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用药之中成药组分

合集下载

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名目

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名目
85
活血祛瘀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软胶囊:每粒装0.4g
86
益气活血
麝香保心丸
丸剂:每丸重22.5mg
87
益气活血
脑心通丸(胶囊、片)
丸剂:每袋装0.8g胶囊:每粒装0.4g片剂:每片重0.45g
88
益气活血
诺迪康胶囊
胶囊:每粒装0.28g
89
益气活血
血栓心脉宁胶囊
胶囊:每粒装0.5g
90
益气活血
参松养心胶囊
(八)安神剂
77
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丸(片)
丸剂:每丸重9g,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袋装6g、9g,每瓶装60g、120g片剂:每片重0.5g
78
养心安神
柏子养心丸
丸剂:每丸重9g,每袋装6g、9g,每瓶装60g、120g
79
养心安神
枣仁安神颗粒(胶囊)
颗粒剂:每袋装5g胶囊:每粒装0.45g
(九)止血剂
7
辛凉解表
牛黄清感胶囊
胶囊:每粒装0.3g
8
辛凉解表
小儿宝泰康颗粒
颗粒剂:每袋装2.6g、4g、8g
9
辛凉解表
祖卡木颗粒
颗粒剂:每袋装6g、12g
10
辛凉解表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
合剂:每支装10ml;颗粒剂:每袋装2g、6g;
11
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丸(颗粒)
丸剂:每丸重9g,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6g,每20丸重1g;颗粒剂:每袋装3g;
15
清热泻火
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
丸剂:每丸重3g,每100丸重5g,每袋装4g胶囊:每粒装0.3g软胶囊:每粒装0.4g片剂:每片重0.25g、0.3g

中成药分类及组成

中成药分类及组成

中成药分类及组成中成药是指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成分,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

根据其药物组成、用途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不同,中成药可分为多个类别。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中成药分类及其组成。

1.散剂类散剂类中成药通常是将草药研磨成粉末,可以单一使用或配合其他草药使用。

它们在治疗上具有简便易用、剂量灵活等特点。

例如,驱风散由白芷、桂枝、荆芥等多种草药组成,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

2.丸剂类丸剂类中成药是将草药研磨成细粉后,加入黄酒等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其特点是用药方便、易于保存。

例如,牛黄上清丸由牛黄、黄芩、黄连等草药组成,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高热、热毒引起的口疮等症状。

3.胶囊类胶囊类中成药是将草药研磨成细粉后,装填进胶囊中制成的。

由于胶囊的隐形性和易于吞咽的特点,受到许多患者的欢迎。

例如,冠心通胶囊由红景天、山茱萸等草药组成,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

4.装药片类装药片类中成药是将草药研磨成细粉后,与其他草药或药物混合,再经过压制制成的。

它们制剂简单、携带方便,并可以保持草药原有的药效。

例如,复方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金银花等草药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5.糖浆类糖浆类中成药是将草药制成浓缩液体,并加入糖浆调味而成的。

这类药物适用于儿童及口感敏感的人群,服用时更易接受。

例如,姜黄口服液由姜黄、茵陈蒿、白芷等草药组成,有消炎止痛、祛湿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湿热引起的肩颈痛等症状。

以上仅是中成药分类的一部分,其他的分类还有滴丸类、软膏类、口服液类等。

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多种多样,主要成分通常是天然草药。

此外,一些中成药中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粉末状的麦芽、糖浆、焦糖、明胶等,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感。

特定病症和状况下,中成药还可以添加适量的人参、砂仁、肉桂等药物增强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虽然源于天然草药,但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所以在使用中成药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正确用法用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前言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成药是指由中药通过一定的制备技术而制成的医药品。

成药具有剂型规整、方便使用、治疗效果稳定等特点,成为了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指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一份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药物清单,通过统一采购、配送和使用,有助于降低药品的价格,提供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的成药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的成药部分包括了多个药物种类,涵盖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妇女保健、儿科、皮肤病、五官科等多个领域。

