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
给孩子的古诗词

《给孩子的古诗词》《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讲坛影响最大、绝无仅有的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和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叶嘉莹先生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
《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
“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编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给孩子的古诗词》重绘中国古典诗词版图,确立经典标准。
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以“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唯一标准,严格精心编选。
《给孩子的古诗词》因编者叶嘉莹先生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会给孩子留下一部传世经典。
为了让更多读者能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动和召唤,叶嘉莹先生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于2016年9月推出新书《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这是“给孩子系列”第三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进阶版,书中根据诗词内容精心选配了52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并附有二维码,扫描即可聆听叶嘉莹先生逐首吟诵及讲解全书所有古诗词。
与《给孩子的古诗词》相比,讲诵版增加了诗词讲解部分。
叶嘉莹先生为218首古诗词都作了详细讲解,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具体诗句的解释、单字的发音,以及诗词内涵的解读。
内容丰富、知识性强,文字浅白易懂、亲切自然,蕴含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真诚热爱,并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生生不已、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
叶嘉莹,号迦陵。
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
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
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叶嘉莹)(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名人篇(叶嘉莹)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谈到古诗时说:“幼年吟诵的诗句伴随我一生,让我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
”她又说:“我深信,孩子们吟诵古诗,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
”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先生说:“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个弱者。
”什么是弱德之美?叶嘉莹这样诠释:“即使我处在艰难困苦之下,即使我处在重大不幸之下,即使我处在强大压力之下,我成了一个‘弱者’,但我依然持守良知、正直、感恩,依然持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就是弱德之美。
”读完以上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一生中共有三次较大的打击:北平沦陷时母亲早逝,深处沦陷区但仍要照顾年幼的两个弟弟;丈夫被拘捕后性情大变,在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感情生活都饱受摧残之余,还要独力承担全家的生计;结婚不满三年的女儿女婿在车祸中同时罹难。
在这些接踵而来的苦难中,叶嘉莹先生不仅读诗,还写诗,她说她是以自己之感发生命来体会古人之感发生命的,诗歌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安慰,支持她经受住了这些打击。
在“阅读与写作”课上,语文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叶嘉莹先生与诗歌的故事。
你读完上述材料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阅读与写作的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先生一生历经坎坷。
有背井离乡的离愁别绪,有一心归国的满腔赤诚;有早年丧母、中年痛失爱女、晚年父亲去世的生死无常、水月叹息。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含答案)

专题2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下简称“张著”)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著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研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
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
张著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著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仍以张著的两个核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
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
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
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
大到军事、政治、文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第三,张著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1中国古典诗词是优美的、是智慧的,是有生命力的。
爸爸的书架上有很多书籍,我在翻找喜爱的书籍时,发现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
今年暑假,我在这本书作为我的暑期课外读物,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古诗词中蕴含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蓄积了古代诗人的所有灵性、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嘉莹,是一位研究古诗词的专家,书中共收录作品二百一十八首,其中包括一百七十七首诗和四十四首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这里面的一些诗歌我以前也读过几首,比如说《春晓》、《回乡偶书》等等。
通过阅读,我发现了一些好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另外在读古诗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字的读音平常都没有注意,比如,饮酒二十首中“而无车马喧”的“车马”要读ju马;还有“飞鸟相与还”的“还”要读huan;“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读xian;过故人庄的“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a,还有很多字的诗中读音和现在读音都是有区别的。
在读了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只要是有感觉。
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有灵魂的,是可以传承的`。
我还发现了《给孩子的古诗词》是个系列丛书,其他系列还有对散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的介绍,我决定要把这些书一本本的认真读一读,一定会增加的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的。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2成长路上,总有着自己的一片蓝天,自己的一方乐土,在这片蓝天中翱翔,在乐土中寻觅真正的自己。
也许拥有着那样一份宝贝,便有了心的归宿。
而你,诗词,便是将我心牵住的那样神器。
小时呀呀学语,在奶奶的推车里,总是念着奶奶手中小小的册子中的类似儿歌的古诗词,那一首《江南》,让年幼的我随着鱼儿的嬉戏,游东逛西,观南赏北,将那一幅有着水乡清墨韵味的荷中图,在那朗朗上口的`诗歌中展现给我。
这4首诗词,93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这样讲解

