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泰国贸易

合集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连接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和泰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跨境电商也随之崛起。

本文将从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展开探讨。

一、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1.1 中国—泰国贸易合作持续升温近年来,中国和泰国的贸易合作持续升温,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

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而泰国则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

1.2 跨境电商迎来快速发展期随着互联网和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泰国跨境电商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中泰国市场的潜力,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中国商品引进泰国,并且泰国本地的电商企业也在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1.3 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中国—泰国跨境电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物流配送和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海关监管、国际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也给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中国—泰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亟待相关政策和机制的支持和规范。

2.1加强双边合作,拓展贸易渠道为推动中国—泰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双方应加强合作,拓展贸易渠道。

一是加强两国间的贸易政策沟通,推动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减少跨境贸易壁垒。

二是拓展跨境电商合作模式,探索共建跨境电商平台,促进商品互通和资金流动。

2.2推动物流和支付体系的升级有效物流配送和便捷支付体系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方可以加强物流合作,降低跨境物流成本,缩短配送周期,提高配送可靠性。

推动支付体系的升级和安全保障,鼓励双方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

中国与泰国易货案例

中国与泰国易货案例

中国与泰国易货案例
一、2020年前12月泰国货物贸易概况
据Thai Customs Department统计,12月份(月度),泰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93.8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76%。

其中,出口200.3217亿美元,增长5.87%;进口193.5017亿美元,增长3.65%。

贸易顺差6.8200亿美元,增长169.91%。

2020年前12月(累计),泰国货物进出口额为4380.0269亿美元,同比下降9.66%。

其中,出口2292.1799亿美元,下降6.59%;进口2087.8470亿美元,下降12.81%。

贸易顺差204.3329亿美元,增长243.69%。

分国别(地区)看,中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是泰国前五大贸易伙伴,2020年前12月(累计)泰国对五国/地进出口额为797.4735亿、505.3703亿、490.9537亿、190.0911亿、169.8771亿美元,分别下降0.25%、下降13.02%、增长0.55%、下降18.83%、增长3.04%,占泰国进出口额的18.21%、11.54%、11.21%、4.34%、3.88%。

中国出口泰国政策

中国出口泰国政策

中国出口泰国政策
中国出口泰国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为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之一,并积极致力于扩大与泰国等国家的贸易往来。

中国出口泰国政策的目标是推动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出口量,
促进双边合作与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鼓励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增加产
品在泰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提供贷款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以帮助中国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与泰国政府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自贸协定的签订将降
低双边贸易壁垒,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这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并为双边贸易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对泰国市场的市场调研和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贸易展览会、派遣贸易代表团等方式,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的推广与销售。

同时,政府还加强与泰国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贸易摩擦和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出口泰国政策旨在推动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双
边贸易与合作的发展。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这也为中国和泰国两国的经济增长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边关系的发展,中泰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中泰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双边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泰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740.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3%。

中国向泰国出口了373.07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了3.63%,向中国进口了367.15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了7.27%。

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并不大,双边贸易关系呈现出比较平衡的态势。

中泰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双边关系持续向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中国和泰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双边关系持续向好,这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经济互补性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双边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贸易便利化不断推进,贸易壁垒逐步降低。

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不断推进,贸易壁垒逐步降低,为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贸易环境。

尽管中泰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中泰贸易存在的问题1.市场多元化不足,贸易结构单一。

中泰两国的贸易以商品贸易为主,特别是中国对泰国的出口商品中以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为主,而进口商品以农产品、矿产品、食品等为主。

贸易结构单一,市场多元化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

2.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但增速放缓。

尽管中泰两国的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但增速逐渐放缓。

2019年中泰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43%,增速有所放缓。

这表明中泰贸易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环境不稳定。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环境逐渐恶化,中泰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一、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之一,服务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旅游、金融、知识产权、教育等领域。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占据着中国出口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服务贸易大国,服务业对泰国经济的贡献较大。

泰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旅游、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

泰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旅游业是泰国服务贸易的主要支柱。

泰国的金融业、医疗业和教育业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比较1.服务产业结构比较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业、金融业和电信业等领域,服务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旅游业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支柱。

泰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业、金融业和医疗业等领域,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业是泰国服务贸易的主要支柱。

2.服务贸易规模比较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较大,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全球排名前列。

中国的服务贸易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泰国的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全球排名较低。

泰国的服务贸易受益于旅游业的繁荣和金融业的发展,但相对于中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泰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虽然泰国在旅游业和金融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来自中国等国家的竞争压力。

三、中国与泰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景中国和泰国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

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优化,中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1.加强旅游业合作中国和泰国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两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推广方面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是中泰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伴随着中泰两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现状问题。

本文将就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 现状问题(1)旅游服务贸易不平衡中泰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