这些成药已经被证明安全有效,并且在我国临床应用广泛。

下面将根据药物种类依次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制成的口服制剂。

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复方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野菊花、青蒿等中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菌的作用。

适用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复方甘草口服液复方甘草口服液是由甘草、杏仁、淡竹叶等中草药制成的口服制剂,具有清热润喉、化痰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氨酚烷胺口服片氨酚烷胺口服片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该药物能够缓解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症状,适用于流感、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非洛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钙拮抗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

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替格瑞洛片替格瑞洛片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降低胃酸的分泌量,适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也适用于消除因使用消炎药物导致的胃肠道反应。

泌尿系统疾病头孢唑林胶囊头孢唑林胶囊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中成药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中成药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中成药的成分及功能主治一、什么是中成药?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制备和配伍方法制成的药品。

它是中医药领域中常用的药物形式之一,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广泛的适应症。

二、中成药的成分中成药的成分主要来自于中草药,这些草药经过加工和提取后,可以得到用于制备中成药的药材或药物成分。

中成药的成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主要药材:中成药中常用的主要药材包括枸杞、黄芪、当归、白芍等。

这些药材具有不同的药理效应和功能。

2. 辅助药材:辅助药材是指在制备中成药过程中用于增加疗效或改善药味的药材,例如党参等。

3. 动物性药材:一些中成药中也会添加一些动物性药材,如鳖甲、熊胆等。

4. 矿物质和化学药物:有些中成药还包含一些矿物质和化学药物成分,如硫磺、硝石等。

三、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是指中成药对不同疾病的治疗作用和适应症。

不同的中成药具有不同的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及其功能主治:1.复方丹参片•主要成分:丹参、桃仁、红花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2.清开灵颗粒•主要成分:连翘、麻黄、淡竹叶等。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透疹解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3.阿莫西林胶囊•主要成分:阿莫西林。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4.肠炎宁胶囊•主要成分:萎蕤、连翘、珍珠母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泻,用于治疗肠胃感染、急性肠炎等。

5.同仁健脾丸•主要成分:党参、白术、茯苓等。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

6.999感冒灵颗粒•主要成分:野台子、细辛、甘草等。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以上仅为部分中成药及其功能主治的例子,中成药因其成分复杂,功能主治多样,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四、总结中成药是一种以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制备的药物,成分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我国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政策,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可以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

目录简介目录管理办法意义政策框架内容目标中药饮片目录的构成目录的编排目录的分类目录中品种的名称对备注栏中"注释"的说明 HYPERLINK "/view/2738092.htm" \l "12_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 HYPERLINK "/view/2738092.htm" \l "12_2" 中成药关于中药饮片简介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除《实施意见》外,9部委还同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

根据规定,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目录管理办法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的本办法。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解读 (2)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解读 (2)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解读简介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是指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列出的一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经过药理学、质量学和临床试验验证,以中药原料为基础,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和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中成药。

本文旨在对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进行解读,包括其定义、特点、临床应用、制剂工艺等方面。

定义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是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疾病谱分布、疗效与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经专家评审确定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中成药,主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

特点1.历史悠久: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大多是千百年来经过实践积累、不断改进的传统中药制剂,具有丰富的药用经验和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持。

2.药材选用严格: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所使用的药材必须符合相关药典的规定,并经过质量检验确保其质量安全。

3.制剂工艺独特: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和现代制剂工艺相结合,制剂工艺独特,能够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临床应用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临床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常用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川贝枇杷膏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胃功能紊乱等。

常用中成药有胃康灵胶囊、藿香正气水等。

3.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常用中成药有血压康胶囊、丹参片等。

4.糖尿病:常用中成药有降糖片、双黄连胶囊等。

5.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常用中成药有安神补脑片、逍遥丸等。

制剂工艺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制剂工艺是指在制药过程中,根据中成药的特点和药效要求,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药材的加工和制剂的制备。

常用的制剂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1.煎煮法:将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按一定时间和温度进行煮煎,得到药液或浓缩浸膏。

