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老幼“共享型”公共设施概念设计

合集下载

共筑绿色心灵之所——社区共享空间设计

共筑绿色心灵之所——社区共享空间设计

共筑绿色心灵之所——社区共享空间设计在现代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人们对于精神的慰藉与身心的放松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

社区共享空间,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社交与休憩场所,成为了连接邻里、促进交流的重要媒介。

一个精心设计的社区共享空间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还能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应当是人文关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设计师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体的需求,打造一个既适宜老年人下棋、聊天,又能让儿童尽情玩耍的安全环境。

此外,空间设计应兼顾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使其能够适应集会、表演、休闲等不同的使用场景。

在布局规划上,共享空间应遵循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

设计师可以通过半开放式的结构布局,既有界定私人领域的围合感,又不失开阔通透的视野。

利用可移动的家具和设施,如折叠座椅、旋转舞台,可根据不同活动需求灵活变化空间功能,从而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间。

绿化设计是共享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微气候,为居民提供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通过种植本地树种、设置垂直花园、屋顶绿化等方式,增加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氛围。

同时,植被的选择和维护应考虑可持续性,减少水和养分的消耗。

材料的选择同样体现着对环境的尊重和对居民健康的关怀。

运用环保材料和再生材料,如回收的木材、非毒性的油漆和粘合剂,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还确保了室内空气质量,让居民在享受共享空间时更加安心。

社区共享空间的设计离不开科技的加持。

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自然光线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亮度,节能同时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免费Wi-Fi、智能安防监控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的集成,使得共享空间成为智慧生活的缩影。

一个理想的社区共享空间设计,既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传递。

它见证了社区的历史,孕育了居民的情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家园”。

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合理的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空间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一抹温馨与宁静。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越来越受到。

良好的户外交往空间可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从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定义、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内的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户外交往空间是指居住区内的公共开放空间,供居民进行交流、活动、休息等。

在居住区规划中,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同时要与住宅和公共设施等相协调。

户外交往空间应满足居民的社交、活动和停留等需求。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例如,对于儿童,可以设置游乐场和亲子活动区;对于成年人,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和健身设施;对于老年人,可以设置棋盘桌和晨练场地等。

交往空间的大小和布局也应根据社区规模和人口密度进行合理规划。

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行为模式、情感需求和身体特征。

在空间布局上,应保证空间的开放性和私密性的平衡。

同时,应注重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户外环境。

还可以通过增加灯光照明、安全监控等措施,提高交往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通过美学、设计等手段创造一个舒适而富有人性化的空间。

这可以通过采用特色的建筑风格、小品和雕塑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植被、水景等元素来营造自然、和谐的氛围。

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对交往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可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交往空间的功能性、人性化和艺术性,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我们可以继续对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憩空间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

老年社区宜居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

老年社区宜居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

71
要在各种活动区域摆放适量的座椅,也要在小区内道路两旁设 置一些休憩设施,以保障老年人可以随处找到座椅坐下休息。
(2)座椅本身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师要想让老年人坐在座椅上感觉舒适、方便,就必须使 公共座椅与人之间达到优化的配合,即要结合人的身高、小腿加 足高、坐深、坐姿颈椎点高、坐姿肘高、坐姿臀宽等设计座椅;同 时,注意靠背的设计,以使老年人彻底放松。 (3)设置遮挡设施 公共座椅除了要考虑本身的设计外,也要注意遮挡设施的 设计。为了避免下雨天或烈日下老人坐在椅子上感到不适,设 计师有必要放置遮挡设施,如遮阳伞等,以增强老年人的舒适 感。 3.道路设施设计 老年社区的道路设计要考虑老年人的特点,采用国家规范 标准。具体而言,老年社区的道路设施设计主要包括楼梯道设 计、无障碍通道设计、行车道设计等,这些不同道路的设计有不 同的要求。 (1)楼梯道 楼梯道对老年人的安全威胁较大,尤其是对一些身体不便 的老年人,设计师在设计楼梯道时应注意楼梯休息椅的设置、宽 楼道设计、踏步高度降低等,以减少危险,使老年人真正感到安 全。 (2)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通道设计要求从社区规划上与一定数量的服务设
关键词:老年社区 公共设施 存在问题 设计原则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 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人 口老龄化规模持续扩大,但部分城市的居住环境未能适应老龄 化的悄然降临,未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变化。在老年社区中,一些 公共设施并未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生活习性设计,难以满 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影响了老年人参与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兴 趣,甚至可能会危害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国家有必要结合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地设计与改善老年社区环 境,为老年人设计安全、绿色、富有活力的社区公共设施,建立一 个完善的老年环境配套公共设施体系。

