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后代访谈(教学蔡、甘、袁王版)
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之访谈教学

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之访谈教学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共产党永远的精神家园,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井冈山道路,培育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党性、坚定信念的好去处。
而井冈山星脉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是隶属于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红色培训管理办公室,是一家对外开展党性锤炼、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的专业机构。
红色培训宗旨根据中组部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规模提高干部素质”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的办学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按需施教,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井冈山斗争的成功经验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把中共井冈山市委党校办成全国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基地。
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之访谈教学访谈教学——真情在线,以情感人课程采取访谈的形式,让红军后代与主持人、学员互动交流,帮助学员理解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学员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以史育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目的。
这是井冈山红色培训课程中的最大亮点,其感人效果也是非专业培训机构难以达到的。
它已成为深受培训学员特别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高级领导干部欢迎的经典课程之一。
井冈山星脉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是隶属于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红色培训管理办公室,是一家对外开展党性锤炼、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的专业机构。
中心本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的初心,充分利用井冈山丰富而独有的红色资源,致力于探索党、政、军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年龄段学生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缅怀先烈寄哀思——蔡雄烈士后裔访谈

74缅怀先烈寄哀思——蔡雄烈士后裔访谈烈士墓感怀明人上山的路,总是艰难土路喧嚣,荆棘叫板如同祖辈的皱褶命运总是隐藏于旷野荒山叩头膜拜,鲜花敬献半是祈福,半是思念祖德若能庇阴于后人人间大地,恩重如山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前夕,烟雨蒙蒙,青山披黛,大地青葱。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周末,我们英烈后人一行30多人前往瑞安场桥西岙山的蔡雄烈士墓,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在海安镇东村老旧苍斑的蔡雄故居,在烈士纪念馆的蔡雄塑像前,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听到了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革命先烈的铮铮硬骨、激昂斗志……蔡雄(1907—1927),字思牟,瑞安塘下海安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温州青年学生运动领导人。
他从小就勤勉好学,爱国爱乡,在温就读省立第十师范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1925年初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组织学生与民众开展革命活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转入地下斗争,创办《照胆报》,揭露反动派罪行。
1927年5月18日被捕后,遭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5月23日壮烈牺牲,年仅21岁。
蔡崇仁(蔡雄侄子,91岁,原瑞安海安小学校长,现居瑞安城区)讲述——在蔡雄家族中,我算有点文化,有关蔡雄的资料收集整理,我便较早参与。
其实解放后,父辈也很少提起三叔蔡雄,政记录整理/明人(蔡雄外甥孙)蔡雄遗照府方面也不知何时开始收集整理烈士资料。
1957年国家公布国家烈士名单时,三叔名列其中,编号108号。
领到了烈士纪念证书,我们家属才参与协助地方政府整理蔡雄烈士事迹资料。
作为烈士家属,我们蔡家最早由蔡雄大侄子蔡崇哲参与,也就是我的大哥。
我是大哥过辈后,大概在30余年前,才接手有关资料整理等工作。
现有的这份资料《留取丹心照汗青——蔡雄烈士》,是原瑞安市党史办主任陈培汉等人编写的……资料算是比较完整了,也很翔实。
只是资料里有关蔡雄家族情况却出了点差错。
蔡雄是两兄两妹,资料却误写为一兄一妹。
《学习井冈山精神》班会课件

自我革命的勇气
井冈山精神中的自我革新精神,激励 我们在个人成长中勇于自我反思、不 断超越自我。
03
学习井冈山精神的意义
对革命历史的认识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 精神财富,它包含了英勇斗争、团结 互助、艰苦奋斗等核心内容,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样性的发展。
井冈山精神对未来的影响
历史传承的延续
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传承下去 ,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社会进步的推动
井冈山精神所蕴含的进步理念和奋斗精神,将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井冈山精神将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人 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井冈山精神所蕴含的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井冈山精神强调团结互助,有助于青少年在集体中更好地发挥个人作用,增强团 队协作能力。
04
如何学习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精神的方法
01
02
03
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的内 涵、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理解其核心价值观和指 导思想。
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井冈山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 地革命时期形成的,经历了艰苦卓绝 的斗争和牺牲,是中国革命从低潮走 向复兴的转折点。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后代访谈(教学蔡、甘、袁王版)