2.蒸馏法: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加热蒸馏,蒸馏出的蒸馏液经冷却后得到药液或提取物。

3.提取法:将药材放入适量的溶剂中,按一定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泡提取,得到药液或提取物。

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及使用注意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化学药(西药)成分中成药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有200多种中成药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即含有西药成份的中成药。

此类中西药复方制剂既不同于纯中药制成的中成药,又不同于纯化学成分制成的西药,尤其是在组方特点、适应证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更有其特别的地方,不能简单地按中成药或西药的用法去使用。

只有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安全合理应用,才能使药物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一)部分含有西药组分的中成药(二)含有西药组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注意在使用含有西药组分的中成药时,要注意不能再使用同种成分的西药或随意加大该中成药的剂量,以免重复用药或用药过量;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防降低药物疗效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含格列本脲成分的中成药使用注意格列本脲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

其常用量一般为2.5mg/次,3次/日。

磺胺过敏、白细胞减少患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肝肾功能不全、体虚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

服用过量易致低血糖。

2.含西药成分治感冒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患者在感冒发热时往往急于求愈,常常既服西药又服中药,或几种感冒药、退热药同服。

若患者不了解所服每种药物的成分及其作用,加之目前具有解热镇痛的西药品种中,同物异名的情况很多,则易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存在着严重的用药安全隐患。

(1)含有安乃近成分的中成药使用注意安乃近多用于急性高热时退热,其退热作用强,易致患者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

长期应用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此,在服用含有安乃近成分的中成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更不能长期使用,年老体弱者用药尤其应慎重,不能再同时加用解热的西药。

