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研究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研究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研究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研究

孙修礼

(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钢管混凝土柱构件采用3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钢梁采用双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 D A R C 分析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曲线,程序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研究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对骨架曲线的影响。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骨架曲线;统一理论;框架结构中图分类号:T U 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22(2008)01-0006-03收稿日期:2007-12-07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校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63072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7605009063)

作者简介:孙修礼(1975-),男,山东即墨人,工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方面。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及优越的抗震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目前对钢管混凝土柱的基本性能和受力机理已经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对钢管混凝土柱与梁的各种节点形式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但对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仅进行了少量的试验研究

[1-3]

。因此对钢管混凝土整体结构体系进行

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在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的抗震参数,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 D A R C 对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体系的恢复力曲线进行了研究,程序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分析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对骨架曲线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为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且对钢管混凝土抗震设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 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

由两种材料组成,但在宏观上可视其为1种“组合材料”,可用整个构件的力学性能指标来计算其承载力

[4-5]

。由于材料的本构关系中已经包

含钢管和混凝土相互作用的紧箍力效应,因而确

定的组合设计指标中也包括了这种紧箍效应。经过大量试验研究证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是合理可靠的,以下是对统一理论中重要的参数的简单

介绍。

(1)含钢率α

α=

A s

A c

(1)

A s 、A c

分别为钢管与混凝土的截面面积。(2)约束效应(套箍)系数ξ

ξ=α

f y

f c k

(2)

f y 为钢材屈服强度;f c k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近似取f c k =0.8f c u 。

(3)轴压组合强度标准值f s c y

f s c y =(1.212+B ξ+C ξ2

)f c k

(3)

式中:B=0.1759

f y

235

+0.974;C=-0.1038f c k

20

+0.0309。(4)轴压比n

n=

N N μ=N f s c y A s c

(4)

式中:A s c =A s +A c

。第21卷第1期2008年03月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Y a n c h e n g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 o l .21N o .1M a r .2008

DOI :10.16018/j .cn ki .32-1650/n .2008.01.009

2 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构件的弯矩-转角滞回模型

2.1 钢梁弯矩-转角滞回模型

钢梁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无明显刚度退化现象,考虑了包兴格效应,在强化阶段采用随动强化模型。其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采用双折线恢复力模型。模型中有3个特征参数需要确定:弹性阶段刚度k e,屈服弯矩M y,强化阶段刚度k p。各特征参数确定如下:

(1)弹性阶段刚度k e

k e=E I(5) 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

(2)屈服弯矩M y

M y=f y W(6)

f y为钢材屈服强度;W为截面弹性抵抗矩。

(3)强化阶段刚度k p

k p=0.02k e(7) 2.2 钢管混凝土柱弯矩-转角滞回模型

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采用3线型模型,模型中有5个参数需要确定:弹性阶段刚度k e,开裂弯矩M s,屈服弯矩M y,屈服曲率y,第3阶段刚度k p。各特征参数确定如下:

(1)弹性阶段刚度k e

弹性阶段刚度也可近似采用E C4建议的公式,即:

k e=E s I s+0.6E c I c(8) (2)屈服弯矩M y

M y=

A1c+B1

(A1+B1)(p n+q)

M u(9)

式中:A1=

-0.137(b≤1) 0.118b-0.225(b>1)

;

B1=

-0.468b2+0.8b+0.874(b≤1)

1.306-0.1b(b>1)

;

p=0.566-0.789b(b≤1)

-0.11b-0.113(b>1)

q=1.195-0.34b(b≤0.5)

1.025(b>0.5)

; b=α/0.1;c=f c u/60;

Mμ为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极限弯矩,计算见参考文献5。

(3)开裂弯矩M s

M s=0.6M y(10) (4)

屈服曲率y

y

=0.0135(c+1)(1.51-n)(11) (5)第3阶段刚度k p

k p=αd0k e(12)αd0=αd/1000,αd的计算见参考文献5。

I D A R C是b u f f a l o大学著名非线性分析程序,该程序可以用来分析结构承受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采用程序I D A R C对文献1试验中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进行研究,程序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程序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用I D A R C来分析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骨架曲线是可行的。

图1 试验结果和程序结果比较

F i g.1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t h e r e s u l t s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n df r o m t h e p r o

g r a m

3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因素

影响钢管混凝土结构骨架曲线的因素有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使用I D A R C程序分析了上述各因素对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各因素对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分述如下[6]。

