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合集下载

【钢构知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

【钢构知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

【钢构知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
2018年4月13日,全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交流大会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贯会在甘肃兰州举行。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明贵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进行了分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明贵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明贵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三板问题》进行分析介绍,详细介绍了楼板、外墙板、内墙板的做法,分析了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对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国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技术是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应按规范做,不要把研究和应用混为一谈;不是所有的钢结构都要做防火。

最后,王明贵总结,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三板体系应该是越简单越好,越经济越好、适宜为好,不要好高骛远;细节决定成败。

现将演讲内容分享如下:
来源:钢构中国(ID:ganggouzhonggou),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2)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2)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形式的建筑体系,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的特点。

该工法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工法特点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模块化:整个施工过程采用工厂预制模块化构件,实现了标准化和工序化,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速度。

2. 系统化设计:通过BIM技术,将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进行融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自动化生产。

3. 环保节能:采用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施工,减少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降低了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4. 施工周期短:采用干作业方式施工,无需等待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干固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三、适应范围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特别适合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由于施工过程快速、灵活和可控性强,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和设备安装工程。

法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原理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工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1. 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BIM技术和深度协同,将设计、生产和施工等环节紧密联系,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管理。

2. 采取的技术措施:在预制模块化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浇筑技术,确保了构件的精度和耐久性。

五、施工工艺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安装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 设备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将所需的机具设备进行布置和调试,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固化,为后续的安装施工提供支撑和稳定。

3. 钢结构安装:将预制的钢结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连接,采用螺栓固定和焊接工艺,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B37T_3363-2018_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 (1)

DB37T_3363-2018_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 (1)

ICS77.140H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363—201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2018-07-19发布2018-08-19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萌山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汇绿建集团有限公司、天元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德北汇装配技术学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吴艳艳、董锡同、薛成名、丁瑞娟、张文彬、信恒开、张桂金、孙阳阳、曹卫华、洪奇、陈聚磊、李勃生、张海滨、段连存、刘伯顺、蔡有信。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H型钢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出厂文件、防护、堆放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H型钢梁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706 热轧型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8 热强钢焊条GB/T 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6728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 14907 钢结构防火涂料GB/T 19879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26951 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GB/T 26952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GB/T 26953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 验收等级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CECS300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JG/T 137 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 178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T 224 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J/T 251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YB 3301 焊接H型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钢结构设计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钢结构设计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钢结构设计标准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采用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体系的装配式建筑在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要确保这些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依据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

二、钢结构设计标准概述1. 国家标准根据我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钢结构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强度、截面尺寸、抗震性能等方面。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行业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与装配式钢结构相关的标准。

其中较著名的包括《美国AISC360-10钢结构规范》、《欧洲EN1090-2屋面天花装饰用支柱及横梁用设备荷载》和《澳大利亚AS4100-1998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钢结构设计要求1. 材料选用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钢材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强度、塑性和可焊性等。

常用的钢材有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耐候性钢等。

2. 结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抵御风荷载和地震力。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相应标准计算结构承载能力,并进行剪力墙、桁架等加固措施。

3. 火灾安全在装配式建筑中,防火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钢结构需要满足相应标准的耐火性能,例如可以采用防火涂料或添加防火隔热材料来提高其防火等级。

4. 施工可行性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模块化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分解与组装的可行性及施工便捷性。

合理的连接节点设计和拼装工艺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5. 节能与环保钢结构建筑在节能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优势。

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保温材料,避免热桥现象,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钢结构质量控制要求1. 承载力验算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对材料强度、截面尺寸、焊缝质量等进行检测。

住建部装配式建筑标准

住建部装配式建筑标准

住建部装配式建筑标准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和规范,以推动和规范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 50096-2011):这是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基本术语、定义、分类、设计原则、要求、施工和验收规范等内容。

该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是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基本依据之一。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GB 50017-2017):这一标准规范了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设计、建筑物理性能、施工和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

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该规范对于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335-2015):这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配式建筑形式,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推广。

此外,住建部还定期发布关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因此,建筑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和相关企业需要及时关注最新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

一、建筑设计1. 装配式建筑应遵循标准化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单元化的设计方法,提高建筑的可拆卸性和可维护性。

2.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体系、构件类型、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绿色等理念,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和绿色建材,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性能。