这4首诗词,93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这样讲解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从小就喜欢读诗、背诗,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也已经七十年了。
古典诗词中蕴含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叶嘉莹先生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她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她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
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她希望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韵律之美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的滋养。
搜狐教育《智见》选取叶嘉莹先生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中讲解的4首诗词,以飨读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叶嘉莹讲解:陈子昂(661 — 702),字伯玉,唐代诗人。
这首诗在唐诗里是很重要的一首诗,作者陈子昂也是在唐朝诗歌发展上地位很重要的一个人。
唐朝的诗歌本是延续着南北朝、宋、齐、梁、陈、隋而来的。
中国诗歌在南北朝时期,主要是宫廷里的创作,只注重外表文采的美丽。
初唐时的诗歌就承继了这个风气。
不过,那时初唐律诗的体裁也开始正式形成了。
本来,中国古诗没有平仄的格律。
南北朝时有不少帝王,像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信奉佛教,翻译了很多佛经。
佛经里都有唱诵,还有一些佛经念诵的偈语,当时都没有按照它的意思去翻译,而是直接照它的声音去念。
所以,最早翻译的佛经,重视音译。
这就有了四声音调的讲求。
初唐时期,包括沈佺期、宋之问,以及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在内的诗人,都开始创作五言律诗,对仗平仄很工整,虽然内容仍较空泛。
到了陈子昂,按一般说法,他开启了一种复古的风气。
他曾给当时的一个叫东方虬的人写过一篇《修竹篇序》,他说,自从六朝以来,“兴寄都绝”,是说古诗讲究比兴,讲究有寄托、有内容,可是南北朝以来,却是“彩丽竞繁”,文字华彩美丽,而内容就很空洞了。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的阅读题及答案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的阅读题及答案《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的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钟锦?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
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
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
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
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
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
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
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
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
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
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
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
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
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
《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
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
给孩子的诗集

给孩子的诗集
1. 《飞鸟集》:印度泰戈尔著,郑振铎译。
这是一本清新自然、适合孩子阅读的诗集,收录了泰戈尔的大量优美诗歌,以飞鸟、花草、自然等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2. 《繁星·春水》:冰心著。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和哲理的诗集,以繁星和春水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爱的思考和感悟。
3. 《孩子们的诗》:果麦编。
这是一本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集,收录了孩子们天真烂漫、充满想象力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4. 《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编。
这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古诗词选集,收录了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通过注释和赏析,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诗词的韵味。
5.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顾城著。
这是一本由著名诗人顾城创作的诗集和画集,收录了顾城的经典诗歌和画作,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顾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
这些诗集都是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之作,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这些诗集也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材料,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阅读和理解诗歌。
【初一作文】诗润心田伴我行

