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13章光的偏振
《大学物理》光的偏振

符号表示
v
2. 线偏振光 (光振动只沿某一固定方向的光)
符号表示
v
v
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v
此线偏振光振动面为板面
3. 部分偏振光 :某一方向的光振动比与之垂直方向 上的光振动占优势的光为部分偏振光 .
符号表示
13.12.2 偏振片 马吕斯定律
某些物质能吸收某一方向的光振动 , 而只让与这 个方向垂直的光振动通过, 这种性质称二向色性 .
量糖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3.12 光的偏振
光的波动性 光波是横波
光的干涉、衍射 . 光的偏振 .
横波与纵波的区别
机械横波穿过狭缝
机械纵波穿过狭缝
13.12.1 自然光 偏振光
1. 自然光 :各个方向的光矢量(无固 定的相位关系),在所有可能的方向 上的振幅都相等(轴对称)。
v
E
常把各个光矢量分解成任意两个相互垂直
的两个光矢量分量。
1. 偏振片 : 涂有二向色性材料的透明薄片 . 偏振化方向 : 只让某一特定方向的光通过,这个方
向叫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 .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强度减少一半。
I0
起偏器
1 2
I0
偏振化方向
起偏器:将自然光变为线偏光的光学器件 检偏器:检验光偏振态的光学器件
3. 起偏和检偏
2.马吕斯定律(1880 年)
I = I0 cos2a
I 入射偏振光的强度
I 0 出射光的强度
a 是入射的偏振光的光振
动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 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Nhomakorabea马吕斯定律的证明
N
I0
M
E0
N M
E a E0
光的偏振ppt课件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1) I0 cos2 1 I0
2
32
解得 = 54044
(2) I0 cos2 I0
2
3
解得 = 35016
【例题13-2】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偏振片P1、P2、P3 后光强为I0 /8,已知P1 P3,问:P1、P2间夹角为何?
解: 分析
I0
P1
I1
P2
P3
I2
I3=I0/8
e光
线偏振光
3. 晶体的光轴
当光在晶体内沿光轴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
光轴是一特殊的方向,凡平行于此 光轴
方向的直线均为光轴。
102o
单轴晶体: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 双轴晶体: 有两个光轴的晶体
78o 78o 102o
4. 主平面(光的传播方向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
·
光轴
·
o光
光轴
e光
(o光振动垂直o 光主平面)
i0 — 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
•
i • n1
•
•
i
b
0
n1 sin i0 n2 sin γ n2 sin(900 i0 ) n2 •
(完整版)大学物理--光的偏振(完全)

偏振化方向:允许通过的光振动方向。常用箭
头“ ”表示。 Io
偏振片
1 I 2 Io
• •• •
自然光
线偏振光
图
假如光是纵波,光强经过偏振片后强度会变吗? 6
偏振片既可用作起偏器,又可用作检偏器。 若以光传播方向为轴,慢慢旋转检偏片,观察透过 偏振片的光, 光强无变化的是自然光 光强有变化,但最小值不为零的是部分偏振光;
I1
Imax 5 1 2I2 , I2 2
I min
I1 I1
即入射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光强之比为1:2。
11
§15.3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1.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布儒斯特定律
•
•i •
•• ••
n1
n2
•
图
•
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 在反射光中, 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 在折射光中, 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 这里所说的“垂直”和“平行”是对 入射面而言的。
方法二利用布儒斯特现象获得线偏振光 12
1812年,布儒斯特由实验证明:当入射角io满足
tgio
n2 n1
•
•
•
• io •
• •
n1
r•
n2
图
•
时, 反射光成为只有垂直振动的线偏振光。这就是 布儒斯特定律。角io称为布儒斯特角。
式中n1为入射媒质的折射率, n2为折射媒质的折射率。
13
(1)当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当且仅当 tgio
n2 n1
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且
n1>n2或n1<n2都可以。
•
•
•
而全反射:入射角i i临
中北大学物理系大学物理第十三章光的偏振练习题