从中国出境游客数量看,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前往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而泰国前往中国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的平衡性受到挑战,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对泰国的需求要远远超过了泰国对中国的需求。

(2)旅游服务贸易质量不高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面临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从业者不具备专业资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消费体验;一些旅游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3)制度和政策不完善中泰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中,双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制度和政策并不完善。

中泰之间缺乏相关的贸易协定,导致一些贸易壁垒和障碍;涉外交易中的风险和保障机制也相对薄弱。

2. 对策建议(1)加强市场营销,促进中泰旅游平衡发展为了促进中泰旅游服务贸易的平衡发展,应该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

中泰两国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可以联合举办一些旅游推介活动,增加对双方旅游线路的互相了解和推广,以及加大对泰国游客来华旅游的宣传力度。

(2)提升旅游服务贸易质量为了提升中泰旅游服务贸易质量,需要加强从业者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从业者的监管。

建议政府加大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对不良从业者的惩罚和制止,以及加大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3)加强双边贸易合作中泰双边贸易合作需要加强,两国在贸易协定、投资保障、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帮助双方企业更好地开展贸易活动,降低贸易成本,加快贸易流程,促进贸易便利化。

(4)完善风险保障机制为了应对中泰旅游服务贸易中的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

中泰之间的合作项目有哪些?

中泰之间的合作项目有哪些?

中泰之间的合作项目有哪些?一、旅游合作中泰之间的旅游合作项目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各种类型。

首先,中泰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双方可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两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泰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方可以与泰国合作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泰国的医疗资源丰富,中泰可以开展健康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泰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贸易合作中泰之间的贸易合作一直紧密而稳定。

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不仅在商品贸易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还在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中泰两国可以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提升双方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双边贸易额的增长。

同时,双方还可以在贸易结构升级、产业链合作、跨境电商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农业合作中泰两国的农业资源互补性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方可以向泰国输出农业技术和设备,帮助泰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同时,泰国也可以向中国输出农产品,满足中国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另外,中泰两国还可以在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四、能源合作中泰两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机会。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能源消费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中泰两国可以在油气勘探与开发、清洁能源、能源交通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清洁能源方面,中泰两国可以共同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五、教育合作中泰之间的教育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可以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和教师的互访和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中方可以向泰国提供教育援助,帮助泰国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教育质量。

此外,中泰两国还可以开展语言交流项目,帮助两国学生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和泰国作为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中国和泰国的贸易往来进行分析,并从历史、现状和前景等多个角度探讨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一、历史渊源中国和泰国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出口国,而泰国则是东南亚地区的商业重镇。

古代的中国和泰国在商品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演进,两国的贸易关系逐渐发展并得到不断扩大。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国与泰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泰国的出口额约为400亿美元,对泰国的进口额约为400亿美元。

中国和泰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向泰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而从泰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则是农产品、矿产品、橡胶等。

两国的贸易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贸易结构。

除了传统贸易领域,中国和泰国还加强了在投资、旅游、交通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建设了多个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项目,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泰国作为东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的到访,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员和文化交流。

三、前景展望中国和泰国的经济实力和互补性为两国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和泰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双方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拓宽贸易领域,加强技术合作和创新,共同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两国还可以加强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与泰铢间的结算,在贸易支付和投资中降低汇率风险。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合作,可以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保障。

总体而言,中国和泰国的贸易关系长期稳定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通过深化贸易合作,两国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二)农业产业化管理水平上:泰国实行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已经30多年, 主要以种植园为主,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管理水平较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 争力。而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果蔬产量、品质和安全性逊于泰国。 (三)产品价格上:由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中国果蔬产品在价格上具 有一定优势。中泰新鲜蔬菜种类相似,但泰国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是中国国内的 两倍以上,尤其是新鲜蔬菜如芹菜、青椒、菠菜、香菜等。 互补性给中泰两国果蔬贸易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而从目前的发展特点看,潜 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其一,目前中国出口泰国的绿叶蔬菜很少,在泰国市场上能看到的中国蔬菜主 要是大蒜、洋葱、蘑菇等。这里当然有绿叶菜本身存放时间短、易腐、不易储 藏等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国在相关的运输、保鲜、冷藏等服务方面做得不够 。由此可以考虑在中泰贸易活跃的云南、广东等省区设立种植基地,专门生产 泰国消费者喜欢的绿叶蔬菜品种,并不断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集聚式的生 产、加工、出口销售模式,容易形成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益。 其二,自中国出口的蔬菜产品粗糙,大小形状各异(如胡萝卜),不注重产品 包装等,成为中国果蔬价格长期过低的原因。在泰国市场,从中国进口的富士 苹果每个约人民币2元,而从日本进口的富士苹果价格则要高10倍。 其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不仅需要货物贸易发展,更需要学习先进的 农业“软件”。应积极开展中泰农业科技合作,推广农业新技术,加速我国农 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不断改善我国农产品品质,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 场竞争力。