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

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

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居住的主要选择之一。

为了提高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高质量的住宅小区户外休闲设施。

首先,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应该符合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设计是指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习惯来设计,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便捷。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多功能的休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在设施的摆放和布局上要合理,充分利用空间,避免拥挤和混乱。

另外,设施的材料和色彩也应该与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悠闲和舒适的感觉。

其次,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

安全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的需求和安全性。

例如,在公园区域可以设置一些防滑和护栏设施,避免老人和孩子摔倒或者意外受伤。

同时,为了避免夜间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在必要的地方增加照明设施,提高夜间的可见度和安全性。

再次,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应该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绿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小区的绿地,设置花坛、草坪和树木,提供更多休息和娱乐的空间。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住宅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应该注重社交性。

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也是促进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带有互动和娱乐功能的设施,如露天咖啡厅、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社交交流平台。

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公共广场和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户外休闲设施设计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者应该注重人性化原则、安全性、绿化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交性的考虑,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定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定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定1.社区公园和绿地:根据小区规模和人口密度,规定了公园和绿地的面积和数量。

这些公共区域提供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措施。

2.儿童活动区:小区中设置儿童活动区,提供安全的游乐设施和儿童游戏场所。

这些区域通常应该有计划地分割,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需求进行划分和设置。

3.健身设施: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通常会设置户外健身设施,如跑步道、健身器材等,提供方便的锻炼场所,并且应该有适当的保养和维护。

4.社区教育设施:这些设施指的是小区内的学校、幼儿园或托儿所等,为小区居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

设置规定通常依据小区配套的居民人口和需求进行考虑。

5.商业设施:为了方便小区居民的购物和日常需求,小区通常会要求设置一定规模的商业设施,如超市、便利店、药店等,以便居民能够在离家近的地方满足购物需求。

6.社区医疗设施: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还应该考虑到医疗设施的设置,如医疗诊所、急救站等。

这样能够提供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且能够迅速响应紧急情况。

7.消防和安全设施: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应该设置消防设备和安全设施,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包括灭火器、火灾报警器、安全疏散通道等。

8.公共停车位:小区通常会规定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位,以解决居民停车的问题。

这些停车位通常会根据小区户数和车辆情况进行设置,并可能需要收取一定的停车费用。

以上是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常见的设置规定。

不同地区和小区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购房前应该仔细了解具体小区的规划和规定,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

老幼活动空间设计理念

老幼活动空间设计理念

老幼活动空间设计理念老幼活动空间是一种特殊的设计理念,主要为老年人和幼儿提供适合他们活动和交流的环境。

这种设计理念的目的是通过创造一个友善、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老年人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首先,老幼活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和幼儿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需要一个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可以预防跌倒和其他意外的发生。

因此,地面应该采用防滑材料,并且没有障碍物。

此外,老年人还需要一个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以便他们可以休息和放松。

幼儿则需要一个安全、干净和卫生的环境,可以防止他们受伤和感染。

因此,地面和墙壁应该易于清洁和消毒,并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由活动。

其次,老幼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包含一些特别设计的设施,以满足老年人和幼儿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些适合他们活动的器械,如动态平衡器、跑步机等,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身体机能,预防运动伤害,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幼儿来说,一些适合他们玩耍和学习的设备如滑梯、秋千、书桌、玩具等,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和促进社交能力。

此外,老幼活动空间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境的创造。

老年人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往往不同,需要通过布置和装饰来创造一个亲近和谐的环境。

比如,可以在空间中设置一些绿色植物和温馨的装饰品,可以带来自然和温暖的感觉。

此外,空间中应该有足够的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流动,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还可以通过合适的颜色搭配、软装饰物等方式,为老年人和幼儿提供一个愉悦和有趣的环境。