第十三章光的偏振一、选择题1、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1、P2与P3,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A) I0 / 4.(B) 3 I0 / 8.(C) 3I0 / 32.(D) I0 / 16.[]2、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A) 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B) 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C) 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 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二、填空题1、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90°,至少需要让这束光通过___块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____________倍.2、一束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P上,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P,观察通过P的光强的变化过程.若入射光是_________光,则将看到光强不变;若入射光是__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有时出现全暗;若入射光是_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但不出现全暗.3、用相互平行的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构成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在一偏振片上,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强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强I0与线偏振光强I之比为_________.4、某一块火石玻璃的折射率是1.65,现将这块玻璃浸没在水中(n=1.33)。
欲使从这块玻璃表面反射到水中的光是完全偏振的,则光由水射向玻璃的入射角应为__ ____.5、当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i0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垂直于纸面)上时,画出图中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1。
《光的偏振》课件

发展新的光学理论和技术
通过对光的偏振的理论研究,可以发展新的光学理论和技术,推动光学科学的进 步。
光的偏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目前对光的偏振的调控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 对光的偏振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的偏振》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光的偏振简介 • 光的偏振的产生 • 光的偏振的应用 • 光的偏振实验 • 光的偏振的未来发展
01
光的偏振简介
光的偏振定义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电矢量或磁矢量在 某一特定方向上的振动状态。
光的偏振是光的横波性质的一种表现, 是光波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现象。
详细描述
马吕斯定律实验是《光的偏振》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 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强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中,学生需要
调整检偏器的透振方向,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光强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布儒斯特角实验
总结词
布儒斯特角实验可以用来测定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偏振分量和折射偏振分量。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光波矢量可以分 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量,一个分量沿 着入射面内,称为平行偏振;另一个分 量在入射面内与传播方向垂直,称为垂
直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
01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只允许平行于偏振片透振方向的振动通 过,形成线偏振光。
02
线偏振光通过某些介质后,其振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偏离原来
详细描述
布儒斯特角实验是通过测量光线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角,来计算反射偏振分量和折射偏振分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调整入射角,观察并记录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偏振分量的角 度和幅度。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偏振状态和偏振光的传播规律。
《大学物理》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

图2 二向色性起偏《大学物理》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姓 名学 号 班 级桌 号 教 室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3. 验证马吕斯定律;4.1/2波片,1/4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导轨和机座, 带布儒斯特窗的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4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2个),1/2波片(波长632.8nm ),1/4波片(波三. 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
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评 分教师签字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
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
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二向色性起偏: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光的衍射偏振

S2 的爱里斑边缘(第一衍射极小)相重合时, 恰可分辨两物点。
26
大学物理 第三次修订本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S1
S2
θ
S1
S2
θ
S1
S2
θ
大学物理 第三次修订本
可分辨 1
刚可分辨 2
不可分辨 3
27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
34
大学物理 第三次修订本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光栅衍射是衍射与干涉的综合结果
单缝衍射 多缝干涉
光栅衍射
35
大学物理 第三次修订本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缺级处同时满足:
光栅明纹条件
a bsin k , k 0 ,1, 2 ,
单缝暗纹条件
a sin k , k 1, 2 ,
两式相除,得 a b k a k
A1
C A2
•
B
/2
•P
•
P0
E
波带上的对应点
所发出的次波到达 P 点处的光程差均为λ/ 2 。
对于某一确定的衍射角 ,若 BC 恰好
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则在P点处各相邻两个子
波带干涉相消,整体将呈现为暗条纹中心。
9
大学物理 第三次修订本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若 BC 恰好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 P 点
爱里斑。 通常,光学仪
物点S
器中所用的光阑和 透镜都是圆的,所
像S´
L
以研究圆孔夫琅禾费衍射,对评价仪器成像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两个物点距离足够小时,就存在能否分 辨的问题。
大学物理下光的偏振PPT课件

