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3)当y=19.5时,求x的值.
参考答案:
1.D
【分析】先根据 ,且 判断出k的正负,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解:∵ ,且 ,
∴k<0,
∴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先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于一次函数y=kx+b(k为常数,k≠0),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0,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当b=0,图象经过原点.
(3)每分钟的进水量根据前4分钟的图象求出,出水量根据后8分钟的水量变化求解.
(1)
解:设y=ax.
∵图象过(4,20),
∴4a=20,
∴a=5.
∴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5x(0≤x≤4);
(2)
解:设y=kx+b.
∵图象过(4,20)、(12,30),
∴ ,解得: ,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 x+15(4≤x≤12);
12.一次函数y=1-5x经过点(0,______)与点( ),0),y随x的增大而______.
三、解答题
13.有一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L.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题解析:∵函数 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
解得-1<m<1.
15.(1)y=14+x(4<x<14)
(2)y=20
(3)x=5.5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函数关系式,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ABC中,若AC2﹣BC2=AB2,则()A.∠A=90°B.∠B=90°C.∠C=90°D.不能确定2.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c2=a2B.a:b:c=3:4:5C.∠C=∠A﹣∠B D.∠A:∠B:∠C=9:12:15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2,3,4C.,3,4D.1,,34.一个长方形抽屉长3cm,宽4cm,贴抽屉底面放一根木棒,那么这根木棒最长(不计木棒粗细)可以是()A.4cm B.5cm C.6cm D.7cm5.下列五组数:①4、5、6;②0.6、0.8、1;③7、4、25;④8、15、17;⑤9、40、41,其中是勾股数的组数为()A.2B.3C.4D.56.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b)(a2+b2﹣c2)=0,则△ABC是()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7.△ABC中,已知AB=1,AC=2.要使∠B是直角,BC的长度是()A.B.C.3D.或8.如图,在高为5m,坡面长为13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A.17m B.18m C.25m D.26m9.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小时后,则两船相距()A.10海里B.20海里C.30海里D.40海里二.填空题10.勾股数为一组连续自然数的是.11.已知△ABC中,AB=k,AC=k﹣1,BC=3,当k=时,∠C=90°.12.如图,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甲、乙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甲、乙轮船每小时分别航行12海里和16海里,1小时后两船分别位于点A,B处,且相距20海里,如果知道甲船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则乙船沿方向航行.1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为cm2.14.如图,一棵高为16m的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端刚好落在地可上,此处离树底部m处.1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度数为°.1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7.观察下列一组数:列举:3、4、5,猜想:32=4+5;列举:5、12、13,猜想:52=12+13;列举:7、24、25,猜想:72=24+25;…列举:13、b、c,猜想:132=b+c;请你分析上述数据的规律,结合相关知识求得b=,c=.18.如图所示,一架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0.7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AE长为0.9米,则梯子底端点B移动的距离为米.三.解答题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舞蹈训练场地,要在场地上铺上草坪网.经过测量得知:∠B=90°,AB=24m,BC=7m,CD=15m,AD=20m.(1)判断∠D是不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需要铺的草坪网的面积.20.如图,点C是线段BD上的一点,∠B=∠D=90°,AB=3,BC=2,CD=6,DE=4,AE=,求证:∠ACE=90°.21.如图,在Rt△ABC中,∠BCA=90°,AC=12,AB=13,点D是Rt△ABC外一点,连接DC,DB,且CD=4,BD=3.(1)求BC的长;(2)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A=90°,AB=3m,BC=12m,CD=13m,DA=4m.(1)求证:BD⊥CB;(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如图2,以A为坐标原点,以AB、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P在y轴上,若S△PBD=S四边形ABCD,求P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C2﹣BC2=AB2,∴AC2=BC2+AB2,∴∠B=90°.故选:B.2.解:b2﹣c2=a2则b2=a2+c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3:4:5,设a=3x,b=4x,c=5x,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C=∠A﹣∠B,则∠B=∠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12:15,设∠A、∠B、∠C分别为9x、12x、15x,则9x+12x+15x=180°,解得,x=5°,则∠A、∠B、∠C分别为45°,60°,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3.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2+32=4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1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解:这根木棒最长==5(cm),故选:B.5.