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重症病人监护
外科护理学重点概述 第五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第五章重症病人的监护第一节概述重点和难点问题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那些经过监测和积极治疗后有可能恢复的各类危重病人,包括:1.严重创伤、大手术及器官移植术后需要监测器官功能者。
2.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功能失代偿,需要以药物或特殊设备来支持其功能者。
3.有可能发生呼吸衰竭,需要严密监测呼吸功能,或需用呼吸机治疗者。
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者。
5.麻醉意外、心跳骤停复苏后治疗者。
第二节监护重点和难点问题一、心血管监护1.血压与脉搏监测当血容量、心脏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改变时,血压和脉搏也随之改变。
(1)血压监测:有无创测压和有创测压两种方法。
无创测压是通过袖带连接监护仪的传感器,间接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有创测压是通过桡动脉直接穿刺插管或切开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再相连监护仪的传感器,直接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动脉波型,主要用于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严重休克、循环不稳定、大手术、大出血、脉压低及低温状态的病人。
(2)脉搏监测:可通过心电监护仪或扪诊的方法来监测。
脉搏快,但不超过120次/分,且有力,心输出量增加;若脉搏过快,且细弱,或低于50次/分,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2.中心静脉压监测正常为0.59~1.18kPa(6~12cmH2O)。
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合血压、脉搏、尿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判断血容量、心功能及外周阻力的状况。
3.心电监测包括心率和心律的监测,常通过指(趾)脉搏传感器或心电电极来完成。
(1)监测对象:①外科性休克、严重感染或创伤、水电解质失衡及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尤其需要手术治疗者。
②接受心脏、胸腔或上腹部手术者。
③术中发生大出血或麻醉意外者。
④重症胰腺炎、急性腹膜炎及急性肾衰竭者。
(2)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措施:①心动过缓,如因椎管内麻醉或手术牵拉所致,可用阿托品静注;因血压过高引起者,使用降压药。
②心房扑动、心室纤颤、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及传导阻滞,即刻报告医生、给氧、备好抢救物品(药品、起搏器及除颤器等)。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四、收治理病人标准
1、手术前、后的危重病人
2、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3、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如多器官
功能衰竭 4、气管切开患者 5、开颅术后病人麻醉苏醒期 6、需亚低温治疗的患者
五、工作程序
(1)转入病人时
①检查病人气道是否通畅 ②遵医嘱给予病人吸氧,需要机械通气支 持呼吸时,按医嘱校正呼吸机后与病人 连接 ③将监护仪器与病人连接,并检查检测仪 使用情况,调好报警值线,打开报警 ④用听诊器听心律1分钟,以检查监测仪 器是否正确 ⑤检查静脉通路
5、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监测血离
子、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肿瘤、术 中损伤垂体柄、牵拉下丘脑、尿比重、 PH值、蛋白定量、24小时出入量,血 清钾、钠、氯等。
6.体液失衡纠正及营养支持
(1)由于失血、内分泌紊乱、高热等, 可导致脱水、低钠或高钠、低钾或高钾, 严重者可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加重循 环、呼吸、肝肾功能障碍,需及时纠正。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4 3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计分 5 4 运动反应 计分 遵医嘱活动 6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不能睁眼
2
1
语无伦次
只能发声 不能发声
3
2 1
躲避刺痛
刺痛肢曲 刺痛肢伸 不能活动
4
3 2 1
2.体温监测
(1)中枢性体温升高 常见于脑干损伤、
术中大出血等,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及胶 体溶液。 心血管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血压下降 者应给予升压治疗。
4、呼吸功能监测
主要包括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两方面。导
致神经外科病人呼吸功能异常的主要病 变有重型颅脑损伤、肿瘤病变累及下丘 脑、脑干呼吸中枢、出血性脑血管疾患 心及术后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继发肺部 感染的病人等。
外科护理学-重症病人的监护

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反映左室前负荷大小。
PCWP<0.8kpa,体循环血容量不足 PCWP〉2.40kpa,即将或已出现肺淤血 PCWP〉4.0kpa,出现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监测
5.心输出量(CO):
正常为4~6L· min-1 。 意义: CO 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泵出的血量, 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一个直接指标,用 温度稀释法所得的实际是右室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
3.肺动脉楔压
血流动力学监测
3.肺动脉楔压
(PAWP)
(Pumonary
aortic wedge pressure,PA
血流动力学监测
4.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
正常值:0.80~1.60kPa。 意义:肺循环毛细血管床阻力低,心室舒张时,二尖 瓣开放,左室-左房 -肺静脉 -肺毛细血管 -远端
ICU设置及人员要
1.
