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三章 桥梁设计作用

公路、铁路桥梁作用分类对比
公 路 桥 梁
永久作用 可变作用 偶然作用 恒载 活载+附加力 特殊荷载
结构内力的反应 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 结构变位的反应
可变 作用 结构使用期
铁 路 桥 梁
公路桥梁各作用随时间变化的性质(示意)
-1-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报告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port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船舶或漂流物的撞击作用 汽车撞击作用
施工荷载 列车脱轨荷载 长钢轨断轨力
列车横向摇摆力 长钢轨纵向水平力
频率(概率密度) 足够长观测 期内的数据 拟合曲线
推算的设计基准期内 最大值概率密度 (部分可变和偶然作用)
列车牵引力 冻胀力
作用频遇值 作用准永久值
“频繁出现” 95%概率分位 “经常出现” 50%概率分位
设计车道数 横向折减系数 2 1.00 3 0.78 4 0.67 5 0.60 6 0.55 7 0.52 8 0.50
车辆荷载的横向布置示例
-4-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报告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port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I c mc
举例
f1 13.616 2l 2 EI c 连续梁桥竖弯基频 mc (对正弯矩及剪力)
冲击力标准值为车辆活载标准值×冲击系数,车辆活载总效应为标准值×(1+)
铁路桥梁明桥面:4kN/m2。 铁路桥梁道砟桥面:距离梁中心2.45m以内的人行道,取10 kN/m2; 距离梁中心2.45m以外的人行道,取4 kN/m2。 公路桥梁人群荷载集度:3kN/m2(L0 ≤50m), 2.5kN/m2 (L0≥150m),其间线性内插;城市郊区行人密集地区取上述值的 1.15倍。 专用人行桥:3.5kN/m2。 人行道板:以4kN/m2 (公)或1.5 kN(铁)的荷载进行检算。
第三章_桥梁的设计作用_荷载_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各类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际设计时作用的取值按: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的规定办理。
对城市桥梁,其荷载标准与公路桥梁类似,可参阅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
第一节 作用分类和作用代表值
桥梁标准活载的等级或类型,应根据桥梁所在线路的等 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等具体情况确定。 对标准轨距(1435mm)的干线铁路,采用中一活载(本 书讨论者); 对地方窄轨(轨距762mm)铁路,规定了与中一活载形 状类似但数值大幅减小的活载图式; 对专用铁路(如矿区铁路桥梁),其活载图式需结合 具体情况确定。 对于不包括冲击效应(后述)的列车竖向活载,称之为 静活载。
公路一I级和公路一Ⅱ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
3 车辆活载折减
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应考虑折减。
横向折减的含义是:在多车道(或多线)桥梁上行驶的车辆活载使桥梁结构 产生某种最大作用效应时,不同车道上的车辆活载同时处于最不利位置 的可能性大小。显然,车道数越多,可能性(即同时出现最不利加载的几 率)越小。
1 汽车荷载
-旧公路规范1989版
设计荷载
大量、经常出现的汽车荷载,以车队形式排列。 汽—10级、汽—15级、汽—20级、汽—超20级
验算荷载
偶然、个别出现的平板挂车或履带车。 挂—80、挂用的车辆荷载标准模式.是 根据20世纪60年代我国公路交通荷载的实际情况, 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分析、研究和修正确定的。从近 40年的应用情况看,《标准》(97)车辆荷载的模 式及其分级基本上是合理的,能适应我国公路建设 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如采用 车队荷载模式在桥涵结构设计时计算非常繁琐、车 队荷载在不同跨径的结构上产生的效应的连贯性不 够合理、标准荷载的级差不尽合理等,同时,采用 车队荷载模式,容易造成设计采用的车辆荷载是实 际运营中允许如此载质量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错 误观念。
桥梁的设计作用

(三)汽车冲击力
– 目前规范规定与桥型及跨径有关 跨径越大冲击系数越小
– 理论上应与结构自振频率有关
(四)离心力
– 曲线桥梁半径小于250米时应计算汽车作用 的离心力
(五)汽车、平板挂车或履带车引起的土 侧压力——计算桥台时使用
二、其它可变作用
– 风力——中小桥按静风压计算,大桥按动力 计算
– 汽车制动力——计算支座及桥墩时使用 – 温度影响力——日照及常年温差 –支座摩阻力、流水压力及冰压力——计算桥
0.97
800≤L<1000
0.96
L≥1000
0.95
纵向折减系数 0.94 0.93
(二)人群作用
公路桥涵3kN/m2,城市郊区3.5kN/m2 – 人群作用只与计算作用同时考虑 – 人行道板——以1.2kN集中竖向力作用在一
块板上进行验算 – 计算栏杆——水平推力0.75kN/m,作用在栏
杆柱顶,竖向力1kN/m,作用在上部扶手。
桥面净宽驶时
W< 7.0
7.0≤ W< 10.5
7.0≤ W< 14.0
10.5≤ W< 14.0
14.0≤ W< 17.5
14.0≤ W< 21.0
17.5≤ W< 21.0
21.0≤ W< 24.5
21.0≤ W< 28.0
24.5≤ W< 28.0
28.0≤ W< 31.5
28.0≤ W< 35.0
横向布置车队数
1 2 3 4 5 6 7 8
• 车辆作用的折减
横向折减系数
横向布置 车队数
3
4
5
6
7
8
横向折减 系数
0.78
0.67
0.60
第三章桥梁的设计作用

纵向折减 系数
0.94 0.93
二、可变作用
(二)汽车荷载冲击力:
冲击作用:由于荷载的动力作用使桥梁发生振动而 造成内力和变形增大的现象称为冲击作用。
