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目前各方面宣传以及影视剧所反映的看占题材多在歌颂八路军作战英勇无畏,同时也从侧面在不断的暗示人们国民党军队是如何的无能。

诚然,八路军的机制与骁勇已得到所有中国人的认可,然而今天我想通过我对这段不平凡战争的一些了解来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国民党军队。

在这些人身上依旧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人们去歌颂与学习。

这两支伟大的队伍均曾为我伟大民族之复兴流血牺牲,在这里,我谨以文献给所有的烈士们,愿他们的英魂保佑祖国繁荣昌盛(鉴于本文核心内容,我将以一些能说明我以上观点的例子论证中心主题)。

一.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要明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何种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国明党在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在我看来,国民党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首都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是当时中国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府,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至少从法律上时这样),因此只有过名党政府有能力代表当时的中华民国对日本宣战,进而加入到伟大的反法西斯斗争中。

反观当时的共产党则不具有这样的权利,这也是我党提出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又由于这种身份使得国民党成为战争后期盟国援助与合作的主要对象,这些盟友在抗日战争战略反击阶段起到了相当积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由于国民党控制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土地,同时掌握着那时的各个工商业部门,使其有能力发动国土防御战争,而我党当时生存条件艰苦,实际上不能与侵略者进行真正的全面作战。

所以国民党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必然参与者;其三,由于国民党为准备内战购买各种先进装备同时扩充军备使得国民党有能力从正面战场对敌人发动进攻,从一场战争的角度上看,国民党军从战略上起到了在正面战场延缓敌人进攻步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关键作用,因此国民党是这场战争进程与历史的决定者。

比如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共双方密切合作就成功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迫使日方大本营重新思考中国的战争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均的进攻步伐;又如在江阴阻击战中,年轻的中国海军不得不面对当时世界排名第三,总吨位一百倍于自身的日本海军。

如何看待中共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中共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历史回溯
背 景 背 景
方法态度
研 究 方 法 问 究 题 结 讨 果 论 问总 题结 讨论 历 史 回 溯 研
论文总结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抗 日 大 事 记
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 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 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 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 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 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背景
方法态度
历史回溯
问题讨论
总结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 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 的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3个 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速战速决 ” 的方针。消耗了日本 的军事、经济实力, 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1937年10月30日 国民政府迁都 国民政府将首都从南京迁至重庆,并发表告国民书,重申抗 战到底的决心。
背 景 背 景
方法态度
研 究 方 法 问 究 题 结 讨 果 论 问总 题结 讨论 历 史 回 溯 研
论文总结
1938年3月15日
台儿庄战役
抗 日 大 事 记
1938年4月20日 徐州会战 为报复台儿庄之败,日华中派遣军制订徐州会战计划,欲 分进合击,歼灭徐州附近国军主力。5月上旬,日军发动攻势, 国军向西后撤。5月19日日军攻占徐州,其华北方面军两个 师团向西追击国军,国军于中牟西方花园口掘开黄河南岸,造 成面积广大的黄泛区,阻滞日军进攻。 1939年5月1日 随枣会战 日军以两个师团向鄂西北大洪山至襄河地区国军第五战区 右集团军发起进攻,国军转为攻击日军侧翼。日军旋转向枣阳 方向国军左集团军进攻。后因左集团军后撤泌阳,无法达至围 歼目的,日军逐次撤回。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在二战期间,中国成为了太平洋战场上最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之一。

而在此时期,中国国民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背景、其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历史背景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的政党之一。

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党为了实现中国的统一,领导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然而,由于内部的分歧和经济的困难,国民党在军政方面并没有完全稳固的执掌权力。

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抗日领导力量。

国民党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其中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蒋介石。

蒋介石积极组织抗战,将中国各地形成的抗日军队整合到国民党的指挥下,形成了中国抗日的统一战线。

在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多次有效的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等。

尽管面临着日军的强大实力,国民党军队仍积极抵抗,并成功地保护了中国的重要城市和交通线。

此外,国民党还建立了统一的民族政权,加强了对抗战的经济调控。

通过推行国家主义政策和进行经济改革,国民党试图提升中国的国力,以更好地对抗来犯的日本侵略。

三、国民党面临的挑战尽管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国民党内部存在着许多派系和分歧。

这导致了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困难,一些内部人士甚至对国民党领导层的效果产生质疑。

这种内部矛盾对于有效地战斗抗日,并达成内部团结将是一大阻碍。

其次,由于战争的长期和持续,国民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

日军的进攻使得中国的经济基础受到了摧毁,国民党的政府和军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战争的进行。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挑战。