整体布局:
求
以护士站为中心的环形
或扇开结构。 与普通病房相似的长方 形结构。
2. 要求
一个ICU以6~8张床为宜 占医院总床位3%~6% 床距:〉1.5m.
第二节
重症病人的监测 和护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
1.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正常值:4-8g· m· m-2 。
意义:反映右心室肌收缩能力
血流动力学监测
11.氧供量(DO2) DO2=CI
× CaO2 × 10(ml· min-1 · m-2 )
正常值:520~720ml/(min.m2) 12.氧耗量(VO2) 正常值:100~180ml/(min.m2)
血流动力学监测
外科重危监护I C U

外w ài 科k ē 重zh òng 危w ēi 监ji ān 护h ùI C U关gu ān 键ji àn 词c í 阐ch ǎn 述s h ùICU 发f ā展zh ǎn 重zh òng 点di ǎn 设s h â备b âi 循x ún 环hu án 呼h ū吸x ī 肾sh ân 监ji ān 护h ùICU 是三个英文单字的缩写,Intesive(加强的) Cave(照顾) Unit(单位),意思是集中加强治疗病房。
北京首都医院称加强治疗病房,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称重症监护病房,我们将其引深在外科领域谓外科重危监护ICU 。
外科重危监护是指外科对重危病员,运用各种医疗技术进行有效的监察护理,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救护处理,从而使病员平稳渡过难关,挽回生命。
其内容一般包括循环、呼吸、肾脏等重危及手术前后的系统监护。
重点配备ICU 室及专门医疗护理班子,集中当代本院最先进的技术开展有效的监护。
国外对重症监护,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很快,战争带来急诊、重症伤病员,需要重点监护。
一些发达国家,医院没有ICU,几乎不能开展工作,它是医院的核心,其先进技术设备大都设在重症监护室。
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对外开放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一些大城市医院都可看到ICU 的组成,这是发展方向。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能唤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不久将来,基层医院也能建立ICU 系统。
1. ICU 的发展1.1来自战伤、災害、流行性疾病、大火监护抢救的启示,因为短时期内伤病员多而集中,伤势重而危急。
情况在战时、和平时的条件下不能有效控制伤病的继续恶化,抢救工作必须运用现代各种技术有效手段才能处理。
另外,从一些疾病的处理中,由于ICU的有效工作,受到医务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
1.2麻醉方法的改进。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措施,旨在对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后进行全面监测和护理,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重症监护至关重要。
目的及重要性•救治: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存在颅内出血、感染等风险,重症监护可以及时救治并减少并发症。
•监测: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应急处理。
•护理: 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护理,确保患者在关键时刻得到适当的帮助。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工作内容1.生命体征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以发现并预防并发症。
3.疼痛管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应用适当的镇痛措施。
4.液体管理: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维持适当的血容量。
5.感染控制: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预防术后感染。
6.情绪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的身心压力。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挑战与应对1.个性化护理: 患者病情复杂多样,需要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专业团队: 需要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等。
3.沟通协作: 不同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协作,确保信息畅通。
4.技术设备: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监护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语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专业的监护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工作围绕着救治、监测、护理展开,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希望本文能够让更多人认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重要性,促进医疗行业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与发展。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提供高级护理和监护的特殊病房。
该病房设备先进,配备了先进的监护设备和专业的医护团队,旨在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病房设施和设备1. 病房面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各种设备和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活动空间。
