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1)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国内,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都在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通常采用课堂教育和心理咨询,但效果并不明显。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艺术表现、户外活动、心理游戏等形式,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些高校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式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模式。
这些探索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高校通过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也有研究者将新媒体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探索新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这些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
三、高校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高校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些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法,研究者不仅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些研究者还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规律和特点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学生】近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1

【关键字】学生近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我国占据越来越大的比率,然而大学生也是一个承载者众多希望,面临多重压力的特殊群体。
众多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我国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先就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五个方面做综合性评述。
通过对其综述,增加公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综述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国家、社会、家庭多关注的群体,心理压力明显地高于同龄群体。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的状况做一梳理。
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所大学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有了统一的界定和严格的衡量标准。
王芳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正面的心理健康,即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技能,保持与社会同步的状态。
另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1吴斌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自我意识、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完整统一的人格、善于适应环境、自我。
2章飚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智力、思维方法正确,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社会以及一切事物。
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需要合理,动机可行,有理想、追求、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
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文献综述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文献综述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及对策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13 年月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特征,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方法:重点分析高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审美观念、学业、就业和恋爱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
寻找其成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结果: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卑、害羞和妒忌。
在审美观念方面存在审美心理不够稳定、审美情趣发展不平衡、鉴别能力差的现象。
在学业问题上有学习信心不足、自我评价不当的心理特征。
在就业问题上存有沉重心理包袱。
在恋爱问题上常因苦恼、冲动、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属于一般性的心理发展问题!,而少数属于障碍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不成熟、不适应,只有极少数是精神疾病。
结论: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呈多样化趋势。
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与指导,大学生自我心理素质也应提高,使其与大学环境相适应,培养完善的心理品质。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Methods: analyzed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aesthetics,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lov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tc. Look for the causes,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Results: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s inferior, shy, and jealousy. In aesthetics, unsteady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bility to identify bad phenomenon. On academic issues with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ck of confidence, self assessment. On the problemof employment has a heavy psychological burden. In love often because of the distress, impulsive and restless mood state leads to greate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burden.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are most of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roblems. , and a few belong to the obstacle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in show is not mature, don't adapt to, only a handful of mental illness.Conclusion:the factors leading to mental disorder or disease of the diversified trend.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several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environment etc.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should also be improved, so as to adapt with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校学生因面临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据统计,在我国高校中,有超过7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
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进展,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现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指标和教育创新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展望未来研究热点问题和提出发展方向建议,助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培养一代健康向上的青年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高校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存在着普遍的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情况。
除压力问题外,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身份认同、自我发展、情绪管理等挑战。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文献综述参考范文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全度和心理状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地概述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对读者有价值的信息,下面是一篇关于心理健康的文献综述参考范文,希望能对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帮助。
标题:心理健康:问题、发展和干预措施的综述摘要:本综述文章旨在系统概述心理健康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干预措施,以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并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探讨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以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关注并应对这些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趋势、干预措施1.引言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领域,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探索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保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心理方面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全度和心理状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它既是个体身体健康的前提,也是个体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条件。
3.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情绪障碍、焦虑和抑郁等。
它不仅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中普遍存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4.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和个体特质等。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如工作压力增加、心理疾病的高发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等。
5.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6.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评估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是保证干预成果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文献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大、焦虑情绪高、抑郁症状明显等问题。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因素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良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1.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学习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人际关系挑战。
家庭、同学、朋友等关系的纷繁复杂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困扰,影响其心理健康。