(1)钢桥、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 拱桥等上部构造和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及钢筋混 凝土柱式墩台,应计算汽车的冲击作用。
(2)当填料厚度(包括路面厚度)≥50cm拱桥、 涵洞以及重力式墩台,不计冲击作用。 (3)支座的冲击力按相应的桥梁取用。
E 1 B H2
2
cos2cos()c 1 o s2(cso in s (( ) ))scions(( ))2
一、永久作用
•土的重力和土侧压力 (2)主动土压力
一、永久作用 •土的重力和土侧压力 (2)主动土压力 压实填土竖向压力强度标准值:
第二节 桥梁作用效应组合
一、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
(一)基本组合
编号
1
2 3 4 5 6 7
作用分项系数
作用分类
作用类别
永久作用
混凝土和圬工结构重力(包括 结构附加重力)
钢结构重力(包括结构附加重力)
预加力
土的重力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
土侧压力
水的浮力
基础变位 混凝土和圬工结构
作用
钢结构
符号
作用分项系数
对结构的承 对结构的承 载力不利时 载力有利时
1.2
1.0
1.1或1.2 1.2
作用的分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表3-1 作用分类
作用分类 永久作用
作用名称 结构重力(包括结构附加重力)
预加力 土的重力 土侧压力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 水的浮力 基础变位作用
桥在园林中的作用

桥在园林中的作用
桥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够起到美化景观、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首先,桥可以连接不同的园区和景点,方便游客穿越园林,欣赏各种美景。
同时,桥也可以作为园林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桥梁设计,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如古朴的石拱桥、精致的弯桥、飘逸的曲桥等,为园林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其次,桥还可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感觉。
在桥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融入自然元素,如采用木质材料、石头等天然材料,或者设计出仿生形态的桥梁,使其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此外,桥还可以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趣味元素,如装饰艺术品、设置观景平台、悬挂彩虹吊床等,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增加游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桥在园林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和通行的功能,更是一种美学和文化的体现,它为园林增添了不少魅力和趣味,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熏陶。
- 1 -。
桥梁的设计作用

17
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三节 可变作用
国际铁路联盟(UIC)活载图式
考察我国目前实际运行的列车及其发展趋势,可以 看出,1975年制订的中-活载标准已不太适用。例如, 蒸汽机车已停止生产,内燃和电力机车得到广泛应用; 货车的重载轴重时常高于机车的轴重。根据这些情况 可以认为,我国新的列车活载标准应与国际铁路联盟 (UIC)制订的活载标准较为一致。目前,荷载修订 工作仍在进行之中。高速列车标准:0.8倍UIC
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三节 可变作用
1、铁路列车活载:中-活载
• 我国铁路活载标准的情况是:20年代开始自行制订铁 路建筑标准,1938年公布中华活载标准,1951年制订 了中-Z活载标准,1975年对中-Z活载标准进行修订, 形成目前所用的中-活载标准。
16
8
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三节 可变作用
1、铁路列车活载:中-活载
5
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一节 作用分类和代表值
永久 结构使用期内量值不 作用 变或变化很小的作用
可变 作用
结构使用期内量值随 时间变化,且变化值 与平均值比可忽略的 作用
偶然 作用
结构使用期内发生概 率很小,但出现后影 响很大、持续时间又 很短的作用
一、作用的分类
结构重力 预应力
收缩徐变 基础变位
汽车荷载 汽车冲击力 人群荷载
(2)公路的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的横向布置
• 车辆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等 • 公路-I级和公路-II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 • 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如图布置车辆荷载
进行计算
23
桥梁的设计作用 第三节 可变作用
(2)公路的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的横向布置示例
简述桥的类型及在园林设计作用中的作用

简述桥的类型及在园林设计作用中的作用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桥梁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连接不同的场所,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桥的类型以及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一、桥的类型1. 弯桥:弯桥是桥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造型优美,曲线流畅,更具有装饰性。