3.1 轴压比

图2为轴压比对结构P-Δ骨架曲线的影响,可以看出:当轴压比较小时,轴压比对屈服位移的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骨架曲线对应的最大荷载增大;当轴压比较大时,屈服位移下降,骨架曲线对应的最大荷载减小。轴压比对强化阶段刚度的影响是: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强化阶段的刚度不断下降。

3.2 含钢率

图3为含钢率对结构P-Δ骨架曲线的影响,随着含钢率的提高,屈服位移、骨架曲线对应

·

7

·

第1期孙修礼:钢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骨架曲线研究

的最大荷载及强化阶段刚度均增大。3.3 混凝土强度

图4为混凝土强度对结构P -Δ

骨架曲线

图2 轴压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F i g .2 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a b o u t

c o m p r e s s i o nr a t i

o

图3 含钢率对骨架曲线的影响F i g .3 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a b o u t s t e e l r a t i

o

图4 混凝土强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F i g .4 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a b o u t c o n c r e t e s t r e n g t h

的影响,混凝土强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强化阶段的刚度略有提高。3.4 钢材强度

图5为钢材强度对结构P -Δ骨架曲线的影

响,钢材强度对屈服位移影响不明显,但是骨架曲线对应的最大荷载及强化阶段刚度均增大,当轴压比不大时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骨架曲线将不出现下降段

图5 混凝土强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F i g .5 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a b o u t c o n c r e t e s t r e n g t h

4 结论

(1)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将钢管混凝土作为组合材料,钢管混凝土采用三线性滞回

模型;钢梁采用双线性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程序

I D A R C 研究了钢梁-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骨架曲线,程序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2)使用I D A R C 程序分析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因素对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各因素对屈服位移的影响不明显,但对骨架曲线对应的最大荷载及强化阶段的刚度影响比较明显。

(3)钢管混凝土柱长细比和梁柱线刚度比等对结构骨架曲线均有影响,限于篇幅,本文未作探讨。

(4)工程设计中可以使用I D A R C 程序来分析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恢复力模型曲线。

(下转第15页)

·8·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

参考文献:

[1]J o h n s o nCR .P o s i t i v e d e f i n i t e m a t r i c e s [J ].A m e r M a t h M o n t h l y .1970,77:259-264.[2]黄礼平.四元数矩阵的特征值与奇异值估计[J ].数学研究与评论,1992,12:449-454.

[3]姜同松,陈丽.四元数体上矩阵的广义对角化[J ].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20(11):1203-1210.[4]庄瓦金.体上矩阵理论导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E s t i m a t i o no f S p e c t r a l R a d i u s f o r Q u a t e r n i o nMa t r i x

W UC h u a n -d o n g

(C o l l e g e o f M a t h m a t i c s a n dS c i e n c e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00044,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c o n c e p t o f t h eq u a t e r n i o nm a t r i xs p e c t r a l r a d i u s ,a n d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 t h eq u a t e r n i o nm a t r i x n o r m ;O n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s p e c t r a l r a d i u s ,d i s c u s s e s t h es p e c t r a l r a d i u s e s t i m a t e s a n dg a i n s as e r i e s o f i m p o r t a n t r e -s u l t s .

K e y w o r d s :q u a t e r n i o nm a t r i x ;R i g h t e i g e n v a l u e ;S p e c t r a l r a d i u s ;M a t r i x n o r m

(上接第8页)

参考文献:

[1]李忠献,许成祥,王冬,等.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04,34(1):3-6.

[2]宗周红,林东欣,方贞政,等.两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2,23(2):27

-35.

[3]周栋梁,钱稼茹,方小丹,等.环梁连接的R C 梁-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4,37(5):7-15.

[4]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孙修礼.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o f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S t u b F r a m e S t r u c t u r e

S U NX i u -l i

(C o l l e g e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i n g d a o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 266109,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t h e u n i f i e d t h e o r y ,t r i l i n e a r a n db i l i n e a r m o m e n t -r o t a t i o nh y s t e r e t i c m o d e l w e r eu s e df o r

C F S Tc o l u m na n d s t e e l b e a mr e s p e c t i v e l y .N o n l i n e a r a n a l y s i s p r o g r a mw a s e m p l o y e d t o o b t a i nt h e r e s t o r i n g f o r c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 .R e s u l t s o b -t a i n e df r o m t h e p r o g r a m a r e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t h o s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F u r t h e r m o r e ,s o m e p a r a m e t e r s t h a t a f f e c t t h e r e -s t o r i n g f o r c e m o d e l o f C F S Ts t r u c t u r e h a v e b e e ns t u d i e d ,i n c l u d i n g a x i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r a t i o ,s t e e l r a t i o ,m a t e r i a l s t r e n g t ha n ds o o n .T h er e s u l t s n o t o n l y p r o v i d e n e c e s s a r y t h e o r yb a s i s f o r p o p u l a r i z i n gt h eC F S Ts t r u c t u r e ,b u t p l a ya v a l u a b l er o l et os e i s m i c d e s i g no f C F S Ts t r u c t u r e .