日军的侵略威胁中国的领土,国民党必须同时对付日军和解决国内的军阀混战,这使国民党在抗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四、结论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60年的岁月距离我们过于久远,留在我们大脑中的经典结论和权威说教过于深刻。

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重新唤起了国共两党对于那段难忘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的追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使国共两党从历史上的两次合作找到感情的另一个切入点,还历史真实,促进两岸关系和解,共同面对国内外分裂势力,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尤为必要,正逢其时。

国民党消极抗战的说法,主要指“七七”事变前。

在“七七”事变前六年,1931年,盘踞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国民党政府采取所谓“逆来顺受”的不抵抗政策。

日本侵略军只用了三个半月就占领了东北三省。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实行其早已确定的先占“满蒙”(即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然后入侵华北,直至占领整个中国的侵略计划的第一步。

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发生于“七七“事变以前,正是蒋介石为了反共置民族危亡于不顾而提出的口号,使得他臭名昭著。

全民抗战没能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时开始,也没有能在日本侵入华北时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侵略者妥协让步的缘故。

全民抗战之所以能在“七七”事变后爆发,主要原因是:1,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

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

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

在东北,有些国民党将领和民间力量,组织义勇军,抗击侵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更是在敌人统治下长期坚持作战。

2,其次,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国共合作,团结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自从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坚持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纲领,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土地改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一、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一)国民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1.接受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主张,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得以实现。

2.国民党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其一,打击了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其二,牵制了日军主力,在战略上起了配合敌后抗战,支援敌后战争的作用。

其三,掩护了国民党为建立大西北战略基地而进行的战略物资大转移,为坚持长期抗战,争取国内进步和国际援助争取了时间。

其四,振奋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国际赞誉,鼓舞了中华儿女坚持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3)国民党战场溃败的原因:其一,敌强我弱/ 其二,片面抗战。

(根本原因)/其三,战略战术上的错误。

其四,派系矛盾/其五,军队战斗力低下/其六,幻想对日妥协求和。

(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消极方面1.实行片面抗战路线2.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消极抗战、避战观战,未能改变战略总体上的溃败局面。

3.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实行了许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抗日的政策,给抗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抗日战争中的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推动国民党抗战到底,迫使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共产党和人民的要求。

2、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领导人民去实行这些主张,影响和推动国民党接受这些主张,而自己则是实行这些主张的模范。

(1)指出了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前途(中国必胜);(2)以充分的理由阐明了中国必胜的道理(《论持久战》);(3)提出了坚持长期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人民战争);(4)规划了抗战胜利的发展过程(著名的三阶段论)。

3、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独立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挺进敌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创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程之后,想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在这次艰辛的历程中,虽然国民党的气势慢慢衰减,共产党的作用越突明显,但是我认为国民党在这次抗战中还是有这不可磨灭的功劳……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主要有;好的作用;(1)是抗日的主要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是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徐州,武汉等一系列大战役,在台儿庄战役中还取得了大捷。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2)实行有利于抗战的政策,例如,成立了国民参政会,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公开发表政见的讲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

(3)为共产党敌后力量打下基础,为共产党力量的壮大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不好的作用;(1)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对于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我认为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教科书上接触到的,在抗战历程上,大多都是在肯定共产党的作用,但是就忽略了国民党的作用,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另一方面,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

教科书上为了突出共产党在后来的巨大作用和必须作用时,有意无意中就削减了肯定国民党的正面意义,再加上蒋的一些对共产党的不恰当举动,就让我们对国民党有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埋没了这个党的积极作用,如果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我就要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共产党,是国民党在前线争斗着,共产党才有时间去壮大,去发展的。

近代史-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

近代史-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刘晨阳,安晓鹏,毛鹏飞●评价的前提: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拥有宽阔的胸襟,抛弃对国民党的成见。

●正确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意义: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台湾问题的何去何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意的事项:既不能夸大共产党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国民党的贡献;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中华民国政府军)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等●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游击队主要战役:平型关会战、百团大战等正面战场战役淞沪战役(1937年8月至11月)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昆仑关会战(1939年12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至6月)滇缅会战(1942年2月-1945年3月)…………等22次大型会战国民党“消极抗日”?1.“七七事变”之后,民族危机亦是国民党统治危机;2.在局部战争失败和“消极抗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国民党始终坚持了抗战没有缴械投降;4.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牺牲。

对于一个和共产党并肩战斗八年的伙伴不能简单的用“消极抗日”概括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1.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2.和敌后战场相辅相成3.拖住了日军兵力,防止其北上进攻苏联4.远征军援缅作战:滇缅战争5.空军和海军抗战6.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积极的评价[1]:从战略上和战役上,都是抗日主要战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