2. 床位:病房应配备适量的病床,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每一个病床应配备可调节的床垫和便于患者挪移的设备。
3. 监护设备: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脑电图仪等,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4. 输液设备:病房应配备输液泵、静脉输液设备等,以确保患者及时获得所需的药物和液体。
5. 氧气供应:病房应配备氧气供应设备,以满足患者的氧气需求。
6. 消毒设备:病房应配备消毒设备,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二、医护团队1. 医生:病房应配备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护士:病房应配备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药、换药等。
3. 心理支持:病房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支持人员,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三、护理服务1. 监测和评估: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并及时记录和评估。
2. 药物管理:护士应按照医嘱赋予患者药物,包括镇痛药、抗生素、抗痉挛药等,并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
3. 疼痛管理: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赋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4. 导管护理:护士应负责患者体内导管的护理,包括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的清洁和更换。
5. 危重病人护理:护士应熟悉危重病人的护理技巧,包括高频气道清洁、床位翻身、皮肤护理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家属教育:护士应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手术后注意事项、患者的饮食要求等。
四、感染控制1. 消毒措施:病房应定期进行消毒,包括地面、床位、设备等的消毒,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手术涉及颅脑等重要部位,术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生命危险。 重症监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特点
病情复杂多变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出血等多种 严重并发症,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
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医疗团队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重症医学 科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
依赖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需要使用颅内压监测、脑电图、呼吸机、血 液透析等先进设备,确保患者得到精准治疗。
监护目标与原则
监护目标
确保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 复。
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 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 关系,有助于评估手术效 果和预测预后。
DSA检查
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 显示颅内血管的形态、分 布和走行,用于评估血管 病变和手术效果。
03 呼吸系统管理与支持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窒 息和肺部感染。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
物理预防
使用弹力袜、间歇充气 加压装置等物理方法预 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THANKS
02 神经系统评估与监测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分级
根据患者的觉醒程度、意识内容 及意识范围,可分为清醒、嗜睡 、昏睡、昏迷等状态。
GCS评分
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通过睁眼 、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来评 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颅内压监测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 (2)

部过度扭曲或震动。
二、严密观察病情
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并按Glasgow 昏迷评分法进行评分和记录。
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切口感染。 观察有无脑脊液漏,一旦发现,应及时通知医师。为防止颅内感染,头部 包扎使用无菌绷带,枕上垫无菌治疗巾并经常更换,定时观察有无渗血和 渗液。 术后2~4日是脑水肿高峰期,应按医嘱准确及时(快速)使用脱水药物,注意 观察颅内压增高症状。由于禁食和使用强力脱水剂,应定期监测电解质、 血气分析,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患者躁动而心率不加快,提示脑疝已形成。
二、意识状态
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为: 各种因素导致大脑皮质或轴索弥散性损伤、丘脑及下丘脑损伤 以及脑干损伤; 意识障碍的程度反映脑损伤的轻重,而意识障碍出现的早晚和 有无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意识状态的观察是重点。
