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心得体会1500字

合集下载

延安行心得体会

延安行心得体会

延安行心得体会延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我有幸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次前往延安的学习考察活动,对延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于延安行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的临时中央,延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苦与伟大。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我在延安游览中的第一站,这里陈列着大量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文物,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和极限。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分为多个不同的主题区域,我逐个参观了每个展区,看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照片、遗物和文字资料,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决心。

在延安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里不仅展示了延安革命时期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还详细介绍了延安时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通过参观这些展览,我更加了解了那个时期延安人民的艰苦生活,他们没有物质奢华,但却拥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延安还有一处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座落在延安市郊,占地面积很大,环境优美。

在参观时,我了解到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斗争和伟大牺牲。

通过一个个展馆和陈设,我感受到了八路军的悲壮和坚强,这些英勇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延安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纪念地,例如延安古城和延安革命纪念碑。

延安古城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在游览中使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延安革命纪念碑高大雄伟,上面镌刻着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的名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光荣和伟大。

除了参观纪念地,我们还有机会与当地居民交流。

我发现延安人民纯朴友善,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延安。

总之,参观延安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和伟大。

延安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努力和奋斗精神,延安人民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我深深地被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感动,也被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不懈奋斗的精神所鼓舞。

延安之行学习感想_延安之行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之行学习感想_延安之行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之行学习感想_延安之行学习心得体会延安是我国的革命圣地,很多单位会选择在这里接受红色教育。

延安之行学习感想该怎么写最好呢?下文是关于延安旅行的一些感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延安之行感想篇一延安行活动结束一周了,陕北高原的黄土高坡、戴着头巾的陕北汉子、手挎藤篮的纯朴婆姨、滔滔的黄河水……这一切让我还沉醉在延安的窑洞中。

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组织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让我们深深扎根于最基层的老百姓中。

遥想当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有一种力量一直让他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这就是后面我们称之为的延安精神。

这次到延安,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绝大多数受苦的老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永不言败的精神。

那么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以人为本,真正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奋斗精神。

这次延安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深深扎根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不尚空谈。

通过这次“三贴近”活动,深深感到人民需要我们来陕北最偏僻的地方了解真实情况,用自己手中的笔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绩。

尽管我们在窑洞里只生活了短短几天时间,但我们与当地的老百姓相处十分融洽。

我的房东冯至玉曾来回步行六个小时到黄河岸边为我们钓鱼,打兔子。

他的婆姨帮我们炒花生,我们临走的时候他们又送绿豆给我们,真是亲如一家人。

这次活动使我们切身了解到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党的政策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区人民对我们党的贡献太大了,他们需要的回报太少了,因此我以后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到陕北纯朴的农民,想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人民。

我时时想,党赋予我们记者的权力和记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就是需要我们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延安行心得体会

延安行心得体会

延安行心得体会在我这一生中,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地方让我感到非常深刻,那就是延安。

我去过延安多次,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民族精神的凝聚,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延安行心得体会。

一、感受延安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到1948年的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中国革命从无到有,再到由胜利走向新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历史印记。

我在游览中央革命根据地、枣园革命旧址、陕北革命纪念馆等历史遗址时,不禁被许多英勇战士的事迹所感动。

他们以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为代价,在艰苦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保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荣誉。

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的力量和魅力,也让我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

二、涵养心灵与追求内心的宁静延安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宜人,是修养心灵、调节情绪的良好场所。

在游览延安的同时,我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感悟融入了其中。

我曾在延安市文化广场上坐下休息片刻,欣赏在寂静中弥漫的延安人的生活气息。

这一刻,我的心灵也跟着安静了下来,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在这里,我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和依靠。

三、品味特色美食与感受延安民俗文化延安也是一个充满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的地方。

我曾深入边远山区的农家乐里,品尝到霍山炖鱼、板栗鸡、鲍菇爆肉等地道美食。

这些食物口感鲜美,色香味俱佳,让我对陕北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而在走访具有民族特色的延安工艺品店时,我又了解到了延安毛绒玩具、陕北绸绣、苏绣等民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让我感受到了延安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四、重视健康运动与保持积极心态我在延安也体验了一些健康的运动和活动。

我曾参加过红色马拉松、绿色骑行等活动,并在延安市植物园里散步、运动。

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身体的健康和强壮,也让我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境。

尤其是在赏花、听鸟鸣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愉悦、心态平和,好像一切的烦恼都被抛得远远的。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去了解探索我们的历史,就像是不去了解自己的根一样。

因此,我近期来到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

延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

在这里,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他们在难以想象的恶劣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以生命和青春为代价,逐渐走向胜利。

他们的牺牲和努力是我们必须永远铭记的历史。

在红色岩画上,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展现着新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

壁画上描述的每一场战斗、每一位领袖、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在那个历史时刻的中国人民的坚定和崇高。

他们用身体和灵魂去书写了中国革命的辉煌。

游览陕北民居,我看到了那个年代人民的贫困生活,那个年代百姓的不屈不挠。

那些窄小的房间、破烂的衣裳都是他们追求精神境界的牺牲。

而今天,我们站在他们曾经站立过的土地上,享受着他们曾经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也必须时刻珍惜。

