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

合集下载

“大区小镇”模式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大区小镇”模式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大区小镇”模式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探析薛莹;赵书彬【摘要】为了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海南省提出了“大区小镇”旅游规划和开发模式.本文就“大区小镇”的模式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分析了其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乡村旅游的规划措施.【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3(013)010【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乡村旅游;大区小镇;发展模式【作者】薛莹;赵书彬【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口570228;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活动。

海南省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其乡村旅游发展却相对滞后,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短板。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大纲》中提出了“大区小镇”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给海南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笔者通过对海口演丰镇、石山荣堂村以及琼海南强村、石壁镇南星村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基础调研,调研发现各地村落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村落基础建设不足以及缺乏合理、规范的旅游发展模式,导致海南乡村旅游呈现低水平发展。

1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环境优美、亲近自然、原始气息浓厚、具有独特民族文化风俗的乡村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度假场所。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在此机遇下也有着大好的发展前景。

海南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较为迅速。

海南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澄迈和定安等18个市县,接近130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

其中兴隆热带植物园、澄迈万嘉果园已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与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

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

110□ 孙旭东,慕 野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摘 要]至2015年,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已历经30年,而开发区作为特区的属性日益淡化,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逐渐弱化,后开发区时代已然到来,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中国开发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此,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面对“为何转型、如何转型、转型目标”的问题,提出了“营城”的战略,即从开发区向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和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城区转型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一座“现代滨海产业城市”。

文章通过对其规划思路及内容的探讨,以期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关键词]后开发区时代;“营城”; 工业开发区;海南澄迈县[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9-0110-08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City building” Strategy Of Industrial Park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 Hainan Province/Sun Xudong, Mu Y e[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have undergone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heir special policy and capital advantages have gradually diminished. Their transition is a major issue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deliberates the “why, how, where” problem of industrial park and adopts “city building” strategy. The strategy includes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park towards modern district, new city, and coastal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concept and approach for China’s development zone transition.[Key words]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ity building, Industrial park,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0引言198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勘察概述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勘察概述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勘察概述摘要:文章结合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勘察的实际案例分析,为城乡规划编制、城乡规划选址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合理利用土地、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对规划内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价。

关键词:总体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区;场地稳定性分区;工程适宜性分区1、规划区概况老城经济开发区规划区范围为北至东水港一带,南至昌盛村一带,西至马岛、花场港,东至龙吉村,整体呈现为近长方形,长约16.5公里,宽约3.0~5.2公里,规划区面积约60.138 km2。

2、勘察方法与工作量布置本次勘察工作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布置勘探钻孔数量满足于每个评价单元不少于3个钻孔,且控制性钻孔勘探深度进入下部稳定土层(第三系土层),采用的工作方法为:收集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分析等工作办法,对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进行综合勘察和评价①、收集资料:收集规划区范围内的地形图、地震地质、已有的工程建设成果、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结合现阶段的实物工作成果,进行资料的二次整合。

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采用1:1万地形图作为底图,海南平面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间距2.50m,地质测绘比例尺为1:25000,以业主提供的规划区为重点调查区,规划区以外的周边1km为一般调查区,老城经济开发区重点调查区60.138km2,一般调查区约40km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按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相似的原则进行。

③、工程地质钻探:本次勘察布置的钻孔主要位于地质资料较少或深部稳定土层无资料地段,本工程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勘探点按不同地貌、评价单元分区布置,勘探点间距800m左右,钻孔的数量满足于每个评价单元不少于3个钻孔,一般性钻孔设计孔深30m,控制性钻孔34个,设计孔深50~60m。

解读《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解读《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解读《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海南省其他机关•【公布日期】•【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解读《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两年多以前,原《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曾经遭遇挫折,在省规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未获通过,原因之一是委员们认为规划在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上做得不够。

4月6日通过的经过修编后的《澄迈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特别强调了澄迈在海口经济圈中的发展作用。

全省航运枢纽和物流基地总规提出,澄迈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省航运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海口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区和琼北重要旅游度假区;成为海口周边适宜居住的城乡一体化聚集区、全省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

划定四大经济区为实现上述目标,总规将澄迈县域划定为四大经济区:北部沿海平原综合经济区:包括老城开发区、桥头镇和福山北部地区。

经济区以老城开发区为“龙头”,形成西部工业走廊的新兴制造业聚集区、全省现代物流基地和区域旅游、休闲、会展中心,以工业化发展为导向和重点,带动城镇化和澄迈县经济的整体发展。