K e y w o r d s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s t u b ;s k e l e t o nc u r v e ;u n i f i e dt h e o r y ;f r a m e s t r u c t u r e

·15·第1期武传东:四元数矩阵谱半径的估计

新 钢管柱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案

宁波坤和中心工程 地下室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砼浇捣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浙江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坤和中心项目部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批准人: 审批单位: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3) 2、施工方法及要点 (4) 3、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 4、附图 (6)

1、工程概况: 1.1、概况: 宁波坤和中心工程位于宁波中心市区奉化江西侧的商务中心CBD9#、10#地块。由2幢分别为20层和25层的办公楼、1幢40层的酒店及公寓楼、5层商业裙楼和四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168843㎡。建筑最高高度约157米。本工程地下室为型钢砼框架-钢筋砼筒体结构。 1.2、箱形钢柱现状 地下室:地下室型钢混凝土柱底部采用十字形型钢,上部为箱形钢柱,钢柱外包钢筋混凝土柱,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除支撑限制钢柱分节安装外,余地下室钢柱一次性安装就位。箱形钢柱顶标高大部分为1.15或1.35米(基础底板面标高为-14.5m)。箱形柱与十字柱的变截面标高主要为:-13.41~-12.2m、-9.6~-8.8 m、-5.3~-1.75 m等。箱形柱钢管截面规格主要有:700×700mm、650×650 mm、600×600 mm、550×550 mm、500×500 mm、450×450 mm等。箱形柱内外均需浇砼,箱形柱内一次性砼浇筑高度为13.41~3.1米等,其中,箱形柱内为无收缩C50砼,掺加HEA膨胀剂,箱形柱柱外为普通C50砼;设计要求先浇箱形柱内砼,后浇柱外砼,故需高空作业进行箱形柱内砼浇筑。箱形柱示意图及变截面图见后附图二所示。 1.3、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施工方案

目录 一、主要编制依据 (2) 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2) 2、施工重点与难点 (3) 三、施工准备 (3) 1、材料准备 (3) 2、技术准备 (3) 3、机械准备 (3) 四、施工部署 (3) 1、施工工期 (3) 2、人员组织 (4) 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6) 五、组合柱的施工方法 (7)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7) 2、柱脚施工 (7) 3、钢结构工程 (9) 4、钢筋工程 (13) 5、模板工程 (15) 6、混凝土工程 (16) 六、质量验收要求 (17) 1、验收依据 (17) 2、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验收资料主要内容 (18) 3、钢构件质量控制 (18) 4、钢管安装 (18) 七、施工安全、文明要求 (19)

一、主要编制依据 1、《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钢管砼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 188:2005)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为筒中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其中主楼内外框筒设计采用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柱截面采用矩形截面和异形截面;框架柱内设置钢管,形成组合柱,柱内钢管采用无缝钢管,钢管接高采取两层或三层一接。外框筒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共70根;70根直径325×20mm的管从-5.45m-31.15m,70根直径299×16mm的管从31.15-66.25;钢管混凝土柱脚采用端承式,柱脚标高从-5.45处起(KZ-6从1.65处起);-1层~10层采用C60混凝土,11层~16层采用C50混凝土,管内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收缩,低徐变,早强、后期强度有一定的增长、可泵送、不沁水不离析。

