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读书笔记共16页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一)春节黄金周,大吃大喝、生物钟紊乱之余,在各种时间、各种地点、用各种姿势,抱着Kindle,看《易中天中华史》。
目前读到第九卷《两汉两罗马》,没有完成年前定下的看完目前出版的所有卷的目标,内心还是有点惭愧。
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写至《两汉两罗马》时,已到了四分之一。
在我个人的体验中,这是第二个小高潮。
从汉高祖刘邦建国,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刘彻建立空前庞大的汉帝国,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光芒。
而此前的第一个小高潮,是西周、东周时期,封邦国、制礼乐,自此,中华文明的基调就定下了。
易中天认为,两千多年的中华史,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深远的变化只有三次:一次是西周确立封建制度,一次是秦始皇大一统,改封建制为郡县制,建立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一次是辛亥革命,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易中天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写这部中华史的同时,又能在书写的过程中充分地照顾到读者的感受,这很不容易。
比如,他在写春秋战国时,较少从霸主和诸侯的角度写,而是从那些小人物的个人经历出发,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起落去反映大历史的变革。
又比如,他在写汉朝时,不是像传统史学那样单独描述一个帝国的兴亡史,而是将其与西周、秦王朝联系起来写,试图从纵向的历史长河中理清规律,同时将其与罗马帝国联系起来写,试图从横向的世界视野中寻找启示。
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被放在一起比较,很有些意思。
这两个帝国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壮大、繁盛的大帝国,都在世界文明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两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王莽称帝、西汉灭亡时,差不多是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的转折点;晋亡,中国分裂为南、北朝,也差不多是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的开始。
这太有趣了。
易中天用四个字总结两罗马延续数千年的精髓所在:共和,法治。
用另四个字总结两汉强盛的秘诀:帝制,礼乐。
这短短几个字,基本概括了两大帝国的本质差别所在,同时,这也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分水岭。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向我们介绍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著作。
01卷《祖先》中有一个新的看法,即我们的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对祖先的统称,他们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或者先后出现的一群人。
应该是女娲们,夏娃们,伏羲们。
祖先都是来历不明的,说不清道不明。
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都一样,所以何不把他们的名字看做是一个代号,而非确定的个人。
因为最最最最最最最的N次方那个祖先已经无证可考,去追究便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所指代的社会发展时期已经脉络清晰了,即母系、父系、族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时代的更迭,朝代的变换,每一次都需要大动作的“改革”,或实行新政,或否定前朝,用以显示改对了,换对了,至少比之前的好,是英明的。
各项管理制度的出现体现了智慧,智慧是如何产生的?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产生的。
尧舜禹夏商周,夏禹的水利技术,殷商的青铜技术,周代的农业技术。
书中给我们列出了时间表,约五万年前,母系社会出现;约一万五千年前,母系社会结束,进入父系社会;当代我们倡导男女平等,是否再过五万年,可回归到“母系社会”?其实上一句的“母系社会”与五万年前的母系社会并非同一个意思,而是指没有了权力与统治。
02卷《国家》,首先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在初高中政治课上已经学过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行使国家的根本属性。
可能我上文中说的5万年后的“母系社会”也包括了阶级的消失。
在5万年前的母系社会里面没有阶级,有的是对生命的崇拜。
书中给出了国家的解释: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按照公共规定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美国国家精神:独立、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治。
《独立宣言》和国家宪法是美国的标志: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中国国家精神:我在想中国国家精神首先想到的是这12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600字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6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600字《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600字:自弈见史,便甚喜于读史乎。
《易中天中华史》:从入门到入迷,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的历史读物