对安乃近、吡唑酮类及阿司匹林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国家基药:中成药

国家基药:中成药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第二部分
中成药
一、内科用药
序号
功 能
药品名称
备注
(一)解表剂
1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丸(颗粒)
2
感冒清热颗粒
3
辛凉解表
柴胡注射液
4
银翘解毒丸(颗粒、片)
5
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丸(颗粒)
6
扶正解表
玉屏风颗粒
(二)祛暑剂
7
解表祛暑
保济丸
8
藿香正气水
9
健胃祛暑
61
胃苏颗粒
62
理气止痛
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
63
三九胃泰颗粒
(十四)消 导 剂
64
消食导滞
保和丸(颗粒、片)
(十五)治 风 剂
65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
66
祛风化瘀
正天丸(胶囊)
67
平肝息风
松龄血脉康胶囊
68
祛风通络
华佗再造丸
(十六)祛 湿 剂
69
消肿利水
五苓散(胶囊、片)
70
十滴水
(三)泻 下 剂
10
润肠通便
麻仁润肠丸(软胶囊)
(四)清 热 剂
11
清热泻火
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
12
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
注释1
13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
注释2
14
清热解毒
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
15
银黄颗粒(片)
16
板蓝根颗粒
17
清肝解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消 导 剂
64 消食导滞 保和丸(颗粒、片) 六神曲、山楂、莱菔子、法半夏、陈皮、 元·《丹溪心法》 茯苓、连翘、麦芽。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 防风、薄荷。 钩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 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 麻黄、附片、鸡血藤。 松针、珍珠层粉、葛根。 当归、吴茱萸、川芎、冰片、白芍、红参 、五味子、马钱子、红花、南星等。 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 宋·《和剂局方》
(十五)治 风 剂
65 66 67 68 69 70 71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 祛风化瘀 正天丸(胶囊) 平肝息风 松龄血脉康胶囊 祛风通络 华佗再造丸 消肿利水 五苓散(胶囊、片) 益肾通淋 普乐安胶囊(片) 化瘀通淋 癃闭舒胶囊
孕妇慎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禁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清热解毒
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 金银花、黄芩、连翘。 片) 金银花、黄芩。 银黄颗粒(片) 板兰根 板蓝根颗粒
清肝解毒 护肝片(胶囊、颗粒)
清热祛湿 茵栀黄颗粒(口服液) 复方黄连素片 (五)温 里 剂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丸(片)
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 猪胆粉、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绿豆。 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白芍、木香、吴茱萸、盐酸小檗碱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汉·《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原方加减
宋·《和剂局方》参苏饮加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明·《古今医鉴》清金降火汤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清·《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七)开 窍 剂 第 2 页,共 8 页
序号
28 29 30
功能
清热开窍
药品名称
组成
出处
备注
孕妇慎用 孕妇禁用 孕妇禁用
清 开 灵 颗 粒 ( 胶 囊 、 片 、 注 射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液) 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牛黄、水牛角、黄连、黄芩、栀子、朱砂 安宫牛黄丸 清·《温病条辨》 、珍珠、麝香、冰片、雄黄、郁金。 苏合香、安息香、麝香、檀香、木香、沉 化痰开窍 苏合香丸 香、香附、丁香、乳香、荜菝、水牛角、 宋·《和剂局方》 朱砂、冰片、白术、诃子肉。
(八)固 涩 剂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益气养阴 益气复脉 健脾和胃 健脾养血 滋阴补肾 滋阴降火 滋肾养肝 温补肾阳 补肾缩尿 缩泉丸(胶囊) 健脾益气 补中益气丸(颗粒) 乌药、益智仁。 宋·陈自明《妇人良方》 金·《脾胃论》 宋·《和剂局方》 清·陈修园《时方歌括》 宋·严用和《济生方》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清·吴谦《医宗金鉴》 清·《医极》?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孕妇禁用
(十六)祛 湿 剂
汉·张仲景《伤寒论》 卫 生部 药品 标准 ·中 药成 方制 剂分 油菜花花粉 册?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 卫 生部 药品 标准 ·中 药成 方制 剂分 孕妇禁用 、山慈菇。 册? 生地黄、熟地黄、续断、附子(制)、独 活、骨碎补、桂枝、淫羊藿、防风、威灵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慎用 仙、皂刺、羊骨、白芍、狗脊(制)、知 母、伸筋草、红花。 红曲。 经验方 穿心莲、溪黄草、苦木。 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 片、炉甘石。 蟾蜍皮、地锦草、七叶一枝花、蜈蚣 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天花粉、甘草 、白芷、防风、薄荷、荆芥穗、麻黄、柴 胡、羌活、当归、赤芍、苦参、黄芩、黄 柏、黄连、大黄。 第 5 页,共 8 页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由以应龙八宝眼药减味制成
孕妇禁用
宋·《和剂局方》 宋·《和剂局方》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慎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转正标准
孕妇禁用
第 4 页,共 8 页
序号
62 63
功能
理气止痛
药品名称
组成
出处
备注
孕妇慎用 孕妇慎用
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 元胡(醋制)、白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丸) 三叉苦、九里香、两面针、木香、黄芩、 三九胃泰颗粒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转正标准? 茯苓、地黄、白芍。辅料为蔗糖粉。
(十一)止 血 剂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化瘀通脉 滋阴活血 化瘀宽胸 凉血止血 槐角丸 散瘀止血 三七胶囊(片) 活血祛瘀
三七。 (十二)祛 瘀 剂