解:①42+52≠62,故不是勾股数;②0.6、0.8、1不都是正整数,故不是勾股数;③72+42≠252,故不是勾股数;④82+152=172,故是勾股数;⑤92+402=412,故是勾股数;其中勾股数有2组,故选:A.6.解:∵(a﹣b)(a2+b2﹣c2)=0,∴a﹣b=0,或a2+b2﹣c2=0,即a=b或a2+b2=c2,∴△AB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7.解:∵∠B是直角,故AC为△ABC的斜边,AB为直角边,∴BC===.故选:A.8.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12,∵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2+5=17(米).故选:A.9.解:如图所示:∠1=∠2=45°,AB=12×1.5=18(海里),AC=16×1.5=24(海里),∴∠BAC=∠1+∠2=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BC===30(海里).故选:C.二.填空题10.解:设中间的数是x,那么前面的一个就x﹣1,后面的一个就是x+1,根据题意(x﹣1)2+x2=(x+1)2,解得:x=0(舍去)或x=4;4﹣1=3,4+1=5;故答案为:3、4、5.11.解:∵∠C=90°,∴AC2+BC2=AB2,∵AB=k,AC=k﹣1,BC=3,∴(k﹣1)2+32=k2,解得:k=5,故答案为:5.12.解:由题意可知:AP=12,BP=16,AB=20,∵122+162=202,∴△APB是直角三角形,∴∠APB=90°,由题意知∠APN=40°,∴∠BPN=90°﹣∠APN=90°﹣40°=50°,即乙船沿北偏东50°方向航行,故答案为:北偏东50°.13.解:设三边分别为5x,12x,13x,则5x+12x+13x=60,∴x=2,∴三边分别为10cm,24cm,26cm,∵102+242=262,∴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S=10×24÷2=120cm2.故答案为:120.14.解:设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x米处,由题意得:62+x2=(16﹣6)2,解得:x1=8,x2=﹣8(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8.15.解: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AC2=22+12=5,BC2=22+12=5,AB2=12+32=10,∴AC2+BC2=5+5=10=BA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BC=45°,故答案为:45.16.解:∵52+122=132,∴三边长分别为5、12、13的三角形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的直角边是5、12,∴此三角形的面积为×5×12=30.17.解:在32=4+5中,4=,5=;在52=12+13中,12=,13=;…则在13、b、c中,b==84,c==85.18.解:在直角△ABC中,已知AB=2.5米,BC=0.7米,∴AC===2.4米,在直角△CDE中,已知DE=AB=2.5米,AE=0.9米,∴CE=AC﹣AE=1.5米,∴CD===2米,∴BD=2米﹣0.7米=1.3米故答案为:1.3.三.解答题19.解:连接AC,如图,,在Rt△ABC中,AB=24 m,BC=7 m,∴AC==25 m,在△ADC中,CD=15 m,AD=20 m.AC=25 m,∵CD2+AD2=152+202=252=AC2,∴△ADC为直角三角形,∠D=90°.(2)由(1)知△ADC为直角三角形,∠D=90°,∴S△ADC==150 m²,∵S△ABC=m²,∴S四边形ABCD=S△ADC+S△ABC=150+84=234 m².20.证明:在Rt△ABC中,∠B=90°,AB=3,BC=2,∴AC===.在Rt△EDC中,∠D=90°,CD=6,DE=4,∴CE===2,∵AC2=13,CE2=52,AE2=65,∴AE2=AC2+CE2,∴△ACE是直角三角形,AE是斜边,∴∠ACE=90°.21.(1)解:∵Rt△ABC中,∠BCA=90°,AC=12,AB=13,∴BC===5;(2)证明:∵在△BCD中,CD=4,BD=3,BC=5,∴CD2+BD2=42+32=52=BC2,∴△BCD是直角三角形.22.(1)证明:连接BD.∵AD=4m,AB=3m,∠BAD=90°,∴BD=5m.又∵BC=12m,CD=13m,∴BD2+BC2=CD2.∴BD⊥CB;(2)四边形ABCD的面积=△ABD的面积+△BCD的面积=×3×4+×12×5=6+30=36(m2).故这块土地的面积是36m2;(3)∵S△PBD=S四边形ABCD,∴•PD•AB=×36,∴•PD×3=9,∴PD=6,∵D(0,4),点P在y轴上,∴P的坐标为(0,﹣2)或(0,10).。
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的是①y =x -6;②y =-3x –1;③y =-0.6x ;④y =7-x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解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是一次函数的有①y =x -6;②y =-3x –1;③y =-0.6x ;④y =7-x ,故选C . 2.如果23(2)2my m x -=-+是一次函数,那么m 的值是 A .2B .-2C .±2D .±1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22031m m -≠⎧⎨-=⎩,解得m =-2,故选B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B .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C .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D .不是一次函数就不是正比例函数 【答案】D【解析】A .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 .不是正比例函数,但有可能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 .不是一次函数就不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经过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答案】B【解析】在一次函数y =-2x +1中,k =-2<0,b =1>0,∴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B .5.把直线3y x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与直线24y x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1<m <7B .3<m <4C .m >1D .m <4【答案】C 【解析】直线3y x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可得:3y x m =-++,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得:324y x m y x =-++⎧⎨=+⎩,解得132103m x m y -⎧=⎪⎪⎨+⎪=⎪⎩,∴交点坐标为1210()33m m -+,, ∵交点在第一象限,∴10321003m m -⎧>⎪⎪⎨+⎪>⎪⎩,解得m >1,故选C . 6.如果函数y =3x +m 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A .m >0B .m ≥0C .m <0D .m ≤0【答案】A【解析】图象一定经过第二象限,则函数一定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因而0m >,故选A . 7.关于函数y =-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图象必经过点(-1,1)B .y 随x 的减小而减小C .