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第一章飞机结构

第一章飞机结构
用来连接机翼与机身,把机翼上的力传递到机身隔框上。接头 分为固接和铰接两种,固接的接头,接点既不可移动,也不可转动; 因此,它既能传递剪力又能传递弯矩。铰接不可移动、但可以旋转, 只传剪力,不传弯矩。
单块式机翼:梁弱,多长 桁、厚蒙皮
• 由蒙皮、桁条和缘条组 成一整块构件。现代飞 机多采用单块式机翼。
桁条
蒙皮
纵向元件有翼梁、长桁、墙(腹板) 横向元件有翼肋(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 以及包在纵、横元件组成的骨架外面的蒙皮
一、蒙皮:蒙皮的直接功用是形成流线型的机翼外表面。 蒙皮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局部气动载荷;
蒙皮还参与机翼的总体受力—— 它和翼梁或翼墙的腹板组合在一起, 形成封闭的盒式薄壁梁承受机翼的扭矩



构航 空
工 程 学
孟 令
院兵
第0章 授课计划
授课内容 第一章 飞机结构 第二章 重量与平衡 第三章 液压系统 第四章 起落架系统 第五章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第六章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第七章 防水排雨系统 第八章 飞机燃油系统 第九章 飞机防火系统 第十章 飞机电子系统
课时 12 8 8 8 6 6 4 4 4 4
• 加强翼肋:除具有普通翼肋的功用 外,还作为机翼结构的局部加强件, 承受较大的集中载荷或悬挂部件。
翼肋RIB
形成并维持翼剖面之形状;并将纵向骨架与蒙皮连成一体; 把由蒙皮和桁条传来的空气动力载荷传递给翼梁。
68
蒙皮
• 承受空气动力,形成和维持机翼外形,并承受扭矩,有 些机翼蒙皮还承受弯矩。
接头
• 特点:蒙皮较厚;桁条 较多而且较强;弯曲引 起的轴向力由蒙皮、桁 条和缘条组成的整体壁 板承受。
• 优点:能较好的保持翼 形;抗弯、扭刚度较大; 受力构件分散;

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

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

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民航概论》主要知识点第⼀章总论第⼀节民⽤航空基本概念1.航空的概念及其与航天的区别;答:⼈类在⼤⽓层中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空,在⼤⽓层之外的飞⾏活动称作航天。

2.常见航空及航天领域的应⽤;答:3.航空业所包含的部分;答:航空器制造业,军事航空,民航航空。

4.民⽤航空的定义及两⼤组成部分;答:定义:使⽤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航空。

成:航空运输,通⽤航空5.航空运输与通⽤航空分别所包含的航空活动;答:航空运输:以航空器进⾏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通⽤航空:(1)航空作业,(2)其他类通⽤航空6.民⽤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民航主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民航院校及其单位性质)。

答:政府部门,参与航空运输的各类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航空各种活动的个⼈和企事业单位第⼆节世界民航发展历史1.第⼀架有动⼒可⼈为操纵的飞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答:1909年法国⼈莱⾥奥2.世界上第⼀部国家间航空法,第⼀次确⽴国家空中主权原则:巴黎公约》(与《芝加哥公约》对⽐)1919年;3.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并规定成⽴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公约:国际民⽤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1944年;4.1947年成⽴国际民⽤航空组织ICAO。

5.1852年,法国,飞艇,由⼈进⾏操纵的有动⼒的航空器。

6.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7.1909年,法国,布莱⾥奥(louis Bleriot)成功的飞过了英吉利海峡(40KM),⾸次国际航⾏。

8.1914---1918年,第⼀次世界⼤战,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9.1919年,巴黎和会(法国草拟航空公约,38个国家签署),巴黎公约,第⼀部国家间的航空法。

