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备考: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测试复习方法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标试题分析课件
2019高考试题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例析】
1.生命观念:这三对形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2.理性思维: (1)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可体现 “发散性思维”“归纳与概括”。 (2)假设……,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可体现“演绎与推理”“归 纳与概括”。 3.科学探究: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可体现“实验设计”“结果交流 与讨论”。
例3、(2017全国卷Ⅱ·T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观念: (1)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可体现“稳态与平衡观“。 (2)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可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2.理性思维: (1)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体现“演绎与推理“。 (2)胰腺受到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激素调节:可体现“归纳与概括“。 3.社会责任: 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体现“健康生活“。
2017年高考试题考査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例析
例1、(2017全国卷Ⅰ·T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 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 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 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根据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 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 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 绿变黄的过程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生物(含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全国Ⅲ卷高考新动向1.考查角度更加灵活、新颖;考查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
如体现新颖角度考查的有第3、4、6、31、32题,体现深度考查的有第4、29、32题。
2.对知识、能力考查的方向和权重有所变化。
必修1在选择题中的比重增幅较大,突出考查基础性和综合性。
必修3有两个非选择题,即第30、31题,突出考查应用性。
第32题突出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
3.试卷难度有所增加,得高分不易。
主要体现在:①实验设计题的比重增加,而且非选择题设问减少,难度增加,答题要求提高,得全分不易,如第29、32题;②“原因”表述题分量增加,要求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第30、31、37、38题。
4.对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更为凸显。
如第29、30、31题,思维量大,有一定的难度。
考点新变化1.高频考点、次位考点考查并重,角度和形式灵活。
如对次位考点的考查体现在第3题、第6题、第30题等。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遗传相关题型的转变新奇。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分的试题由以往的常考非选择题形式转变为选择题,如第4、5题;遗传题舍弃常见的考查形式,走向遗传规律的验证、实验设计的新角度、新方向,难度较大,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仍为压轴题。
3.知识源于教材,但对方法和思路的考查高于教材。
如第29题第(2)题中要求验证农作物对离子吸收的偏好性,可以借鉴和提炼人教版必修一教材P63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离子吸收的实验思路和设计方法。
试题新亮点[创新题]第29题第(1)题中以氮元素为切入点串出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形式灵活,角度新颖。
考生对于分离定律并不陌生,但第32题第(2)题要求考生在不知显隐性、不知纯杂合的基础上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并写出思路和预期结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新颖性,此类试题能够反映出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热宠题型。
[易错题]第2题综合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大重要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但发生场所不完全相同,转录和翻译常因关联紧密而被忽略其反应场所的不同。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 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 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 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 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 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 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 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 务。
考查了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
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B、验C、D三
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分D析三组出现
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侧重能力考查
1)理解能力
构建知 识网络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 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9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

2019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合,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使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合: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实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实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绝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很多难点存有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
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
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
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
所以,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协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及2020届高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 修订。
《考试大纲》能力要求
生命观念 社会责任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激素与神经调节相互关系,分 析肾上腺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复习提示4: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
1. 反射弧的组成与含义的具体解释? 2.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区别与功能? 3.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方式? 4. 神经体液调节的几种常见模式? 5. 内分泌腺作为反射弧效应器有哪些具体实例? 6. 肾上腺素的功能及与神经(调节)有什么关系?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
胞坏死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凋亡。注重实例的分析 性、细节性,既考查知识运用与分析能力。
复习提示1:知识点的深度挖掘与剖析
1. 细胞凋亡的概念含义? 2. 细胞凋亡也叫什么,英文简称(PCD)? 3. 细胞凋亡发生的时间和发育阶段? 4.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和相关的细胞器? 5.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6. 凋亡与坏死的实例?
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
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
合子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雄性配子致死分析,
要求能进行知识迁移并进行文--图转换分析。
复习提示5:关于常伴遗传分析
1.雄配子致死对后代有何影响? 2.合子致死对后代有何影响? 3.雌隐雄显法能用于哪些检测? 4.如何区分伴X与伴XY同源区段 ? 5.伴XY同源区段是否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6.如何区分雄配子致死与合子致死? 7.什么是分子不减分母减?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
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生__产_者__净__光_合__作__用_的__放__氧_量_(__2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
____________(__3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2_`_)__。
概 念 的总能量
个体的数量
物的总质量
形状
15
生态金字塔的三种类型
类型 项目
能量金字塔
能量沿食物链流 象征含义 动过程中具有逐
级递减的特性
每一阶含 义
食物链中每一营 养级生物所含能 量的多少
数量金字塔
生物个体数目在食 物链中随营养级升 高而逐级递减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 体的数目
生物量金字塔
生物量(现存生 物有机物的总质 量)沿食物链流 动逐级递减
光合作用
8分
生物环境
11分
遗传规律应用 微生物培养 转基因与克隆
12分 15分 15分
3.1 图形曲线分析
29(8分)
37(15分)
38(15分)
分组
乙
甲
琼脂块
左
右
(α角3)/度据表2可0.4知乙组9中.0 左、右9.1两 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 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 角,原因是___________(_3__`)_。
每一营养级生物 的总生物量
乙;乙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说明乙菌能降解W。
(7`)
物质W是一种含氮 有机物,会污染土 壤。W在培养基中 达到一定量时培养 基表现为不透明。
2019年高考一二轮复习策略: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卷测试、复习方法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关注考纲的变化和要求
2017高考考纲的变化
调整一:调整对能力要求的表述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 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 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 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关注考纲的变化和要求
2017高考考纲的变化
概念6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
每个大概念下包含多个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下阐明了具体学 习目标
生命观念
• 结构与功能观: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长期进化所形成的, 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体现。
• 物质与能量观:物质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 释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密不可分。 • 进化与适应观: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不断进化, 适应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 稳态与平衡观:生命系统是一个稳态和平衡的系统,稳态 和平衡是通过调节实现的。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试题总体特点: 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试卷考查主干知识, 引导教学回归教材;考查思维能力,引导重视语言表达;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同时,对获取信息、 准确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生物 科学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考查的知 识点相对较为集中,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实验设计等 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018年湖南省理工科普通高考高中毕业生报考人数 为:205316 • 选考选修1(37题)的人数: • 162725,占总人数的79.2%,难度系数0.725
• 选考选修3(38题)的人数: 42741
• 42741,占总人数的20.8% ,难度系数0.29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建议作者:卢镇岳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08期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整体框架,切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最新精神,充分发挥了生物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既体现了劳动观念,又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关切。
试题凸显生物学科的鲜明特色,高度重视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试题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并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题目保持一贯的风格和特征,做到稳中有进,题目既注重基础性又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达成。
作为选拔性考试试卷的组成部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题目层次合理,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并无出现偏、难、怪题。
下文将对试题总体呈现的鲜明的突出的四个特点进行分述并给出对2020年理综生物备考的建议。
一方面,生物学的整体发展与农业劳动实践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农业劳动实践的经验积累推动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也从理论指导层面促进了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选取了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为背景弘扬劳动精神,着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反映出生物学科在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在强调劳动观念的同时突出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能够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相关问题的解决。
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1题以果园生产实践为背景,考查相关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种间关系等生态系统基本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鼓励学生重视劳动生产实践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题目情景也反映出生物防治害虫方法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处分突出了生物学理论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应用性导向,传达出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基本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劳动生产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到自身基本的认知结构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