当x >1时,y <0D .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答案】C【解析】选项A ,∵当x =-1时,y =2,∴图象不经过点(-1,1),选项A 错误;选项B ,∵k =-1<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选项B 错误;选项C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1时,y =0,∴当x >1时,y <0,选项C 正确;选项D ,∵k =-1<0,b =1>0,∴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D 错误.故选C .8.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值分别为A .k =−12,b =1B .k =-2,b=1C.k=12,b=1 D.k=2,b=1【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过点(0,1),(12,0),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112bk b=⎧⎪⎨=+⎪⎩,解得:k=−2,b=1,故选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已知一次函数y=(m-3)x-2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m>3【解析】∵y=(m-3)x-2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m-3>0,解得m>3.故答案为:m>3.10.点(-1,y1),(2,y2)是直线y=2x+1上的两点,则y1__________y2(填“>”或“=”或“<”).【答案】<【解析】∵k=2>0,y将随x的增大而增大,2>−1,∴y1<y2,故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y1<y2,故答案为:<.1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2x+3平行,并且经过点(-2,-4),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答案】y=12x-3【解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2x+3平行,∴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b.∵一次函数经过点(-2,-4),∴12×(-2)+b=-4,解得b=-3,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1 2x-3.故答案为:y=12x-3.12.若点M(x1,y1)在函数y=kx+b(k≠0)的图象上,当-1≤x1≤2时,-2≤y1≤1,则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答案】y=x-1或y=-x【解析】∵点M(x1,y1)在在直线y=kx+b上,-1≤x1≤2时,-2≤y1≤1,∴点(-1,-2)、(2,1)或(-1,1)、(2,-2)都在直线上,则有:221k bk b-+=-⎧⎨+=⎩,或122k bk b-+=⎧⎨+=-⎩,解得11kb=⎧⎨=-⎩或1kb=-⎧⎨=⎩,∴y=x-1或y=-x,故答案为:y=x-1或y=-x.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已知一次函数经过点A(3,5)和点B(-4,-9).(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C(m,2)是该函数上一点,求C点坐标.【解析】(1)设其解析式为y=kx+b(k、b是常数,且k≠0),则5394k bk b=+⎧⎨-=-+⎩,∴k=2,b=−1.∴其解析式为y=2x-1,(2)∵点C(m,2)在y=2x-1上,∴2=2m-1,∴m=32,∴点C的坐标为(32,2).1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B(-1,-3).(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3)求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可得出方程组213 k bk b+=⎧⎨-+=-⎩,解得4353 kb⎧=⎪⎪⎨⎪=-⎪⎩,则得到y=43x-53.(2)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43x-53,得到当y=0,x=54;当x=0时,y=-53.所以与x轴的交点坐标(54,0),与y轴的交点坐标(0,-53).(3)在y=43x-53中,令x=0,解得:y=-53,在y=43x-53中,令y=0,解得:x=54.因而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15525 23424⨯⨯=.15.已知一次函数y=(4-k)x-2k2+32.(1)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4)k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析】(1)∵一次函数y=(4-k)x-2k2+32的图象经过原点,∴-2k2+32=0,解得:k=±4,∵4-k≠0,∴k=-4.(2)∵一次函数y=(4-k)x-2k2+32的图象经过(0,-2),∴-2k2+32=-2,解得:k.(3)∵一次函数y=(4-k)x-2k2+32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4-k=-1,∴k=5.(4)∵一次函数y=(4-k)x-2k2+3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4-k<0,∴k>4.16.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4,-9)和(3,5)两点.(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图象和坐标轴交点坐标.并画出图象.(3)求图象和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4)若点(2,a)在函数图象上,求a的值.【解析】(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点(3,5),(-4,-9)分别代入解析式,则3549 k bk b+=⎧⎨-+=-⎩,解得21 kb=⎧⎨=-⎩,∴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2)当x=0时,y=-1,当y=0时,2x-1=0,解得:x=0.5,∴与坐标轴的交点为A(0,-1)、B(0.5,0),图象如图,(3)S△AOB1122=⨯⨯|-1|=0.25.(4)∵点(2,a)在图象上,∴a=2×2-1=3,∴a=3.。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正方形

