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合集下载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是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著有多部经典作品。

其中《射雕三部曲》是其代表作之一,三个故事主线相互关联,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浓郁的爱情物语。

本文主要解读其中的爱情模式。

《射雕三部曲》中的男女形象都很丰满,在情感和行为上也十分鲜明。

金庸构建了两种爱情模式:一种是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伴侣关系,另一种则是爱恨情仇、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第一种模式是指欧阳锋与黄蓉、华筝与杨康以及郭靖与黄蓉的伴侣关系。

他们都是有情有义之人,在相爱的同时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他们在一起不仅因为爱情,更因为心灵的相通和默契。

他们能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包容理解。

欧阳锋与黄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了母女间的情感纽带。

欧阳锋为救黄蓉而遭遇悲惨的命运,而黄蓉也因此对他保持着深深的感激和爱戴。

华筝在杨康叛变后,毅然与之分手,选择与包惜弱在一起。

郭靖与黄蓉则是宿命般的情缘。

两人从相遇到相知,最终走到一起。

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最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紧紧相拥。

第二种模式则是指杨康与穆念慈、杨过与小龙女、金轮寺主与木婉清之间的爱情。

这些爱情纠葛充满着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错综复杂、千丝万缕。

杨康与穆念慈本来是相遇相知相爱的,但杨康叛变后,两人的爱情变成了仇恨。

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爱情也受到了很多困难。

两人因族仇而无法在一起,又因小龙女守护世外桃源而无法与世人相处。

金轮寺主则与木婉清之间的爱情更是充满了波折。

金轮寺主原本是一心求法的僧人,但遇到木婉清后变得执着于爱情,想用心中的爱情反抗佛法。

然而,木婉清却无法忍受他身上那种无法割舍的伤痛,只能选择离开。

总的来说,《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是多样的,既有相互扶持的伴侣关系,也有纠葛复杂的爱情纠葛。

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金庸表达了同样的信念:爱情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在生命的起始到终结都要相守相随。

刹那芳华——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刹那芳华——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刹那芳华——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刹那芳华——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题记:刹那芳华这个名字,是金庸金大侠的原创,是《天龙八部》的回目名“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我在看《天龙八部》时对这个回目名惊为天人,上网去查是否是金庸先生摘抄的古人诗词,但结果却是金庸大侠的原创,至此对他的文学素养不敢有半点质疑。

刹那强调时间的短暂,芳华是指美丽,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刹那芳华不就是这一层哲学意味么?金庸先生笔下的爱情,多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大男子主义和他自己的一些幻想,比较脱离实际生活,总让人没办法有深刻的代入感,我们遇不到聪明绝顶的黄蓉,也遇不到英俊潇洒的杨过,但在那么多的爱情描写当中,却也真的有十分触动我的故事,多是悲剧,但正应了这句回目名,刹那芳华,只要曾经盛开过,又何必朝朝暮暮。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却高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的部分,是对生活的美化、剪切、加工、强调,使其脱胎于生活之中,成为新的存在体。

我相信许多人都有单恋的经历,这种情感朦胧而细致,单纯而可爱,它的特点是以单方面的悸动开始,以单方面的悲剧收场。

金庸大侠大抵是很善于描写这种情感的,可能和他年轻时爱慕夏梦女神的经历有关吧。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陆无双、公孙绿萼、木婉清、阿紫、钟灵等,而我最喜欢的这类角色,是穆念慈。

有人说她不算是单恋,她和杨康两情相悦,只是遇人不淑。

但我想说的是,穆念慈爱上杨康比杨康爱上穆念慈,要早得多,她的爱恋,从比武招亲,从看见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杨康开始就已经从心底长成了一棵大树,从此心中再容不下其他人一丝一毫。

杨康一次次欺骗她,她却愿意为杨康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最终在铁枪庙将他刺死让他得以解脱,手刃挚爱。

