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农家散养鸡绦虫病诊疗报告

农家散养鸡绦虫病诊疗报告
绦虫病是农家散养鸡常见的寄生虫病,严重时可引起鸡群的生长迟缓、羽毛粗乱,甚至造成鸡只死亡。
本报告旨在介绍绦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病理学特征:
绦虫寄生在鸡的小肠内,通过吸附宿主的营养物质来获取生存所需,从而影响鸡的健康状况。
病情较轻时,鸡只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病情较重时,鸡只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消瘦、羽毛粗乱等症状。
三、临床诊断:
1. 定期粪便检查:通过观察鸡只粪便中是否有成虫或虫卵,可以初步判断绦虫寄生情况。
2. 形态学鉴定:将粪便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绦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确诊。
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可以选用阿维菌素、多溴联苯、氨苯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来进行。
2. 环境清洁: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虫卵再次感染。
可以使用5%的石碱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五、预防措施:
1. 清洁饮水: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防止绦虫感染。
2. 合理饲养: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 疫苗预防:可以适时给鸡只进行绦虫病的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力。
绦虫病是常见的农家散养鸡病,给鸡群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定期检查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绦虫病的发生,保障鸡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鸡六种常见病治疗方法

使鸡发痒不安,用嘴拔毛,严重的甚至把毛拔光,
把皮肤啄烂。这种鸡螨用 0.5%的敌百虫溶液把
高三男生里最吸引人的,说到这儿她就起身离开了,她不想就知道他的存在
鸡全身浸透才能消除干净。鸡羽虱常见的有鸡大 体虱、羽干虱和头虱。大体虱长约 3 毫米~4 毫 米,大都寄生在鸡肛门下面,胸、背、翅下面也
有。头虱长约 2.5 毫米,寄生在鸡的头部和颈部。
鸡窝。鸡白喉是鸡的一种传染病。鸡得了这种病, 呼吸困难,不想吃东西,眼睛流泪或者眼皮粘着 睁不开,嘴里有淡黄色的或者苍白色的、带臭味
的粘液。方法是:每天用药棉或毛笔蘸着碘酒或
者 1%的高锰酸钾水,擦洗鸡的口腔、咽喉和眼
皮 2 次~3 次,连续 10 多天即可痊愈。
2dc0f9c9a EBET www.ebet.so
亡。方法是:早晨放鸡的时候,给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片“驱
虫净”,7 天后再给鸡吃 2 片“驱虫净”,就可以
高三男生里最吸引人的,说到这儿她就起身离开了,她不想就知道他的存在
把鸡蛔虫打下来。鸡绦虫这种虫子一般寄生在鸡 的小肠子里,是一种白色的、带状分节虫,大的 长 25 厘米以上,小的只有 0.5 厘米~3 厘米,头
羽干虱长约 1.7 毫米~2 毫米,寄生在鸡翅膀上。
这几种鸡虱子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下蛋都有一定 的影响。方法:可用神奇药笔捣碎研成粉末撒洒 在鸡身上轻轻地揉搓,使药粉分布均匀,就能把
鸡虱杀死,过 10 天后治一次,这样就可把虱卵
和幼虱杀尽。同时,还要用兽用消灭清喷洒一次
高三男生里最吸引人的,说到这儿她就起身离开了,她不想就知道他的存在
养鸡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鸡在饲养过程 中,常见病主要有鸡蛔虫病、鸡绦虫病、鸡螨、 鸡羽虱和鸡白喉等,对鸡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危
家禽常见几种肠道线虫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方案

家禽常见几种肠道线虫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方案摘要:家禽养殖属于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农业的进步,家禽养殖也逐渐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家禽经常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其中肠道线虫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此类疾病对家禽的危害性较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
本文从家禽常见的几种肠道线虫病的种类、流行和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家禽;肠道线虫病;诊断;防治方案家禽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肠道线虫病,此病不仅不利于家禽的健康生长,还会让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遭受严重打击。
针对这种情况,养殖户应提前制定好防治方案,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保证家禽的健康发育。
此外,还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合理配比饲料,注意对环境卫生的保持,给家禽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增加家禽自身的抵抗能力。
同时,要定期对家禽进行疾病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家禽常见的几种肠道线虫病的种类、流行和诊断方法1.1异刺线虫病异刺线虫病经常发生在鸡、鸭、鹅等家禽的身上,这种寄生虫会寄生在家禽的肠道中,在肠道中进行繁殖发育,并且其虫卵还会携带滴虫,引发禽类发生肝炎等现象[1]。