中国和泰国的蔬菜水果贸易发展 现状 自2003年10月1日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实施以来,中泰上述商品贸
易进展顺利。据泰方统计,到今年1月底,16个月来双边贸易额达180亿 铢(约合4.5亿美元),泰国方面顺差80.39亿铢(约合2亿美元)。这是日前泰 国外贸厅长拉清先生公布的。16个月来,泰方共发放产地证书17979份, 涉及对我出口蔬菜水果数量377.5万吨,价值172.63亿铢(约合4.32亿美元 )。

损会保 坏损鲜 海 等坏设 运 情榴备 过 况莲功 程 ,。能 中 一如也 最 船果不 大 水途完 的 果中全 难 只不可 题 能幸靠 是 报遇, 天 废到外 气 。台界 、 风温温 、度度 暴过难 晒热以 、或预 保者运成 销挽 续 为 以 在 到熟 售差 转 陆 获 的 中的 ,邦 运 路 得 榴 国榴 运港 内 运 几 后莲 输装 地 输 倍 莲 就, 时船 需 只 的 收 会到 间, 要 能 利 购 过达 约通 增 销 润 价 熟中 为过 加 售 。 约 甚国 海 时 到 泰 为 至后 天路 间 中 国 每 坏正 。直 。 国 的 公 掉好 因接 目 的 公 斤 。成 此运 前 边 司 熟 公至采境很 , 司上用城少 泰 如 收海的市采 铢 果 购的是,用 , 收 的水在从陆 销 购 都果曼边路 往 成 是批谷境运 中 熟 四发附城输 国 榴 市近市, 5-6
中泰果蔬贸易仍有发展潜力
• 植物产品是中泰双边贸易的重要产品,是泰国对中国出口的第四大类商品。 自2003年6月,中国政府与泰国政府签署《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 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后,两国正式实 施双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推动两国农业经贸合作呈现持续快速增 长态势。根据泰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泰双边果蔬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 1.7亿美元猛增至2.8亿美元,增幅高达61.3%,2004年和2005年,两国果 蔬贸易额分别达到3.9亿美元和5.2亿美元,分别增长39%和32.7%。2006 年泰国对中国出口的植物产品(HS06-14)达8.7亿美元,占泰国对中国出 口总额的7.4%。其中蔬菜和水果的贸易额最大,两项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 分别达到4.2亿美元和1亿美元(见图1)。
• 国产果的质量和卖相也与泰国果相去甚远。泰国果的采摘基 本实现半自动化,它们从树上被机械切割,然后通过输送带 送至加工场,继而接受清洗和保鲜处理,再经过筛选才包装 入箱。它们全过程都没有受到挤压,甚至不用落地。而国产 果采取人手切割方法,再被担到手扶拖拉机上赴运。在加工 场,大堆水果挤压在一起,等待过磅称重。最后,国产果“ 光着膀子”,带着“瘀青”,踏上了散装销售之路。 • 如今,在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大小的整体水平都不如泰 国果的情况下,国产水果出口的难处不言自明。 • 泰国市场需求的鲜苹果、鸭梨、雪梨、橙、柑桔等品种 。 • 专家认为,关税下降后,中国从泰国进口的水果会增加,价 格也会降低一些,但中国水果出口泰国还需要努力,“短时 间内,在果蔬的双边贸易上,双方的比例不会发生太大的变 化。
泰国水果大量出口中国
• 目前中国允许从20多个国家进口水果,种类不到30种,泰国是我国允许 进口水果品种最多的国家,有榴莲、山竹、罗望子、红毛丹、莲雾等23 种,泰国每年出口中国的水果销售额达100亿泰铢。 • 2003年10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第一个“零关税” 协议生效,中泰两国取消了108种蔬菜和80种水果产品的贸易关税。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运行,零关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东盟水果 市场,泰国榴莲、山竹,越南龙眼、火龙果等东盟国家的水果更多地走 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 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行第一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927.76亿美元, 同比增长37.5%,中泰双边贸易额达到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8.6%,中 国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其中农产品是泰国主 要出口商品之一,2010年泰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超过60%。在泰国等 东盟国家,水果、橡胶、木薯、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为当地农民带来 了实惠。 • 在尖竹汶府的隆洛榴莲果园内,果农纳隆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气候好 ,榴莲比往年成熟得早,产量增加不少,水果销售压力加大。但是正好 赶上中国的“五一”节,出口价格比往年高许多,果农、收购商、出口 商都挣到了钱,真该感谢中国市场。
中泰果蔬贸易分析
• 中泰果蔬贸易去年10月1日实施零关税,至今近半年 。“蜂拥而至”的泰国水果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丰 富的品种,在广东市场迅速站稳阵脚。广东水果经 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零关税”的挑战下,未 完全发育的广东水果产业是备受压力而出现萎缩, 还是寻找出路浴火重生呢?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 南海里水、广州江南、广州南北、永兴果品以及深 圳布吉等数家省内大型水果交易和批发市场,展开 了对广东水果业现状的全面调查。 • 3月18日下午三时,记者来到广东南海里水鲜果批 发市场。这个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市场 。大中华国际贸易公司则是该市场内最大的泰国水
在泰国最大的榴莲批发市场——尖竹汶府能颂市场,刚刚采摘 的榴莲堆成小山,许多大货车在装运榴莲,不少店家用大牌子写 着“金枕榴莲”、“专供中国”等字样。尖竹汶府的榴莲产量占 全泰国榴莲产量的80%左右,仅能颂市场每天就有2000万泰铢 的交易量,一半出口国外,而中国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其次是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尖竹汶府副府尹江德告诉记者,尖竹汶 府种植的榴莲每年收获22万吨,销售收入达50亿泰铢,其中 20%销往中国。目前,尖竹汶府共有大小水果收购点46个,收