10.1919年,德国,⾸先在国内民航运输,后成⽴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第三节中国民航发展历史1.中国第⼀架飞机1909年发明,发明者:冯如;2.中国第⼀条航线:北京——天津,1920年;3.中国第⼀条国际航线:⼴州——河内,1936年;4.⼆战时期从昆明经喜马拉雅⼭往返印度的“驼峰航线“;5.建国初期的“两航起义”;第⼆章民⽤航空器第⼀节民⽤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1.航空器根据与空⽓的密度关系及有⽆动⼒的分类标准;答:航空器根据获得升⼒⽅式的不同分为两类:⼀类由于总体的⽐重轻于空⽓,依靠空⽓的浮⼒⽽漂浮于空中的称为轻于空⽓的航空器。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养措施: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 如清洁、润滑、防腐等,以延长飞 机结构的使用寿命
修理方法:根据故障情况选择合适 的修理方法,如更换损坏部件、修 复损坏部位等
飞机结构的检查: 定期检查飞机结构, 及时发现问题
修理方法:根据飞 机结构的损坏程度, 选择合适的修理方 法
更换部件:当飞机 结构损坏严重时, 需要更换部件
起落架:用 于飞机在地 面滑行、起 飞和降落时 的支撑和缓 冲
发动机:提 供飞机的动 力,包括活 塞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 等
控制系统: 包括飞行控 制系统、导 航系统、通 讯系统等, 用于控制飞 机的飞行状 态和飞行路 线。
机身:飞机的主体结构,包括驾驶舱、客舱、 货舱等
机翼:产生升力,保持飞机在空中飞行
力的传递效果:保 证飞机的稳定性、 安全性和舒适性
重心:飞机的重心是飞机各部分重量的平衡点,是飞机稳定飞行的关键因素
平衡:飞机的平衡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出现倾斜、翻滚等现 象
重心位置:飞机的重心位置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通常位于飞机的中部或后 部
平衡调整:通过调整飞机的重心位置和配重,可以改变飞机的平衡状态,提高飞机的 稳定性和操控性
尾翼:控制飞机的俯仰、偏航和滚转
起落架:支撑飞机在地面滑行、起飞和降落
动力装置:提供飞机飞行所需的动力,包括 发动机、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等
控制系统: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和速度,包 括操纵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铝合金:轻质、高强度、耐腐蚀
钢: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
钛合金: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
玻璃纤维:轻质、高强度、耐腐蚀
机身是飞机的主要承力部件, 承受飞机的重量和飞行时的载 荷

上册飞机结构

上册飞机结构

(上册)第1章飞机结构1、飞机在匀速直线飞行,这些外载荷必须满足下列平衡方程:(图1.1-1)ΣX=0 P0=D0(发动机推力等于气动阻力)ΣY=0 L0=W(气动升力等于飞机重力)ΣM=0 M A=M B(抬头力矩等于低头力矩)2、飞机过载分为机动过载和突风过载。

飞机过载n y的定义是:作用在飞机上的升力L和飞机飞行重量W之比。

即n y=L/W飞机过载是代数值,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正负。

3、机动过载:滚转角越大,过载值越大。

n y=1/cosγ(图1.1-2)4、对飞机结构受力影响比较大的是垂直突风。

垂直突风主要是改变气流对飞机运动速度的方向,从而产生较大的突风过载n y。

5、当飞机进行水平飞行或垂直上升、下滑时,飞机各部位运动的加速度与飞机重心处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此时附加过载等于零Δn y=0,部件过载等于全机过载。

6、当飞机以角加速度绕机体纵轴向右转动时,左侧机翼过载大于右侧机翼过载。

7、当以大速度、小迎角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吸力都很大。

8、最大使用过载和最小使用过载是对飞机结构进行总体强度设计的主要依据。

9、所谓速度-过载飞行包线就是分别以空速和过载系数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根据飞行使用限制条件(最大过载、最小过载、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形成飞机飞行的限制包线。

10、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之比叫做安全系数f, f=P设计/P使用使用载荷(限制载荷)是飞机在使用过程中预期的最大载荷;设计载荷又叫极限载荷。