总之,老幼活动空间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幼儿的特殊需求,并提供适当的设施和环境。

这种设计理念的目标是为老年人和幼儿创造一个友好、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装饰,可以帮助老年人和幼儿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幸福。

小区共享空间建设方案

小区共享空间建设方案

小区共享空间建设方案1. 引言小区共享空间是指为小区居民提供共同使用的开放性场地,旨在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社交互动、促进邻里共同发展。

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区共享空间建设方案,包括空间规划、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等内容。

2. 空间规划2.1 空间选址选择小区内合适的位置作为共享空间的选址,需考虑以下因素:•便利性:选址应尽量靠近小区居民的居住区域,方便居民前往使用。

•面积要求:根据小区居民的数量和需求,确定合适的面积。

•环境因素:考虑周边环境,如交通便利性、景观等。

2.2 空间布局共享空间的布局应根据居民需求和功能区域划分进行规划:•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供居民休息、阅读等。

•儿童游乐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小区内家庭带孩子居民的需求。

•健身区:设置健身器材,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社交区:提供互动桌游、休闲活动等设施,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2.3 环境设计共享空间的环境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绿化景观:在共享空间中增加适量的植被,营造舒适的自然环境。

•照明设施:合理安排夜间照明设施,确保居民的安全和舒适。

•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合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休憩的场所。

3. 设施建设3.1 基础设施共享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电力、供水、排水等:•电力:确保共享空间有足够的电力供应,供应设施、照明、充电等需求。

•供水:提供足够的供水设施,满足居民对饮用水、洗手间等的需求。

•排水: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共享空间在下雨时不积水。

3.2 设施设备共享空间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座椅、桌子、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座椅:选择舒适、耐用的座椅,布局合理,满足居民的休息需求。

•桌子:提供桌子,方便居民进行饮食、办公等活动。

•儿童游乐设施: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游乐设施,满足小区居民的孩子的需求。

•健身器材:提供符合健康需求的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

4. 管理与维护4.1 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共享空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机构需包括管理人员、清洁人员等。

解析居住区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定义

解析居住区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定义

解析居住区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定义摘要:老人及儿童是居住区中极易凝结邻里交流的因子,其与环境的接触方式决定了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营造方式;同时,启发着设计师从使用者的需求再出发,融会到设计方案中,促成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更加清新和追求不留设计痕迹的居住环境设计方式正在形成。

关键词:居住区;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创造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营造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轻松的交流、休憩、娱乐的户外活动场地。

老人及儿童作为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却往往被忽视,但是其群体却是居住区户外场地的主要使用者。

我们在居住区设计中,在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的同时,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有利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空间。

2居住区老年人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使用特点2.1户外活动空间的基本诉求老年人在生活中的诉求集中表现在活动空间的基础标准上,需具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摒弃噪声和空气污染的侵害,并具有适合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邻里交往、休闲娱乐等的设施。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生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肥胖等;心理上主要是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交往障碍。

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质量有利于影响着儿童游戏的质量和利用状况局面的好坏。

足够宽阔的场地,安全的、趣味性很强的设计,返璞归真的情景,易于创造且信息量很大的自然环境都是适合儿童玩耍、嬉戏等伴随健康快乐成长的户外活动空间。

2.2户外空间的营建要求居住区附近的配套活动场所是影响他们体能、精神、思维、智能等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区域、周边环境、地势、气候等因素,在居住区创造适合他们使用的户外活动空间。

3 户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解析3.1 场地空间性的全面塑造3.1.1空间的有效整合利用现代都市,高楼建筑林立,为了减少住宅建筑的这种负影响,让老人与儿童经常进行社交性、自然性较强的户外游戏是十分必要的。

居住区常因日照不足、追求出房经济效益、楼间风等的影响,老人及儿童活动空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老幼“共享型”公共设施概念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31T10:28:47.81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尹曼[导读] 我国主要城市居住区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闲置、公共设施不实用情况明显,适合老幼共享型空间极为少见,目前我国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还维持在20世纪健身器材一刀切的水平。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在《基于“幼啃族”城市居住区老幼户外环境实用性问题研究》课题调研中发现,我国主要城市居住区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闲置、公共设施不实用情况明显,适合老幼共享型空间极为少见,目前我国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还维持在20世纪健身器材一刀切的水平。