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除
•
了上述这些,还不要在家里设灵堂。我死了,
除陶斯亮和北京的家里人,在京外的,如井冈
山的来发、金龙和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
打搅。把我的遗体先交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
无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
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
石头下。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静悄悄的,三个
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息,不要写生平,我想
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
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日于北戴河
将 军 级 农 民
甘 祖 昌
甘祖昌(1905-1986)
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
甘公荣:甘 祖昌将军女儿, 现为中国工商 银行莲花县支 行退休职工。
将军当农民
魂 归 井 冈
曾 志
曾 志(1911-1998)
老红军曾志
蔡 军:曾志的曾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 学院办公厅后勤保障 处干部。
曾志的三任丈夫
夏明震
(1907-1928)
蔡协民
(1901-1934)
陶铸
(1908-1969)
曾志的三个小孩 石来发 曾春华 陶斯亮
曾志的三个孩子 (左起:老三曾春华、老大石来发、老四陶斯亮)
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 药品,能医则医,不能医则不要勉强,以免浪费 国家医保资金。
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 最后的党费,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 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告诫子女们不能以将军 后人名义,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
甘祖昌兄弟分家
甘 祖 昌 夫 妇 和 子 女 们 在 一 起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后代访谈(课堂PPT)

鲁迅曾说:“历 史都写着中国人的灵 魂,指示着将来的命 运。”
从来没有一门科 学像历史学那样,几 乎凝聚了人类所有的 智慧和创造力。其中 饱含着兴盛与衰亡, 成功与失败,胜利与 挫折,经验与教训。
3
曾 志(1911-1998)
魂 归 井 冈
曾 志
4
老红军曾志
5
蔡 军:曾志的曾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 学院办公厅后勤保障 处干部。
产党人,是执行党的命令的。”
张 国 华
• 1951年,毛泽东与张国华在一起回顾 井冈山斗争岁月时,毛泽东讲道:“ 袁、王就是闹点独立性也不要紧,就 是‘反水’也不要解决。”
毛泽东与斯诺
贺 敏 56 学
谢梅香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谢梅香(前排左一)。
57
蓝喜莲 兰喜莲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蓝喜莲(二排左二)。
64
65
• 我听说袁文才、王佐被错 杀,感到十分痛惜。他们 经历了许多次战斗,作战 勇敢,逐渐成长为无产阶 级的坚强战士。他们虽有 缺点错误,但不坚持错误 ,仍不失为优秀的共产党 员、杰出的红军指挥员。 ——《宋任穷回忆录》
66
袁文才的大女儿袁长妹(左)和二女儿袁小惠(右)。67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为袁文才大女儿盖的新房
我们都会有很多梦想,但我们只有一 个中国,一座井冈山!
73
甘祖昌兄弟分家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甘 祖 昌 夫 妇 和 子 女 们 在 一 起
37
38
甘祖昌的授衔证书
39
40
龚全珍:甘祖昌将军夫人
41
访谈教学

井冈精神,永放光芒访谈教学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斗争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指引着无产阶级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主持人: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这种精神,不但是“打天下”的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具备的时代精神。
因此,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今天的课题分为三个部分。
一、丰碑永存,英魂彪炳千秋史二、走近红军后代解读井冈山精神三、今日井冈,五彩飞扬。
第一部分---丰碑永存,英魂彪炳千秋史主持人:井冈山的斗争艰苦卓绝,虽然只有两年零四个月,却有四万八千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又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构筑巍巍井冈的脊梁!是井冈山永远的丰碑,也是中国人民永远的丰碑!让我们怀着敬仰擦拭一座座碑铭,来祭奠永垂千古的井冈英烈。
副:孤胆英雄贺国庆为了保存一支钢枪,父亲弟弟被敌人杀害,母亲被逼远离家乡。
红军班长马亦夫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战士们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主持人:县委书记刘真为保存革命文件,奋不顾身跳入激流汹涌的赣江,不幸落入敌人魔爪。
被敌人挖去双眼,并用民间的大木蒸将他活活蒸死。
临刑前,刘真昂首站立在木蒸中,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副:胡少海,出生于湖南宜章一个富豪世家,父亲胡伴藻是当地鼎鼎有名的大土豪,经常与官府豪绅勾结往来,欺压百姓。
他少年时对家庭盘剥贫苦农民就非常不理解,成年后随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
受共产党人林伯渠、周恩来等人的影响,渐渐倾向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胡少海看清了蒋介石的丑恶嘴脸,毅然投奔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部队,并加入共产党。
《学习井冈山精神》班会课件