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 三七总皂苷 (冻干) 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 三七总皂苷,每1ml含三七总皂苷50mg (冻干) 丹参注射液 本品为丹参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人工麝香 人参提取物 人工牛黄 肉桂 苏 合香 蟾酥 冰片。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黄芩、 金·王好古《此事难知》此张元素方 甘草、地黄。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根、桔梗、苦杏仁、苦地丁、芦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柴胡。 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淡豆豉、 清·《温病条辨》银翘散 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防风、麻黄、荆芥穗、薄荷、大黄、芒硝 、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 金·刘完素《宣明论方》 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 黄芪、白术、防风。 元·《丹溪心法》
宋·《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方加减 1)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分册3册5页;2)北京市中药成方选 集
(三)泻 下 剂
10 润肠通便 麻仁润肠丸(软胶囊) 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 汉·张仲景《伤寒论》麻子仁丸加减 、陈皮、白芍。
(四)清 热 剂
11 黄连、黄芩、酒黄柏、栀子、生石膏、连 清·《古今医方集成》黄连上清丸加 清热泻火 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 翘、酒大黄、防风、薄荷、蔓荆子、菊花 、荆芥穗、川芎、白芷、桔梗、甘草、旋 减 覆花。 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冰片、甘草。 、片)
中国大陆国家基本用药之中成药组成成份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功能
药品名称
一,内科用药 组成
(一)解表剂
出处
备注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丸(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辛凉解表 柴胡注射液 银翘解毒丸(颗粒、片) 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丸(颗粒) 扶正解表 玉屏风颗粒 解表祛暑 保济丸 藿香正气水 健胃祛暑草、陈皮、柴胡、 升麻、当归。 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 参苓白术散(丸、颗粒) 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一方有 陈皮)。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法半夏 香砂六君丸 、木香、砂仁(生姜、红枣煎汤泛丸)。 黄芪(蜜制)、白术(麸炒)、甘草(蜜 归脾丸(合剂) 制)、当归、桂圆肉、酸枣仁(炒)、远 志(去心甘草制)、木香。 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 六味地黄丸 苓。 知母、黄柏、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 知柏地黄丸 、牡丹皮、茯苓。 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 杞菊地黄丸(胶囊、片) 泻、牡丹皮、茯苓。 桂枝、附子、干地、山萸肉、山药、泽泻 金匮肾气丸(片) 、牡丹皮、茯苓。 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生姜 四神丸(片) 、红枣。 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五味子、山 消渴丸 药、玉米须、格列本脲。 参麦注射液 红参、麦冬。 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 人参、麦冬、五味子。
12
第 1 页,共 8 页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功能
药品名称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
组成
出处
备注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石膏、连翘 、大黄、薄荷、菊花、荆芥穗、川芎、白 明·李梴《医学入门》牛黄上清丸加 芷、桔梗、甘草、牛黄、冰片、赤芍、当 减 归、地黄。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转正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祛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薄荷、白芷、木香、神曲茶、菊花、广藿 香、苍术、茯苓、厚朴、化橘红、天花粉 、薏苡仁、葛根、稻芽等。 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法 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 、大枣、生姜。 1)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 椒、桉油。2)大黄、鲜姜、丁香、辣椒、 樟脑、薄荷冰。
(十)安 神 剂 第 3 页,共 8 页
序号
44
功能
药品名称
组成
出处
备注
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丸(片)
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 、人参、茯苓、柏子仁、远志、酸枣仁、 明·洪九有参订《摄生秘剖》 五味子、朱砂、桔梗、甘草、石菖蒲。 槐角、防风、地榆、当归、黄芩、枳壳。 宋·《和剂局方》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卫 生部 药品 标准 ·中 药成 方制 剂分 册? 卫 生部 药品 标准 ·中 药成 方制 剂分 册? 卫 生部 药品 标准 ·中 药成 方制 剂分 册?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禁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禁用
益气活血 麝香保心丸 理气活血
58 59 60 61
疏肝解郁
疏肝和胃
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 丹参、三七、降香油。 丸) 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桃仁、红花 血府逐瘀丸(胶囊) 、牛膝、柴胡、枳壳、桔梗 、甘草。 脉络宁注射液 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 苏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青木 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 香。 速效救心丸 川芎、冰片。 甾体总皂苷:黄山药或穿龙薯蓣根茎的提 地奥心血康胶囊 取物。 人参、水蛭、全蝎、檀香、土鳖虫、蜈蚣 通心络胶囊 、蝉蜕、降香、赤芍、酸枣仁、乳香、冰 片。 (十三)理 气 剂 牡丹皮、栀子(姜制)、柴胡、当归、白 丹栀逍遥丸 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薄荷。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逍遥丸(颗粒) 薄荷(生姜汁泛丸)。 柴胡、元胡(制)、枳壳、香附、白芍、 气滞胃痛颗粒(片) 炙甘草。 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 胃苏颗粒 、槟榔、鸡内金(制).辅料为糊精、蔗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