异刺线虫的雄虫体长在7-13毫米,身体呈现淡黄色,尾部带有钩刺,雌虫体长在10-15毫米。
异刺线虫的虫卵是灰褐色的,椭圆形,会伴随着家禽的排泄物排出体外。
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幼虫会在2周左右发育成熟。
虫卵还会污染水源和饲料,一旦被家禽吞食,虫卵会在家禽的肠道内发育。
症状:患病家禽会出现食欲降低,生长发育缓慢等情况,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会慢慢绝食致死。
经解剖发现,患病家禽的盲肠明显肿大,可以在肠道黏膜附近发现结节。
诊断:对于异刺线虫病的诊断可以根据患病家禽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确定。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以采取患病家禽的分布,将其放在盐水中浸泡,检查是否有虫卵溢出。
1.2裂口线虫病裂口线虫病会寄生在患病家禽的肌胃角质膜中。
鸡组织滴虫病(黑头病)和鸡异刺线虫病

鸡组织滴虫病(黑头病)和鸡异刺线虫病鸡组织滴虫病又叫盲肠肝炎,传染性肝炎,或叫黑头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
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坏死溃疡病灶。
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在禽类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
讷河市讷河镇一养殖场的鸡发生了黑头病和异刺线虫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5年10月中旬以来,讷河市讷河镇南郊养殖场草甸养殖的本地鸡,6月龄,体重1.0~1.5kg2500多只,陆续出现眼半闭、头下垂、精神萎顿、步态蹒跚、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以后食欲废绝,羽毛粗糙、翅膀下垂、身体蜷缩、怕冷、打瞌睡,下痢,排出多量水样或硫磺色、黄色或淡绿色稀便,有的严重的病鸡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逐渐鸡的面部皮肤变成紫兰色或紫黑色。
到11月下旬发病320多只,并陆续死亡167只。
2病理变化剖检死亡鸡,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
盲肠或一侧,两侧受到损害。
严重的盲肠肿大如小手指粗,触之坚硬,肠壁肥厚坚实,如香肠一般,剖开肠壁,内容物干燥坚实,变成一段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盲肠腔内。
横断切开栓子,切面呈同心圆状,中心是黑红色,外面包裹着灰白、或灰黄或褐黑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的盲肠肠腔内含有粘稠黑紫血液,血液中带有许多絮状物;有的盲肠浆膜和腹膜有纤维素样絮状物,肠管与腹膜发炎粘连;有的鸡盲肠部分粘膜肥厚,在盲肠的盲端有30~67条异刺线虫,虫体呈乳白色,长7~15mm。
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形成数个到十几个圆形或不规则近圆形的边缘稍为隆起中央稍下陷的溃疡病灶。
有的圆形病灶呈淡黄色或淡草绿色,中央稍下陷,有的圆形呈现几个直径大小不同套在一起的同心圆形病灶。
这些病灶大小不同,数量也不等,有的还互相连在一起成串、成片或融成大的溃疡区。
3化验室检验取病死鸡新鲜盲肠内容物,或肝脏病变病灶组织,用35.0℃~38.0℃生理盐水稀释做成悬滴标本,在显微镜下检查,镜下检查出数量不等的呈现卵圆形或形状不定的变形虫样本大小为6~30μm,有一根鞭毛(有的见不到),有的能作节律性钟摆运动,有的病料可见有灰褐色异刺线虫虫卵,壳厚65~80μm×35~40μm。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doc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概述:近年来,规模养殖比重逐渐提高,但一些养殖业主只重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免疫,忽视了寄生虫病的存在,造成饲料浪费、鸡只生长发育受阻、产蛋下降、病死率增加,给养鸡行业带来较大损失。
事实上养鸡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下面简单介绍几近年来,规模养殖比重逐渐提高,但一些养殖业主只重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免疫,忽视了寄生虫病的存在,造成饲料浪费、鸡只生长发育受阻、产蛋下降、病死率增加,给养鸡行业带来较大损失。
事实上养鸡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供参考。
(一)体内寄生虫1.球虫病。
(1)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见于15~50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费强/山西省汾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3~20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2)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
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2~3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
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3)预防。
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
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
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7d。
目前临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d 为一疗程。
鸡胃肠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鸡胃肠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鸡胃肠线虫病的病因及流行特点鸡蛔虫:是鸡体内线虫中最大的一种。