杨康死后,她带着杨过没有投奔郭靖,确实隐居荒郊,最终死于贫病。

她的悲剧从生到死,从未停止。

生活中可能是有这样经历的悲惨女子,幼时丧父,丈夫早亡,但绝对没有她这样的轰轰烈烈的爱恋,全篇读下来,在描写穆念慈的一万余字中,未见半分后悔。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经典武侠小说之一,其中描绘了多个不同的爱情模式。

在小说中,金庸巧妙地将爱情与江湖仇恨、武功修为以及人物命运纠葛等元素相结合,刻画出了丰富多样的爱情形态,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

郭靖黄蓉的爱情可以被视为“英雄佳偶”的典范。

郭靖和黄蓉在自幼相识相知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种纯真、坚贞且相互支持的爱情,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彼此的支持下一起成长。

郭靖的真诚与忠诚以及黄蓉的聪明机智形成了他们互补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共同克服难题,最终赢得幸福。

楚留香与“冷香”之间的爱情呈现了一种“离合悲欢”的模式。

楚留香是一个冷漠、孤独的剑客,而“冷香”则是一个机智、狡黠的女子。

两人在江湖中相遇并展开了一段相爱相杀的感情。

他们之间的爱情深入浅出,两人虽然骨肉分离,但却始终念念不忘。

他们对彼此的爱恋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执着,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这种爱情模式,既揭示了江湖人物之间的无奈和命运的安排,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下情感的悲欢离合。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与杨康黄蓉之间的爱情可以被视为“曲折复杂”的模式。

杨康深爱着黄蓉,但因为自身的矛盾心理和外界的困扰,他的爱情一直处于挣扎和背叛之间。

黄蓉则深爱着郭靖,但又出于某种责任与杨康保持一定的关系。

他们的爱情被各种复杂的情感和因素所牵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种爱情模式表达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纠葛。

虽然有着真挚的感情,但由于外界的战乱、人心的变化等原因,最终分崩离析。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丰富多样,既有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有离合悲欢的爱情,更有曲折复杂的爱情。

通过这些爱情故事,金庸不仅展现了人物世界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江湖与爱情之间的种种冲突和牵绊。

这些爱情模式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读者在欣赏武侠故事的也能体味到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陈曦外国语学院 1308班【摘要】:恋爱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现当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他的小说不仅是武侠也是言情。

金庸每本著作都会有关于男女间的爱情,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令人痛苦和幸福的可以说是就是爱情,在其爱情故事中,人物个性的缺点、人性弱点的制约、人性机缘的巧拙以及人类命运的悲欢交织在一起。

所以,对于金庸的爱情观,我们大致有了了解,在不断深读中可以慢慢体会出来。

【关键词】:爱情观;金庸;武侠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可谓是文坛奇迹。

他的小说之所以受人欢迎不仅由于触及侠义、生死的人生话题,更因为他笔下的情爱世界精彩纷呈,具有独特魅力。

从而体现了他的爱情观。

一、浪漫主义爱情观所谓浪漫主义爱情观,就是物质不会决定爱情的最终结果,但绝对会决定爱情的走向。

没有物质的爱情纯粹,但虚渺。

有物质做基础的爱情。

从古至今,我们知晓凡是文学人的爱情观点都是不现实的,带有空想的浪漫主义爱情观。

金庸一生结过三次婚,说明金庸现实中爱情不是完美的。

金庸年轻时的抱负就希望自己的爱情是一见钟情的,能从一而终与白头偕老的漫主义爱情观。

可人不是生在真空的,现实中金庸爱情生活是不如意的,金庸的大儿子为了阻止金庸与母亲的离婚,而以自杀来抗争。

加之金庸又是性情中人,而且也是多情之人,用现代派的的观点来说他是感情用事的人。

金庸追求的是浪漫主义的爱情,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例如《鹿鼎记》中的“美刀王”胡逸之对阿珂之母陈圆圆痴情不已,为了能看上陈姑娘一眼,他扮成农夫去三圣庙做了伙计,二十三年中他只与陈姑娘说了三十九句话,而陈姑娘却蒙在鼓里。