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辅导:钢管混凝土结构知识

■级结构工程师考试辅导:钢管混凝 匕结构知识 近2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 展。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 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 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 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塑性是指在静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脸表明,试件压缩到原长的 2/3 ,纵向应变达30%以上时,试件仍有承载力。剥去钢管后,内部混凝土虽 已有很大的鼓凸褶皱,但仍保持完整,并未松散,且仍有约碎脱落。 5%的承载力,用锤敲击后才粉 抗震性能是指在动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吸能性。在这 方面,钢管混凝土构件要比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得多。在压弯反复荷载作用下,弯矩曲率滞回曲线表明,结构的吸能性能特别好,无刚度退化,且无下降段,和不丧失局部稳定性的钢柱相同,但在一些建筑中,钢柱常常要采用很厚的钢板以确保局部稳定性。但还常发生塑性弯曲后丧失局部稳定。因此,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也优于钢柱。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详细]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 第1章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现浇框架及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第2章施工准备 第1节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325 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2 砂:宜用粗砂或中砂.混凝土低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 时,不大于3%. 3 石子:粒径0.5~3.2厘米,混凝土低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C30 时,不大于1%. 4 掺合料: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有关标准. 5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等. 第2节作业条件 1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 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 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5 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第3章操作工艺 第1节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养护 第2节作业准备: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剪刀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 第3节混凝土搅拌: 1 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 2 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如需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平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 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4-3 4 规定采用.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4-34 4 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 第4节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4-35 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米in) 表4-35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米in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及其应用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的构造和基本受力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环梁节点能有效地传递框架梁端的剪力和弯矩,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设计。简要介绍了环梁节点的设计方法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房屋建筑 一、引言 钢管混凝土柱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结构构件,与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柱相比,在许多方面有突出的优点。目前,用于我国房屋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主要形式有:上下环板牛腿式、双梁式、梁端局部加宽式、对穿暗牛腿式、穿心钢筋暗牛腿式、暗牛腿-环梁组合节点、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等。这些节点形式各有优越性和不足,都已有一定的试验研究。 二、环梁节点的构造形式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的构造形式是在环梁高度范围内,沿钢管壁贴焊一道(或两道)钢筋作为抗剪环。抗剪环为通过连续的双面焊缝牢固焊于钢管壁上的闭合钢筋环或闭合带钢环。钢筋直径d或带钢厚度b一般在20-30mm左右。抗剪环与环形牛腿一样,实为钢管柱的环形凸缘(法兰盘)。基于与环形牛腿同样的考虑,沿抗剪环需设置与楼盖结构等厚的闭合混凝土环梁或与之相当的混凝土托盘,与钢管柱紧密箍抱,楼盖粱的纵筋则锚固于环梁内,借助环梁传递弯矩。 该节点节点无需穿心构件;钢管内、外无需设置加劲环,不影响钢管内混凝土浇注;环梁箍筋无方向性,便于与任意角度的混凝土梁连接。 三、环梁节点的受力机理 1、梁端剪力传递 框架梁梁端剪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传递给钢管混凝土柱: (1)通过环梁混凝土与抗剪环接触面的局部承压作用力将剪力由环梁传递到抗剪环上,并通过抗剪环与钢管间的焊缝将剪力传递到钢管上。由于抗剪环钢筋直径一般不大,由剪力引起的对钢管壁的局部弯矩很小。由于焊缝作用力可以保证,设计时以抗剪环的作用力为主进行抗剪验算。 (2)环梁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粘结作用。粘结作用力虽然很大,但在地震作用下难以保证,一般不予考虑,仅作为安全储备。

钢管混凝土柱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钢管混凝土柱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摘要:对于下部几层不宜增设内部支撑的大空间钢框架建筑,本文欲通过在结构底部几层布置钢管混凝土柱,以此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底部1~3层无内部支撑钢框架结构和无内部支撑的1~3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组模型,进行Pushover静力非线性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层间位移角的比较,探究钢管混凝土柱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TU33+3 文献标志码:A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将薄壁钢管内灌入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合结构形式。这种组合结构不仅能够将钢和混凝土的优点结合起来,提高结构的塑性和韧性,而且可以克服钢结构容易产生局部屈曲的缺点。对于无法增设支撑的结构楼层,可以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不但可以增大结构的使用空间,而且可以提高底部大空间高层建筑的抗侧刚度。因此钢管混凝土柱+钢的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逐渐被大量应用。 1 模型建立 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一组底部1~3层无内部支撑8层钢框架结构(图1)和无内部支撑的1~3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柱8层结构模型(图2),结构形式布置规则,每层层高4m,建筑总高度32m,长54m,宽16.4m。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45s,抗震设防裂度为8(0.20g)度,抗震等级三级,多遇地震下结构阻尼比采用0.03,罕遇地震下阻尼比为0.05。钢管柱、型钢梁和钢支撑采用Q345B钢,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采用100厚的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楼面恒载取4.0kN/m2,楼面活载取3.0 kN/m2;屋面恒载取4.5 kN/m2,屋面活载取2.0 kN/m2;风载取4.0 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 图1 1-3层撤除内部支撑图2 1-3层采用钢管混凝土柱 2 模型建立处理 本文钢框架支撑采用偏心支撑,偏心支撑在多遇地震及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抗侧刚度与中心支撑相当,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依靠梁的消能梁段耗能,具有与纯钢框架相当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但构造相对复杂。 3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也被称为振型叠加法动力分析,是线性结构系统地震分析中的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结构振型是模态反应的重要参数,以下是2组模型结构前3阶振型的模态反应特征见表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位于,工程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5m;首层层高4.5m(其堂处高度为8.5m);二~四层为标准层,层高4m;总建筑面积21640.80平方米。 2、高支模概况 高支模概况:本工程高支模位于10-12/C-F轴处中空(16mx18m) 高度为8.5m。 高支模的结构设计概况如下: 本工程高支模方案采用满堂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高支模区域梁截面尺寸分别为300*600、250*450,柱截面尺寸为600*600,板厚为100mm,高支模架支设在12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底板上;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工程高支模及高大梁的施工安全,根据《省建设工程高支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 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6-201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 80-91);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

