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饭团特性及其栽培技术_吴智涛

合集下载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冷凉地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人类主食之一的水稻,在冷凉地区的生产中面临着种种挑战。

冷凉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部、东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其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生长季节,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冷凉地区水稻的绿色增产增效栽培,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下面将从品种选择、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冷凉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因此在品种选择上需要选择耐寒耐旱的水稻品种。

具体来说,可以选择早熟品种,这样有利于在较短的生长季节内完成生长发育。

还应该选择适应冷凉地区生长条件的矮秆抗倒伏的品种,以减轻冷害和倒伏的风险。

二、土壤管理在冷凉地区,土壤多为极冷土壤,其水分和热量保持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土壤管理。

首先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施入有机肥料和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翻耕、松土,促进土壤通气排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三、水肥管理由于冷凉地区的水稻生长季节较短,因此在水肥管理上需要非常谨慎。

一是要保证足够的灌溉水量,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还要考虑到积温条件,避免过多的水分对冷凉地区水稻的不利影响。

二是施肥要均衡,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水稻的生长过旺,增加生长周期和病虫害风险。

四、病虫害防治冷凉地区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稻飞虱等,由于气候适宜,这些病虫害易于在冷凉地区大面积暴发,给水稻生长带来较大影响。

在冷凉地区的水稻栽培中,防治病虫害尤为重要。

首先要严格选择病虫害抗性的品种,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五、温室栽培技术在冷凉地区,由于气温较低,一般生长季节较短,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温室栽培技术来延长水稻的生长周期。

利用温室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温度,增加光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生长在北方寒冷地区的一种稻作品种。

由于寒冷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往往较低,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品种选择品种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用于寒地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关键。

优良的水稻品种应具有早熟、耐冷、抗倒伏、抗病虫害、丰产性好等优点,能适应北方特殊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已有多个适应寒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如京农5、玉珍、唐农30、松优7号等品种,均为优良寒地水稻品种,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的种植。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寒地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综合选育,选出具有耐寒、寄生虫病抗性、抗倒伏等优良特性的品种,为寒地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同时,还应注重防止病虫害、农药滥用等问题,以确保水稻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三、合理施肥寒地水稻施肥应以高产为目标,既要补充主要养分,也要增加次生元素和微量元素。

施用稻草还田、绿肥还田、生物有机肥等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可以使土壤保持肥沃,从而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的施肥量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足的情况出现。

四、合理田间管理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应以高产为主要目标,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定期除草、防止倒伏、防病虫害等。

同时,还应注意适时灌溉,保证水分供应,提高抗寒性,加强营养管理,促进水稻生长。

田间管理的合理性不仅可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还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水稻品质和产量。

五、合理选种地点寒地水稻的栽培地点应选择在适宜的地区,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选择适宜土壤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度、光照相对充足的地区,可以为寒地水稻的高产提供保障。

选择好地点后,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水稻品种和生长环境,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结语以上就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方法,寒地水稻相对原产区的华南等地,更加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更具挑战性。

冷饭团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冷饭团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技术推广 工作 。
生植物 ,要求在 雨水充足和土壤湿润 的生态环境条件 下 ,才

1 0一 9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6 02 期
有利于 种 子萌发 、幼 苗生 长 。冷饭 团属 浅根 系 ,不耐 瘠 , 要 求地势平缓 、土层浓厚 、保水保肥 力强、质地疏松 、排水
良好 的砂壤 土或壤土 ,苗床 宽 12 m,步道宽 l ~2 m, . 5 0c 床面 高 1 ~1 m。播种 可采 用条播 、撒 播或 点播 ,多采 0 5c 取保湿措施 ,因为冷 饭 团的幼树或 多年生 树 自基部 抽生 的 枝蔓生长量 常常超过 原来的 主 蔓 ,因 此 在 栽 植 时 不 必 要
1 2 形 态特征 .
冷 饭 团属常绿 木 质 藤本 植 物 ,单 叶 互 生 、革 质 ,长 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叶长 3 1c ~2 m,宽2 6 0 5 c , . ~1 . m
先端 钝 、尖 或短 渐 尖 ,基部宽 楔形 至钝 形或 圆形 ,全 缘 、 革质、无毛 、表面光亮 ,侧脉每边6 条 ,叶柄长04 m。 ~7 .~3c
表 3 小 浆果 发育 情 况 统计
果。落果原 因主要是授粉不足、营养不 良,以及花早期脱落 。
2 1 3 果 实的生长发 育 ..
6 0 d,6 月下旬为盛花 期 。雌雄花 的比例约 为1: ,雄花 4
果 实生 长发 育可划 分为 5 个阶 段 :
受精结实期 、速生期 、缓生期 、充实期 、熟前生长期 。
用条播 以便于管理 。每 1i n可播 种2 0 5 粒 ,每 1k 种 0 ~2 0 g
子可播 1 ~1 ,播后 盖上 1 细土或火 土灰 ,盖土 厚度 4 8 m 层
1 . m ,最 后 盖 1 5 c ~1 5c 层 m厚 的 稻 草 或 山草 保 湿 ,防 止 雨 水 冲 击 床 面 、土 壤 板 结 。湿 藏 的 种 子 在 3 下 旬 即 可 长 出 胚 月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中国传统的主食作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品种之一。