11、结构强度:飞机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极限载荷至少3秒而不破坏。

12、机构的刚度:结构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叫做结构的刚度。

在直到限制载荷的任何载荷作用下,变形不得妨害安全飞行。

13、结构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原平衡状态的能力叫做结构的稳定性。

杆件受压有两种破坏形式:一种是杆件轴线变弯,杆件不能保持直杆形状与载荷平衡,这种失稳被称为总体失稳。

另一种是杆件轴线保持直线,组成杆件的薄壁产生了皱折,这种失稳被称为局部失稳。

民航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民航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构,装有自动驾驶 装置,起落架可以收放,机上装有 两台功率为410千瓦的发动机
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6年的战争中, 航空技术取得了飞跃发展,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很大的作 用,特别是战争后期喷气飞机的出现,飞机在战争中被 大量使用,为以后民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飞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民航业的兴旺发展
7、高速发展时期(2005——至今)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 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17.6% 。 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总量达到573亿吨公里 ,旅客运 输量达到2.9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到557.5万吨。北京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868万人次,稳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15.8万吨,居全球第三 位。
一、最早的飞行器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了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文明古国在航空方面也有了许多前奏。 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了空气 动力制作了木船上的帆和舵,以及风扇、风车等。 2000多年前,(21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风筝,它也 是世界上第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并且已得到世界的 公认。
1958年开始的民用喷气时代是民航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标志着民航进入了全球大众化运输的新时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58年民用航空经历 了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民用航空发展的特点: 国际航空迅速发展,机场和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大量兴建, 直升机进入民航服务,喷气民用飞机的研制进入试用阶 段。
三、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1、创建时期(1949-1957)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民航事业 迈向了新起点。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 从此开始了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新篇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第⼀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类利⽤载⼈或不载⼈的飞⾏器在地球⼤⽓层中和⼤⽓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为的总称。

其中,⼤⽓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层的外缘距离地⾯的⾼度⽬前尚未完全确定,⼀般认为距地⾯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超⾳速战⽃机3.简述直升机的发展史、特点及其旋翼的⼯作原理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向飞⾏但速度⽐较低、航程相对较短;⼯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和推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因此对直升机⽽⾔由旋翼带动空⽓向下运动,每⼀⽚旋翼叶⽚都产⽣升⼒,这些升⼒的合⼒就是直升机的升⼒。

4.试述航空飞⾏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原理A.轻于空⽓(浮空器):⽓球;飞艇。

原理:靠空⽓静浮⼒升空。

⽓球没有动⼒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和操纵⾯,可控制飞⾏⽅向和路线。

B.重于空⽓: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动⼒克服⾃⾝重⼒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升⼒,装有提供拉⼒或推⼒的动⼒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姿态的操纵⾯,滑翔机最⼤区别在于升空后不⽤动⼒⽽是靠⾃⾝重⼒在飞⾏⽅向的分⼒向前滑翔(装有的⼩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升⼒,其旋翼⽊有动⼒驱动,由动⼒装置提供的拉⼒作⽤下前进时,迎⾯⽓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升⼒;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平运动所需要的拉⼒都由旋翼产⽣;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产⽣升⼒和拉⼒。

5.简述⽕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航天器:a.⼈造卫星(科学卫星、应⽤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球探测器、⾏星探测器);B.载⼈航天器:a.载⼈飞船(卫星式、登⽉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第1章飞机结构特点

第1章飞机结构特点

2.整体式翼梁 整体式翼梁是一种用高强度合金钢锻制成的腹 板式翼梁。 它的优点是:刚度较大,截面尺寸可以更好地 做得符合等强度要求。


高强度合金钢 刚度大 加工成型难
3.桁架式翼梁 在翼型较厚的低速重型飞机上,常采用桁架式 翼梁。这种翼梁由上下缘条和许多直支柱、斜支 柱连接而成。翼梁承受剪力时,缘条之间的支柱 承受拉力或压力。缘条和支柱,有的采用硬铝管 或钢管制成,有的则用厚壁开口型材制成。