中部沿江平原综合经济区:包括金江镇大部分地区和永发、瑞溪两个镇。

大力发展资源加工、文教、金融、商贸、服务业,构建富有山水特色的宜居环境,形成带动澄迈内陆地区发展的综合产业带和城乡一体化聚集区。

中北部台地农业经济区:包括福山镇和大丰华侨农场的南部地区。

强化油气化工产业发展,突出加工产业特色。

利用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备等有利条件,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大面积种植反季节瓜菜与特色农产品,形成热带瓜果产业带。

南部低山丘陵农业经济区:包括中兴、仁兴、文儒、加乐四个镇和西达、昆仑、和岭和红岗农场。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提升资源竞争力;结合加笼坪热带雨林和山体、水库湖泊风光的开发和保护,合理发展旅游业。

近期人口将达52万根据规划,澄迈县域人口近期(2010年)将达到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25万人;远期(2020年)总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化人口达到40万人。

《90亩土地调研报告》

《90亩土地调研报告》

《90亩土地调研报告》关于澄迈老城90亩土地转让调研情况的报告(初稿)一、土地概况该地块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占地面积90亩,目前现状为工业用地,是海南睿丰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该地块距老城十字路口红绿灯400米处,西临疏港南路,北临工业大道并与“四季康城”楼盘在建1期c、d区隔路相望,东边、南边紧邻“盈滨绿生花园”楼盘,南面为老城经济开发区生态软件园区,距老城镇中心地带1.5公里,宗地周边供水、排水及天然气就近布设到位,厂区已架设足够容量的配电设施,进行房地产开发条件基本成熟。

该区域距海口市中心25分钟车程,距火车站10分钟车程,距美兰机场25分钟车程,区域半径1000米内,房屋售价在6500元至7200元之间,该土地区域位于老城集中生活区,周边已建楼盘规模较大,生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尤其是近期开工建设的生态软件园生活配套工程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综合体育馆、风情商业街及美食一条街等项目,更好的提升了该区域的生活品味和开发价值,该项目预期升值空间较大,同时海口市的休闲生活版块向此地域迁移发展,该地域气候适宜,远离内海与外海的潮湿,又是长寿之乡,社会治安相对良好。

二、土地转让思路及方式和条件该宗土地为海南睿丰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生产厂房用地,后因项目搁浅,不久之后法院将其进入司法程序,处理债权债务。

海南承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光纤光缆厂的债权人,于202x年11月24日通过参加公开竞拍,以总价款1.42亿元取得该宗土地使用权及厂房、机器设备。

目前该宗地为工业用地,土地证尚未办理,承海实业投资公司参加竞拍成功后,未进一步办理相关土地手续。

该公司有意与其就该宗土地使用权转让进行交易,并提出相关条件和转让方式(详细内容见《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1、海南承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款19300万元,转让土地面积90亩、容积率至少2.5的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每亩约215万元)。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7.01•【字号】澄府办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金安筹备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企事业有关单位:《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十五届县政府第21次“两重一大”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7月1日澄迈县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试行)为优化澄迈县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条例》文件精神。

在《澄迈县推广“极简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自贸区可先行先试的优势,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及目标根据《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条例》相关条款要求,在《澄迈县推广“极简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极简审批”改革成果,解放思想。

通过精简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机制、分类优化审批流程、扩大各类改革试点范围、强化全程代办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提质“拿地即开工”创新,积极为社会建设项目深化赋能,让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报批报建更快捷、更便利、更高效。

二、“拿地即开工”的含义“拿地即开工”指的是有意向获得土地的建设单位在土地出让完成前先行开展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现场勘查、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建设五方单位确定,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等设施接入),同时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业务协同。

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完成土地出让金缴交并作出相关事项承诺的1个工作日(不含方案公示时间)内,由相关职能部门核发项目准许建设书(具备条件的直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形。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参与园区开发模式研究——以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区为例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参与园区开发模式研究——以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区为例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参与园区开发模式研究——以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区为例摘要: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发展的的主战场和产业链衔接的最前沿,产业园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各市县财政紧缺,基础设施落后,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园区的发展建设。