7、《大断面模板支撑设计和使用安全》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9、《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10、《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12);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1350010-2010) 12、《木结构设计规》(GB50005-2003) 13、《一洲施工安全辅助设计系统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14、大楼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完成图纸会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复核轴线标高等技术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施工规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二、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计划使用∮48×3.0mm钢管×6米=300根、∮48×3.0mm钢管×1.5米=300根,直角扣件2000个、旋转扣件700个、对接扣件600个、5cm厚木垫板500块、具体数量根据现场用量调节。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的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进行防锈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对多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材料计划:

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案

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有D600、700、800、900、1000mm五种截面,共计474根。钢管柱埋件位于桩顶标高处,固定难度大。钢管柱安装受预应力筋安装等交叉作业的影响较大。单节钢管柱约8t,塔吊选型和布置需同时考虑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柱吊装施工;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案的选择和质量保障直接影响结构使用安全。 二、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法选择 本工程钢管柱管径均大于350mm以下,分节吊装和分段浇筑,每节长度大于4m以上,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布置和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为了不影响主体结构和钢结构施工,部分钢管柱汽车泵无法辐射到部分,只能利于夜间塔吊空闲时间,采用塔吊将混凝土送入钢管柱内;另本工程设计有变截面钢管柱、钢管斜柱、V形钢管柱,且节点处有水平加劲肋,给施工带了一定的难度,须混凝土自钢管柱上口灌入,一次浇灌高度不大于2m,采用人工和振捣器械对混凝土实施振捣,已达到密室效果,所以选用高抛自密实法+人工浇捣的方法浇筑本工程钢管柱内的混凝土。 三、钢管柱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 钢管混凝土柱竖向分节及施工机械选择 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泵送高度为-12.03m~35.432m,根据工程设计特点和施工部署,采取分节进行浇筑,其分节见表3.1-1。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配制 本工程钢管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根据本工程特点和选用泵送顶升浇筑法施工,须采用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依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2-2004,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要求,工作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配合比设计与配制,按如下要求配制:1)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推荐一种钢管商品混凝土柱与钢筋商品混凝土梁节点做法,使钢管在节点区的连接更 加安全、可靠。商品混凝土梁可以很好的传递内力,与其他节点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加快功效和节约材料的优点。 一、概述 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是由商品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改变了 各自本身的材料性质,共同成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由于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商品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使得商品混凝土强度和延伸性大大提高,形成了卓越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圆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 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商品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商品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商品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第13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3.1 框架结构体系及布置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范围: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规)JGJ3-2002、J186-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 (2)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大致范围: 多层建筑:2-8(10)层;(>8层需电梯、消防等要求) 高层建筑:>8(10)层;习惯上,对其中8(10)-18层的建筑又称为小髙层建筑,18-40层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40层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多层及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的特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容易,可适应不同房屋造型;但侧移刚度相对较小,房屋高度不宜过高。 13.1.1 框架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组成 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节点构造十分重要。 2.框架结构种类(P150) 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 现浇框架是指梁、柱、楼盖均为钢筋砼现场浇注的,故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缺点:工作量大、需大量的模板。 装配式框架是指…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