据泰国海关厅统计,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泰国对我出口蔬菜水 果342.85万吨,价值138.91亿铢(约合3.47亿美元) 。其中,主要出口品种 为:木薯(约占总值的60%)、龙眼干(约占11%)、鲜龙眼(约占6%) 、鲜榴莲(约占4%)等。 • 同期,泰国在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项下自中国进口商品34.39万 吨,价值61.23亿铢(约合1.53亿美元);其中,主要进口品种为:鲜苹 果(约占总值的31%)、鲜梨(约占14%)、香菇(约占7%)、红枣 (约占4%)等。泰方认为,两国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实施后,双边贸 易进展顺利,估计今年贸易额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与泰国水果 贸易
目录
一.我国允许进口的泰国水果种类 二.中国和泰国的蔬菜水果贸易发展现状. 三.中泰果蔬贸易分析 四.中泰果蔬贸易仍有发展潜力 五.从尖竹汶看中国泰国水果贸易 六.中泰两国的果蔬贸易的主要特点 七.泰国水果大量出口中国 八. 泰国水果图片赏析 九.各方期待快速便捷运输
2013年10月1日新规
购商都在忙于挑选果型较大的出口中国等地。
泰国水果
手广泰广 购果 园口 量龙 中州国州 ,园 时目 的眼 ,。采的 每公 ,的 是 因公摘批 年司 遇地 尖 为司、发 向经 到基 竹 的装市 中理 本 汶 天目箱场 国王 都 ,府 内标约, 出先 年是 这盛 产 的是需部 口生 就中 里的 水 天分 龙, 来国 的另 果天,销 眼公 到。 龙一 味内然往 万司 泰记 眼大 道把后四 吨承 国者 肉水 新通川 ,包 收在 质果 鲜过、 大了 购参 好, 水 贵 部几 水观 、占 果天州 分家 果一 水全 部 送海等 直果 的家 分水 到运地 接园 重龙 足果 顾到。 销的 庆眼 ,种 客达在 往收 金果 出植 20%-30% 2007 3 15 7 2
中泰两国的果蔬贸易的主要特点
• 第一,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贸易,泰国始终处于顺差地位。从出口额看,泰 国对中国出口的水果低于蔬菜;在进口方面,泰国自中国进口的蔬菜低于自 中国水果的进口。致使中国对泰国的果蔬贸易逆差呈现扩大势头。 第二,苹果和梨是中国出口泰国的优势水果品种,蔬菜主要是葱类蔬菜和胡 萝卜;进口水果主要是榴莲、龙眼和山竹果,进口蔬菜绝大多数是木薯干。 第三,中国和泰国虽为近邻,但在地理、气候及其它自然禀赋等方面存在较 大差异,两国果蔬生产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互补性主要体现在 : (一)产品品种上:泰国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富产许多珍稀热带水果 ,像榴莲、山竹、龙眼和红毛丹等;而中国除了东南部分省区与泰国有相近 的自然条件外,其余多数省份地处温带,因此富产亚热带,尤其是温带的干 鲜水果,像苹果、梨、柑橘、葡萄等。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在品种和成熟季节 上,双方也有一定互补性。例如荔枝,从品种上说,中国荔枝中有桂味、糯 米兹、妃子笑、鸡嘴荔等,而泰国有大造品种(Hong Huai,也叫Tai So)、 怀枝品种(Kim Cheng,也叫Wai Chee)和黑叶品种(O Hia,也叫Bai Dam )等。就收获季节来讲,中国时间较短,而泰国较长,多为3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