二、构件制作1. 构件制作应采用可靠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性。

2. 构件制作应遵循绿色制造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为规范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范明确规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并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这是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出发展钢结构;2016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造价对比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造价对比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造价对比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尤其是近十年,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基建投资也在不断的发展。

在施工中需要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和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

本文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造价组成和造价内容。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传统混凝土引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通过预算编制,可以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符合招投标要求,同时可以指导项目成本支出。

工程项目的开始阶段是工程招投标,关系到建筑企业是否可以获取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突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造价组成(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根据工程不同,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造价包括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和模板支撑三种。

在结构方面,钢筋的费用大约为35%,混凝土及人工费、材料费和技术费用的65%左右。

由于建筑规范的一致性,各大公司尽管可以依据各自的财力和地理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但在人力、物力、机械等方面,目前的工程成本仅能调整措施费、管理费和利润。

(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组合结构的工程造价分为三大类:钢结构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钢架施工成本是建筑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约有2/3。

在我国,有很多因素会对组合钢建筑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1]。

例如:钢铁的价格波动对预制部件成本的影响较大;交通量因制造厂至工地的路程而异;根据结构形式和部件的分段方式,施工现场的施工费用也有很大差别,通常采用塔式起重机来进行施工,可以极大地减少构件的施工造价。

另外,非外包钢筋的钢制房屋还需要进行防火处理,根据情况的不同,防火涂层的成本也有很大差别。

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造价分析(一)强化设计过程第一,在设计机构的选取上,由于其建设时间较长,投资较大,而且对工程的深度有较高的需求。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设计:应遵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进行设计。

2. 抗震设防: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
震设防类别,并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进行抗震设计。

3. 结构高度:对于结构高度大于80米的建筑,宜验算风荷载的舒适性。

4. 防火等级:钢结构住宅的防火等级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确定,防火材料宜优先选用防火板,板厚应根据耐火时限和防火板产品标准确定,承重的钢构件耐火时限应满足相关要求。

5. 适用范围:冷弯薄壁型钢以及轻型钢框架为结构的轻型钢结构可适用于低、多层(6层,24米以下)住宅的建设。

对于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的规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国家颁布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Fire PreventionofPrefabricatedSteelBuildi
本文主要阐述装配式斜支撑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体系,以及钢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方案。

钢结构建筑(包括轻钢结构)具有绿色环保、抗震性好、工厂率高、安装速度快、建筑垃圾少等多方面优势得到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目前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远大可建,在相关专家的共同研发下,可建结构形式不但可以做100以下的钢结构建筑,而且还可以做100以上的超层建筑。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3O幢左右。

跟传统钢结构建筑的一样,建筑消防设计依然是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钢构件的防火保护等简单做个分析。

钢结构建筑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等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且占其国内总建筑量的50%以上,而在中国国内,钢结构建筑至今尚未形成规模。

然而随着中国国内钢产量的过剩,以及钢材具有的强度高、延性好等优点决定了钢结构建筑具备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承载能力大的特性,同
时钢结构具有可场内加工,施工周期短,材料又是可回收利用等诸多优势。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2月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四、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发展新型建造方式。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

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

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

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

2015年11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
“…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

…”由此可见,国内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将会偏重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减少室外作业而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节材、节地等优势,绿色可持续。

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包括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将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筑行业的一次彻底的革新。

下面就分别从钢结构建筑防火的必要性,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钢结构建筑防火的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1 钢结构建筑构件防火的重要性
2011年9月11 日美国世贸中心大楼(钢结构高层建筑)遭恐怖袭击而起火,在不到20min的时间,这幢摩天大楼便轰然倒塌,造成近3干多人遇难;2003年4月5 日青岛市某食品公司钢结构厂房发生火灾,30分钟后厂房倒塌,造成20多名员工遇难,诸如一系列国内外钢结构建筑火灾案例证明,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建筑,不到20min的时间,其自身温度可达540oC以上,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迅速下降,达到600 ℃时,其强度几乎等于零,可见无防火保护B95i~结构建筑其耐火性能根本就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诸多案例告诉我们钢材本身的耐火性极差,要想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则其消防设计(含构件防火)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保证钢构件在火灾下的安全、可靠的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因火灾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钢结构建筑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保护措施。