反射和折射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在分界面上反
射和折射的光线通常是部分偏振的。这是因为在分界面
上,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受到限制,只有某些方向上的振
动能够通过。
双折射
在某些晶体中,光线传播时会分成两束不同速度的光,
这两束光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它是产生偏振光的另一种方式。
偏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3
利用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产生的多光束干涉现象,根据透射光强
随角度或波长的变化曲线,可求得光波长。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
注意事项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干涉条纹间
距、角度、双缝间距、缝宽等,
并进行计算处理。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分析误差来源,如光源单色性、
双缝间距和缝宽的准确性、测量
01
圆偏振光概念
光矢量端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出圆形轨迹,称为圆偏振光。
02
椭圆偏振光概念
光矢量端点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出椭圆形轨迹,称为椭圆偏
振光。
03
产生条件
当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线性偏振光振幅相等,相位差为
π/2时,可产生圆偏振光;若振幅不相等或相位差不为π/2,则产生椭
旋光度、分析物质的成分等。
光子晶体器件
利用光子晶体对光的调控作用制成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易于集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计算等领域。
THANKS
感谢观看
产生方式
通过反射、折射、双折射和选择性吸收等方法可
以获得线性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及其物理意义
马吕斯定律
强度为I0的线偏振光,透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不考虑吸收)为:I=I0cos2。其中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0co2 s sin 2I0 45o
2
8
13.3 光的双折射
一、双折射现象 各向同性媒质:在其中传播的
光,沿各个方向速度相同。
各向异性媒质:在其中传播的光, 沿不同方向速度不同。 石英、方解
石、水晶、玉石……
双 折o
e
射
n1sii1 nn2sii2 n
遵守— 寻常光(o)— no
现
不遵守—非常光(e)— n
o光振动 垂直于o光的主平面。
Z
e光振动 平行于 e光的主平面。
o
e
当入射面和主截面重合时o光、
e光的主平面、主截面三者重合。
三、主速度、主折射率
Z
正
晶 体
ve
沿光轴方向e、 Z
o光速度相同
v0 ve
负 晶 vo 体
vo、ve 称晶体的主速度,相应的
折射率no、ne 称晶体的主折射率.
四 、利用双折射获得线偏振光
P1 P2
P1
P3
P2
P3既不与P1 垂直,也不与P2垂直。自然光连续 通过三个偏振片后光强不为零。你能说明为什
么吗?
三、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
•
••
n 1 ••i 1 ••
n2
•
•
反射光—— 部
垂直入射面振 分
动的成分多。
偏 振
折射光——? 光
布儒斯特角
偏振光
n1
ib
n2
i2
ib i2 90o
n1s iin bn2s iin 2
通常玻璃的反射率只有7.5%左右,要以反 射获得较强的偏振光,你有什么好主意?
ib
玻璃片堆
如何检验 偏振度?
I
Im IM
IIP In
IM Im
IP In
2
In 2
IMImIP IMImIPIn
P IP IMIm IPIn IMIm
返回26
例题:画出下列图中的反射光、折射光以及
它们的偏振状态。
出射光附加相位差 2
光程差 dn en o
对确定 波长而言!
4
2
四分之一波片 半波片
返回2
二、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
Z
A
Ae Ao
线偏振光