可以说,金庸的这种爱情观不仅不现实而且容易支离破碎,仿佛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但是他体现在小说里就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情调,梦幻般静美真实。

二、完美主义爱情观金庸在武侠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完全是完美主义的爱情观。

他的小说始终以完美主义爱情为线索。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观章节一:引言金庸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所融合的武侠、历史、人情等元素,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爱情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了金庸小说的始终。

本文将从金庸小说的爱情观入手,探讨其对于现代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章节二: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1. 爱情的定义: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是指一种不分时间、不分阶层、不分地位的感情。

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还是配角之间的情感,金庸小说所描绘的都是一个纯真、浪漫而又激烈的世界。

2. 爱情的角色:在金庸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始终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故事具有感人的情节和描绘,更是因为这些故事中承载了金庸一系列独特而深刻的爱情观念。

3. 爱情的表现: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表现暗示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具有一种奋不顾身、无所畏惧的爱情信仰。

比如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周芷若的爱情渐入佳境之时,张无忌甘愿为周芷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周芷若则作为一个英明、决绝的女性形象,更是从张无忌的爱情中崭现出了一个坚定自信的心灵世界。

章节三:现代人的思考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念不仅具有深刻的意义,更是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系中,爱情的符号意义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在社交网络的渐入人心之后,爱情、情感等敏感话题也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金庸小说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恰好满足了这种公开、主动的心理需求,使得金庸小说在现代读者中依然具有非常高的受欢迎程度。

章节四:结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对于当代读者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它追求了真正的爱情所应该具备的一系列特征,鼓励了当代人追求纯真、高尚的爱情信仰。

同时,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浪漫情感和深刻人文精神,为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流。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感悟人生哲理,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论文关键词:爱情主题传统文化认识价值论文摘要:金庸小说的爱情主题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及现代人的情感困惑与矛盾境况,从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从唐宋到清代的侠义小说中,侠客多被描述成“无情”、“无欲”的“铁面英雄”。

这种江湖文化的既定规则,是建立在兄弟情谊基础上的一种流动状态的文化。

它担心:女性的魅力会威胁兄弟之间的情义,爱情的力量会让江湖人物回归常态生活。

所以,对女性的贬低、对爱情的排斥,是江湖文化为自己设置的保护层,也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共同叙事特征。

但是,爱情终究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没有爱情,现实人生不免单调乏味;同样,没有爱情,武侠小说就不可能对人生与人性进行深人的开掘。

因此,“新武侠小说”开始大量地描写爱情故事,又被称为“新武侠言情小说”,金庸更是其中一位“写武侠爱情的高手”。

1 爱情主题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每一部作品的男女主角,如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袁承志与温青青、阿九,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胡斐与袁紫衣、程灵素,等等,都不由自主地投人到爱情漩涡之中,在刀光剑影与恩爱情仇的相互交织中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

“爱情”与“侠义”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他们完整的人格,实现了他们的生命价值。

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不受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主动、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在文化层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金庸笔下的英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英雄;他们的爱情观念深深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男女之情合乎人的本性。

《礼记?曲礼上》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万章上》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儒家认为,.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的基本欲望和自然本能,但它与人的道德相比,则处在较低的层次。

所以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射雕三部曲》,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一部武侠小说。

在《射雕三部曲》中,金庸先生巧妙地塑造了一系列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影响着小说的情节发展,更是反映了金庸先生对于爱情模式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本文将着重谈谈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中塑造的几对重要的爱情关系,从中看出金庸先生对于爱情的解读和模式。

