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温度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温度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温度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摘要:沥青混合料为粘弹性材料,自身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当温度达到其软化点时,将出现严重的车辙等病害,影响了沥青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本论述结合热力学基本原理,列出了温度在路面结构中的热传导方程,从理论上阐释了温度在路面结构中的传递原理,并根据以往的硏究,得到了温度对公路沥青路面自身温度、车辙、动稳走度、动力响应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高温条件下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提高公路路基对应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级配与施工时间的选择、对路面进行预防性维护等。

关犍词:道路工程;温度;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1 ],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扮演菴极其重要的角色[2 ]。

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其对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影响极大[3 ]。

由于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强度高、高平整性、高连续性、耐磨性好、行车跳动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故实际工程中常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4]。

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受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环境与地质条件因素、原材料初始缺陷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5],常出现泛油、坑槽、波浪、壅包、沉陷、滑溜、车辙、裂缝、松散等病害,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1 ][6 ]。

沥青混合料为粘弹性材料,自身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气温升高将直接引起沥青路面温度的升高,进而导致热量在路面结构中缓慢累积,甚至高于环境遍度,当温度达到沥青混合料软化点时,将造成严重的车辙等病害,影响路面结构的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6 ]。

因此,本论述基于温度场理论及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分布形式,探讨了温度对公路路面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公路路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温度影响的一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温度对公路路面的作用机理1.1公路路面温度传递原理影响路面温度场的因素按照其作用形式和来源,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气温、气压、风速、太阳辐射、湿度等,内部因素包括材料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及路面结构形式等[7 ]。

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分析摘要:如今,路面破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温度的变化是引起路面破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能够合理的计算出路面温度场变得尤为必要。

按照传热学和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对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连续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周期性变温条件温度场沥青路面ABAQUS1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的因素影响路面温度场的因素可分为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等气候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路面结构的层次组合以及路面材料的热学参数等。

沥青路面处于自然环境中,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从而引起路面结构体的温度呈周期性变化。

研究表明,在诸多外部因素中,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最大。

太阳辐射与天空辐射的能量一部分被路表反射,另一部分则被吸收并转变为热能,这部分热能与外界气温相叠加,由此产生的可观的路表温度,沿路面深度方向向温度较低处传导。

而其他因素,如风速、云量、降雨等都以气温和太阳辐射部分体现出来。

1.1太阳辐射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得大气温度在昼夜之间产生明显的差异,并且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特征。

太阳辐射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对路面结构温度场的影响可以近似地用周期性变化的边界条件描述。

根据Barber[1]、严作人[2]等的研究成果,太阳辐射q(t)的日变化过程可采用以下函数近似表示(1)式中:c为实际有效日照时数,h;为中午最大辐射,,(Q为日太阳辐射总量,J/m2);为角频率,,rad。

由于上式在计算温度场时会出现跳跃的间断点,所以需将其展开为级数形式,根据Fourier级数的相关原理,可将上式展开为q(t)= (2)式中;,, 。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摘要]路面结构持续经受着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为路面温度场的复杂分布。

深入地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机制和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后发现,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场的主要因素,二者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通过对我国多个地区路面温度实测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以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

[关键词]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预估模型路面结构持续经受着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为路面温度场的复杂分布。

沥青材料是一种典型的温度敏感性材料。

温度对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都有显著影响。

沥青路面的各种常见损坏,也直接或间接的与路面温度的分布状况有关。

因此,准确预测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0引言研究表明,用于铺筑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感温性材料,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性能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面会产生不同的损坏形式,如低温开裂、高温车辙、拥包等;其疲劳寿命也受温度影响。

因此,脱离了温度而谈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或进行沥青路面设计,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本文中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实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不同温变阶段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预估模型。

1 统计分析1.1 温度场研究方法路面温度场的研究方法大体上有两种:理论法和数理统计法。

这两种方法各具优缺点。

理论方法是根据气象资料和路面材料的热特性参数,应用传热学原理及相关假设和边界条件求得路面温度解析表达式。

其缺点是温度场的解析表达式过于复杂,数值计算过于烦琐,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同时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气象资料和路面材料热特性参数,这些都限制了其推广,但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受地域限制。