虫体体表有横纹,雄虫长约5-8厘米,雌虫长约6-8厘米。
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含有幼虫的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这种虫卵而感染。
鸡胃虫:为3-4种大小不一,色泽不同的小线虫,长约0.5-1厘米。
主要寄生于鸡的肌胃、腺胃,有时也见于嗉囊和食道。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某种昆虫吞食后,即在其体内发育感染性幼虫,鸡吞食了这种昆虫而被感染。
鸡盲肠虫:为蛋黄白色的小线虫,雄虫长0.5-1厘米,雌虫长0.8-1.2厘米。
主要寄生在盲肠内,有时也感染鹅、鸭。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侵袭性虫卵,鸡吞食了这种虫卵而被感染。
鸡胃肠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虫体在鸡体内夺取营养,产生毒素,造成病鸡贫血、消瘦、下痢、精神不振、发育迟缓,严重感染时,可招致死亡。
鸡胃虫常引起胃粘膜表面或深层的炎症、结节,有时结节过大障碍食物通过,使病鸡急速死亡。
鸡盲肠虫还能引入组织滴虫而诱发盲肠肝炎。
鸡胃肠线虫病的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虫卵检查和死鸡剖检来全面分析。
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可用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集法,鸡蛔虫卵及盲肠虫卵均为钝椭圆形,灰白色,卵壳较薄。
胃虫虫卵一般为椭圆形,卵壳厚,卵内含有幼虫。
鸡胃肠线虫病的防治措施幼雏和成年鸡隔离饲养。
经常打扫鸡舍,定期消毒。
发现病鸡及时治疗,妥善处理粪便和死鸡,防止蔓延。
对鸡群进行定期驱虫。
最好在35-45日龄和120日龄左右进行两次驱虫。
驱虫时,可选用左旋咪唑一次性拌料饲喂。
或用丙硫咪唑20毫克/千克混料饲喂。
第二天,要彻底清扫鸡舍,并将粪便无害化处理。
介绍三种鸡肠道寄生虫病

E-mail:**************电话*************本栏编辑:孙 悦动物门诊一、鸡蛔虫病本病是由禽蛔属多种蛔虫引起,其中以鸡蛔虫最为多见,主要寄生于鸡小肠中,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1. 病原特征与生活史鸡蛔虫是寄生于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
新鲜的鸡蛔虫呈黄白色,长线状,头部口孔周围有3片唇。
雄虫长26~70毫米,尾端有尾翼和10对尾乳突;有1个肛前吸盘,呈圆形或椭圆形;1对几乎等长的交合刺。
雌虫长65~110毫米,阴门在虫体的中部。
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90微米×47~51微米,壳厚而光滑,深灰色。
鸡蛔虫繁殖力强,发育期短,生长快,虫体大。
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经17~18天卵内形成幼虫,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鸡吞食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遭感染。
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期为35~50天。
2. 临床症状蛔虫寄生在小肠内,主要危害2~4月龄雏鸡。
病鸡表现精神委靡,营养不良,羽毛松乱,鸡冠苍白,行动迟缓,常呆立不动。
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稀便中常混有带血黏液。
雏鸡生长发育不良,以后逐渐衰弱死亡。
若成年鸡感染蛔虫病,较轻时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腹泻、贫血和生产性能降低等症状。
3. 诊断方法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蛔虫虫卵即可确诊。
选取几只瘦弱鸡,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性驱虫诊断,如能在粪便中发现蛔虫即可确诊。
剖检时如能在4. 防治措施①治疗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拌料饲喂;或用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拌料饲喂;或用硫苯咪唑5~8毫克,1次口服;或用氟甲苯咪唑30毫克,拌入饲料,连喂7天;或用枸橼酸哌嗪250毫克,1次口服;或用芬苯达唑20毫克,喂服;或用伊维菌素0.1毫克,1次口服。
②预防鸡群(特别是散养鸡群)每年定期驱虫;雏鸡与成年鸡要实行分群饲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粪便集中收集并堆积发酵。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最新资料推荐------------------------------------------------------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
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
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
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1 鸡蛔虫1. 1 病原形态特征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
雄虫长 26~70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 2 根近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 65~110mm,尾端尖而直。
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
虫卵大小为 70~90 m47~51 m。
1. 2 流行病学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随鸡粪排到体外。
虫卵抗逆力很强,在适宜条件下,约经 10 天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在土壤内生存 6 个月仍具感染能力。