正方形学习要求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______并且有一个角是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因此正方形既是一个特殊的有一组邻边相等的______,又是一个特殊的有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______;四条边都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______,并且互相______,每条对角线平分______对角.它有______条对称轴.3.正方形的判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矩形是正方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菱形是正方形;4.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其对角线长为______,若正方形ACEF 的边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则正方形ACEF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6.延长正方形ABCD 的BC 边至点E ,使CE =AC ,连结AE ,交CD 于F ,那么∠AFC 的度数为______,若BC =4cm ,则△ACE 的面积等于______.7.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EF ⊥AC ,EG ⊥BD ,垂足分别为F 、G ,如果,那么EF +EG 的长为______.二、选择题8.如图,将一边长为12的正方形纸片ABCD 的顶点A 折叠至DC 边上的点E ,使DE =5,折痕为PQ ,则PQ 的长为( )(A)12 (B)13(C)14 (D)15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A)6(B)8 (C)16 (D)不能确定cm 25AB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0.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M、N分别在AB、BC、AD边上,CE=MN,∠MCE=35°,求∠ANM的度数.11.已知:如图,E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且AE=AB,EF⊥AC,交BC于F.求证:BF=EC.12.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H,求DH的长.13.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上任一点,PE⊥AB于E,PF⊥BC于F,判断DP与EF的关系,并证明.拓展、探究、思考14.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P 在AB 上从A 向B 运动,连结DP 交AC 于点Q .(1)试证明:无论点P 运动到AB 上何处时,都有△ADQ ≌△ABQ ;(2)当点P 在AB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 (3)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再继续在BC 上运动到点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恰为等腰三角形.61。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同步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同步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已知,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是常量,C,π,R是变量B.2和π是常量,C,R是变量C.2,C是常量,R是变量D.2是常量,π是变量2. 一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先加速,再匀速,又遇到情况而减速,过后再加速,然后匀速,下公路、上小路,到达目的地.下列图象中,可近似地描述上述情况的是()A. B.C. D.3. 骆驼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关系中,自变量是()A.沙漠B.体温C.时间D.骆驼4. 如图1是一座立交桥的示意图(道路宽度忽略不计),A为入口,F,G为出口,其中̂,CD̂,直行道为AB,CG,EF,且AB=CG=EF;弯道为以点O为圆心的一段弧,且BCDÊ所对的圆心角均为90∘.甲、乙两车由A口同时驶入立交桥,均以10m/s的速度行驶,从不同出口驶出.其间两车到点O的距离y(m)与时间x(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结合题目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车在立交桥上共行驶8sB.从F口出比从G口出多行驶40mC.甲车从F口出,乙车从G口出D.立交桥总长为150m5. 已知函数y=|x−b|,当x=1或3时,对应的两个函数值相等,则实数b的值是()A.1B.−1C.2D.−26. 1−6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得非常快,出生体重为4000克的婴儿,他们的体重y(克)和月龄x(月)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则6个月大的婴儿的体重为()A.7600克B.7800克C.8200克D.8500克7. 下列关于变量,的关系,其中不是的函数的是()A. B.C. D.8. 下表是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精确到0.01亿)从表中获取的信息:(1)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自变量,人口是因变量;(2)1979−1989年10年间人口增长最慢;(3)1949−1979这30年的增长逐渐加大,1979−1999这20年的增长先减小后增大;(4)人口增长速度最大的十年达到约20%,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9. 某电影院共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那么,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1≤n≤25)的函数关系式为()A.m=n+25B.m=n+19C.m=n+18D.m=n+20.10. 一蓄水池中有水40m3,如果每分钟放出2m3的水,水池里的水量与放水时间有如下关系:下列数据中满足此表格的是( )A.放水时间8分钟,水池中水量25m3B.放水时间20分钟,水池中水量4m3C.放水时间26分钟,水池中水量14m3D.放水时间18分钟,水池中水量4m3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3−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 函数y=1x−2−2x,则f(1)=________.12. 已知函数f(x)=32x−113. 火车匀速通过隧道时,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米)与火车行驶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如图所示,隧道长度为________米.14. 矩形的面积为S,则长a和宽b之间的关系为S=________,当长一定时,________是常量,________是变量.15. 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16. 若一盒圆珠笔共12支,售价18元,用x表示圆珠笔的支数,y(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则y与x之间的表达式是________.17.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小学入学儿童数量有所减少.下表中的数据近似地呈现了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的变化趋势:(1)表中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2)你预计该地区从________年起入学儿童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8. 函数y=√2−3xx19. 