针对冷凉地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水稻进行绿色增产增效栽培。

本文将介绍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在冷凉地区温度较低,光照弱,日照时间短,降水集中,长时间连阴雨等气候和环境条件下,选择适应性强、矮壮生长、耐寒抗倒伏、稳产丰产的水稻品种,如东北农业大学水稻节能育种中心的“耐寒型早稻农杂7号”等适应性品种。

二、田间基础管理1.良好的种植地选择:选择田块较高、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且坡度在5度以下。

2.前茬清耕:尽量多开前茬,深耕土地,灌溉饭田,保障土地的水分和肥分。

3.留种、施肥:在留种前,应该提前50天进行施肥,大田每亩施肥20-25公斤,种植前一周,每亩再施30公斤腐熟堆肥。

三、育秧管理1.优质选种:选择高品质、抗病性强的种子,进行种皮破损、浸泡软化、池液萌发、悬挂露场等预处理。

2.栽培方法:用足量的种子进行浸泡发芽,蒿草糠秕种床,保温遮阳,控制灌溉,提高育秧率。

3.水肥管理:在育秧过程中,合理施肥,勤换水、控制水位,优化用水和肥料,保持土壤争氧。

1.基肥施用:在苗床移栽前,对床土进行基肥施用,一般用30斤农家肥、20斤复合肥料,控制氮、磷、钾的比例。

2.苗床覆盖:使用苗床覆盖物,如蒿草、枯树叶、芦荟饼等进行覆盖,保持苗床的温度和湿度。

3.病虫害防治:密切监测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保证苗期健壮生长。

五、一季作物管理1.耕作畑面:合理控制并适时施用化肥,提高畑面肥力,减少翻盘次数,保证稻田土壤肥力不流失。

2.优化生长状态:针对天气变化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适时灌溉、除草、施肥,保护稻苗生长;六、后茬管理1.生长调控:在丰收前,根据稻田生长状态,合理施用化肥,防止过度施肥导致的浸泡稻花期长。

2.产量提升:提高水肥管理制度,增加土壤内氮、磷、钾的含量,增加宝贵的营养元素,提高稻田产量和质量。

冷饭团果实调查初报

冷饭团果实调查初报

冷饭团果实调查初报
陶光林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 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作为野生水果,对其果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性状未见详细的报道,现将笔者多年的调查结果陈述如下.【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陶光林
【作者单位】剑河县林业局林科所,55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东方果实蝇调查研究初报 [J], 熊桂和;郭文瑞;何木兰;余夕辉;罗定荣;桂宿奕;周爱萍
2.冷饭团果实调查研究 [J], 陶光林
3.不同地区冷饭团单株雌花占比率调查初报 [J], 龙世林;高渐飞;杨红梅;胡瑾;房小晶;范志伟
4.冬枣的果实病害调查初报 [J], 辛玉成;王贵禧;王军;梁丽松;崔卫东
5.龙眼果实害虫种类调查初报 [J], 徐祖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冷凉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常常导致水稻产量低下或者甚至影响水稻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冷凉地区种植水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要点。

1. 选择适合冷凉地区的水稻品种选择适合冷凉地区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非常重要。

这些水稻品种一般对低温抗性较强,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

这些品种还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以保证在冷凉地区能够取得稳定的产量。

2. 合理的田间管理在冷凉地区种植水稻时,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注意水稻的灌溉和排水,要保持适当的土壤湿润度,但又不能过度积水。

要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阶段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3. 适时的播种和栽培在冷凉地区种植水稻需要特别注意播种时间和栽培方法。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时的播种期,以确保水稻苗期和成熟期不会受到严重的低温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密植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水稻产量。