2023-11-06CATALOGUE 目录•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井冈山精神的体现与传承•学习井冈山精神的方法与途径•学习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总结与展望01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井冈山精神起源于中国革命时期,是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体现。
起源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共产党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7年,毛泽东等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背景井冈山精神的起源与背景内涵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实质井冈山精神的实质是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历史地位井冈山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们所共同遵循的思想路线和行为准则。
价值井冈山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对于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井冈山精神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02井冈山精神的体现与传承总结词井冈山精神的首要内涵,体现在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不移和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
详细描述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井冈山军民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畏强敌、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
坚定信仰、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总结词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体现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详细描述在井冈山时期,条件极其艰苦,但军民们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八篇

【篇一】2日至6日,我荣幸地参与了市局组织的赴井冈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活动。
九月之初,正值夏秋交际,巍巍井冈满眼望去翠屏叠嶂,溪水潺潺,半山间的熊熊火炬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诩诩生辉,夺目耀眼。
五百里井岗虽然缺少九寨的秀丽,缺乏泰山的巍峨,但她却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山”,在这块飘扬着红旗、流淌着热血、挥洒汗水的火红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一步步走向瑞金、走向延安、走向北京、走向世界。
井冈山精神孕育了革命胜利的基因。
茅坪八角楼的灯光下,毛主席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三湾的小村庄里,党第一次将支部建在连上,发挥和强化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黄洋界的隆隆炮声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实践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革命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井冈山精神的照耀下,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代代传承,指引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夺取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一次次伟大胜利,激励我们一步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井冈山精神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石。
青松翠柏下的井冈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我们沿着石阶而上,抚今追昔,革命先辈当年走上井冈山,正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
短短两年多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就达4.8万名之多,可见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激烈,斗争是多么惨烈。
在白色恐怖、缺衣少食的情况下,革命先烈依然能够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内心的根由就在于这种伟大的信念战胜了一切困难。
是这种精神和意志让他们义无反顾的牺牲,支撑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的脊梁,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时期的伟大事业。
井冈山精神还告诉我们,革命的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使得百姓积极的支持共产党,实现了井冈山的发展壮大,而从教学中得知,由于错杀袁王,井冈山根据地失去了群众基础沦为白区,这样的教训非常深刻,值得人们警醒,对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
袁文才的儿子袁耀烈
1962年3月,朱德重上井冈山,接见袁文才妻子谢梅香(右一)。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亲切接见红军后代。(左二为袁建芳)
王佐的妻子蓝喜莲
王佐的儿子王寿生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亲切接见佐的孙子王生茂。
1988年宋任穷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王佐的儿子王寿生。
甘祖昌的授衔证书
龚全珍:甘祖昌将军夫人
龚全珍继承甘祖昌精神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两周到中小学为孩子们 作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在每月20号 之前,将捐助的郭小兰等5名贫困大学生生活费 寄到他们手中。
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 药品,能医则医,不能医则不要勉强,以免浪费 国家医保资金。
文才、王佐被杀事件时,毛泽东当即 毛 就说:“杀错了!”
何
泽
长
东 • 1950年前后,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
工
正人再次向毛泽东提到袁文才、王佐
之事,毛泽东依然表示:杀袁文才、王
佐是个错误。