我们不得不提到郭靖和黄蓉这对少年男女。

在《射雕三部曲》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最为经典和感人的一对。

他们的爱情故事始于他们相识的令狐冲的挑唆下,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在互相切磋、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郭靖是一个忠诚正直、善良勇敢的少年,而黄蓉则是一个聪明机智、决断果敢的少女,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互补,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爱情。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恋人,无论是在面对生死还是在战乱中,他们总是相互扶持,相互勉励。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建立在外貌、金钱、地位等表面的因素上,而是依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信任,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挚和持久的。

我们谈谈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神秘的情侣。

他们的爱情故事堪称是《射雕三部曲》中最为凄美的一对。

杨过是小龙女所救的孤儿,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爱情。

小龙女终日隐居在冰山之中,一心追求武学的极致,对外界的事物几乎一概不闻不问。

而杨过则是一个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年轻人。

在金庸笔下,小龙女是冷艳的、清高的,她对杨过相当冷淡;而杨过却是忠诚的、执着的,他对小龙女的爱几乎是痴迷的。

这样的爱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但正是这种矛盾让他们的爱情更加丰富和深刻。

小龙女冰雪聪明,但却因此丧失了一些人情味,而杨过直率豪迈,但也因此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爱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需要在矛盾中求得平衡,需要在彼此的包容和理解之中发展。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不比《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与黄蓉细水 长流的爱,也不比《神雕侠侣》里杨过与小 龙女轰轰烈烈的爱,《倚天屠龙记》中张无 忌与赵敏的爱是喜笑冤家的爱,也更与当下 社会的爱相类似。在这里,男女主人公都抛 去了外在形象的光辉,积极的追寻属于自己 的幸福,一个人在结婚前可以遇到多个情侣, 但一个人却只有一个妻子,因此即使在小说 中的男权社会大背景下,张无忌却没有如其 他人选择拥有所有佳人,而是择其中之一, 与她迈入婚姻。
从不同类型的爱情看金庸的爱情观
一、理想型
以杨过和小龙女、郭靖和黄蓉、丁典和凌霜华、胡 一刀夫妇为代表的“理想型”爱情,说明了在金庸看来, 真正的爱情是纯洁而高尚的,它与财富、门第、权势无 关,只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相互理解、互相支持, 并且用情专一。杨过与小龙女倾心相爱,勇敢地反抗礼 教习俗;胡一刀夫妇不贪图宝藏钱财,肝胆相照,同生 共死;丁典与凌霜华不畏权势,真诚相爱,生死相 依……
四、盲目型
马春花被父亲许配给了师 兄徐铮以后,却爱上了皇族贵 人福康安,不仅为他生育了两 个孩子,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可是临死之际,她的要求竟然 是再见一见害死他的“心上 人”。岳灵珊与林平之相爱结 婚,一心希望夫妇相携,不料 林平之心胸狭隘、阴险残忍, 为了报复岳不群,亲手杀死了 自己的妻子,而岳灵珊毫无怨 怼之情,临死前还嘱托令狐冲 好好照顾林平之。这些凄惨的 爱情故事看起来难以置信,实 际上却揭示了爱情的真实本质: 爱情是盲目的,是非理性的, 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三、痴狂型
李莫愁对陆展元、李秋水 和天山童老对逍遥子、梅芳姑 对石清、何红药对夏雪宜等是 “痴狂型”爱情。这些女性原 本温柔美丽,因为得不到想要 的爱情,或者被心上人抛弃, 以致心理变态,乱施报复,成 为可怕的疯魔。这些形象暗喻 着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的理解: 爱情也可以是毒素,扭曲人性, 贻害他人,如果对爱情没有足 够的理智,可能会丧失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痴狂型