4. 科学的田间病虫害防治冷凉地区的水稻种植往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如轮作、间作等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利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适宜的收获和储存在冷凉地区种植水稻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以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及时的收获可以减少水稻因自然条件而受损的风险。

在收获后要注意适宜的储存方法,以确保水稻的质量和食用价值。

6. 科学的土壤改良冷凉地区的土壤常常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需要科学的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温性。

可以采取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入有机肥料、合理翻耕等方法,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

7. 合理利用农技手段在冷凉地区种植水稻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农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和品质。

野生冷饭团果实与家种果实品质比较

野生冷饭团果实与家种果实品质比较

野生冷饭团果实与家种果实品质比较
金吉芬;潘世明;刘涛
【期刊名称】《中国园艺文摘》
【年(卷),期】2016(32)9
【摘要】对贵州几种野生冷饭团与家种冷饭团果实外观性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家种冷饭团的外观品质优于野生冷饭团,但营养成分含量低于野生冷饭团,综合品质较好的是野生Ⅴ号.冷饭团可食率都比较低,最高为43.7%;种子数也较多,最多为160颗,最少的也有120颗.
【总页数】2页(P51,146)
【作者】金吉芬;潘世明;刘涛
【作者单位】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农作物品质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日本野漆树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孙颖;刘儒;雷小林;贺义昌;何小三
2.福建省5个主栽品种枇杷果实品质比较及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J], 林建城;林河通;黄志明;陈国强;郑云忠
3.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观察及果实品质比较 [J], 黄春亮;陆驰;黄立平;甘敏健;黄永祥;李鸿莉
4.五个嘎拉苹果品系的树体生长、果实特征及果实品质的比较 [J], 赵红军;马玉敏
5.串番茄与普通番茄果实贮藏期间几种与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 [J], 王五宏;冯辉;徐娜;吴志刚;陈红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冷凉地区是指夏季气温较低,适宜水稻生长的温度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

而冷凉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却并不少,因此如何在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实现水稻的增产增效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提升,冷凉地区水稻的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

下面将就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介绍和论述。

一、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冷凉地区水稻的种植中,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一般来说,具有抗寒性强,生长期短,生长势旺盛的品种更加适合在冷凉地区种植。

同时还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水稻的生长周期来选择合适的品种,提高产量和稻米的品质。

二、合理施肥对于冷凉地区的水稻来说,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冷凉地区的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机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等方式来进行施肥,根据土壤的特点和水稻的生长周期来适量施用,以达到增产的效果。

三、科学浇水在冷凉地区水稻的栽培中,科学浇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土壤的湿度来合理浇水,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以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干旱和水浸对水稻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