整理统计方法是根据实测的路面温度,结合气象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路面温度的推算公式。

太阳辐射对柔性路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其热效应分析

太阳辐射对柔性路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其热效应分析

越 活跃 ;反之 ,材料 表面温 度越低 ,热辐射行为 越弱 。通
过 对 一 年 中 不 同月 份 的 柔 性 路 面 进 行 热 效 应 试 验 和 分 析 发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7 — 0 9 作者简 介 :陈浩鑫,男,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公路 工程 。 92
气 中散 发 热 量 , 故 路 面 表 层 温 度 比 其 内 部 温 度 低 , 即 产 生所 谓 的负温差 现象 。
的主要 因素 ,这从地 球的 四季 变化和交 替 中就 可 以明显 感
受到 。
白天的太 阳辐射作用 和夜晚 的路而热 辐射散热作 用 ,
使 柔 性 路 面 存 在 加 热 与 冷 却 的循 环 模 式 ,进 而 形 成 路 面 正
达 地 面 的 这 部 分 称 为 散 射 太 阳 辐 射 。 本 文 中研 究 的 对 柔 性
2太 阳辐射对柔性路面的热效 应分析
2 . 1热 辐 射 与 热 对 流 现 象
热 辐射 是 材料 受 太 阳辐 射后 自身 温度 升 高 而产 生 的 自发性 能量辐射 ,它可 以反 映路面 吸收太 阳辐射 能量 的多 少 。根 据传热 学理论 ¨ 4 ] ,热辐射 与材料 表面温 度之 间具有
合 理 设 计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时 ,在 年 平 均 气 温 不 同 的 地 区 ,应
柔 性路 面 受太 阳辐射 后 通 常存 在 三种 热 学现 象 :热 辐射 、热对 流 和热 传 导 。沥 青路 面受 到 太 阳辐 射后 开 始
吸 热 升 温 , 且 自 身 还 会 向 外 散 发 出 热 量 , 即 产 生 热 辐
总3 6 7 期 2 0 1 5 年第2 5 期 ( 9 Y l上 )

路面结构时变温度场的解析解

路面结构时变温度场的解析解

路面结构时变温度场的解析解秦勃;杨骞【摘要】路面结构完全处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中,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使得路面结构产生不稳定热流,为求解路面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复杂变化,本文把典型路面结构简化成一定厚度的无限长板状结构,在传热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使用积分变换的方法求解一维路面结构的温度场,针对遇到的混合边界条件,把解分为对应齐次边界条件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两部分解,两者之和即为温度场的解.【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4(036)004【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路面结构;温度场;积分变换【作者】秦勃;杨骞【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20 引言路面结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因此长期的经受着持续变化的辐射和气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辐射的一部分被吸收转化成热能,加上不断变化的气温,使得路面结构产生不稳定的热传导,沿着路面厚度向温度较低处传导,所以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的分布状况是不均匀的,它在空间上和在时间上都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道路使用的长期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路面温度状况可能对路面结构的强度和使用效果带来严重危害。

至今,路面结构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工作已进行了近70年,综合各国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统计分析方法,即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统计方法。

另一类是理论和半理论方法,大量的温度实测统计结果表明,尽管大气温度及路面温度时刻变化,但依然可通过数学表达式很好的表达出来[1]。

但是相对而言,更多的研究还是在前面一类方法上,较少学者建立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温度场的不均匀变化。

因此,本文基于传热学的原理,建立理论模型,使用积分变换求解,求解路面温度场的解析解。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有限厚度下的路面结构层的温度时变响应。

通过使用有限积分的方法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求解控制方程。

基于连续变温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基于连续变温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基于连续变温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是指对沥青路面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沥青路面温度的变化是由于日夜温差、季节变化以及日照等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

在高温季节,沥青路面温度会升高,而在低温季节则会降低。

这种温度变化会对沥青路面的应力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温度变化会导致沥青路面的热胀冷缩现象。

在高温时,沥青路面会膨胀,而在低温时则会收缩。

这种热胀冷缩现象会使得沥青路面产生应力,从而对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还会影响沥青路面的变形能力。