下表是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1)时间是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2)此表反映了变量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关系,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3)在________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________时间内,水的温度不再变化.20. 小华从家里出发,到超市购物,然后回家,回家时比去时每分钟慢10米,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米)关于离家的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那么C处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0分,)21. 已知动点P以2cm/s的速度沿如图甲所示的边框按B→C→D→E→F→A的路径匀速移动,相应的三角形ABP的面积S关于时间t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AB=6cm,试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图甲中BC的长和多边形ABCDEF的面积;(2)直接写出图乙中a和b的值.22. 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1)若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A沿A→B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B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2cm,两点同时出发,设出发时间为t秒.①当t=1秒时,求PQ的长;②从出发几秒钟后,△PQB是等腰三角形?(2)若M在△ABC边上沿B→A→C方向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M在边CA上运动时,求△BCM成为等腰三角形时M运动的时间.23. 求下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y=√x+2;x−1(2)y=√x+(x+1)0.x−224. 如图,根据汽车行驶情况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A、B、C三点分别代表了什么?(3)汽车在哪些时段内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4)汽车行驶了多长时间?它的最大速度是多少?(5)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25. 在一次实验中,小华把一根弹簧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弹簧挂上物体后的长度l(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用关系式表示出弹簧的长度l(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kg)之间的关系.(2)当所挂物体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cm?没挂物体时呢?(3)如果在允许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为36cm时,所挂物体的质量应为多少kg?26. 某电动车厂2014年各月份生产电动车的数量情况如下表:(1)为什么称电动车的月产量y为因变量?它是谁的因变量?(2)哪个月份电动车的产量最高?哪个月份电动车的产量最低?(3)哪两个月份之间产量相差最大?根据这两个月的产量,电动车厂的厂长应该怎么做?27. 如图是江津区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1)气温T(∘C)是不是时间t(时)的函数.(2)12时的气温是多少?(3)什么时候气温最高,最高时多少?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最低是多少?(4)什么时候气温是4∘C?28. 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都是4cm,AC与DG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A与点D重合,△ABC以1cm/s的速度向右移动,最终点A 与点G重合,设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cm2),移动的时间为x(s).(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1)中所写出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①完成下表:②画出图象.29. 已知y是x的函数,该函数的图象经过A(1, 6),B(3, 2)两点.(1)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2)若该函数的图象还经过点C(4, 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该函数无最小值.①如图,在给定的坐标系xOy中,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的图象;②根据①中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x=6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________;(3)写出(2)中函数的一条性质(题目中已给出的除外).30.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时呢?(3)若所挂重物为7千克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31.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动点P由B点出发,沿边BC、CD移动,设动点P移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2.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表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的几组对应值.(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kg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不挂重物呢?(3)若所挂重物为7kg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33. 有一根弹簧原长10厘米,挂重物后(不超过50克),它的长度会改变,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使弹簧伸长5厘米,应挂重物多少克?(2)当所挂重物为x克时,用ℎ表示总长度,请写出此时弹簧的总长度的函数的表达式.(3)当弹簧的总长度为25厘米时,求此时所挂重物的质量为多少克.34. 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的高度ℎ(m)与物体下落的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ℎ=1gt2(g表示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某人发现头顶上空490m处有一炸弹自由下落,2其地面杀伤半径为50m,此人发现后,立即以6m/s的速度逃离,那么此人有无危险?35. 下表是小莉给外婆打电话的收费记录.