13.1.2框架结构布置 1.柱网布置 (1)柱网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柱网布置应方便施工 2.承重框架的布置 为计算分析方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结构看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 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力,而竖向荷载则以楼盖结构布置方式的不同而按不同的方式传递。一般应在承受较大竖向荷载的方向布置框架承重梁.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侧刚度.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可利用纵向框架的刚度来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缺点是房屋的横向抗侧刚度较差. (3)纵横双向框架承重方案 当楼面上作用有较大荷载或楼面有较大开洞时采用.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设计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设 计 第2期 2007年2月 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 № FEB2O07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设计 黄斌 (深圳市方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摘要:本文推荐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粱节点做法,使钢管在节点区是连续的,节点刚性不受影响, 粱可以可靠地传递内力,与其它节点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和节约材料的优点.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管开穿梁钢筋小孔;梁柱节点构造 1概述 钢管混凝土柱使钢管与混凝土改变了各自本身 的材料性质.共同成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该结构形 式以卓越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在工程中得到越 来越多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近年又陆续有不少工程 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等 由于工程中往往仅在框架柱中采用钢管混凝 土.而框架梁则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故两者的连接 节点成为工程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常用的连接节点 有钢牛腿法,双梁法,环梁法,钢管开大洞后补强法 及纯钢筋混凝土节点法等.双梁法和环梁法对梁之

间内力传递的可靠性有一定影响:钢管开大洞后补强法及纯钢筋混凝土节点法使得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难以保证节点原有的刚性:钢牛腿法对钢材消耗量大.现场焊接施工量大 以上列举的连接节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本文推荐一种在钢管上开穿钢筋小孔的连接节点. 通过模型试验为基础的理论分析.并经过多个工程实践的检验.证明它具有可靠和经济实用的优点 2钢管开小孔连接节点的优点 2.1钢管开小孔后对钢管截面削弱不大.梁钢 筋穿过小孔后剩余的缝隙很小.钢管对管芯混 凝土的约束力基本没减小.不影响钢管混凝土 柱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2.2梁钢筋直接穿过钢管后.梁可以可靠地传 递内力.梁长范围内的刚度保持不变.结构受 力分析与实际相同而钢牛腿法和钢管开大洞 后补强法.在梁端范围内有相当长度的型钢. 使得梁刚度发生急剧变化 2.3在设置水平加强环和竖向短加劲肋补强后.钢 管在节点区是连续的.节点刚性不受影响.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 2.4现场施工较方便.即使圆弧形的梁钢筋也可顺 利穿过 2.5节点补强所用材料比钢牛腿法和钢管开大洞法大幅减少.有利于降低造价 3钢管开小孔的连接节点构造 钢管开小孔的连接节点构造如图1.其要点如下: (1)钢管开小孔:小孔直径D=钢筋直径+10mm, 水平间距为3D.垂直间距为2D.

钢管柱施工方法

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自动安平投点仪、激光测距仪及前方交会法,确定梁、柱基础的中心位置和预埋件的精确定位。 4.8.2钢管柱施工 钢管柱承重性能良好,在受力较大部位能有效减少混凝土柱体积,起到承载和传力作用。钢管柱施工要求较为严格,由专业工厂加工制作,运至工地安装。 钢管混凝土柱主要由Ф950钢管,底法兰环形钢板、顶法兰环形钢板(钢管柱安装前预焊),Q235加劲钢板以柱内节点加强钢筋和C40混凝土组成,L=4350mm。 1)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钢管柱分两段组装,施工时先在临时仰拱上开孔,首节由4#导洞吊装,第二节由3#导洞吊装,找正对口焊接,对口形式采用钢管内壁预埋φ22接茬钢筋,接茬筋长10cm,接口焊接工艺应满足表3-7要求。钢管焊接完成后,由钢管柱的顶端安放柱的主筋及箍筋,扶正钢管,将钢管托起,连接钢管柱内主筋,钢管柱下落就位,与底部法兰固定连接,钢管柱顶端采用型钢井字固定,定位型钢与格栅钢筋焊接,绑扎钢管柱内箍筋,钢管柱的定位精度与直顺度应满足表3-8要求。柱内混凝土采用导管输送,使用振捣棒振捣,当混凝土浇注至柱顶时,预埋柱顶补强筋。 2)钢管柱加工制作及运输 (1)钢管柱的制作 ①钢管柱施工所采用的有关规范 钢管柱的制作、安装所依据的主要规范为《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 ②钢管柱的制作、安装精度 根据有关规范,钢管柱的制作、安装精度见下列各表。 表4-6 钢管柱制作允许偏差(mm) 钢管柱由专业工厂加工制作,加工制作时严格进行选材,3号碳素钢结构质量标准符合GB700《碳素结构钢》的要求,严格按《钢管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加工。 钢管柱加工时,严格控制纵向弯曲度、椭圆度、管端平整度。具体要求详见钢管柱制作及安装允许误差表。 钢管柱出厂前进行焊缝、长度、表面清洁度、防腐处理、超声探伤检查,按GBJ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并按照每根钢柱进行分节编号,组对配装检验,合格后再分解装运。 钢管柱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碰撞,装车和卸车采用吊机轻吊轻