鸡因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幼虫在鸡胃内脱掉卵壳进入小肠,钻入肠黏膜内,经血液循环和一段时间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此过程约需 35~50 天。
1 / 8除小肠外,在鸡的腺胃和肌胃内,有时也有大量虫体寄生。
3~4 月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染和发病。
1. 3 临床症状感染的雏鸡表现为生长缓慢、羽毛松乱、行动迟缓、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消瘦、下痢、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等症,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
大量感染者可造成肠堵塞而死亡。
1. 4 病变检查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可发现大量虫卵,尸体剖检在小肠内发现有大量虫体便可确诊。
由于其虫体大,特征明显,不会与其他虫体混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
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
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
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1 鸡蛔虫 1. 1 病原形态特征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
雄虫长 26~70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 2 根近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 65~110mm,尾端尖而直。
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
虫卵大小为 70~90 m47~51 m。
1. 2 流行病学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随鸡粪排到体外。
虫卵抗逆力很强,在适宜条件下,约经 10 天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在土壤内生存 6 个月仍具感染能力。
鸡因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幼虫在鸡胃内脱掉卵壳进入小肠,钻入肠黏膜内,经血液循环和一段时间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此过程约需 35~50 天。
1 / 8除小肠外,在鸡的腺胃和肌胃内,有时也有大量虫体寄生。
3~4 月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染和发病。
1. 3 临床症状感染的雏鸡表现为生长缓慢、羽毛松乱、行动迟缓、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消瘦、下痢、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等症,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
大量感染者可造成肠堵塞而死亡。
1. 4 病变检查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可发现大量虫卵,尸体剖检在小肠内发现有大量虫体便可确诊。
由于其虫体大,特征明显,不会与其他虫体混淆。
1. 5 实验室诊断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
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
1. 6 防治措施 1. 6. 1 综合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饲料做好鸡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每年 2~3 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1. 6. 2 药物治疗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一次内服。
②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2 比翼线虫病 2. 1 病原形态特征本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嘴虫病、张口线虫病,其病原属比翼科比翼属,寄生于鸡的气管内。
虫体因吸血而呈红色。
---------------------------------------------------------------最新资料推荐------------------------------------------------------ 雌虫大于雄虫,主要有斯克里亚平比翼线虫和气管比翼线虫。
虫卵大小为 78~110 m43~46 m。
危害幼鸡,死亡率极高。
2. 2 流行病学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黏液到口腔,或被咳出,或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
在适宜条件下,虫卵约经 3 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再被蚯蚓、蛞蝓、蜗牛、蝇类及其他节肢动物等吞食,在其肌肉内形成包囊而具有感染鸡的能力。
鸡因吞食了这些动物被感染,幼虫钻入肠壁,经血流移行到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于感染后 18~20 天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2. 3 临床症状病鸡不断伸颈、张嘴呼吸,并能听到呼气声,头部左右摇甩,以排出口腔内的黏性分泌物,有时可见虫体。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口内充满泡沫性唾液。
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本病主要危害幼鸡,死亡率几乎达 100%。