弯桥的弯度和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调整,使得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而且可以增强人们的欣赏体验。
2. 直桥:相对于弯桥来说,直桥的形态更为简单,但是它也能为园林设计增色不少。
直桥通常采用直线进行设计,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直线、简洁的造型,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3. 悬索桥:悬索桥通常用在较大的水面上,它可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可以充当一个景观,在水面上行走和观景都是充满乐趣的。
它的悬挂桶设计也很有特色,可以穿过桥的人们感受到身体的游动,十分刺激。
4. 栏杆桥:这种桥梁主要是为保证人们的安全而使用的,它可以被放置在园林内的湖泊、小溪等水面上,充当行走的通道。
在设计过程中,栏杆桥上的栏杆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元素,一些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往往可以利用栏杆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得整个栏杆桥具有独特特色。
二、桥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1. 桥梁在园林中往往是连接整个景区的枢纽,促进了交流和互动。
桥梁的建造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穿越水面、山谷和溪流等自然障碍,使独立的景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游客的观游体验。
2. 桥梁可以突破固有的文化和地域限制,作为一种园林文化形式的表现方式,能够承载着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与期望,加深了人们对园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桥梁在园林中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不同的桥梁风貌可以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更深入地渗透到园林文化和景观设计中,造就了园林文化和景观设计的新面貌和新视野。
4. 桥梁在园林景观构成中是一种点线面结合的造型,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把孤立的点和线构成完整的景观形态。
不仅如此,桥梁的板木、浮雕、雕刻等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引人注目,使得园林中的桥梁成为了另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桥梁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该案例主要探讨了古桥保护与修复过程中如何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功能的结合。古桥在 修复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装饰元素,同时采用了现代的加固技术和材料,以确保 古桥的稳固和安全。此外,古桥还融入了现代交通功能,如步行道、自行车道和人行天
桥等,满足了现代城市交通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构检测
定期对桥梁进行结构检测,检查桥梁的各个部位是否出现裂缝、变 形、锈蚀等现象,评估其承载能力。
载荷试验
通过载荷试验了解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的加固和维修提供 依据。
综合评估
根据检测和试验结果,对桥梁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安全状况和使用 寿命。
应急处理与安全预案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和自 然灾害进行快速响应,确保人员 和财产安全。
装饰元素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 可适当添加装饰元素,丰 富桥梁的艺术表现力。
景观设计与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
桥梁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周边环 境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桥梁的能耗和碳 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降低噪音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降低车辆通行产生的噪音 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环保可持续
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周边生 态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 降低工程造价。
美观协调
注重桥梁的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提升城市形象。
规划过程和方法
初步规划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地形、地质 勘察和交通调查,确定桥梁的跨度和规
模。
详细设计