李莫愁对陆展元、李秋水 和天山童老对逍遥子、梅芳姑 对石清、何红药对夏雪宜等是 “痴狂型”爱情。这些女性原 本温柔美丽,因为得不到想要 的爱情,或者被心上人抛弃, 以致心理变态,乱施报复,成 为可怕的疯魔。这些形象暗喻 着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的理解: 爱情也可以是毒素,扭曲人性, 贻害他人,如果对爱情没有足 够的理智,可能会丧失自我。
不比《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与黄蓉细水 长流的爱,也不比《神雕侠侣》里杨过与小 龙女轰轰烈烈的爱,《倚天屠龙记》中张无 忌与赵敏的爱是喜笑冤家的爱,也更与当下 社会的爱相类似。在这里,男女主人公都抛 去了外在形象的光辉,积极的追寻属于自己 的幸福,一个人在结婚前可以遇到多个情侣, 但一个人却只有一个妻子,因此即使在小说 中的男权社会大背景下,张无忌却没有如其 他人选择拥有所有佳人,而是择其中之一, 与她迈入婚姻。
金庸的爱情观:
1、爱情在金庸先生眼里应该纯 洁专一的 2、真正的爱情是为对方着想, 只求奉献,不求回报 3、面对失恋,应该保持积极向 上的心态,不要迷失自我 4、在爱情里,两个人应该相互 包容、相互扶持,面对爱情时, 应该保持理性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外国语学院 1308班 秦澜裳
金庸的爱情故事 是抚慰成年人疲 惫灵魂的童话。
爱情观的定义:
爱情观是一个人面对爱情应有的态 度、观点和方法论。爱情观的内容 主要包括: 1.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 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 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 2.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爱情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 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 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 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和变化。
四、盲目型
马春花被父亲许配给了师 兄徐铮以后,却爱上了皇族贵 人福康安,不仅为他生育了两 个孩子,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可是临死之际,她的要求竟然 是再见一见害死他的“心上 人”。岳灵珊与林平之相爱结 婚,一心希望夫妇相携,不料 林平之心胸狭隘、阴险残忍, 为了报复岳不群,亲手杀死了 自己的妻子,而岳灵珊毫无怨 怼之情,临死前还嘱托令狐冲 好好照顾林平之。这些凄惨的 爱情故事看起来难以置信,实 际上却揭示了爱情的真实本质: 爱情是盲目的,是非理性的爱情看金庸的爱情观
一、理想型
以杨过和小龙女、郭靖和黄蓉、丁典和凌霜华、胡 一刀夫妇为代表的“理想型”爱情,说明了在金庸看来, 真正的爱情是纯洁而高尚的,它与财富、门第、权势无 关,只是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相互理解、互相支持, 并且用情专一。杨过与小龙女倾心相爱,勇敢地反抗礼 教习俗;胡一刀夫妇不贪图宝藏钱财,肝胆相照,同生 共死;丁典与凌霜华不畏权势,真诚相爱,生死相 依……
二、付出型
胡逸之对陈圆圆、程灵素对胡斐、仪琳对令狐冲、小昭 对张无忌等都是“付出型”。程灵素为了救胡斐的性命, 不惜用嘴吸出毒素,牺牲自己的生命;仪琳虽然恋着令 狐冲,却并不强求与之结合,只是虔诚地祈求菩萨保佑 令狐冲一生快乐逍遥;小昭一片芳心全在张无忌身上, 她不慕名利权势,只要能在张无忌身边做一个“丫头” 就心满意足了……这些正体现了:真正的爱情是为对方 着想,只求奉献,不求回报。正如“百胜刀王”胡逸之 所说的那样“你喜欢一个女子,那是要让她心里高兴, 为的是她,不是为你自己”
五、现实型
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打破了侠义 冲云天的男主形象塑造,展现在我们眼前更 多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立体性格。张无忌的爱 情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 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 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 哪一位姑娘更加多一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 道。”在这四个女子中,他无从选择,只能 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伤一个,不到最后关 头,他也无法给出自己完整而唯一的爱。最 终,他放弃了江湖河山,把幸福给了赵敏, 把牵挂给了小昭,把漂泊给了蛛儿,把遗憾 给了芷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