目前,与世界先进、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 民航事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而且民航事业将有着 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民航飞机将会越 来越多,飞机增多则意味着飞机结构的修理工作 量也将会随之增多; 其次,伴随着我国现有民航飞机机龄的增长, 民航飞机结构修理工作也将会随之大大增加;
一、飞机的组成(见图1)
飞机结构: 机体:机身(装载) 机翼(产生升力) 尾翼(使飞机具有操纵性与稳定性) 起落架(起飞、着陆、滑跑) 发动机(产生推力) 操纵系统(保证操纵性与稳定性) 机载设备(保证飞机可靠控制与飞行安全)等
图1 飞机的组成
二、机身总体布局 机身一般由两段或多段构成。图2为B737 飞机的总布局图,它的机身分为四个生产 段(或称制造段)。

五、飞机结构修理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是检查损伤处,确定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第二步是根据损伤的程度、类型及其位置,同时依据 相应的飞机结构修理手册,确定修理工艺以及编制修理 工艺卡; 第三步按修理工艺卡实施修理,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

六、我国民航飞机结构修理工作现状、地位及前景
飞机结构修理工作主要是在有能力进行 C检或C检以上 的大型民航飞机维修厂(基地)进行。 中小型民航飞机维修厂(站)只作一些少量的、简单 的飞机结构修理工作。 民航飞机结构修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民航飞机各类 损伤的钣金结构件和复合材料构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原 有的功能并符合适航要求。它主要包括对机身、机翼和 尾翼的结构件(如梁、桁条、隔框、蒙皮等)、各类舱 门和燃油箱等的修理。

第1章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

第1章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

(1)蒙皮
除了整体壁板外,近来夹芯蒙皮也得到推广。夹芯蒙皮由两层 薄金属板或复合材料层板与轻质疏松或蜂窝结构夹芯互相连接而成。 夹芯蒙皮可以降低翼面结构质量,提高翼面刚度和表面品质(无铆 缝),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防震、抵抗裂纹及其他损伤扩展 能力。
F15尾翼和方向舵蒙皮 是全厚度铝夹芯和硼-环 氧复合材料面板构成的 蜂窝壁板。前、后缘为 全铝蜂窝结构。
桁条
蒙皮 传来的力 翼肋
翼肋 传来的力
桁条
翼肋 桁条 蒙皮
翼肋
(2)桁条
桁条按截面形状分有开式和闭式;按制造方法分有 板弯桁条和挤压桁条。板弯开式桁条由板材制造, 容易弯曲,与蒙皮贴合好,得到翼面光滑,容易与 蒙皮及其它构件固接;板弯闭式桁条可提高型材和 蒙皮压缩临界应力。挤压型材比板弯型材具有较厚 的腹板,受力临界应力较高,但与蒙皮(特别是弯 度大的蒙皮)难以固接。
纵墙还起到对蒙皮的支持,以提高蒙皮的屈曲承载能力。通常腹 板设有减轻孔,为了提高临 界应力,腹板用支持型材加 强。后墙则还有封闭翼面内 部容积的作用。
(5)翼肋
翼肋分为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 普通翼肋
构造上的功用是维持机翼剖面所需的形状,并将局部气动载 荷从蒙皮和桁条传递到翼梁和蒙皮上。一般它与蒙皮、长桁相连, 翼面受气动载荷时,它以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向蒙皮、长桁提供垂 直方向的支持。同时,翼肋又沿周边支持在蒙皮和梁(或墙)的 腹板上,在翼肋受载时,由蒙皮、腹板向翼肋提供各自平面内的 支承剪流。
§1.2 机翼结构形式
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和滚转操纵力矩的主要部件,同时也是现代飞 机存储燃油的地方。机翼作为飞机的主要气动面,是主要的承受气动 载荷部件,其结构高度低,承载大。机翼通常有以下气动布局形式: 平直翼、梯形翼、三角翼、后掠翼、边条翼、前掠翼、变后掠翼和菱 形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飞机结构及其特点郭 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飞行器制造技术基础2本章内容§1.1飞机结构及组成 §1.2 机翼结构形式 §1.3 机身结构形式 §1.4 尾翼结构形式 §1.5 起落架结构形式 §1.6飞机制造工艺的特点3 §1.1 飞机结构及组成主要由机体、飞机操纵系统、飞机动力装置和机载设备等部分组成,其中机体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部件,构成飞机的主体结构。