3. 就业前景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充满期待,但现实的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
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忧,失业、就业不如意等问题会引发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1.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
2. 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化解心理困扰。
3. 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四、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高校教育者和研究者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据统计,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各类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困扰。
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调适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更加注重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不同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
研究者们正在探讨哪种策略更为有效,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效果研究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者们想要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研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也备受研究关注。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研究与政策结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制定及完善,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展望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各种研究和成果层出不穷。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成为许多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综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实践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等影响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有限,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2.心理问题的流行与调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日益增加,如情感问题、人际问题、学习压力等,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痛点。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深入挖掘高校学生心理需求和问题,对于指导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因此,心理问题的流行状况和调查研究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3.心理情绪干预的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和能力。
针对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
因此,心理情绪干预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和提升同样重要。
评价反映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高效、科学的评价系统,可以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并为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教育质量,则推动了学校自身的进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总结,可以为今后教育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我国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然而大学生也是一个承载者众多希望,面临多重压力的特殊群体。
众多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我国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先就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五个方面做综合性评述。
通过对其综述,增加公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综述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国家、社会、家庭多关注的群体,心理压力明显地高于同龄群体。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的状况做一梳理。
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所大学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有了统一的界定和严格的衡量标准。
王芳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正面的心理健康,即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有效地完成自身的技能,保持与社会同步的状态。
另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1
吴斌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自我意识、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完整统一的人格、善于适应环境、自我。
2
章飚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1.智力、思维方法正确,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社会以及一切事物。
○2.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4.需要合理,动机可行,有理想、追求、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
○5.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6.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成功地进行调整。
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关于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现状,不同学者得出不同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田敏等人提出: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里是健康的,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效率高,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充满朝气,能把个人的思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之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
不容乐观。
我国大学生中16%至24.5%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为主。
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4%,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
由此看来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确实十分严峻。
4
张典探指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5
肖永春等人分析道:大学生总体上情绪感受以积极为主,情绪水平较高。
1.学生情绪水平存在性别、学科、年级及生源差异。
情绪水平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和研究生)无关,但与性别有关,总体上女生情绪水平显著较男生更为积极;学生情绪水平还与学生所在专业有关,经管类、文科学生、医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情绪积极水平依次下降。
2.学生情绪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学生普遍比其他年级学生感受到更多消极情绪。
其中农村学生情绪水平较城市学生更偏向消极。
6
杜松涛等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归纳如下:1.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2.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3.贫困大学生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研究发现,高达82.8%的贫困大学生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如投射、被动攻击、抱怨、幻想、退缩等,而非贫困大学生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仅占12.0%。
7
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近年来研究最为深入、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问题,主要有环境适应问题、学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
环境适应方面
蒋迪等人提出:许多大学生生活缺少自主性,进入大学之后,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和生活都由自己来统筹安排,常常会感到迷茫,情绪低落。
另外,有一些学生对所就读的学校或专业不满,当前面临的场景与自己的理想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和抵触情绪,对学校组织的教学和各种文化活动漠不关心,还常常表现出厌学、焦虑、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
8
章飚指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问题在新生中尤为常见,常常表现为独立性差、从众心理强、行为懒散、我行我素、心胸狭窄、不拘小节等,甚至容易被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往往延缓了心理发展的适应期。
9
学业方面
叶国清指出:大学生普遍面临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许多大学生在在高中是都是各地的精英,然而进入大学后,激烈的竞争使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甚至有些人难以跟上学校学习的进度了,很多学生无法接受现实,不能实现定位的转换。
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大学生或自暴自弃,或封闭自我不与人沟通。
大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如得不到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10
蒋迪等人指出:工科大学生所面临的课业负担较重,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而这些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学习任务重,是造成学业压力的重要原因。
11
章飚指出:大学生在学业上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学习困难,竞争激烈,考试作弊等方面。
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结果成绩一落千丈,缕缕不及格。
由此承受了难以跟上大学学业的巨大压力,造成不少心理问题。
在考试方面,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为了取得好成绩或考试通过抱着侥幸心理,设法作弊。
而当被发现受到处理时,又无法面对和难以接受而引发的心理问题。
12
经历方面
樊光华等人提出:一名普通高等学校每年需交5000元左右的学费,像普通高校的二级院校的学费高到万元以上,加上生活费和其他费用,每年的开支至少在1—2万元。
万元以上的学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有的学生家庭根本承担不起这些昂贵的学费,有的依靠亲朋好友的支助,有的靠银行贷款,缓解燃眉之急,这些学生在受到繁重的经济、生活上的压力的同时,还受到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
李蓓提出一些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担心自己穷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息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的自尊,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己自尊心受挫。
叶国清指出:贫困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他们还要面临心理上的困难,表现为自卑、焦虑、孤僻、嫉妒等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杜松涛等人提出:贫困生的自尊心比一般同学更强,在选择解决贫困的措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