案例二:某城市立交桥的景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涵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作用标准值是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反映了作用在设计基准 期内随时间的变异,其值可根据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 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 作用频遇值是结构上较频繁出规的且量值较大的作用取值,也 是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时所采用的一 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也是根据在足够长的观测期内作用任 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95分位值确定。 作用准永久值是在结构上经常出现的作用取值,也是结构或构 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另外一种可 变作用的代表值,其值也是根据在足够长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 点概率分布的0.5(或略高于0.5)分位值确定。每个代表值的含 义是:实际作用超出其规定的代表值的概率不大于1与分位值 的差值,如作用频遇值,实际作用超出频遇值的概率不大于10.95=0.05。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 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对 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和限值。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 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当结构或 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倾覆 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 ,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的压屈失稳等)。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了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 然状况三种设计状况。 (2)短暂状况 短暂状况是指桥梁的施工阶段。该阶段桥梁结构体系与使用 阶段不同,结构主要承受临时性作用(如施工挂蓝),故一般只 需作承载能力极限状况计算,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况 计算。 (3)偶然状况 偶然状况是指桥梁使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罕遇地震、船舶撞 击等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概率极小,持续时间极短。偶然状 况只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必进行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验算。
3.1 作用的分类与作用代表值
作用的定义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称所有引起结构反应的原因为 “荷载”,这种叫法实际上不科学和也不确切。引起 结构反应的原因可以按其作用的性质分为截然不同的 两类:
直接作用:直接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力,如车辆、人 群、结构自重等,可用“荷载”这一术语来概括。
间接作用:不是以外力形式施加于结构,是间接作 用于结构的,它们产生的效应与结构本身的特性、结 构所处环境等有关,如地震、基础变位、混凝土收缩 和徐变、温度变化等。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了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 然状况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况 持久持久状况是指桥梁的使用阶段,该阶段桥梁承受结构自 重、汽车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作用。持久状况要求对结构 所有预定功能进行设计,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 在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按照结构破坏可能产 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公路桥涵划分为三个设计等级。并 规定不同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大 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主要 针对强度、稳定性等);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正常 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主要针对抗裂性能、挠度 、应力等) 。
在进行上述两类极限状态设计时,同时应满足构造和工 艺方面的要求。
地震烈度
地震在某一个具体地区引起的振动强度。与震级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震中区烈度最大。根据震时 人、地、物主要宏观标志划分为12度。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一次里氏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 2 1019 erg (尔格)
相当于在花岗岩中爆炸2万t T.N.T炸药,每增加一级,释放的 能量增加31.5倍。
作用代表值包括:作用标准值、作用频遇值、作用准永久值。 永久作用和偶然作用的代表值均只有一个,即标准值。 可变作用应按其在随机过程中出现的持续时间和种数的不同 (组合时按不同的极限状态),可取标准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为其代表值。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及按弹性阶段计算结构强度时,采用标 准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频遇)组合设计时,采用频遇值 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按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设计时,采用准 永久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地震对房屋的破坏主要由水平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反应引起