本文以海南省临高县金牌港产业园区开发模式为例,研究开发模式与特点,为地方政府在园区开发建设的模式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有意参与海南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企业特别是央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模式创新、产业园Takes Lingao Gold Port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Hu dongweiCCCC Ocean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Hainan Sanya 572019Abstract: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nd the forefro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connection, the industrial pa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he shortage of finance,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alents in all cities and counties great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Jingang Industrial Park in Lingao County, Hai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park, and also provides the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the enterprises that intend to participate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dustrial Park, especially the central enterprises.keyword: Hai Nan Free Trade port、Corporation Model Innovation、Industrial Park1.引言产业园区是集工业地产开发、产业导入与企业招商、园区运营与产业投资于一体的投资-开发-运营业务,它不同于房地产开发,产业园区既是国家经济的支撑、也是产业发展的载体。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1.30•【字号】澄府办函〔2022〕70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金安筹备组,县政府直属有关单位,老城开发区管委会:为适应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理顺县与开发区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琼办发〔2019〕93号)和《澄迈县促进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澄办发〔2019〕80号)文件要求,结合开发区实际情况,从2023年1月1日起,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建立县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划分收入范围、明确分享比例、实施政策激励,科学匹配财权事权,构建有利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实现责任、义务、权利相统一。

按照县与开发区之间的事权划分,理顺权责关系,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分享比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招商引智、发展经济的职能作用,增强开发区造血功能。

(二)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

一方面以激励政策激发开发区培植税源的积极性,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完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县与开发区之间的财力配置更加科学、公平高效。

(三)坚持发展与共赢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县、开发区之间协调融合发展。

充分考虑县与开发区之间利益和分级管理的需要,从资金使用、财力分享等方面,在确保县财政调控能力逐步增强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对开发区适当倾斜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推动县与开发区之间协调发展,实现成果共享、相得益彰和互利共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孙旭东,慕 野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摘 要]至2015年,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已历经30年,而开发区作为特区的属性日益淡化,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逐渐弱化,后开发区时代已然到来,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中国开发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此,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面对“为何转型、如何转型、转型目标”的问题,提出了“营城”的战略,即从开发区向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和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城区转型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一座“现代滨海产业城市”。

文章通过对其规划思路及内容的探讨,以期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关键词]后开发区时代;“营城”; 工业开发区;海南澄迈县[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9-0110-08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City building” Strategy Of Industrial Park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 Hainan Province/Sun Xudong, Mu Y e[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have undergone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heir special policy and capital advantages have gradually diminished. Their transition is a major issue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deliberates the “why, how, where” problem of industrial park and adopts “city building” strategy. The strategy includes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park towards modern district, new city, and coastal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concept and approach for China’s development zone transition.[Key words]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ity building, Industrial park,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0引言198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截至2014年7月,全国已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5个、国家级保税区13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6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其他国家级开发区57个和省级开发区1 170个。

至2015年,历经30年发展的中国开发区作为特区的属性已日益淡化,随着优惠政策的普化、淡化和取消,开发区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快速发展时期积累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如土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移,国家发展重点逐步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转移,从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强调综合发展质量。

可见,开发区的先导作用已经逐渐丧失,正在弱化的开发区政策体制终将解体,开发区整体进入了后开发区时代。

如何在后开发区时代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成为目前中国开发区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创建于1988年的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是海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面积约为571.1 km 2,包含了老城经济开发区、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桥头镇、福山镇和大丰镇(图1)。

依托东临海口、北临琼州海峡的区域优势,老城工业开发区的主体(老城经济开发区)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绩,并于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与国内其他开发区相同,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进入了后开发区时代,面临诸多转型发展的困惑。

因此,本文首先对这些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营城”的规划战略,以期对其转型发展有所借鉴。

[作者简介]孙旭东,注册城市规划师,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巨方合众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慕 野,高级规划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城市设计所主任规划师。

1112015年第9期第31卷体制的矛盾、辖地与权属不统一及行政辖区与现实开发区管理区域不一致的矛盾。

(2)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即如何处理好与海口和金江的关系,确定老城工业开发区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

(3)维持、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特区的政策优势逐渐普化之后,拓展新的发展优势。

(4)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原先依赖物质资本积累和自然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出现了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5)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即如何降低功能区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侵蚀,如自然植被破坏、河流水域污染和空气质量下1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现状如图2所示,自1999年以来,老城经济开发区的GDP、工业总产值等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较大,经济发展成果颇丰。