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电话费,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小莉打了5min电话,那么需要付多少元电话费?x每增加1min,y的变化情况相同吗?请你估计一下,如果打10min的电话,需付多少元话费?你是怎样估计的?36.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x2+x;;(2)y=2+x2−x(3)y=√3−2x;(4)y=.√2+3x37. 小明骑电动车从甲地去乙地,而小刚骑自行车从乙地去甲地,两人同时出发走相同的路线;设小刚行驶的时间为x(ℎ),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 0).根据图象进行探究:之间的函数关系,点B的坐标为(13(1)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km;(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3)求两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多少km?(4)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8. 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与气温x(∘C)有关,当气温是0∘C时,音速是331米/秒;当气温是5∘C时,音速是334米/秒;当气温是10∘C时,音速是337米/秒;气温是15∘C时,音速是340米/秒;气温是20∘C时,音速是343米、秒;气温是25∘C时,音速是346米/秒;气温是30∘C时,音速是349米/秒.(1)请你用表格表示气温与音速之间的关系;(2)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因变量?(3)当气温是35∘C时,估计音速y可能是多少?(4)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9. 同学们用气象探测气球探究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1号气球从海拔5米处出发,以1米/分的速度匀速上升,以此同时,2号气球从海拔15米处出发,以0.5米/分的速度匀速上升.设1号、2号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的海拔分别为y1(米)、y2(米),它们上升的时间为x(分),其中0≤x≤60.(1)填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1________,y2________;(2)当1号气球位于2号气球的下方5米时,求x的值;(3)当1号气球位于2号气球的上方时,求x的取值范围.40. 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2)观察表中数据,每月乘客量达到________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请求出y与x的关系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同步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B【考点】常量与变量【解析】根据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解: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故由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可得,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2,π是常量,C,R是变量.故选B.2.【答案】A【考点】函数的图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在变快,速度不变,速度变慢,速度在变快,速度不变,速度变慢,故A符合题意B、C、D,随着时间的变化,没有出现加速、匀速、减速、加速、匀速、减速的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C【考点】自变量与因变量【解析】因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对于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x和y,对于每一个x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和它相对应”的函数定义,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解答】解:∵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故选C.4.【答案】C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函数的图象【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问题可得.【解答】̂,CD̂,DÊ弧时每段所用时间均为2s,解:由图象可知,两车通过BC通过直行道AB,CG,EF时,每段用时为3s.因此,甲车所用时间为3+2+3=8s,故A正确;̂,DÊ弧长之和,用时为4s,则走40m,根据两车运行路线,从F口驶出比从G口多走CD故B正确;根据两车运行时间,可知甲先驶出,应从G口驶出,故C错误;根据题意立交桥总长为(3×2+3×3)×10=150m,故D正确.故选C.5.【答案】C【考点】函数值【解析】将x=1和x=3分别代入,然后解方程即可得出b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1−b|=|3−b|,∴可得:1−b=3−b(舍去)或1−b=b−3,解得b=2.故选C.6.【答案】C【考点】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婴儿出生体重为4000克,从表格上看:1月体重为4700克,所以每月增长的体重为700克,再由表格依次计算其他月份的体重得出结论.【解答】解:∵婴儿每月增长的体重相同为700克,∴6个月大的婴儿的体重为:700+7500=8200,故选C.7.【答案】B【考点】函数的概念【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解:A、C、D当x取值时,y有唯一的值对应,故选B.8.【答案】C【考点】函数的表示方法常量与变量【解析】由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可判断(1),再求出每十年的增长率即可判断(2)(3)(4).【解答】解:由表可知,时间和人口总数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其中我国人口总数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自变量,人口是因变量,(1)正确;∵1949∼1959年人口增长率为6.72−5.42×100%≈23.99%,1959∼1969年人口增长5.42×100%≈20.09%,率为8.07−6.726.72×100%≈20.82%,1979∼1989年人口增长率1969∼1979年人口增长率为9.75−8.078.07×100%≈13.54%,为11.07−9.759.75×100%≈13.73%,1989∼1999年人口增长率为12.59−11.0711.07∴1979−1989年10年间人口增长最慢,故(2)正确;1949−1979这30年的增长先减小再增大,故(3)错误;人口增长速度最大的十年达到约24%,故(4)错误;故选:C.9.【答案】B【考点】函数关系式【解析】根据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表示出前几排的座位数,即可得出规律,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第一排有20个座位,第二排有21个座位,第三排有22个座位,…,第n排有m=n+19个座位.