延安没有华美的建筑、没有繁华的商业,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红色革命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这里,我强烈意识到对于这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重要使命。

延安之行,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并将其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最后,我想说,感谢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民为之奋斗的结果。

衷心感谢革命先辈们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提醒我们,要时刻珍惜已拥有的幸福生活,并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

延安之行心得体会(精选4篇)延安之行篇1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巍巍的宝塔山、绵绵的延河水,犹如圣景一样印照在我的记忆之中。

每每说起延安,一种崇高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院里专门组织的新进干警赴延安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短短几日,我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到了延安,我不禁有些吃惊,这座印象当中贫困、蔽塞的陕北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笔直,高档酒店、大型商场一应俱全。

我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是如何快速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的呢?革命圣地延安是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我们满怀景仰地驻足在杨家岭的窑洞旁、聚集在党的七大会址中、缅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透过一个个红色遗迹的传承,追昔抚今。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看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简陋的故居我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窑洞里,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伟大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人的光荣胜利,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斑驳的桌椅旁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光辉著作,看到这些,我对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党的七大会址,我们认真聆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诞生及深远影响,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遗址,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的王教授为我们现场讲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的事迹等,从事迹中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秦始皇陵、乾陵等。

观秦始皇兵马俑,我们的先辈们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看乾陵,面积广阔,气势宏大,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

自豪过后我不禁陷入沉思,帝王陵墓的奢华值得我们自豪吗?延安革命圣地和这些帝王陵墓同在陕西,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帝王的陵墓尚且奢华,可想而知他们生前又过着怎样享乐富贵的生活,而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他们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却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 这充分体现出我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帝王们死后还要奴仆陪葬,贴身服侍,而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凡事亲历亲为,自己补衣种菜,这充分体现我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延安之行感言

延安之行感言

延安之行感言我一直对延安怀着一种崇敬而又神秘的向往。

那片土地,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

终于,我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一到延安,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质朴而热烈的气息。

我看到那连绵的黄土高坡,就像一个个憨厚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我走在延安的街头巷尾,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我遇到一位当地的老伯伯,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就像这黄土地上深深的沟壑。

我好奇地问他:“伯伯,您能给我讲讲以前的延安吗?”老伯伯笑了笑,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说:“娃呀,以前的延安可不容易嘞。

那时候,咱们条件艰苦得很,可是大家的心都热乎着嘞。

毛主席他们就在这儿,带着咱老百姓,想办法闹革命,要让咱过上好日子。

”我听着老伯伯的话,心里一阵感慨。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先辈们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给人们带来希望。

我想,要是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能有那样的勇气和毅力吗?这就好比在暴风雨中的小船,没有坚定的信念,怎么能驶向胜利的彼岸呢?我去参观了杨家岭。

一走进那窑洞,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小小的窑洞,就是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窑洞很简陋,里面的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盏油灯。

我忍不住想,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诞生了多少伟大的思想啊。

这难道不像是一个孕育奇迹的魔法盒子吗?他们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思考着中国的未来,谋划着革命的道路。

这让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我还看到了许多年轻人,他们有的是来学习的,有的是来当志愿者的。

有个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跟她的同伴说:“你看,这里到处都充满了力量。

”她的同伴连连点头。

这些年轻人就像春天里的花朵,给延安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活力。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汲取力量,然后把这种力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我觉得自己也融入了他们之中,成为了传承延安精神的一份子。

在延安的夜晚,我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星。

那些星星就像革命先辈们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的变化。

我想,他们要是看到现在的延安,会是多么的欣慰啊。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篇一:参观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参观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单位策划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久居张家口,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希奇,可是久居于窑洞的那些老区人民啊,却受到地理状况等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饱受缺水之苦。

据说,延安住窑洞的百姓,一年到头竟然只能洗一次澡,这着实让我们瞠目结舌——老区人民生活之艰苦深深地楸动着我们每一位的心!我们,参观的非常多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

革命先辈,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

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

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我将把这次“红色旅游”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

翼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篇二: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上师大四附中高二(2)班钱如岑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开展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延安行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延安行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延安行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在延安行红色教育活动中,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怎样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首先,在这次行程中,我感受到了延安革命老区的历史厚重感和红色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在参观中央大礼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等红色景点时,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江山河山与人民中的巨大影响。

其次,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听老一辈革命家亲身讲述革命故事,我深刻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和纪律性的政党,是为农民、工人、革命士兵等劳动阶级人民利益的最大代表。

同时,通过学习“红色基因”课程、夜访革命遗址、开展实地考察、红军长征路线游等活动,我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民主开展工作和依靠人民群众实现革命的伟大理论与实践。

最后,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思考革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不仅是考虑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为祖国而奋斗,也是意味着要从自身的定位与责任角度出发,承担起发展祖国、担当未来的重任。