当沥青路面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时,其变形能力会有所减弱。

这会导致沥青路面在受到车辆荷载时容易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了准确评估沥青路面温度引起的应力情况,需要进行连续变温下的应力分析。

需要获取沥青路面的温度数据。

可以通过在路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或者使用气象站获取周围环境的温度数据来获取沥青路面的温度信息。

然后,根据温度数据,可以使用数值模型进行应力分析。

通过建立沥青路面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出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应力情况。

在模型中,需要考虑沥青路面的材料性质、路面结构以及外界荷载等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对应力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路面结构、改变路面材料或者增加路面保护层等方式来减轻温度引起的应力。

基于连续变温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对于评估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分析和评估温度引起的应力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概述

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概述

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概述摘要:自然环境对公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水的破坏两方面,同时大气中的空气、阳光对沥青路面也有重要影响。

气温能引起路面各种裂缝;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的黏滞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也随之降低。

并且由温度湿度的综合作用还会产生冻胀、翻浆等病害。

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沥青路面性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水损坏,强度0 前言路面早期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早期病害一旦出现,维修起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各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为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1]。

而路面结构完全处在自然环境中, 经受着持续变化的外界环境因素( 如外界气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等) 的影响,再加之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使用功能更是大大受损。

特别是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迅猛增长, 载重车辆比例增加,车辆超载现象日趋严重,致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 如网裂松散、上面层脱落、坑槽、沉陷。

因此,我们应注重环境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及破环,尽量从一开始就改善路面所属环境,从根源上为路面结构功能的实现构造良好前提。

自然环境对公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水的破坏两方面。

同时大气中的空气、阳光对沥青路面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观测资料可知,由于路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作用,沥青路面的最高温度可比气温高出23℃,阳光、温度、空气等大气因素可以引起沥青路面的老化,使沥青丧失黏塑性。

路面变得脆硬、干涩、暗淡而无光泽,抗磨性能降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相继出现松散、裂缝以至大片龟裂。

日照愈强烈、气温愈高、空气愈是干燥和流通,则路面老化速度愈快。

1 气候与环境对道路工程作用的特殊性首先,道路在在空间上呈带状延伸,是一个带状结构物,跨越不同的地质,水文地质地段,不象其他土木建筑只占据空间一个点,地基可通过人工处理,而道路的不良地基则不可能完全靠人工处治。

温度变化对沥青摊铺全过程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沥青摊铺全过程的影响

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2021年第5期(总第327期)No. 5,2021(Sum No. 322)温度变化对沥青摊铺全过程的影响白荷军(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2232)摘 要:目的:探讨温度变化对沥青摊铺全过程的影响。

方法:选用深度为5 m,沥青路面宽度为3 m 的沥青土基为样本,控制温度变化,使用温度场分析理论观测计算出沥青摊铺过 压实度、稳定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以及空隙率这四性能数的变化。

:沥青摊铺过程中的拌和温度越高,压实度和毛体积相对密度 之升高,空隙率之降低;沥青摊铺的成温度越高,稳定度、毛体积相对密度 高,空隙率 。

关键词:沥青摊铺;压实度;空隙率中图分类号:U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3388(299))05 -0037 -020引言因温度效应使沥青公路结构 ,导致公路事故,这样的 的 时有 .,从而 了 的充分 。

国内外学者对此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的 规范 ,甚至泛应用。

温度变化对沥青摊 过程的影响上2 有学者进行系统的实验和研究。

沥青摊铺的全过 ,都 要考虑温度变化所 的影响。

沥青 的导热性能较差,在短时间内,沥青摊铺质量受温度影响不 ,但随时间的延长,沥青 的各 性 温度影响发的变化。

综上所述,高温摊 下,沥青的温度场有较 时空分布的特征,进行相关实验 研究也因此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资料与方法06 建立路面结构模型本文选取的沥青路 构。

,同路宽相比,路面深度 趋于无限。

在研究温度变化对沥青摊 过程的影响上,不可能对无限空间 内的沥青 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对沥青路面建验的总结,选用的沥青样本尺寸为土基深度取 5 m,沥青路面宽度取3 m 。