故选B.10.【答案】D自变量与因变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蓄水池中剩余的水量为y,放水时间为x,x≤40÷2=20,根据题意可列出y与x的关系式为y=40−2x.A,当x=8时,y=40−2×8=24≠25,故A错误;B,当x=20时,y=40−2×20=0≠4,故B错误;C,当x=26时,26>20,故C错误;D,当x=18时,y=40−2×18=4,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1.【答案】x≤3且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根据分母不能为零且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解答】由题意,得3−x>0且x−2≠0,解得x≤3且x≠2,12.【答案】1【考点】函数值【解析】将x=1代入已知函数求解即可.【解答】故答案为1.13.【答案】900【考点】函数的图象【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火车的长度为150米,火车的速度可用火车的长度除以火车本身出(或进)隧道内所用的时间即35−30=5秒,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火车行驶的速度;隧道的长度等于火车走过的总路程减去火车的长度,可列式为35×30−150,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折线图可直接得到火车的长度为150米,火车的速度是:150÷(35−30)=30(米/秒),隧道的长度:35×30−150,=1050−150,=900(米),故答案为:900.14.【答案】ab,a,S,b【考点】函数的概念【解析】根据题意先列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变量是改变的量,常量是不变的量,据此即可确定变量与常量.【解答】解:由题意得:S=ab,在该关系式中,当长一定时,a是常量,S,b是变量.故答案为:ab;a;S,b.15.【答案】12【考点】函数的图象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而从C向A运动时,BP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BC与AC的长度.【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由图象可知:点P从B向C运动时,BP的最大值为5,即BC=5,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BP最小,即BP⊥AC,BP=4,∴由勾股定理可知:PC=3,由于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PA=3,∴AC=6,∴△ABC的面积为:12×4×6=12.故答案为:12.16.【答案】y=3 2 x【考点】【解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出函数解析式.【解答】解:∵每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每只平均售价为:18=1.5(元),12∴y与x之间的关系是:y=3x.2x.故答案为:y=3217.【答案】年份,入学儿童人数2008【考点】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1)因为该表格中的数据近似地呈现了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随年份的变化趋势,所以年份是自变量,入学儿童人数是因变量;(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年的入学儿童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190人,由题意可列式子(2520−1000)÷190=8,进而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年份是自变量,入学儿童人数是因变量;(2)因为每年的入学儿童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190人,∴(2520−1000)÷190=8,所以2008年起入学儿童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18.【答案】x≤2且x≠0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3x≥0且x≠0,且x≠0.解得,x≤23且x≠0.故答案为:x≤2319.【答案】100∘C温度,时间,时间,温度0至8分钟,8至12分钟【考点】常量与变量【解析】(1)表格中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时间,下面一行表示的是温度,直接读出来即可;(2)反映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3)观察表格即可发现哪一个时间段温度上升,哪个时间温度不变.【解答】解:(1)第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100∘C;(2)反映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3)观察表格发现在0至8分钟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8至12分钟时间内,水的温度不再变化.20.【答案】182 3【考点】函数的图象【解析】应先算出去时的速度:200÷5=40米/分,因为回家时比去时每分钟慢10米,所以可求出回家时的速度,C处的值应是回到家的时间.【解答】解:出去时的速度:200÷5=40米/分,回家时比去时每分钟慢10米,所以回家时的速度为:40−10=30米/分,所以回家需要的时间为:200÷30=623,C处的值是:12+623=1823.故答案为:1823.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0分)21.【答案】解:(1)由图象可得,点P从点B到点C运动的时间是4s,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故BC=4×2=8cm,同理CD=(6−4)×2=4cm,DE=(9−6)×2=6cm,∴AF=BC+DE=14cm,∵AB=6cm,∴图甲的面积是:AB⋅AF−CD⋅DE=6×14−4×6=84−24=60cm2.(2)由图得,a是点P运行4秒时△ABP的面积,∴S△ABP=12×6×8=24,b为点P走完全程的时间为:t=9+1+7=17s,∴a=24b=17.【考点】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点P从点B到点C运动的时间是4s,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cm,故BC=4×2=8cm,同理CD=(6−4)×2=4cm,DE=(9−6)×2=6cm,∴AF=BC+DE=14cm,∵AB=6cm,∴图甲的面积是:AB⋅AF−CD⋅DE=6×14−4×6=84−24=60cm2.(2)由图得,a是点P运行4秒时△ABP的面积,∴S△ABP=1×6×8=24,2b为点P走完全程的时间为:t=9+1+7=17s,∴a=24b=17.22.【答案】解:(1)如图1,∵当t=1时,AP=1,BP=7,BQ=2∴PQ=√PB2+QB2=√53;(2)∵△PQB是等腰三角形,∠B=90∘,∴BP=BQ,BP=8−t,BQ=2t,∴8−t=2t,;解得t=83(3)当BC=BM时,t=2,当MC=MB时,t=133当CB=CM时,t=4.解:(1)如图1,∵当t=1时,AP=1,BP=7,BQ=2∴PQ=√PB2+QB2=√53;(2)∵△PQB是等腰三角形,∠B=90∘,∴BP=BQ,BP=8−t,BQ=2t,∴8−t=2t,;解得t=83(3)当BC=BM时,t=2,当MC=MB时,t=133当CB=CM时,t=4.