【初一作文】诗润心田伴我行没来文海前,我对诗没有什么感觉,可能就是把那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给背下来也是吃力的,背诗成了痛苦的折磨。
从三年级跨入文海的那一天起,诗便围绕在我身边,台阶上、走廊上、石梯上、教室里·,每天清晨,走进学校大门,一阵生动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徘徊,后来,我从老师手里接到那本《唐诗三百首》使我对诗开始了关注,每天翻起来,偶尔,看见一些景致,脑中就会闪现看过的一首首诗句,脑中不再只有“万条垂下绿丝绦”,也不再只有“日照香炉生紫烟”几首诗,而是“丞相祠堂何处寻”,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更加高妙的诗,这使我更了解了诗,看出了诗的“骨气”和“美丽”。
一转眼四年级,我们班主任改成了贺老师,贺老师更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她更加著重诗词累积,曾为我们对诗词学识培育代价了不少的心血,每天早操,老师都会使我们背诗,使我们互相交流心得,使课堂上充满著了诗的“香气”,我们也总是在一份又一份“诗词考试卷”中冥思苦想。
这样我与诗的“感情”更深了。
每次作文“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的诗总会一个直奔一个的冲上文章,并使我的文章变小的更加风气有意思。
存有了它们,每一篇文章都似的存有了灵魂,而这灵魂的给与者,自然就是功不可没的诗。
五年级,我们开始诗词的积累测试,贺老师每天会在放学后等待想要测试的同学,如果老师抽背的五首诗我们能背下来,就算过关,同时还会有一张老师颁发的奖状,为了得到奖状,我常常是一次次的参与挑战,终于,我得到了这张奖状。
六年级,《给孩子的古诗词》变成了贺老师的“法宝”,每天清晨,教室里播出着叶嘉莹先生的诗,整个教室都很安静,仿佛沉醉在在诗的海洋里通常,只有叶嘉莹先生的声音一直荡漾在耳边,此时回忆起,声音又仿佛听到……。
我回忆起拿到第一张诗词通在关卡就是在六下的期末,那天寒气逼人,腊梅花儿争先恐后的黎明,同学一起背诗,仿佛整个文海也充满著了诗意,当我拿着腰了很多次获得的卡,极其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新书《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她编选给孩子的一本古诗词集,共218首作品,她认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与能力。
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她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以及本书目录。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从小就喜欢读诗、背诗,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也已经七十年了。
这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
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
其实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
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多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决意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
的原因。
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
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
我因为年老事忙往往精力不济,感谢张静,她为此书倾注了大量的心力。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
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迦陵2015年8月31日凌晨于温哥华家中【目录】诗诗经·秦风·蒹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饮酒二十首【其五】敕勒歌陆凯赠范晔王勃山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宋之问渡汉江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旭山中留客张九龄感遇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登鹳
雀楼孟浩然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王翰凉州词【其一】王昌龄出塞【其一】从军行【其四】芙蓉楼送辛渐王维山中送别杂诗三首【其二】鸟鸣涧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裴迪华子冈李白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夜宿山
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庐山瀑布春夜洛城闻笛赠
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峨眉山月
歌黄鹤楼闻笛山中答问送友人关山月月下独酌长干行二首【其一】崔颢长干行【其一】黄鹤楼高适别董大【其一】杜
甫绝句二首【其一】绝句二首【其二】绝句四首【其一】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江南逢李龟年赠花卿望岳房兵曹胡马春日忆李白除架春夜喜雨春望月夜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缚鸡行缪氏子赋新月岑参逢入京使韩翃寒食张继枫桥夜泊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弹琴司空曙江村即事刘方平夜月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张籍秋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戴叔伦过三闾大夫庙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滁州西涧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卢纶塞下曲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孟郊游子吟杨巨源城东早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晚春春雪崔护题都城南庄刘禹锡秋词乌衣巷李绅悯农二首【其二】白居易问刘十九观游鱼暮江吟大林寺桃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柳宗元零陵早春江雪渔翁贾岛寻隐者不遇刘皂渡桑干杜牧秋夕山行清明江南春登乐游原泊秦淮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李商隐夜雨寄北嫦娥霜月登乐游原无题高骈山亭夏日韦庄台城王驾雨晴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无名氏杂诗钱珝江行无题范仲淹江上渔者欧阳修画眉鸟王安石题何氏宅园亭南荡封舒国公三首【其二】北陂杏花北山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赠外孙江上游钟山松江泊船瓜洲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其一】题西林壁望湖楼晚景李清照夏日绝句陆游秋思三首【其一】示儿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春日六绝句二月十一日夜梦作东都早春绝句道旁竹宿新市徐公店【其一】雨后
田间杂纪【其二】舟过安仁【其三】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小雨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入常山界二首【其二】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三】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其一】万安道中书事【其二】桂源铺朱熹春日观书有感【其一】林升题临安邸叶绍翁游园不值翁卷乡村四月戴复古江村晚眺赵师秀约客文天祥过零丁洋王冕墨梅张羽咏兰花袁枚十二月十五夜郑燮竹石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雨后田间杂纪【其二】高鼎村居词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温庭筠望江南李煜相见欢相见欢浪淘沙令虞美人晏殊浣溪沙浣溪沙欧阳修玉楼春浪淘沙采桑子十首【其二】采桑子十首【其四】采桑子十首【其五】采桑子十首【其六】采桑子十首【其七】苏轼定风波水调歌头秦观浣溪沙周邦彦浣溪沙李清照如梦令如梦令南歌子岳飞满江红陆游卜算子·咏梅诉衷情辛弃疾鹧鸪天西江月鹧鸪天·博山寺清平乐·村居西江月·遣兴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丑奴儿生查子南歌子(新开池,戏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蒋捷霜天晓角杨慎临江仙纳兰性德长相思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
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
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
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
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
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