、正确的军事指挥与战略布局以及广泛的社会动员工作,都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贡献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世界革命斗争的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贡献不仅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浅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浅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关键词:国共两党抗日战争积极作用主导作用摘要: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争取取得的,国民党政府始终未曾投降过日本,在正面战场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可以说没有两个党在抗日中的合作,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文: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名族第一次全面动员,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华名族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觉醒。
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虽然在抗战后期两党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没有了以往的坚决,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基础。
在学习了老师您讲的近代史刚要之后,我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基础,课外学习内容辅助,浅谈一下我对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些看法。
一、从“"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开始”谈两党抗战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
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
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
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
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曾经或正在统治中国。
一个政党能从白手起家,而又能走向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个政党也不可能真如某些人的是邪恶的政党,人民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了他,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
而一些人之所以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因为反对而反对。
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上看充当了抗日的主力,这是与它作为中央政府,拥有几乎全部国家资源、外援和国家军队的地位一致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抵御了日军的全面大举进攻,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但因敌强我弱,不得不从沿海地区退守内地,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抗战中后期,日军尽管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还发动过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进攻,甚至在1944年还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但总体上日军的压力已经比抗战初期大大减轻。
这个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总的战略仍取守势,依靠美援物资,改进装备,整训部队,为反攻作准备,对于日军的进攻则进行有限的反击,一般是把日军打退回去,恢复原有阵地,偶尔也发动一定规模的反击作战。
共产党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后,将八路军大部开赴前线(留下一个旅保卫陕甘宁边区。
稍后组建的新四军也是大部开赴前线作战,军部及其直属部队驻扎云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随即深入敌后,分散主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敌后战场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日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三光”政策等毒辣手段无所不用;同时还要对付大量的伪军和汉奸、特务,与国民党“顽军”周旋。
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940年以后,国民党减少乃至停止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给养,中共搞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同时加强政治、军事、思想建设,在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平。
1944年开始,敌后战场开始向敌伪据点发起局部反攻。
到1945年,二战已近尾声,国共两党军队逐渐开始加强了对敌反攻作战,直到取得抗战胜利。
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中国的抗战史应该重新为国民党书写.那些国军的抗日老战士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历史将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为了保卫民族和人民而捐躯的烈士们.不管他们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