2 可建简介及主要钢构件防火保护介绍
可建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建筑体系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由钢柱、钢柱斜支撑和钢桁架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构成,在现场通过高强度螺栓将各部分进行连接拼装,其中钢柱及钢斜撑、组合楼板是构件防火设计的重点,可建建筑墙体均属于非承重内墙和非承重外墙。

2.1 钢立柱
钢立柱均为截面为200mm×200mm 的方管,采用的防火保护方式为:高温岩棉+防火板包裹;即以轻钢龙骨作为骨架,内填充高温岩棉,外面固定防火板,岩棉采用铝箔布包裹。

2.2 组合楼板
组合楼板采用的防火保护方式为:高温岩棉+防火板包裹;即以轻钢龙骨作为骨架,内填充高温岩棉,外面固定防火板,岩棉采用铝箔布包裹。

2.3 其他部位
(1)防火墙及具有特殊防火要求的空间采用高温岩棉(硅酸铝棉)+防火板的组合进行防火处理;
(2)排烟井、排风井等贯穿楼板的特殊部位,除管井壁采用不燃材料以外,管井四周必须采用防火材料做好防火封堵,且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建筑外墙与楼板之间的空隙在层与层之间必须用高
温岩棉密实;
(41局部喷防火涂料加强构件耐火时间;以上构件防火保护措施均由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相应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 防火材料分析
可建构件防火保护的主要的防火材料为岩棉,其采用优质玄武岩、自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经1450℃以上高温熔化后采用国际先进的四轴离心机高速离心成纤维,同时喷入一定量粘结剂、防尘油、憎水剂后经集棉机收集、通过摆锤法工艺,加上三维法铺棉后进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岩棉产品。

岩棉容重及厚度是防火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根据项目设计规范确定其厚度及容重。

防火板主要有矿棉板、玻璃棉板、水泥板、珍珠岩板、漂珠板、蛭石板、防火石膏板材、硅酸钙纤维板等,其特点是:颜色比较鲜艳,封边形式多样,
具有耐磨、耐高温、耐剐、抗渗透、容易清洁、防潮、不褪色、触感细腻、价格实惠等。

相关资料显示岩棉寿命不低于20年,也就是说20年后岩棉本身性能和构造都会慢慢发生变化,逐渐降低甚至渐渐消失其防火保护的能力。

可建在构件防火保护岩棉包有铝箔布,其寿命一般在50年以上。

防火板正常使用寿命完全可以和各类永久性建筑物的寿命相匹配。

4 结语
国内对于建筑本身的设计寿命为75年到100年,显然岩棉的寿命不能喝建筑寿命同步,也就是说20年以后岩棉对钢构件防火保护的能力开始渐渐消弱,设计的理想化,钢结构建筑的震动较大导致岩棉松动,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诸如一系列现象表明高温岩棉+防火板防火保护构造在钢结构建筑使用年限内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我认为国内对于钢结构建筑,尤其是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构件防火认识和研究还不是很完善,缺少相关完整的标准与文件。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改革,高层、超高层建筑依然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动力,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应着手做好钢结构建筑防火这项艰巨的工作,给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钢结构建筑推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保障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健康平稳发展。

在现行钢结构防火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继续完善和改进相关规范和措施,加强高层、超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措施:
(1)我们必须明确钢结构建筑防火是一个体系,其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构件防火属于前者,后者包括防火间距和分区、疏散通道和消防排烟、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等。

对于建筑防火我们应该系统考虑,不能本本主义,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单凭构件防火阻止火灾蔓延。

提高火灾报警系统,最大限度的做好构件防火,同时加强火灾发生后的灭火措施,预防与措施相结合,给生命财产的营救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

(2)提高钢结构建筑防火意识,加大钢结构建筑防火预防与灭火措施。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问世,智慧城市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对于火灾的发生,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做到及早发现和精确定位,有效的预防和快速处理。

(3)加大消防工作的监管力度,在钢结构建筑中,建议此项应由有资质的的第三方机构监管,做好施工前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做好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理工作,严防偷工减料的不良行为,做好竣工验收资料并存档,必须做到责任到人。

(4)对于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否有必要提高现行规范及相关措施,比如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立柱、梁等特殊部位加密消防喷淋设施。

(5)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务必做好诸如风井、排烟井、水电井等纵向穿越楼板的井道,以及奇特特殊部位的防火封堵措施。

(6)必须规范钢结构建筑中的装饰材料选用,尽量不用或减少易燃材料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