选取 基的下 沥青混合料AC -25作为研究层。

路 构假设如下:()沥青路面各层都是各同性和均质的结合体;(2)路面各 触良好,保持 的热传导;(3)侧 为 ;(4)在沥青层足够深的 ,温度变化 的影响不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降至最低。气温变化的周期性及非对称性,可以用三角函数的线性组合来拟合[3]:
Ta = Ta + Tm[0.96sin ω(t − t0) + 0.14 sin 2ω(t − t0)]
(3)
式中:
Ta
为日平均气温,℃,
Ta
=
1 2
(Tamax
+
T min a
)

Tm
为日气温变化幅度,℃,
Tm
=
1 2
实现地面有效辐射的边界条件
qF = εσ [ (T1 Z =0 −TZ )4 − (Ta − TZ )4 ]
(5)
式 中 : qF 为 地 面 有 效 辐 射 , W /(m2 ⋅ ℃) ; ε 为 路 面 发 射 率 ( 黑 度 ); σ 为
Stefan-Boltzmann 常数(黑体辐射系数), σ = 5.6697 ×10−8W /( m2 ⋅ K 4 ) ;T1 z =0 为路表
(Tamax

T min a
)

Tamax、Tamin 分别为日最高与最低气温,℃;
t0
为初相位,最大太阳
辐射与最高气温的出现时间差加 7,以小时计。
由于路表换热系数影响因素复杂,在工程应用中,很难计算出准确值,通常采用近似值
代替,其主要受风速 vw 的影响,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
hc = 3.7vw + 9.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1341199.aspx
表 2 3 种工况下的日气象参数
日最高气温/(℃)
日最低气温/(℃)
8
-14
24
16
8
-14
日太阳辐射总量/(J⋅ m-2) 2.5×107 2.5×107 3.5×107
3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温度/℃
30
0 cm
25
5 cm
20
15 cm
15
40 cm
10
5
0
-5
-10
-1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由于上式在计算温度场时会出现跳跃的间断点,所以需将其展开为级数形式,根 据
Fourier 级数的相关原理,可将上式展开为
式中
a0 =
2q0 ; mπ
∑ q(t)=
a0 2
+

ak
k =1
cos
kπ (t −12) 12
q0 π
⎡ ⎢⎣
m
1 +
k
sin(
m
+
k)
π 2m
+
π⎤ 2 m ⎥⎦
,
(2)
k=m
关键词:周期性变温条件 温度场 沥青路面 ABAQUS
1 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的因素
影响路面温度场的因素可分为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气温、 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等气候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路面结构的层次组合以及路面材料的 热学参数等。沥青路面处于自然环境中,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从而引起路面结构 体的温度呈周期性变化。研究表明,在诸多外部因素中,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 的影响最大。太阳辐射与天空辐射的能量一部分被路表反射,另一部分则被吸收并转变为热 能,这部分热能与外界气温相叠加,由此产生的可观的路表温度,沿路面深度方向向温度较 低处传导。而其他因素,如风速、云量、降雨等都以气温和太阳辐射部分体现出来。
时间/h
图 1 工况 1 条件下路面结构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温度/℃
45
0 cm
5 cm
15 cm
40
40 cm
35
30
2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h
图 2 工况 2 条件下路面结构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温度/℃
35
30
0 cm 5 cm
25
15 cm
20
ak =
q0 π
⎡ ⎢⎣ m
1 +
k
sin(
m
+
k)
π 2m
+
1 m−
k
sin(
m