陈 •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埃 正 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到:“我在井冈山期 人 间,他们(指袁文才、王佐)是忠实的共
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 最后的党费,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 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告诫子女们不能以将军 后人名义,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
• 松筠之节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
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 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 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 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 一生最美的勋章。
鲁迅曾说:“历 史都写着中国人的灵 魂,指示着将来的命 运。”
从来没有一门科 学像历史学那样,几 乎凝聚了人类所有的 智慧和创造力。其中 饱含着兴盛与衰亡, 成功与失败,胜利与 挫折,经验与教训。
魂 归 井 冈
曾 志
曾 志(1911-1998)
老红军曾志
蔡 军:曾志的曾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 学院办公厅后勤保障 处干部。
王 佐(1898-1930)
袁建芳:袁 文才烈士嫡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 干部学院教授, 著有《我的爷爷 袁文才》一书。
王华生:王 佐烈士曾孙,现 为井冈山中学教 师。
蓝喜莲母子曾经居住的马厩
王佐故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
茨坪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对袁、王被错杀的态度
• 1930年10月,陈正人向毛泽东汇报袁
1987年,曾志重上井冈山与大儿子一家合影。
曾 志 过 最 后 一 个 生 日
石金龙看望病中的曾志
曾志的子孙们在扫墓
曾志留下来的信封
《生命熄灭的交代》手稿
生命熄灭的交代
我曾在写给中央的一份倡议信上签了名,
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除
•
了上述这些,还不要在家里设灵堂。我死了,
除陶斯亮和北京的家里人,在京外的,如井冈
山的来发、金龙和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
打搅。把我的遗体先交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
无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
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
石头下。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静悄悄的,三个
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息,不要写生平,我想
这样做才是真正做到节约不铺张。我上述所有
愿望,请女儿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
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日于北戴河
将 军 级 农 民
甘 祖 昌
甘祖昌(1905-1986)
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
甘公荣:甘 祖昌将军女儿, 现为中国工商 银行莲花县支 行退休职工。
将军当农民
甘祖昌兄弟分家
甘 祖 昌 夫 妇 和 子 女 们 在 一 起
产党人,是执行党的命令的。”
张 国 华
• 1951年,毛泽东与张国华在一起回顾
井冈山斗争岁月时,毛泽东讲道:“
袁、王就是闹点独立性也不要紧,就
是‘反水’也不要解决。”
贺
敏
学
毛泽东与斯诺
谢梅香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谢梅香(前排左一)。
蓝喜莲 兰喜莲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蓝喜莲(二排左二)。
2007年宋任穷的儿子宋京波(中)与袁建芳、王生茂合影。
袁建芳
王华生
。
共产党是这样的一个党,它是正确的,所以是光荣的和伟大 的。它会犯错误,但是它总是能把错误改正过来。革命中是如此, 建设中也会是如此。过去是如此,希望将来也是如此。
——陆定一
共产党人,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 以舍弃的,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 我更是一名战士。
井冈双雄:袁文才、王佐
袁文才、王佐是大革命时期活跃在井冈山地区的 两支农民“绿林武装”的首领,对毛泽东创建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就是这两位对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却在1930年 2月24日被错杀于永新(史称“二·二四事件”), 成为党内的一大冤假错案。
袁文才(1898-1930)
——曾 志
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推翻一个剥削阶级 再培植一个新的特权阶层。我们干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 共产主义!
——甘祖昌
结语
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这里不变的永 远是青山秀水。饱含红色历史的井冈山, 孕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 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的井冈山精神。
红军后代访谈 ——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主持人:肖小明
80多年前,这里曾经风雨绵绵, 血迹斑斑。走进历史的深处,这里的 每一个故事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每 一份坚持都印证着信念的坚强,每一 个情节都饱含着心灵的震荡,每一个 形象都记录着信仰的坚定。
90多年的风风雨雨,90多年的奋斗 不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继 往开来,前仆后继,才造就今天盛世 中国。
曾志的三任丈夫
夏明震
(1907-1928)
蔡协民
(1901-1934)
陶铸
(1908-1969)
曾志的三个小孩 石来发 曾春华、老大石来发、老四陶斯亮)
在 广 州 工 作 时 的 曾 志
石来发避难的山洞和地窖
石来发家的老房子
祖孙三代登上长城
蔡军
• 我听说袁文才、王佐被错杀 ,感到十分痛惜。他们经历 了许多次战斗,作战勇敢, 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坚强 战士。他们虽有缺点错误, 但不坚持错误,仍不失为优 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红军 指挥员。
——《宋任穷回忆录》
袁文才的大女儿袁长妹(左)和二女儿袁小惠(右)。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为袁文才大女儿盖的新房
我们都会有很多梦想,但我们只有一 个中国,一座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