3.4.2 船舶或飘浮物的撞击作用
跨越通航或有漂浮物河流的桥梁,必须考虑船舶或漂浮物对墩 台的撞击作用。船舶或漂浮物与桥梁结构的碰撞是十分复杂非线性 动力过程,涉及环境、桥梁构件以及驾驶操作等因素,难以精确确 定撞击力。
《内河通航标准》(GB 5O139)规定,一至七级内河航道上船舶 对桥梁墩台的撞击作用标准值按“静力法”近似计算,即假定作用 于桥梁墩台上的有效动能全部转化为静力功。海轮对桥梁墩台的撞 击作用标准值可以参照执行。
第3章 桥梁的设计作用
相应的标准、规范
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 -9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 60-2004 )
3.5 作用效应组合
3.5.1 设计状态
公路桥梁设计采用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 方法,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的不同“作用”的影 响,应根据“作用”的性质、特点来考虑其对结构作用效应 的组合。组合方式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结合组合。对不同的组合方式而言,设计时分别取最不 利效应组合。
3.3.9 支座摩阻力
3.4 偶然作用
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 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主要有地震荷载、船只撞击力
3.4.1 地震作用
地震、震级、烈度、地震荷载
地震
地震是以 地面发生 不同强烈 程度的振 动为特征 的一种物 理现象。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震级
表示地震的强度,用释放出来的能 量大小衡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 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的状态。当结构或结 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3)拱桥
f1
1 2 l2
EIc mc
频率系数ω1 的取值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等截面拱圈、桁架拱、刚架拱
1
105
16.45
5.4 50 f 2 334 f 2 1867
f
4
f — 矢跨比
•对于变截面拱圈
1
105
r3
r1 r4 f
r2 f 2
2
r5
f
4
i
1
Ri
3.7
Ti
1.7
ri Ri n Ti
车道荷载
车辆荷载
应用规定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Ⅱ级
二级公路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桥涵的设计 可采用公路—Ⅰ级汽车荷载。
四级公路上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采用的公路—Ⅱ 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 应可乘以0.7的折减系数。
3.2 永久作用
3.3 可变作用
3.3.1 汽车荷载等级划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OO3)规定:
(1)汽车荷载分为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当计算整体结构时用车道 荷载,当计算局部结构或验算时采用车辆荷载; (2)汽车荷载等级分为公路-I级和公路-Ⅱ级; (3)公路-I、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计算图式如下:
作用(action)
施加在结构上的一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前 者称直接作用,亦称荷载,后者称间接作 用。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
不可忽略的
作用代表值
因实际的作用具有变异性(其值是随机的)二不能直接应用, 为便于结构设计而给定的能够反应其统计效果的量值即作用代表 值。
内河船舶的撞击作用点为计算通航水位线以上2m的桥墩宽度或 长度的中点。海轮船舶撞击作用点须视实际情况而定。
漂浮物横向撞击力标准值可参照规范公式计算。漂浮物的撞击 作用点假定在计算通航水位线上桥墩宽度的中点。
3.4.3 汽车撞击作用
桥梁结构应考虑汽车的撞击作用。汽车撞击力标准值在车辆 行驶方向取1000kN,在车辆行驶垂直方向取50O kN,撞击力 作用于行车道以上1.2m处。 对有防撞设施的桥梁,汽车撞击力标准值可根据防撞设施的 防撞能力予以折减,但不应低于上述规定值的1/6。
3.3.7 风荷载
3.3.8 温度作用
温度作用包括:常年气温变化(均匀温变),沿结构高度方 向的温度梯度。
当计算负温度梯度引起的温度作用效应时, 混凝土上部结构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 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的0.5倍。 计算圬工拱圈考虑徐变影晌引起的温差作用效应时,计算 的温差效应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
2004版通规:
原规范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对人工和计算机加载计算都很不 方便,且计算效应随桥梁跨径的变化是不连续的。 但车道荷载不能解决局部加载,跨径较小的涵洞、桥台、和 挡土墙等计算问题,如仍采用车道荷载,将产生与原规范计 算相差较大的结果。 本规范的车道荷载是个虚拟荷载,它是对由汽车车队的测定 和效应分析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