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识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

3、培养基的配置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如培养基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生产用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

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最适pH分别

为:~、~和~。

5、细菌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答:配制培养液→调节PH→分装→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搁置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问题与探究】

(1)培养基灭菌后,为什么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搁置斜面或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琼脂的凝固点为40 ℃,温度太高易使培养皿破裂,低于40 ℃,培养基已凝固,倒不出,所以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试管,感觉试管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试管口通过火焰

【提示】通过灼烧灭菌,防止试管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为了能彻底灭菌,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加压之前一定要把原先的空气排尽,注意恒温灭菌,同时要注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压力(100 kPa)、温度(121 ℃)和灭菌时间(20 min)。

6、无菌操作和接种技术 (1)接种

概念:在_无 菌 条件下将微生物接入 培养基____的操作过程。 工具:玻璃刮铲、接种针和接种环。

方法:穿刺接种、斜面划线接种和平板划线接种、涂抹平板等。 (2)无菌操作——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

①培养微生物用的试管、培养皿和微生物培养基等,在接种之前都需要 灭菌_。 ②通常接种操作要在____酒精灯火焰__的附近进行。

【想一想】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无菌操作 提示: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受到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7、微生物的分离

(1)原理:根据微生物对_营养成分、氧气、pH 等要求的不同,通过只提供目的微生物生长的必需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使非目的微生物不能生长,从而达到 选择分离 微生物的目的。 (2)方法

①据菌落形态特征初步分离 ②常用方法——平板分离法

分类⎩⎪⎨⎪⎧_____________

混合平板法

______________

:是常用的平板分离法,有扇形划线、 连续划线、交叉划线和方格划线等

目的: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 单个 菌落 【归纳】无菌技术的具体内容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5)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无菌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8、平板分离法

①原理:大多数细菌、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平板分离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经过生长、繁殖均可形成便于移植的菌落。

②常用培养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③.方法:(1)涂抹平板法:分离材料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样品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用无菌玻璃刮铲将样品涂布均匀,细菌菌落常仅在平板表面生长。

(2)混合平板法:分离材料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一定稀释度样品与溶化的琼脂混合,将

与样品混合的琼脂倒入无菌平皿,细菌菌落出现在平板表面及内部。

(3)平板划线法:有扇形划线、连续划线、方格划线等。

涂抹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4.目的:通过采用各种平板分离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

(1)灭菌后的接种环须冷却后再挑取菌种,否则会杀死菌种。

(2)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

(3)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使培养基划破。

9、菌落数目的统计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计数板是特制的载玻

片,其上有特定的面积为1 mm2,高为mm的计数室,一个计数室又被分成25个(或16个)中

格,每个中格再被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每个计数室都由400个小格组成。

③操作: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计算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

④计算公式

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000×稀释倍数。

⑤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⒈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mL接种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在整个平板表面,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计数菌落

数。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菌液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板上,经涂布、培

养,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2.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设置的重复组中结果相差太远,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3)滤膜法

①实例: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②过程: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绿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可根据培养基上绿色的菌落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特别提醒】

统计菌落数目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③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表示。

④设置对照,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