2. 4 实验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结合粪便或口腔黏液检查见有虫卵或虫体,剖检病鸡在气管或喉头附近发现虫体可确诊。
2. 5 病变检查可见肺瘀血、水肿和肺炎等病变气管黏膜上有虫体附着及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气管黏膜潮红,表面有带血黏液覆盖。
3 / 82. 6 防治措施 2. 6. 1 综合预防管理措施同鸡蛔虫病杀灭蛞蝓、蜗牛等中间宿主定期对鸡群体进行预防性驱虫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2. 6. 2 药物治疗同鸡蛔虫病。
3 胃线虫病 3. 1 病原形态特征鸡胃线虫病是由华首科华首属和四棱科四棱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食道、腺胃、肌胃和小肠内引起的。
3. 1. 1 斧钩华首线虫虫体前部有 4 条饰带,由前向后延伸,几乎达到虫体后部,但不折回亦不相互吻合。
雄虫长 9~14mm,雌虫长 16~19mm。
虫卵大小为40~45 m24~27 m。
寄生于鸡的肌胃角质膜下。
中间宿主为蚱蜢、象鼻虫和赤拟谷盗。
3. 1. 2 旋形华首线虫虫体常卷曲呈螺旋状,前部的 4 条饰带,由前向后,在食道中部折回,也不吻合。
雄虫长 7~8. 3mm,雌虫长 9~10. 2mm。
虫卵大小为33~40 m18~25 m。
寄生于鸡的腺胃和食道,偶尔可寄生于小肠。
中间宿主为鼠妇(潮虫)。
3. 1. 3 美洲四棱线虫虫体无饰带,雄虫纤细,长 5~5. 5mm 雌虫血红色,长3. 5~4mm,宽 3mm,在纵线部位形成 4 条纵沟。
虫卵大小为 42~50 m24 m。
---------------------------------------------------------------最新资料推荐------------------------------------------------------ 寄生于鸡腺胃内。
中间宿主为蚱蜢和德国小蜚蠊(蟑螂)。
3. 2 流行病学以上 3 种线虫的流行基本相似: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吞入后,经 20~40 天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家鸡因吃这些动物而感染。
在鸡胃内,中间宿主被消化而释放出幼虫,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约经 27~35 天发育为成虫。
3. 3 临床症状虫体寄生量小时症状不明显,但大量虫体寄生时,则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消瘦,下痢,贫血。
雏鸡生长发育缓慢,严重者可因胃溃疡或胃穿孔而死亡。
3. 4 实验室诊断显微镜检查粪便查到虫卵,并在腺胃腔内或肌胃角质层下查到虫体可确诊。
3. 5 病变检查剖检发现胃壁发炎、增厚,有溃疡灶。
3. 6 防治措施 3. 6. 1 综合预防管理措施同鸡蛔虫病消灭中间宿主,可用 0. 005%敌杀死或0. 0067%杀灭菊酯水悬液喷洒鸡舍各处满 1 月龄的雏鸡可作预防性驱虫 1 次。
3. 6. 2 药物治疗同鸡蛔虫病。
4 异刺线虫病 4. 1 病原形态特征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虫体较小,呈白色,头端略向背面弯曲,食道末端有一膨大的5 / 8食道球,长约 10mm,头端向背侧弯曲,尾部尖且直。
虫卵呈灰褐色,椭圆形,大小为 65~80 m35~46 m,卵壳厚,内含一个胚细胞,卵的一端较明亮,可区别于鸡蛔虫卵。
本病在鸡群中普遍发生。
4. 2 流行病学成熟雌虫在盲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于外界,在适宜条件下,约经 2 周发育成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在盲肠内而发育为成虫,共需 24~30 天。
此外,异刺线虫卵常因感染组织滴虫而使鸡并发组织滴虫病。
4. 3 临床症状病鸡消化机能减退而食欲不振,下痢,贫血,雏鸡发育受阻,消瘦,逐渐衰竭而死亡。
4. 4 实验室诊断检查粪便发现虫卵,或剖检在盲肠内查到虫体均可确诊。
4. 5 病变检查心脏为暗红色,其内充满血凝块肺瘀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周围为黄绿色小肠肠壁增厚,盲肠肿大,盲肠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痕迹,盲肠末端黏膜密布出血点。
4. 6 防治措施同鸡蛔虫病。
5 毛细线虫病 5. 1 病原形态特征鸡毛细线虫病是由毛首科毛细线虫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禽类消化道引起的。
我国普遍发生,严重时可致鸡死亡。
5. 1. 1 有轮毛细线虫前端有一球状角皮膨大。
雄虫长 15~25mm,雌虫长 25~60mm。
---------------------------------------------------------------最新资料推荐------------------------------------------------------ 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
中间宿主为蚯蚓。
5. 1. 2 鸽毛细线虫雄虫长 8. 6~10mm,雌虫长 10~12mm。
寄生于鸡的小肠,属直接型发育。
5. 1. 3 膨尾毛细线虫雄虫长 9~14mm,尾部两侧各有一个大而明显的伞膜雌虫长14~26mm。
寄生于鸡的小肠。
中间宿主为蚯蚓。
5. 2 流行病学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虫卵随禽粪便排到外界,或在中间寄主体内发育成具有感染性阶段,被鸡吞入后,幼虫逸出,进入寄生部位黏膜内。
从卵约经 1 个月发育为成虫。
5. 3 临床症状患鸡精神委靡,头下垂食欲不振,常作吞咽动作,消瘦,下痢,贫血,严重者均可发生死亡。
5. 4 实验室诊断检查粪便发现虫卵,或剖检寄生部位查到虫体均可确诊。
5. 5 病变检查虫体寄生部位黏膜发炎、增厚,黏膜表面覆盖有絮状渗出物或黏液脓性分泌物,黏膜溶解、脱落甚至坏死。
病变程度的轻重因虫体寄生的多少而不同。
5. 6 防治措施 5.6. 1 综合预防同鸡蛔虫病。
5. 6. 2 药物治疗①左旋咪唑:7 / 8按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②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③甲氧啶:按每千克体重 200mg,用灭菌蒸馏水配成 10%溶液,皮下注射。
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