课题研究过程中翻阅资料、查找书籍,老幼互动空间环境和“共享型”公共设施指导性成果相关知识关注较少,基本无人提出。

作为一名环境设计专业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项目负责人及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及专业知识完成该课题的相关核心内容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老幼共享型公共设施设计,居住区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前言:本论文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居住区设计相关施范,研究积累整理重要案例,为社会居住大环境更好发展提出新思路,最终达到指导未来居住区户外环境发展方向,提高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实用性,通过环境设计的改变完善老人在带孩子期间能有一个更好更愉悦的生活空间环境,使得参与人群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

一、“共享型”公共设施的概念
“共享型”公共设施设计是针对居住区老幼共融人群,以“共享、集成、平衡”为概念设计核心引导词,在概念设计过程中追求使用人群、设计功能、造型艺术与人性关怀之间的平衡共享,将对未来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二、“共享型”公共设施概念设计的关键原则
概念设计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公共设施的整体性、公共设施安全性、功能需求交并性、设施尺度适应性与公共设施艺术性等五大公共设施特性。

通过对老幼户外活动空间的特征分析和“共享型”公共设施的综合思考,对老幼“共享型”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共享”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研究过程需严谨考究,例如经过对于武汉地区居住区老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后,发放部分调查问卷,证实了老人与幼儿户外活动空间的“共享性”是有必要的,总结出了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并且提出系列设计的概念方案。

三、“共享型”公共设施概念设计案例分析
该套指导性概念设计的特点在于居住区老幼户外空间设计的共融性与实用性表达及“共享型”公共设施设计的概念设计实践。

1)安全型设施①贝壳摇摇窝与设施②红鼠爬爬梯
(图一)
贝壳摇摇窝是一款老人看护期间交流性强,看管幼儿精神可适当放松性公共活动设施。

半开贝壳幼儿在内相对安全,老人在外相互交流,贝壳周边造型能给老人提供适当的伸腿锻炼功能,贝壳上也提供充足的休息椅凳设施,能够让老人孩子轻松休闲活动,安全自在(如图一上图所示)。

红鼠爬爬梯是一个攀爬类型的老幼共享型公共设施,幼儿可利用红鼠脊背的曲度进行上爬与下滑,红鼠尾巴的巧妙围合能够包覆设施而且能为老人提供座椅休息功能,翘起的红鼠尾巴还能够成为老年人摆手伸腿活动的支撑,能够让老人与幼儿同时活动寓教于乐(如图一下图所示)。

2)功能型公共设施③毛虫学步园与设施④杠杆跷跷板
毛虫学步园是针对老人在幼儿学步期间的一个功能型设施设计,弧形设计与口袋型下陷空间,能让设施使用与空间环境相对安全,空间的高差能让老人在手扶教幼儿走路时不至于弯腰驼背,能挺直搀扶,身体相对舒适,周边的毛虫造型坐凳和麻绳网都能为爬行的幼儿提供锻炼场所与机遇,高低错层也能为稍大的孩子提供运动休闲的攀爬场地,并且还能同时成为坐凳供老人休息与看管幼儿(如图二上图所示)。

杠杆跷跷板是一款机会教育型老幼共享型活动设施,大人与幼儿通过杠杆撬动的知识相互配合,和谐活动,不必非等另一名小朋友同时在场才能开启跷跷板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幼相互交流,互添信任,相互面对面情感释放,也能通过科学设施的话题为幼儿提供机遇学习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快乐活动,这款公共设施不仅能增添老幼情谊,直接而美好,还能为老幼寻找话题点,可谓是设施虽平常但意义却不凡(如图二下图所示)。

3)综合型设施⑤黑白洞洞伞
黑白洞洞伞是一款综合型老幼共享型设施设计,设计者希望通过老幼喜爱空间元素交集进行设计,围棋黑白子在伞轴上滑动,寓教于乐,儿童在伞下探索爬行,幼儿在伞下碰床弹跳,伞下围合椅凳下鹅暖石为老人舒缓静脉,环状设施结构包覆性强,看管幼儿安全系数较高,老人在看管幼儿时亲近且舒适,造型轻松且趣味性强(如图三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