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外围钢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承力,钢管柱通过水平向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连接,钢梁上铺设桁架楼承板传递水平力。 本方案主要针对外框16根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筑进行编制。 二、钢管柱砼浇筑 1、钢管的吊装分节应注意钢管柱砼标号的变化,不使两种标号出现在一节柱内,钢管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在48层及以下为C60,49层及以上为C50。 2、现阶段钢管柱混凝土已利用塔吊料斗浇筑完成了8层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筑,为能够提高钢管柱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工人混凝土浇筑时的安全,减少塔吊的使用为钢结构的吊装提供充裕的时间,从9层钢管柱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液压布料机进行浇筑。钢管柱从4层往上为两层一节,根据钢结构的吊装、焊接进度,待钢管柱及第一层钢梁连接、焊接完成后,将液压布料机吊运至外框四个角的斜向钢梁上进行钢管柱砼的浇筑,布料机利用倒链将四个角与钢梁捆绑在一起,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布料机的稳定性。 布料机的平面布置如下图: 此钢管柱砼浇筑方案,由于楼层未铺压型钢板,必须完善一个标准层的完全封闭满铺水平安全网措施。水平网通过铁丝直接与钢梁绑扎连接(作业面与水平安全网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0米); 泵管铺设层利用木跳板、10#槽钢及C18废钢筋制作定型的通道(具体见下图,通道宽为1.3m,长2.8m的1个、4m长的20个),形成水平安全通道及泵管布设通道,通道与通道对接处采用14mm的螺丝通过预先打好的孔进行连接。工人上楼层后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利用钢结构在钢柱上的钢丝绳生根。钢管柱混凝土浇筑利用已做好的定型化浇筑平台进行浇筑。 三、安全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带安全带。 2、混凝土浇筑前先将安全通道架设好,然后再进行布料机的吊运,待布料机吊运到位后,用钢丝绳将布料机的四个角与钢梁连接牢固,保证布料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定。 3、安全通道与通道相连处螺丝要柠紧,保证通道连接牢固。 四、验算 4.1、计算概况

钢管混凝土柱

摘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向。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 近2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逐渐被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艺的产生,工程应用日益广泛。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 1.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特别是型钢的抗弯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受压时容易失稳而丧失轴向抗压能力。而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上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使混凝土处于侧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钢管的刚度,两者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高于相应的钢管柱承载力和混凝土柱承载力之和。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钢管内部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构件的延性性能明显改善,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并完成了工艺流程实习,专业实习之后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典型房屋进行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相对完整的工程设计。毕业设计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方面:巩固、联系、充实、加深和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以及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初步掌握专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熟悉运用计算机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养成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或计算,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和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毕业设计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能够使他们尽早的进入角色并发挥作用。毕业设计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尽量缩小教与学的不同差异。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编者: 2013 年6 月