k)
π⎤ 2m ⎥⎦
,
k ≠ m。
1.2 气温及对流热交换的影响
空气温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地表辐射造成的,根据相关的气象资料分析,可以
得到我国各地正常天气时气温周期性日变化规律:气温在 14 时左右达到最高,在 5:00~6:00
温度,℃;Ta 为大气温度,℃; Tz 为绝对零度值,℃。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来模拟周期性连续变温条件下路面温度场,模型长度取 4 米,深度取 2 米,宽度取 3 米,采用 ABAQUS 自编用户子程序,通过稳态分析步和瞬态 分析步计算出路面温度场,根据路面结构体实际情况,从气候学和热传学基本理论出发,作 如下基本假设[4]:
(1)面各层为完全均质、各向同性连续体; (2)路面材料均为弹性结构; (3)路面各层间接触良好,层间温度和热流连续; (4)假设路面 结构温度场在横向 上无变化,只考 虑其在竖向上的变 化,即热流垂直 路面 向下传递; (5)温度场以天为周期变化。 沥青路面热特性参数见表 1。
结构层 沥青面层 上基层 下基层
⎪⎧0 ⎪
0 ≤ t < 12 − c 2

c
c
q(t) = ⎨q0 cos mω(t −12) ⎪
12 − ≤ t ≤ 12 +
2
2
(1)
⎪⎪⎩0
12 + c < t ≤ 24 2
式中:c 为实际有效日照时数,h; q0 为中午最大辐射, q0 = 0.131mQ ,
m = 12 (Q c
为日太阳辐射总量,J/m2)辐射的影响
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得大气温度在昼夜之间产生明显的差异,并且呈现出周期性的 变化特征。太阳辐射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对路面结构温度场的影响可以近似地用周期性变 化的边界条件描述。根据 Barber[1]、严作人[2]等的研究成果,太阳辐射 q(t)的日变化过程可 采用以下函数近似表示
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气温和太阳辐射
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张树强 1,李坤 2
(1. 中铁十四局四公司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良余村粮站中铁十四局一工区项目部 531504;
2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摘要:如今,路面破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 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温度的变化是引起路面破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能够合理的计算 出路面温度场变得尤为必要。按照传热学和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对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沥青路 面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模拟连续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的 温度场,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气温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温 和太阳辐射对沥青路面温度场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1] F S Barber. Calculation of Maximum Pavement Temperature from Weather Report. 1957:168 .
[2] 严作人.层状路面体系的温度场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1984,3:76-85. [3] 严作人.层状路面温度场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1982. [4] 刘荣辉,钱国平,郑健龙.周期性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温度场计算方法研究[J].长沙交
土基
厚度/mm 50 100 250
1 600
表 1 路面温度场分析热特性参数
导热系数/(W⋅(m⋅K)-1) 密度/(kg⋅ m-3)
1
2 500
1.2
2 400
1.1
2 300
1
1 850
比热容/(J⋅(kg⋅K)-1) 980 960 950 970
模拟了 3 种工况下的路面温度场,见表 2
工况 1 2 3
(4)
式中: hc 为热交换系数,W /( m2 ⋅ ℃) ; vw 为日平均风速,m/s。 1.3 路面有效辐射
在沥青路面的表面除了发生对流换热,还存在另外一种传热方式,即热辐射。当温度不 同的表面之间被透明介质(如真空、空气等)所分离时,表面之间会产生热辐射换热。路面 有效辐射的大小主要与地面温度、气温、云量、空气的湿度及透明度等诸多因素相关。以往 的研究大多通过适当改变路表面放热系数以修正气温,或者对太阳辐射的幅值进行折减等方 法来近似计算路表面有效辐射的释热效果。但这些处理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可采用下式直接
40 cm
15
10
5
0
-5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h
图 3 工况 3 条件下路面结构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 1 至图 3 中可以看出: (1)3 种工况下的路面结构温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 0:00~7:00,路面结构体温度随 深度的增加而上升,最低温度出现在路表,7:00~18:00 时,随着深度的增加,路面结构体温 度降低,最高温度出现在路表;18 时以后,路表的降温幅度大于其他各层;随着深度的增 加,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延迟,相位差依次增大;温度波动最剧烈的区域 为 0~15cm,最大温度梯度 出现在路面面层,变化尤其剧烈, 在土基层范围内温度变化梯度很
小。 (2)当气温变化而日太阳辐射总量不变时,如图 2 所示,路面结构温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高温度出现在 15 时,为 43.1℃,较工况 1 条件下的最高温度 26℃,增加了近 65.8%,其 他各层温度也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