在前表面相位相同
到后表面相位差:
2
2d
ne
no
Zd
Ae
A
Ao Asin
m 线偏振光
2m 1
第13章 光的偏振
13.1 光的偏振状态 13.2 起偏与检偏 13.3 光的双折射 13.4 椭圆(圆)偏振光 13.5 偏振光的干涉 13.6 旋光效应
13.1 光的偏振状态
自然光
偏振光
自然光+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1、线偏振光 2、圆偏振光 3、椭圆偏振光 1、部分线偏振光 2、部分圆偏振光 3、部分椭圆偏振光
n1
n1 ib
n1 ib
n2
n2
n2
n1
n1 ib
n1
自然光相继通过偏振片P1、P2、P3后光 强为I0 /8,已知P1 P3,问:P1、P2间夹角为何?
解 分析
I0
P1
P2
P3
I1
I2
I3=I0/8
P1 P2
P3
I1
I0 2
I2I1co2s
I 3 I 2 c2 o 2 s I 2 s2 in
P1// P2
P1 起偏器 P2 检偏器
2I0
I0
I 0
P1 P2
一般情况下 I =?
返回2
二、马吕斯定律
P
I0
I
A
A0
A=A0cos
I1A2 2
1 2A0 2co2s
I=I0 cos2
考虑其 他损耗
I = I0 cos2 = IM cos2
:损耗系; IM:旋转P,观察到的最大光强。
象
注意:寻常、非常指光在折射时 是否遵守折射
定律,o光、e光也只在晶体内部才有意义。 返回2
二、光轴 主平面 主截面
光轴 — 晶体中的方向, 单光轴晶体:石英、方解石
沿此方向o、e光速 度相同—无双折射。 双光轴晶体:云母、黄玉…
主截面— 由晶体的光轴与表面法线决定。 主平面 — 由光轴与光线决定。
方向与晶体的主截面成30o角,求:在方解石中o光、e
光的光强之比。
解:垂直射入主截面、主平面共面
Ae
A
若入射光振幅A
30o
Ao Asin30o IoA o 2A2si2n 3o0
主
Ao Ae Aco3s0o IeAe2A2co23so0
截
面
Io tan2 30o 1
Ie
3
例题
用方解石切割成正三角形截面的棱镜,自然光以i
角入射,定性画出o光、e光的振动方向,传播方向。
解:方解石——负晶体——
垂直 光轴方向v e> vo
i
e光 o光
光轴
e光 o光
注意:o光、e光
只在晶体内部才有 意义!
13.4 椭圆(圆)偏振光
一、 波片与相位延迟
波片特点—— 光轴平行表面。
Z
d
光束垂直表面入射,o光、 e 传播方向相同、速度不同
1I 2
4、部分偏振光
• • • •
• • • • • • •
偏振度
P IP IP Io In IP
Io— 总 光强 IP — 偏振光的光强 In—自然光的光强
IP = 0 P = 0 —— 自然光
In = 0 P = 1 —— 偏振光
13.2 起偏与检偏
一、偏振片的起偏与检偏
2I0
I0
I I0
tg ib
n2 n1
布儒斯特 定律
已知:平行玻璃板上表 面反射光是偏振光.
问:下表面的反射光 是否也是偏振光?
tg
ib
n2 n1
tg
i b
? ! = nn
1 2
n1 ib
注意:上表面的折射角 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
n2
i b
n3 n1
n1s iin bn2s iin b ib ib 90o
n1co ibsn2siin b
返回2
1、线偏振光 (平面偏振光)
E
2、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u
• • • •
右旋椭圆偏振光
3、自然光
特点: (1)在垂直光线的平面内,光
X
矢量沿各方向振动的概率均等.
• • • •
• • • •
Y
Z (2)可以看成由两个振动方向
u 相互垂直,振幅相等,互不相
干线偏振光的叠加。
I Ix Iy
Ix
Iy
1、 格兰─汤姆孙棱镜 (偏光镜)
no 1.658
73 o
ne 1.486
Z 方解石
····玻璃· e o
n1.655 吸收涂层
o 光几乎不改变方向;
e 光在方解石界面上 全反射后被吸收。
可以由
nsiin 1nesiin 2
计算出e 光的 全反射临界角
s in ic
ne n
ic6o47o3
2、沃拉斯顿棱镜(偏光分束镜 )
方解石 no > ne
注意:光在两块方解石
中都是垂直光轴传播。
Z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前 e光 n 后
o光
一
一
半
o光 n
半
e光
Z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二向色性晶体
对o 光和e 光的吸收有很大差异。
Z 电气石
1mm厚的电气石可 将 o 光吸收净,e 光 却 有 剩 余 —— 可 制成偏振片。
例题 一束线偏振光垂直射入一块方解石,入射前光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