四、防治病虫害冷凉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的发生也相对较多。

因此在冷凉地区进行水稻种植时,防治病虫害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混作等方式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消毒土壤等,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五、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冷凉地区进行水稻种植时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饭团的修剪可分为春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结果母枝 上春季的芽萌发率高达92. 16%,枝条有芽1. 1个/ cm,最密 的2 cm有芽7个,使枝条密生簇状,不利于开花坐果,因 此需抹去过密的、发育相对较弱的芽苞及嫩枝,抹芽时间 以早为宜,控制在3月中旬抽梢前完成。在基部和老杆上有 许多休眠芽,每年都有一部分萌发,抽生的新梢生长势旺, 多数当年不开花或开花不能坐果,因此只能留2~3枝萌发 早的健壮枝作更新蔓和补空,其余的可一律抹去。在10月 底~11月初第3次或第4次萌发的芽应全部抹去。当新梢长 达25~30 cm时,应将其均匀地绑在架上,使架面得到充 分利用。结果蔓一般在蔓长到4~6叶摘心较好,生长蔓的 摘心视其生长情况和架面空间而定,一般是长到70~80 cm, 顶端出现卷曲,应将卷曲以上的部分摘断。冬季修剪的重 点是剪除过密的开花后未结果、结果或无健壮芽的、基部 下垂的中短枝、已经有更新主蔓代替的老枝。
冷饭团子叶出土时间在5月中下旬以后开始,6月下旬 结束,出土期1个月左右,揭草时间应在5月底子叶出土高 峰期到来之前进行,这时胚轴大部分已经露出土面,条播 的先揭去播种沟的草,留沟间的保湿和防止杂草的生长, 当沟间的草影响到幼苗的生长或给除草带来不便时即可揭 去,撒播的可在阴雨天一次性揭除。除草完成后视情况追 施氮肥和钾肥,为了冬季便于移栽,不要求地上部分较强 的长势,因此,幼苗追肥要求不严格。如果萌发出土率高, 幼苗密度过大,应适时移栽,移栽时可将根浆上磷肥粉, 提高移栽成活率和促进根系的生长,株行距10 cm×10 cm。 要及时检查成活率情况,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 2. 2. 2 嫁接繁殖 冷饭团嫁接繁殖可以用冷饭团和涨风藤 (Kadw ura h eteroclite)的实生苗为砧木,穗条选择以食用 品质和结果性能优良个体的1年生或发育充实的1、2、3次 枝,粗度与砧木等粗或小于砧木。冷饭团的芽具有早熟性, 有2~3次甚至4次萌发生长期,因此嫁接时间1年有多次, 第1次在开春的2~3月未展叶前进行;第2次为5月下旬~6 月上旬,第1次抽梢结束,第2次尚未展叶开始;第3次为8 月初~10月下旬进行。
190
中国园艺文摘 20 12年第6期
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冷饭团属浅根系,不耐瘠, 要求地势平缓、土层浓厚、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排水 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苗床宽1. 2 m,步道宽15~20 cm, 床面高10~15 cm。播种可采用条播、撒播或点播,多采 用条播以便于管理。每1 m2可播种200~250粒,每1 kg种 子可播14~18 m2,播后盖上1层细土或火土灰,盖土厚度 1~1. 5 cm,最后盖1层5 cm厚的稻草或山草保湿,防止雨 水冲击床面、土壤板结。湿藏的种子在3月下旬即可长出胚 根,播种应在3月下旬开始露白时完成。
1 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学特性
1. 1 自然分布区
冷饭团分布在我国的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四川、云南等省,越南亦有,贵州产于江口、兴义、安 龙、安顺、贵阳、赤水、平圹、荔波、贵定、惠水、黎 平、剑河、榕江、锦屏、天柱等地,喜阳光,生于海拔
400~1 000 m,山脚、山腰、林下。
1. 2 形态特征
另外,根据相关研究,影响冷饭团聚合果重果的主要
因子为发育小浆 果 数 , 发 育 小 浆 果 数 与 聚 合 果 重 的 线 性 相关最紧密,说明小浆果的发育数越多,聚合果越重。 在自然授粉不能满足产量要求的条件下,应当考虑人工 授粉,人工授粉应选择在晴朗天气的中午进行,采集刚 开放或快开放的雄花,剥去花瓣,露出雄蕊群,用棉签 或鸡、鸭的羽毛蘸取花粉抹在刚开放的雌蕊群上,切勿在 雨天授粉。
3 栽培技术措施
3. 1 造林地的选择
冷饭团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是以微酸的沙质土壤 或壤土种植为好,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供水条件充 分的地方作为基地。
3. 2 林地清理
将杂草和灌丛砍除晒干后可以火烧清理,或弃除粗大的 枝条后,将细枝、树叶和杂草堆沤,用于整地时回填作基肥
3. 3 整地施肥
整地时间在12月前完成,在坡度较大的造林地应先改水 平带,再在带面上打穴,规格为70 cm×70 cm×50 cm,表 土与心土分开放置,穴中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40~50 kg和 磷肥1 kg作为基肥,回填等量的表土与肥料拌合均匀后覆盖 心土成龟背形,并高出地表15~20 cm,防止栽植穴积水。 冷饭团喜湿又不耐涝,在选择大田栽培时应清理好排水沟。
3. 8 病虫害防治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危险性病害的发生,虫害较 严重的只发现鳞翅目粉蝶科的一种,主要为害叶部、果实, 为害时间为6月中下旬~11月下旬。其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开 始侵入期,这个时间正好是各次抽梢的展叶盛期。还有1种 鞘翅目叶甲科的蓝翅瓢萤叶甲,其主要为害叶部,4月底~ 5月初为幼虫为害,6月中下旬为成虫为害,防治时间应在4 月底的幼虫期进行。药物使用高效低毒残留的胃毒剂即可。
冷饭团属常绿木 质 藤 本 植 物 , 单 叶 互 生 、 革 质 , 长 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叶长3~21 cm,宽2. 6~10. 5 cm , 先端钝、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钝形或圆形,全缘、 革质、无毛、表面光亮,侧脉每边6~7条,叶柄长0. 4~3 cm。 花呈红色,单性、雌雄同株,1~3朵着生于叶腋,花被片 10~12,肉质。果实为聚合浆果,聚合果发育完全的呈球 形或心形 , 发 育 不 完 全 的 为 不 规 则 形 态 , 小 浆 果 一 般 为 六棱锥形,顶部常被白色果粉,聚合浆果一般由 30~69 个小浆果组成,成熟时红色或紫黑色(见表1~3)。
3. 7 疏花疏果
由于冷饭团的花为单性花,雌雄比少,虫媒授粉,且 虫的活动性不强,授粉受精率低,因此对于疏花疏果要求 特别严格。冷饭团开花坐果的节位为1~5节,其中1~3节
191
CHI NESE HORTI CULTURE ABSTRACTS
占88. 88%,多集中在基部节位上,中上部的雌花开放后, 由于基部坐果后形成强库,对营养的消耗强,影响中上部 雌花的坐果。因此,在基部有1~2个雌花稳定坐果后,可 以将上部的花疏除。在同一结果枝上有多个聚合果授粉较 好、发育圆满的,视其枝条的叶量保留1~2个最好最大的, 其余的疏除掉。7月初到7月中旬,果实开始进入速生期, 授粉受精的和没有授粉受精小浆果分化明显,可以将授粉 受精率高的幼果保留,而发育率低的幼果疏除。
2 生物学特性
2. 1 开花结实特性
2. 1. 1 开花规律 开花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历时约
项目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调查数
果柄
长(cm)
粗(cm)
3. 13
0. 50
5. 5
0. 8
1. 7
0. 3
141
90
表1 聚合果及小浆果形态调查统计
聚合果
横径(cm) 纵径(cm)
6. 77
6. 33
作者简介:吴智涛(1975-),男,工程师;从事林业科学研究与 技术推广工作。
项目 平均值 最大值(粒) 最小值(粒)
总数 49. 19 69. 00 30. 00
发育数 4. 47 63. 00 4. 00
未发育数 23. 84 51. 00 0. 00
发育率(%) 50. 86
100 7. 27
聚合果 (g)
平均值 126. 35
最大值 531. 00
最小值 14. 17
调查数 134
小浆果(g)
发育
未发育
4. 47