4§1.1 飞机结构及组成5 本章内容§1.1飞机结构及组成 §1.2 机翼结构形式 §1.3 机身结构形式 §1.4 尾翼结构形式 §1.5 起落架结构形式 §1.6飞机制造工艺的特点6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和滚转操纵力矩的主要部件,同时也是现代飞机存储燃油的地方。

机翼作为飞机的主要气动面,是主要的承受气动载荷部件,其结构高度低,承载大。

§1.2 机翼结构形式7 §1.2 机翼结构形式机翼通常有以下气动布局形式:平直翼、梯形翼、三角翼、后掠翼、边条翼、前掠翼、变后掠翼和菱形翼等。

8§1.2.1机翼的基本组成☐机翼重量一般占全机重量的8%-15%,机翼结构重量占机翼重量的30%-50%。

☐机翼一般由机翼主盒、襟翼、扰流片、副翼、前缘襟翼、发动机吊挂等部分组成。

9机翼的基本元件机翼结构属薄壁型结构形式,构造上主要由蒙皮和骨架结构组成。

机翼的基本结构元件是由纵向骨架、横向骨架以及蒙皮和接头等组成。

⏹纵向骨架——沿翼展方向安置的构件。

⏹横向骨架——沿翼弦方向安置的构件。

10(1)机翼蒙皮☐蒙皮的直接功用是保持机翼外形和承载,蒙皮将作用在上面的局部气动力传给结构骨架。

在总体承载时,蒙皮和翼梁或翼墙的腹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盒式薄壁结构承受翼面扭矩,与长桁一起形成壁板承受翼面弯矩引起的轴力。

载荷种类 材料用途 气动力 布质、层板、薄金属 早期低速飞机 气动力、弯曲、剪切、扭转铝合金、复合材料 马赫数小于2.5民机 钛合金或不锈钢高温区和马赫数大于2.5波音787,大约有一半蒙皮是碳纤维合成材料;高空超音速战略侦察机黑鸟SR-71(3.5马赫)采用钛合金蒙皮;米格-25(3马赫)合金钢。

蒙皮和桁条组成的壁板有组合式或整体式。

某些结构形式(如多墙式蒙皮)的蒙皮很厚,可从几毫米到十几毫米,常做成整体壁板形式,这时,蒙皮将成为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承受弯矩的受力结构。

整体壁板可以减少连接件的数目,提高翼面整体油箱的密封性,可在保证足够强度和刚度条件下得到轻的光滑翼面。

12夹芯蒙皮由两层薄金属板或复合材料层板与轻质疏松或蜂窝结构夹芯互相连接而成。

夹芯蒙皮可以降低翼面结构质量,提高翼面刚度和表面品质(无铆缝),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防震、抵抗裂纹及其他损伤扩展能力。

F15尾翼和方向舵蒙皮是全厚度铝夹芯和硼-环氧复合材料面板构成的蜂窝壁板。

前、后缘为全铝蜂窝结构。

蒙皮类零件制造工艺难点 13 1、尺寸大——下料如何准确2、外形复杂——如何保证曲面准确3、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等——如何成形14(2)机翼桁条☐桁条(也称长桁)是纵向较为细长的杆件,与蒙皮相连,对蒙皮起支持作用,一般还与翼肋相连,受翼肋支持。

桁条是纵向骨架中的重要受力构件之一,承受翼面弯矩引起的轴向力和局部气动力引起的剪力,这些 力的大小取决于翼面 的结构形式并决定桁 条横截面的形状和面 积。

蒙 皮传来的力桁 条 翼 肋 传来的力翼 肋 蒙 皮传来的力 桁 条 翼 肋 桁 条 翼 肋蒙 皮 蒙 皮 传来的力 15桁条按截面形状分有开式和闭式;按制造方法分有板弯桁条和挤压桁条。

板弯开式桁条由板材制造,容易弯曲,与蒙皮贴合好,得到翼面光滑,容易与蒙皮及其它构件固接;板弯闭式桁条可提高型材和蒙皮压缩临界应力。

挤压型材截面可变,受力临界应力较高,但与蒙皮(特别是弯度大的蒙皮)难以固接。

板弯桁条挤压桁条桁条类零件制造工艺难点161、截面复杂——如何加工截面2、外形复杂——如何保证成形精度和效率3、刚性差——如何减少回弹17(3)翼梁☐翼梁由腹板和缘条(或称凸缘)组成,大多在根部与中翼段或与机身固接,剖面呈工字形或槽形。