进入后开发区时代,老城工业开发区面临着更多政策、经济和体制方面的挑战:(1) 政策变化,优势弱化。

开发区优惠政策中最重要的政策是促进开放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

这四大优惠政策自21世纪以来逐渐被弱化,对于老城工业开发区而言,其区域吸引力、竞争力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2)阶段不同,体制不同。

老城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负责区内的统一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其他经济发展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独特的管理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凭借高效的办事体制和服务机制,开发区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然而,随着开发区范围的扩大、人口和居民的增加,管委会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加重,“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面临极大压力,机构简、人员精、包袱轻与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着向一般行政区管理模式转变的压力。

(3)工业化发达,城市化滞后。

老城工业开发区多年来坚持发展工业的策略,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海南省经济受房地产泡沫影响陷入低谷时,依然保持了斐然的成就。

然而,其城市化的发展明显与工业化脱节,职居分离、公共服务滞后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出现都凸显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综上所述,一方面,老城工业开发区具有规模突破上版规划、众多重大项目进驻和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另一方面,面临产业升级、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和空间拓展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老城工业开发区的转型势在必行。

然而,其在转型的迫切需求前面临诸多困惑,亟待寻求解惑之手段。

2后开发区时代下老城工业开发区转型困惑及“营城”战略2.1转型困惑转型路径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老城工业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命运。

目前我国开发区主要有3个转型方向:①向创新产业空间转变,成为中国新的开发区;②向新的产业空间转变,成为一个新城区;③开发区进入衰退期,原有开发区的政策体系也将解体和终结,适应不同发展方向需要的新的政策体系将逐步形成(图3)。

老城工业开发区转型面临的困惑如下:(1)发展理想与行政体制的矛盾,即管委会日益增多的社会管理职能与自身图1 老城工业开发区综合现状图图2 老城经济开发区历年经济发展示意图图3 开发区转型的3个方向示意图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其他城镇建设用地旅游用地村镇建设用地河流水域铁路用地高速公路图 例国道互通式立交道路用地建制镇行政村规划范围镇域界线降等问题。

(6)协调功能区内部功能,即经济职能与社会功能不相协调、工业区建设与社会功能不完全配套、工业区与生活区相分离等矛盾。

2.2解决困惑的“营城”战略大量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开发区集聚,必然会引起开发区的城市化,同时当开发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也必须通过城市化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因此,本文认为老城工业开发区解决以上困惑的核心策略应是一种能充分利用开发资源优势、以开发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方法来“经营城市”“管理城市”,即“营城”战略。

3“营城”战略解读3.1“营城”的目标“营城”的目标为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老城工业开发区的建设,从而由经济开发区转型为综合性城市,打造一座现代滨海产业城市。

“现代”,即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滨海”,即优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和深水港口资源);“产业”,即以新兴工业为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发达;“城市”,即完善的服务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宜居的环境。

3.2“营城”的规划框架“营城”着眼于整个老城工业开发区,首先抛出了“为何转型、如何转型、转型目标”的问题,继而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对老城工业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及定位做了明确的引导。

由此,构建“营城”的战略框架(图4)。

结合该框架,本文将对其具体战略内容进行阐述。

3.3“营城”的策略“营城”致力于推进开发区向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和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城区转型,将老城工业开发区打造成一座综合性新城。

(1)明确城市功能定位,指导开发区的转型。

“营城”中的“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具有何种功能?这些都是老城工业开发区未来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因此,明确城市功能定位成为“营城”战略的首要篇章。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开发区转型提供配套支持。

老城工业开发区现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特别是桥头镇、福山镇和大丰镇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老城经济开发区。

未来,老城工业开发区要打造一座综合性新城,必须充分调动老城经济开发区周边区域的力量,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手段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型。

(3)重构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老城工业开发区的面积较大,各片区、城镇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

因此,规划应有针对性地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一方面凸显各片区、城镇的发展特色;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片区、城镇的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层面的“共同体”,推动“营城”战略的实现。

(4)合理布置产业空间结构,推动产业转型,特别是要注重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老城工业开发区目前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因此规划应以产业转型为目的,重构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以“强业”的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5)发展港口、铁路和公路交通,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老城工业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未来规划应进一步促进其交通设施的建设,打造宏观区域层面的交通枢纽和县域层面的交通“中转站”,打造一座“快捷之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