2. 89
0. 15
28
28
果托 (g) 5. 68 10. 25 1. 90 28
种子千粒重 (g)
272. 6 288. 0 259. 0
8
60 d,6月下旬为盛花期。雌雄花的比例约为1∶4,雄花 多于雌花,而且雄花的开花时间较雌花长10 d左右,雄花 的开花高峰期也较雌花早。 2. 1. 2 落果情况 落果期为6月中、下旬~7月下旬,7月 上旬果实速生期的前期出现落果高峰,缓生期以后很少落
3. 6 整形修剪
采用单臂篱架,架高1. 8~2. 2 m,架上2~4道铁丝, 每3 m栽1根桩,铁丝粗0. 3~0. 4 cm。整形采用多主蔓自 然扇霰整形,将主蔓斜缚于架面上,形似扇形,因春季基 部萌生枝生长量较大,最长可达360 cm以上,在整形时应 考虑它的绑缚方向和角度,角度控制在两边的30~35°之 间,使其上抽生的二、三次枝蔓尽快占领架空间,在主蔓 上抽生的枝蔓生长量一般都在100 cm左右,这样的分布在 栽植的第2年即可成形并且有一定的产量,又避免枝蔓相互 缠绕,枝叶重叠。
冷 饭 团 学 名 Kadsura coccinea (Lem), 属 五 味 子 科 (Sch isandraceae)南五味子属(Kadsura)常绿木质藤本植物。 别名:饭团藤、大血藤、黑老虎、人头泡、冷饭蔷、臭饭 团、酒饭团。冷饭团的繁殖分为实生苗繁殖、压条繁殖、 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冷饭团压条和扦插繁殖较困难,在 生产中以种子实生繁殖为主。冷饭团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以微酸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较好。冷饭团种子实生苗3年可 开花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
10. 60
9. 87
3. 55
3. 00
93
93
顶宽(cm) 2. 13 2. 90 1. 30
215
小浆果
顶厚(cm)
长(cm)
0. 27
3. 03
0. 60
3. 90
0. 10
1. 90
215
215
种子数(粒) 1. 67 4 0
215
表2 聚合果及小浆果重量调查统计
表3 小浆果发育情况统计
项目
3. 4 栽植苗木
栽植时间为12月~翌年3月完成,栽植时间早,恰逢冬 季的雨雪天气,根系恢复快,成活率高。注意取苗时要求 深度为20 cm以上,这样可以截断较长的主根,促发侧根。 冷饭团的根为肉质毛根,如用徒手方式拔苗容易损伤大量 的根毛,远距离运输应剪掉过多的叶及徒长的枝蔓,并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