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恢复 。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或后组脑神经麻痹者,吞咽、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 出,易导致误吸或坠积性肺炎。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持通畅。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 安等呼吸道梗阻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或振动排痰机,便于稀释痰液易于咳出,同时 可预防与控制感染、缓解或解除呼吸道痉挛。
1、两眼协同运动 2、两眼周期性瞬目 3、眼震等异常运动 眼球位置: 1、共同偏视 2、单侧/双侧眼球突出或凹陷 3、眼睑下垂 4、眼裂增宽
七、颅内压监测及处理
动态监测颅内压波动情况,术后48小时内是早期并发症及 脑水肿发生的高峰期,应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 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 应迟钝或消失为颅内压增高(脑疝)的表现,应立即抬高床头 30°,并充分给氧,以改善脑缺氧。 一旦出现颅内压突然升高或峰值上升后波动小、常规使用 脱水、利尿药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果断的判断力,还要具有 多专科医疗护理的经验和急救知识。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二)护理评估(收入ICU的病人护理体检及应了解记录的项目) 1.意识状态、瞳孔直径;对光反射、肢体活动及感觉。 2.血压、脉搏、心电图、周围循环、皮肤颜色、温度、湿 度及完整度。 3.呼吸状态、吸入氧条件、呼吸频率、血液气体分析。 4.血糖、电解质的最后一次检查结果,现有静脉通路及输 入液体种类、滴入速度、治疗药物。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Intensive Care Unit,ICU
(一)基本概念 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也称为重症监护
室,通过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专科危重病人实施全 身各脏器功能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挽救病人生命 的目的。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三)基础监护(收住ICU的病人的基本监测及护理措施) 5.安置好各种引流管和其他专科特殊治疗装置。 6.向病人介绍主管护士和医生;向家属介绍探视时间和联 系方法。 7.根据病情推备所需的各种记录单,护理记录、护理病历、 有关脏器功能监测表等。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Intensive Care Unit,ICU
(一)基本概念 危重病护理学是研究危重病人对危及生命健康问题的
各种反应,并用现代监测护理手段予以医疗辅助和护理措 施,以达到解决危重病人护理问题的临床实践科学。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四)分级监护项目的临床应用 (一)一级监测 (二)二级监测 (三)三级监测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五) ICU病房感染控制措施
1.设立专科性ICU病室以减少综合性病室病人病种的复杂 性。另外,在ICU病室内设置单间病房用于收治严重创伤、 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可以使已感染病人的污染 得到局限,并使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得到保护。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一)基本概念
综合ICU:以监测和支持治疗人体所有脏器的功能,包括 外科、儿科、急诊病人的监护。
专科ICU:以同类病种危重病人作为收治对象,对其实施 单一脏器功能支持治疗为主的监护科室,包括心脏病、呼 吸监护等。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Intensive Care Unit,ICU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五) ICU病人的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要点: 1.入室前健康教育 2.入室后健康教育
5.所有有创导管在拔除时,均要作细菌培养,以协助病室 内流行病学的调研。所应用 的一次性物品不应再次使用, 以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五) ICU病人的健康指导
一切来自体内、体外的刺激源都会作用于机体,使机体 内部产生突发的紧张状态,由此扰乱机体的自然平衡,无 能为力、受剥夺、创伤、能察觉的威胁等都可引起病人的 消极情绪反应,在ICU这一状况将比普通病室更为突出。
外 科 护 理 学 (ICU) (二)护理评估(收入ICU的病人护理体检及应了解记录的项目) 5.各种引流管,(尿管、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是否通畅, 引流量及颜色,注意单位时间内的明显变化。 6.体温、药物过敏史、了解专科护理要求。 7.如病人清醒,可在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等方 面进行了解,以便对病人实施整体的护理。
2.ICU病室内的清洁管理可以类似手术室,根据设置要求, 进出ICU的人员应更换工作服、工作鞋等。ICU病室应严格 控制家属的陪伴和探视,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并有定期 的清洁和消毒制度。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五) ICU病房感染控制措施 3.每个危重病人应有专人管理,并可实施个案管理方式, 在为病人作护理或治疗前后,必须洗手。 4.所有应用抗生素的病人,要力求合理用药,有条件时尽 量在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选择抗生素。
外 科 护 理 学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第八章 外科重症病人监护(ICU) (三)基础监护(收住ICU的病人的基本监测及护理措施) 1.安置心前区综合导联心电图,持续心电图、心电监测。 2.给予吸氧,鼻导管、面罩或放置人工气道、呼吸机给氧。 3.开放1-2条确实的静脉通路。 4.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