☐翼梁是单纯的受力件,缘条承受由弯矩M 引起的拉压轴力。

由支柱加固的腹板承受剪力并能承受由扭矩引起的剪流。

在有的结构形式中,它是翼面主要的纵向受力件,承受翼面全部或大部分 弯矩。

18整体式翼梁:1.机翼与机身接头的耳片;2.挫修垫板;3.固定座①构架式翼梁 ②组合式梁 ③整体锻造梁12319 (4)纵墙☐纵墙的构造与翼梁相似,但缘条比梁缘条弱得多,而且不与机身相连,其长度有时仅为翼展的一部分。

纵墙通常布置在机翼的前后缘部分,与上下蒙皮相连,形成封闭盒段,承受扭矩,纵墙一般都不能承受弯矩。

靠后缘的纵墙还可以悬挂尽襟翼和副翼。

☐纵墙还起到对蒙皮的支持,以提高蒙皮的屈曲承载能力。

通常腹板设有减轻孔,为了提高临 界应力,腹板用支持型材加 强。

后墙则还有封闭翼面内 部容积的作用。

20(5)翼肋翼肋分为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普通翼肋:构造上的功用是维持机翼剖面所需的气动外形。

☐加强翼肋:主要用于承受固定在翼面上的部件(起落架、发动机、副翼及翼面其他活动部分悬挂接头)的集中力和力矩,结构不连续的地方(翼面结合处和大开口)也要布置加强肋。

21加强肋有很大的横截面积,挤压型材制成的缘条、腹板不开口,用支撑角材加强,翼肋上的桁条重新对接,不需要切断翼肋缘条。

有时这样的翼肋由锻件制造,或采用桁架式结构。

腹板式翼肋加强翼肋构架式加强肋围框式翼肋22波音747-400机翼翼肋长桁墙框肋类零件制造工艺难度23 1、短边——如何设计翻边工艺 2、外形复杂——如何加工复杂外形24§1.2.2 机翼结构形式☐机翼的特点是薄壁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分散连接,如铆接、螺接、点焊、胶接或混合方式,如胶铆。

☐通常按照强度设计的要求选择机翼结构形式,典型的受力形式有:(1)蒙皮骨架式(薄壁结构) (2)整体壁板式(厚壁式) (3)夹层结构25 (1)蒙皮骨架式按照抗弯材料的配置,蒙皮骨架式翼面可分为梁式、单块式和多墙式三种结构形式。

26①梁式结构☐多用于相对厚度大、结构载荷参数较小、要大开口的翼面中,或用在机翼与机身需要安排设计分离面的布局中。

☐构造特点:蒙皮很薄,常用轻质铝合金制作,纵向翼梁很强,纵向长桁较少且弱,有时在与翼肋相交处断开,梁缘条的剖面与长桁相比要大得多。

☐按翼梁的数目,梁式结构可分为单梁式、双梁式和多梁(3~5根梁)式。

27 单梁式结构翼梁通常放在剖面最高处,以便充分利用结构高度,提高翼梁的抗弯能力,减小缘条中因弯矩引起的拉压轴力,减轻翼梁质量。

这种翼面通常布置1~2根纵墙形成闭室,提高翼面抗扭能力,前后纵墙还可用来固定副翼、襟翼及缝翼。

281-前梁;2-后梁;3-后墙;4-桁条;5-普通翼肋; 6-蒙皮;7-梁缘条;8-立柱;9-接头;10-加强翼肋双梁式结构翼面内部空间合理利用较有利,两梁之间结构高度较大的部位可用来收藏起落架或放置燃油箱,但梁的高度降低,结构较重。

29梁式结构优缺点优点:☐由于翼梁之间的跨度较大,因此便于利用机翼的内部容积; ☐蒙皮上开口方便,对结构承弯能力影响较小;☐机翼、机身通过几个集中接头连接,对接点少,连接简单。