总体而言,延安行红色教育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深刻的旅程,在这里我收获了无数的启示和深思,为我的思想成长和人生价值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我将好好珍视这次难忘的经历,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勇当奋斗者、担当实干家,让我们热血沸腾、行胜于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行心得体会1500字
导语: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个狭长的城市,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延安行心得体会1500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延安行心得体会1500字1
延安,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

这里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为永远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圣地!一提起延安便令人肃然起敬,从心里涌起一股神圣之感,更令我为之向往。

去年深秋时节,我和老伴踏上红色之旅――走进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个狭长的城市,延河两岸的高层建筑和山坡窑洞相互融合,彰显时代的文明与古朴。

我们到达市区已傍晚时分,夕阳临山,灿烂的晚霞给这个城市抹上一层美丽的橘红。

次日早晨,我们坐红色旅游专线公交车去革命旧址枣园。

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1944年xx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

枣园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我们在名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五大书记的雕塑前拍照留念,然后随游人沿一条石板路拾阶而上。

一排排窑洞依山坡而建,掩映在金黄色银杏树
中。

我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

在毛泽东的窑洞里仍存放着他老人家用过的办公桌、马灯、浴盆、竹椅等。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为粉碎xx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并写下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整顿党的作风》、《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

并为张思德烈士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这里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离开枣园我们来到宝塔山,宝塔山前临延河,山水相依,雄伟壮丽。

1937年xx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志士向往之地。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延河水清清,宝塔高入云”,很多诗人、艺术家曾生动描绘、尽情歌唱以延河宝塔山为代表的革命圣地延安。

也是中国革命圣地的重要标志!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宝塔建于唐代,八角形九层,高44米,登上塔顶全城
风貌可尽收眼底。

站在延河大桥上则是远望宝塔山的最佳地点,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留下这幸福的瞬间。

桥下的延河在城中穿过,河水在阳光中缓缓流淌,水雾带着黄土高原的气息升腾着,浸润着我们的肺腑,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甜美感。

陶醉之余,我们步行至杨家岭。

杨家岭是xx中央领导的所在地。

这期间,xx中央指挥抗日战争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我们先参观了中央大礼堂,然后顺山坡上走进散落着一排排阴暗潮湿的窑洞,这里曾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旧居。

主席身居其间,吃小米饭、山药蛋,喝南瓜汤,穿粗布衣。

我们想象着革命先辈在如此艰苦环境中,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忘我工作,这样的精神会留给后人的是一种鞭策和鼓舞。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延安革命纪念馆。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纪念馆前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型广场,广场正中巍然耸立毛泽东铜像,他左手插腰,在延安的群山环绕之中,傲然远眺远方。

馆内大厅正前方是一座巨大的浮雕,展现先辈的斗争岁月。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
和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光辉业绩;
告别延安,我心有些依依不舍;追忆那段光荣的峥嵘岁月,总有些意犹未尽。

我向车窗外望去,延安街道两边枫叶火红,现代化楼宇鳞次栉比。

让我领略了今天延安的繁荣;抬头远眺,宝塔依然屹立在高坡上,令人震撼。

延安之行,让我的精神世界为之感动和振奋,革命圣地延安,你永在人民的敬仰之中!
延安行心得体会1500字2
对延安的向往由来已久。

这种向往不仅源于“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的豪迈吟唱,更源于“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神情吟咏。

由于时空阻隔,我虽然对这片革命圣地有着强烈的精神向往,却始终未曾有过视觉上的亲近。

心中有梦,不觉夜长。

20xx年冬季,借去西安部队回访新兵之便,终于有幸踏上朝圣之旅,走进了这边充满激情的红色土地。

一张照片折射一种品质,一件文物展现一种精神。

在这里我用一颗虔诚的心触碰着延安精神,用一种真挚的情解读着延安革命,感悟着延安精神的伟大。

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用心感受着那段火红的历史,既有砰然心动处,更有黯然泪下时。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每一处
遗址都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

站在宝塔山下仰望,延安宝塔以她威武雄壮、傲然屹立的雄姿鸟瞰着整个延安城,她见证了党13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延安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见证了延安的衰败与兴旺。

她是延安的象征,是我党我军奋斗历史的印证,更是延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的图腾。

从枣园到王家坪,从凤凰山到杨家岭,踏进旧居驻足端详,我突然明白是一盏盏小油灯点亮了中国的前程;是一张张小桌椅撰写出伟大理论着作,指引着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

领袖们居住过的窑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盏油灯,构成了一个家。

睹物思情,我仿佛看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迎着晨曦描绘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伴着油灯苦苦思索如何打赢每一场战争,那种忘我为公的精神,那种殚精竭虑忧国忧民的境界,不正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强敌、走向胜利的原因所在吗?
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一幅幅革命家和边区军民生产、生活战斗的历史照片,这是我工农红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历史见证,这是军民团结、军民共建的碑刻记忆。

一个个窑洞,一道道山梁,一棵棵枣树;绵延的延河水,迷人的杨家岭,秀丽的凤凰山,让我聆听到革命的声音,寻
找到了历史的痕迹。

延安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解放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的基因!她永远是一座灯塔,一种象征,一种力量,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光芒,催后来者奋进,烛照我们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