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歌曲。

2、通过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欣赏本课的音乐作品,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3、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列举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歌曲。

教学难点

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只有具有华夏精髓民族特征的通俗歌曲才是具有永恒价值和世界性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首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歌曲《我相信》,学生跟着唱。

听后问:这首歌曲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艺术歌曲还是通俗歌曲?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教学过程

(一)通俗歌曲定义:

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是指通俗易懂、流畅易记、贴近生活、便于流传的大众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歌曲。

(二)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今

下面,我们详细地了解中国通俗歌曲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萌芽阶段)

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1927年,黎锦晖先生创作的《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首通俗歌曲。

欣赏两段不同演唱风格的《毛毛雨》,你认为哪一段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分别播放《毛毛雨》音频,学生对比聆听并回答。

总结这个时期的通俗歌曲特点:题材狭窄、情调萎靡、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的放映而广泛流传。

这时期代表作品:《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春天里》周旋演唱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为什么说这个时期是低落时期呢?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期中国

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学生回答。这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是群众歌曲和革命样板戏。即使在这种形式下,依然出现了少数旋律优美、富有朝气的优秀作品,如《青年友谊圆舞曲》、《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简介: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创作于1957年。影片讲述的是

新四军战士李进和农村姑娘二妹子田学英的爱情故事,主要歌颂战争年代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待爱情的坚贞、纯洁。

放视频,学生听赏。

就这样一首歌词朴实,旋律优美的歌曲在当时却被冠以“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加以批判,因为它是反映爱情的,不符合政治挂帅的要求。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今

这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中国大陆又经历了三个时期。

1、70年代末80年代初

(1)欣赏中国第一首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乡恋》简介并欣赏。

(2)此时,港台的流行音乐也随之涌入,中国大陆乐坛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代表作品:《童年》《校园的早晨》《外婆的澎湖湾》《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我的中国心》《上海滩》等。

代表歌手:罗大佑、邓丽君、张明敏、费翔、张雨生、小虎队等。

学生体验:演唱《童年》

2、80年代中末期

(1)1986年由陈哲等作词,郭峰作曲的通俗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由百名歌手在北京举行的演唱会上同声高唱,这首歌和这场演出是中国通俗歌曲的“里程碑”。

为什么说是“里程碑”?

学生欣赏并跟唱《让世界充满爱》

(2)在这次演唱会上,崔健首次演唱自己作词作曲的《一无所有》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崔健也成为中国第一摇滚人。摇滚乐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种完全全新的表现形式,它是农村与城市的撞击,民族与流行的撞击,东方与西方的撞击。

欣赏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

(3)随后一股强劲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出现了《信天游》、《黄土高坡》等歌曲,这些作品引入欧美摇滚思维,音乐家们开始踏上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的漫漫长路。

3、90年代至今

老师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它与哪首歌的旋律相似?

学生回答并演唱《好汉歌》。

作曲家赵季平老师在创作《好汉歌》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王大娘钉缸》的歌曲旋律,充分说明了民歌是通俗歌曲创作的源泉。

中国通俗歌曲的创作素材来源除了民歌,还有戏曲和古诗词等,让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民歌:《山不转水转》、《好汉歌》

戏曲:《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

古诗词:《水调歌头》、《东风破》

这个时期中国通俗歌曲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大批的优秀歌手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涌现出的歌手及作品(三屏幕展示)总结这个时期通俗歌曲的特点:音乐风格百花齐放,演唱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歌曲形式更加多样;各种组合,网络音乐、说唱音乐的出现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音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作品及演唱风格走向国际化、个性化。

(三)怎样正确看待中国通俗歌曲?

学生考虑并回答,然后教师总结:

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狂热;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使自己健康的成长!

三、教师小结本课

学情分析

通俗歌曲是高中学生最喜爱和关注的一种艺术形式。通俗音乐在今天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严肃音乐,拥有更为广阔的听

众和市场。它已是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现代音乐文化不容漠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动感地带》

这一单元主题,充分感受到“通俗歌曲”所具有的活力和朝气。

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中学生,他们对这

种现代音乐发展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更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

带着理性的思维来审视和欣赏这一现代音乐艺术,有的甚至是

狂热追求和盲目崇拜。这样便导致许多人在对待通俗歌曲时良

莠不分,缺少了一种批判精神和鉴赏能力。为此,我们在欣

赏“中国通俗歌曲”的过程中,企图让学生在了解“中国通俗

歌曲”的发展线索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

通俗歌曲时,能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狂热;多一份理性,少一

份盲目。

效果分析

在通俗歌曲课堂教学中, 挑选合适正确的教学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欣赏本课的音乐作品,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通过聆听和分析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通俗音乐作品学生能自己出总结其特点。

本节课充分发挥通俗歌曲的教育和感化功能,提高了通俗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多,但学生在课堂上能唱不少耳熟能详的歌曲,并且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通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