缺点:☐蒙皮承弯作用利用不充分;☐蒙皮失稳后易出现皱纹,增大阻力;☐生存性比其他承弯材料分散性大的结构形式低。

30☐随着飞行速度的进一步增大,为保持机翼有足够的局部刚度和扭转刚度,需要加厚蒙皮并增多桁条,由厚蒙皮和桁条组成的壁板已经能够承受大部分弯矩,因而梁的凸缘就可以减弱,直至变为纵樯, 于是就发展成为了没有翼 梁的单块式机翼。

②单块式结构从构造上看,单块式机翼的长桁较多且较强;蒙皮较厚;长桁、蒙皮组成可受轴向力的壁板。

31 ☐单块式机翼仅在前后梁之间的中央部分为受力的上下壁板,形成一个翼盒,称为盒形梁。

☐为了充分发挥单块式机翼的受力特点,左、右机翼一般连成整体贯穿机身。

但有时为了使用、维护方便,在展向布置有设计分离面。

分离面处采用沿翼箱周缘分散连接的形式将机翼连为一体。

32单块式结构的优缺点☐优点--蒙皮在气动载荷作用下变形较小,材料向剖面外缘分散,抗弯、抗扭强度及刚度均有所提高,安全可靠性比梁式结构好。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大开口后,需加强周围结构以补偿承弯能力。

与机身连接时,接头必须沿周边分布,结合点多,连接复杂。

为了充分发挥单块式结构的受力特性,左、右翼面最好连成整体贯穿机身。

33 ③多墙式结构☐多墙式结构由厚的承力蒙皮和多根墙组成,除在受集中力部位安排加强肋外,一般不安排普通肋。

可有效解决薄机翼的强度、刚度与减轻结构质量之间的矛盾,对于高速飞机的薄机翼情况特别适宜。

只能用于没有大开口的翼面,并被广泛设计成机翼整体油箱。

34多墙式结构的优缺点优点:☐抗弯材料分散在剖面上下缘,有较高的结构效率; ☐局部刚度及总体刚度大;☐受力高度分散(多墙抗剪、蒙皮分散受弯及多闭室承扭),破损安全性好,生存性高。

缺点☐不宜大开口; ☐与机身连接点多。

35(2)整体壁板结构☐由若干个大型整体件如整体蒙皮壁板、整体梁和整体肋组成,而整体件则是由整块毛坯加工制成的大型结构受力元件。

☐整体壁板翼面由蒙皮与纵向构件、横向构件合并而成上下两块整体壁板,然后再铆接装配而成。

36 1、结构形式:主要为等厚度蒙皮,结构简单,蒙皮与长桁和肋通过铆接方式连接起来。

优点:零件成形容易,一般采用拉形或滚弯成形。

缺点:零件数量多,蒙皮与长桁和肋的连接装配工作量大。

2、结构形式:带整体加强凸台、口框、下限、变厚度蒙皮等结构要素,与长桁和肋通过铆接方式连接起来。

优点:单个零件制造难度降低。

缺点:零件数量多,蒙皮与长桁和肋的连接装配工作量大。

3、结构特点:带整体加强凸台、口框、下限、变厚度蒙皮等结构要素,且筋条和蒙皮之间没有任何机械连接。

优点:结构整体性好,零件数量少,减重10-30% ,大幅降低连接装配工作量,密封性能好。

缺点:材料利用率低,成形难度大。

1. 简单蒙皮零件2. 铆接组合式整体壁板结构3. 整体带筋壁板结构3738国内研制的一种新型飞机上,为了进一步的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减少装配工作量,采用了飞机机翼整体壁板的设计思想。

它集变厚度蒙皮、长珩、梳状接头、口盖、横向加强肋与一起,形成新型的飞机机翼整体壁板。

☐加工后的尺寸为10880×640×64mm ,宽度方向的弧形弓高为13mm , 加工控制的要求是难点。

☐零件的协调要求高,相邻的壁板两端面和15个加强肋的位置偏移不能超过0.5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