⏹严厉的批评[2]:军事战略方针错误: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 防御和退却基本上是无计划的、混乱的;抗日战争中期正面战场⏹以往的评价: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另一种观点: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发起多次攻势作战;但由于指挥失误和战略失误,未能扭转正面战场形势;正面战场避战,以保存实力等待国际形势变化[3];注意游击战争、持久战。

由入缅作战谈及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由入缅作战谈及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由入缅作战浅谈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全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现如今,大家也许只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国民党的作用。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兵将是爱国的,他们在许多战役(长城战役、四大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等)中顽强不屈的表现与其作用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现在我就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这一角度谈谈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首先,我想说为什么国民党当局放着国内大面积的沦陷区不去收复,而要出兵外国?为什么国民党派遣了大量精兵(国民党嫡系中的嫡系)名将(杜聿明、郑洞国、卫立煌、孙立人、戴安澜等)入缅?这是因为出兵缅甸有着保卫滇缅公路的目的。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修建于1938年,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竣工后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有资料表明,仅从1939年7月至1942年5月的近3年中,滇缅公路抢运的军需品共计45.2万吨、汽车1.3万辆。

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从这条路运人中国的物资共约49万余吨,其中包括油料20多万吨,武器弹药、药品、交通通讯器材等20万吨和其他军需物资。

正因如此,国民党当局才下决心不惜代价的入缅作战。

试想一下,如若这条唯一的生命线没了,我们抗日前线的物质就无法保障,原本困难的局面就更加困难,胜利就遥遥无期了。

同时,中国远征军不像其他一些国民党军队,一打就散,一打就降。

他们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第5军机械化200师在戴安澜师长带领下能够在同古顶住日军15军约两个师团的进攻,长达十二个昼夜;新38师在孙立人师长带领下能从日军的包围圈中以少胜多,成功地营救近万人的英军主力;这与美英部队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地向日军投降,英军在缅甸望风而逃相比,可以说是盟军对抗狂妄南进日军的最大亮点。

也正是我们远征军的英勇表现,改变了盟军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正如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曾说:“若给中国军队精良的装备,他们可以战胜世界上任何军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辱之战,是一场卫国之战,经过八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而提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当时领导中国的国民党,这个执政党当时对抗战做了什么贡献呢?
提起国民党当时的状态,我们总会想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几个字眼,国民党费尽心力的阻止共产党的发展与行动,限制了全民抗战的力量。

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抗日战争只会持续更久,只会让我们的发展晚的更多。

那么国民党的贡献都有什么呢?
首先,国民党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的执政党,提出了抗战,就证明着中国并不甘遭人侵略,他在抗战初期抛弃了“让外必先安内”的口号,鼓励各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且最终做出了“联共抗日”的重要国策,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次,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代表中国政府,他的动员力是其他政党所不能相比的,国民党可以通过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来抗战。

国民党在1938年3月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其取决于民力。

”可见国民党认识到了动员人民的重要性。

同时,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拥有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有党员165万多人,其中军队党员达到100万多。

而同期的共产党只有党员4万余人,相差十分悬殊。

而国民党同时拥有在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与日抗战的实力。

最后,在外交上国民党同样做了杰出的贡献,积极利用同盟关系,积极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先后与和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签订了和平新约,中国从此摆脱了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从这四方面来看,国民党对于抗战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政府军,在面对日本野蛮的侵略的时候,在不抵抗只能亡国的情况下,国民党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并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这场战役是日军的噩梦,让日军同样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让他们明白侵略中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这次战役虽然以国民军退出武汉失败告终,但是他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而日军由于国力损耗巨大而只能延缓进攻,并且战线的拉长使得日本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所以拖住了大量的日本军队。

从而阻止了日军的继续行动,局面变得僵持了起来。

同时国民党的积极抗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法西斯之一的日本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国土上,使得日本无心攻打其他国家,从而使得最终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而中国也因此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然而事
情总有两面,国民党在抗战中同样有着不小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全民抗战的力量。

第一,蒋介石在决定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会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样使得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损失十分严重。

第二,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纪律不严明,各个派系各怀鬼胎,导致十分难以统一,互不相容,极大地抵消了抗日有生力量。

第三,当抗战进入僵持阶段之后,由于日本对华侵略方针的改变,使得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政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国民党从此由片面抗战变成了消极抗战。

这样限制了抗日的力量,使得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

第四,蒋介石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在那八年的抗战之中,中国人民为胜利付出了太多太多,诚然,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虽然国民党在政治和军事上有一些原则性的错误,但我们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贡献,国民党在原则上是与民族利益一致的,始终坚持抗日方针,直到抗战的胜利。

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获得的一次伟大的胜利!
英商1301班
U201317160
楚璐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