《易中天中华史》:从入门到入迷,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的历史读物丨202112-03(总第1857期)人生五味中国人经历过三千年的农业文明,从而养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习惯——都喜欢读历史。
我们中国人,擅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在古时候,历史是每一个读书人终身必修的功课。
现在的我们,茶余饭后之后也总是喜欢聊上几句典故来历,话说当年。
无论风云如何变化,历史总值的我们一读再读。
但问题是,随着网路时代的来临,海量的信息却常常让人乱花渐欲迷人眼,分不清到底哪些是可靠的历史,哪些是戏说、哪些又是后人杜撰。
有时候想要啃一啃古籍经典,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又仿佛天书,只能频频拿起又放下。
历史明明很有趣,为什么读起来这么难?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想为推荐学者易中天的这套《易中天中华史:全24卷》。
这套书,很多人追了九年,易中天写了九年。
就在这个月,“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终于迎来了24卷完结篇!全套书共24卷,从先秦至明清,说透了中华历史的因果链。
不用再担心历史书不好看、读不懂、不可靠的问题。
这部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让你像读侦探小说一样,酣畅淋漓地领略历史细节的精彩之处,一套书纵览几千年的中华历史。
从入门到入迷,一读就停不下来。
在其中,你可以——破解祖先的秘密,发现“最早的中国”见证百家争鸣,尽情地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瑰丽周的早熟、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一家八方来朝……《易中天中华史:全24卷》点击上方图片,立刻下单购买01如何正确读历史接触过历史书的朋友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本很有名的书,每次拿起来都读不过10页,慢慢的也就放弃了,是我智商不够吗?当然不是,这些书本来就不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
图书馆里汗牛充栋的历史书,大多都是写给历史工作者看的,所以写得也不好看也不能全怪作者不走心,因为那本来就是写给同行们看的。
除了当代人写的,传统的《二十四史》也不是写给老百姓看的。
比如《资治通鉴》,这个书名的意思就是如何治老百姓,怎么可能是给老百姓看的?但历史从来就不是小部分人的专利。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导语:《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一)《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
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
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
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
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
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
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
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
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
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二)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
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
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
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心得精选范文5篇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心得精选范文5篇《易中天中华史》是中国作家易中天创作的有关中华民族文明史的36卷本历史著作。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向我们介绍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著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易中天中华史》读书心得体会,方便大学习。
《易中天中华史》读书心得体会1攒了一周的书币才买到这本书,继续易中天中华史系列。
继《祖先》、《国家》两部之后,《奠基者》终于有点学术性的味道了,之前的两部书的内容充斥着大量的推理和主观臆想成分,其实也不能怪易教授,毕竟殷商以前是没有文字史料记载的历史,能做到推导就已经不错了。
说说这一部,本书不是简单的讲西周史,而是讲述了西周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完备的顶层制度,从而奠定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基础。
周武王的初衷绝不是为了华夏文明的繁衍,只是单纯的想维护弱小的新生政权,因为殷商倒下的速度太快,周的胜利也来得太快,不能不考虑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而这个命题最后就落到了周公的身上。
对,就是那个好解梦的周公——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也是周文化和周制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我之前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会解梦的心理学家,从没想过他是一个如此伟大的政治家。
周公摄政一共七年,头三年平息叛乱,第四年封建诸侯,第五年营建成周,第六年制礼作乐,第七年还政成王。
在以周公为首的领导班子集体智慧下,西周创建了一个内核(群体意识),两只翅膀(忧患心理、乐观态度),三大精神(人本、现实、艺术),四种制度(井田、封建、宗法、礼乐)。
可以这么说,从西周开创这套制度之后直到十九大召开在即,无论从政治制度上的分封建国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从井田制到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者从礼乐文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变的结果可能已经大相径庭,但演变的过程却再也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剧烈的革命,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演化、演变的。
所以说西周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王朝和政权,它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民族政治、文化的奠基者。
易中天的中华史观后感

易中天的中华史观后感嘿,咱来说说我看易中天的中华史的观后感哈。
我一开始看易中天的中华史,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讲历史的方式可太有意思了,不像我们课本上那么死板。
他就像个讲故事的高手,把那些遥远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讲得活灵活现的。
我记得他讲秦朝的时候,说秦始皇那可是个很有个性的皇帝。
我就跟我同学讨论:“你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多厉害啊。
易中天老师说他很有魄力,但是也很专制,你觉得呢?”我同学就说:“嗯,我觉得他做了很多伟大的事,但也确实有点霸道。
不过要是没有他的强硬手段,说不定也统一不了六国呢。
”我们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感觉对秦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还有他讲三国那段,简直太精彩了。
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权谋,刘备的仁义,都被他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和我爸一起看的时候,我爸就说:“这易中天讲得真不错,让我对三国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说:“是啊,爸,以前我只知道诸葛亮很聪明,现在才知道他背后有那么多的故事和策略。
”我们一边看一边讨论着三国里的各种人物和战役,感觉特别过瘾。
易中天老师还会把历史和现代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让我们觉得历史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
比如说他讲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现在的管理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这就让我明白了我们其实可以从历史中吸取很多经验教训。
我跟我朋友说:“你看,历史还是很有用的吧,能让我们明白好多道理。
”我朋友说:“是啊,以后得多看看历史书了。
”看易中天的中华史,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以前觉得历史就是一堆枯燥的年代和事件,现在才发现历史里有这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
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我走进了中华历史的长河,让我看到了那些辉煌的过去,也让我思考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你们有没有看过易中天的中华史呢?哈哈,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很有意思呢?。
【易中天中华史:天涯书库】【全文】

【易中天中华史:天涯书库】【全文】
01易中天中华史:祖先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2易中天中华史:国家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3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4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5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06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7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08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0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0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1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2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3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4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15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16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_易中天_小说在线阅读_天涯书库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_第一章箭在弦上方案看来不错_...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_第二章一意孤行王安石罢相_易...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_第三章乾坤逆转司马光复辟_易... 18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_第四章教训所在谁主沉浮_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