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孤东佳苑一期工程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4、孤东佳苑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序号项目内容 1 工程名称孤东佳苑一期工程 2 工程地址东营市仙河镇镇东路以南,孤北干渠以西 3 建设单位山东鸿海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山东信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山东东昊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施工单位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 基本情况工期质量目标 270天合格 9 工 程 概 况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垫层100mm厚混凝土强度C20P6, 基础混凝土强度C30P6 主体混凝土强度C25 负一层混凝土强度C30 三、施工部署 3.1、本工程混凝土供应方式为商品混凝土。 3.2、混凝土工程质量是主体结构内在质量中最关键的工程,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是重中之重。所以,从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计量、搅拌、运输、浇筑、养护和拆模,道道工序应予严格控制。 3.3、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分工如下: 组长:赵可宾(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孔磊(生产经理)---现场施工总指挥 任付学(技术负责人)---技术总部署 组员:赵辉、惠帅男、祝晓、刘江华、杨润涛 3.4、本工程混凝土分项预计平均投入劳动力60人左右。采用两台汽车输送泵,12台振动棒振捣,另准备六台振动棒备用,选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抱棒,班组交接时做好工序交接检查,确保混凝土分项高质量完成。 四、施工措施 1、浇筑前的检查与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脚手架进行检查,包括模板支搭的形状、尺寸和标高;支架的稳定性;模板缝隙、孔洞封闭情况: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牢靠程度等。必须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或松动。 还要检查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弯折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等。同时还需检查预埋管道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结果应填入隐检记录。 清理模板内的杂物。 准备好浇筑、混凝土必须的道路,脚手架等。 做好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 通知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强度。施工现场有搅拌站已出具的配合比。夜间施工还应准备好照明设备。 2、混凝土的泵送 2.1 混凝土输送方式 本工程采用45米汽车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浇筑地点。 2.2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和布置 2.2.1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林明森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E-mail:LMS1683@https://www.360docs.net/doc/7a7296788.html, 摘要:对规范推荐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在试验的背景下,利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建模,在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下进行有限元分析, 对比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模型分析截面尺寸、梁柱线刚度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节点 刚度的影响。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对此节点的适用性及构造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节点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U398+.9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钢 管混凝土结构组合形式即弥补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缺点,又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优点,钢管混 凝土结构以其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方便以及显著的经济效果,作为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 土组合结构已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物中。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是结构设计中的关 键,也是施工的难点,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中其节点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及连接 构造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了它的广泛应用。由于节点的重要性,节点受到了越来越 多人进行研究,虽然,目前对节点的研究不少,但研究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更多的是研究 承载力性,而对节点区域的变形还未深入,有必要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进一步研究。 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节点原型为一高层框剪结构,层高3m,梁跨度6m。钢管柱为圆型钢管,内填核心混 凝土,钢梁为工字型钢。试件柱梁长度按近似反弯点位置取值,试件节点设置在柱中 [1]。 试件的几何参数见表1。 表1 几何特征参数 材料种类直径(m)高度(m)长度(m) 混凝土C50 0.149 1 钢管?159x5 0.159 1 钢梁HN175 0.175 2.159 2. 材料性质 2.1 核心混凝土 本文公式来自于文献[2] 约束系数ξ=A s f y/A c f ck A s:钢材和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A c:核心混凝的截面面积 f y:钢材屈服极限 f c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

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中对钢管柱管内混凝土浇灌方法的比选,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浇灌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 的条件,着重讲述了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的施工。 关键词:钢管柱管内混凝土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examples in steel tube concrete column of water than the elect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tube concrete wate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and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 the emphasis on the vertical vibration method without cast high into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eel tube concrete column, vertical vibration method is cast down high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整体共同工作的构件称为组合构件。由组合构件可组成组合结构。在现今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物中,对竖向构件的承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钢管混凝土柱是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构件。该构件以钢同混凝土进行组合,达到协同互补。 该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塑形和韧性好,耐火性能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是管内混凝土的浇灌工艺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下面介绍下框架结构的基本信息及一些常见的问题[1]。 1.文献综述正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时,框架梁应纵横向布置,形成双向抗侧力构件,使之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性,以承受任意方向的侧向力。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2]。其缺点就是整体侧向刚度较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容易使填充墙产生裂缝,并引起建筑装修、玻璃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不仅地震中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而且震后的修复工作和费用也很大[3]。同时当建筑层数较多或荷载较大时,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较大,既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又会给室内办公用品或家具的布置带来不便,因此这种结构一般用于非地震区或层数较少的低烈度高层建筑。另外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构件,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18, 7(3), 421-42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a7296788.html,/journal/hjc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a7296788.html,/10.12677/hjce.2018.73048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yclic Behavior of Beam-CFST Column Connections Li He, Yisheng Zhao, Jie Luo, Shiqiang Mei 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May 3rd, 2018; accepted: May 15th, 2018; published: May 22nd, 2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in residential market,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is formed by the reliable connection of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such as beam and plat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joints are the key problems in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joint is studied.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es of the joints are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he ultimate strength. It indicates that joints filled with concrete have preferable stiffness and ductility. Keywords Join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Yield Strength, Stiffness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何力,赵一盛,罗杰,梅世强 云南建投钢结构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8年5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2日 摘要 随着住宅钢结构的推广发展,钢管混凝土柱与梁、板等水平构件的连接形成重要的结构体系,特别是形成抵御地震作用的抗侧力体系。因而钢管混凝土节点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是设计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研究了节点的应力分布规律,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节点的屈服强度。分析表明,填充混凝土的扁钢柱节点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