【考点】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解析】(1)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2)△PQB是等腰三角形,∠B=90∘,可知BP=BQ,用t表示出BP、BQ的长,列出等式即可解答;(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BC=BM时;当MC=MB时;当CB=CM时;列出方程解答即可.(1)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2)△PQB是等腰三角形,∠B=90∘,可知BP=BQ,用t表示出BP、BQ的长,列出等式即可解答;(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BC=BM时;当MC=MB时;当CB=CM时;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如图1,∵当t=1时,AP=1,BP=7,BQ=2∴PQ=√PB2+QB2=√53;(2)∵△PQB是等腰三角形,∠B=90∘,∴BP=BQ,BP=8−t,BQ=2t,∴8−t=2t,;解得t=83(3)当BC=BM时,t=2当MC=MB时,t=13,3当CB =CM 时,t =4.解:(1)如图1,∵ 当t =1时,AP =1,BP =7,BQ =2∴ PQ =√PB 2+QB 2=√53;(2)∵ △PQB 是等腰三角形,∠B =90∘,∴ BP =BQ ,BP =8−t ,BQ =2t ,∴ 8−t =2t ,解得t =83;(3)当BC =BM 时,t =2当MC =MB 时,t =133,当CB =CM 时,t =4.23.【答案】解:(1)由题意得{x +2≥0,x −1≠0,即{x ≥−2,x ≠1,则x ≥−2且x ≠1.(2)由题意得:{x ≥0,x −2≠0,x +1≠0,即{x ≥0,x ≠2,x ≠−1,则x ≥0且x ≠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可得出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且△ADE的周长为20,则△ABC的周长为A.30 B.40C.50 D.无法计算【答案】B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若∠D=120°,则∠C的度数为A.60°B.70°C.80°D.90°【答案】A【解析】∵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C+∠D=180°,∵∠D=120°,∴∠C=60°.故选A.3.四边形ABCD中,从∠A,∠B,∠C,∠D的度数之比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1∶2∶3∶4 B.2∶3∶2∶3C.2∶2∶3∶3 D.1∶2∶2∶3【答案】B【解析】根据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1∶2∶3∶4,对角不相等,不能;B.2∶3∶2∶3,对角相等,能;C.2∶2∶3∶3,对角不相等,不能;D.1∶2∶2∶3,对角不相等,不能,故选B.4.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特殊图形,则这个图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是E、F、G、H,∴HG∥AC,HG=12AC,EF∥AC,EF=12AC,∴EF=GH,EF∥G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OA=OC,OB=ODC.AD=BC,AB∥CD D.AB=CD,AD=BC【答案】C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中点,且AE+EO=4,则ABCD的周长为A.20 B.16 C.12 D.8【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E=EB,∴OE =12BC,∵AE+EO=4,∴2AE+2EO=8,∴AB+BC=8,∴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8=16,故选B.7.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AE=CF B.DE=BFC.∠ADE=∠CBF D.∠AED=∠CFB【答案】BD选项:∵∠AED=∠CFB,∴∠DEO=∠BFO ,∴DE∥BF,在△DOE和△BOF中,DOE BOF DEO BFO OD OB∠=∠⎧⎪∠=∠⎨⎪=⎩,∴△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故选B.8.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C=AB,∵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DF=FC=12DC,AE=EB=12AB,∵DC=AB,∴DF=FC=AE=EB,∴四边形DFBE和CFAE都是平行四边形,∴DE∥FB,AF∥CE,∴四边形FHEG是平行四边形,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取AC、BC的中点D、E,量出DE=a,则AB=2a,它的根据是__________.【答案】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是BC边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已知AB=4,∠F=∠CDE,则BF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4【解析】因为∠F=∠CDE,所以AB∥CD,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点E是BC边的中点,所以ED=EF,又因为∠F=∠CDE,∠DEC=∠FEB,所以△ECD≌△EBF,所以BF=CD,所以BF=AB,因为AB=4,所以BF=4,故答案为:4.1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DC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BD,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使得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答案】DE=EC(答案不唯一)【解析】答案不唯一,比如:BD∥CF,构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F=BC,构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E=EC,可以证明BE=EF,构成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等.故答案:DE=EC(答案不唯一).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点E、F在直线AC上(不同于A、C),当E、F的位置满足__________的条件时,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E=CF(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如图,已知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求证:AE与DF互相平分.【解析】∵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根据中位线定理知:DE∥AC,DE=AF,EF∥AB,EF=AD,∴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故AE与DF互相平分.14.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点,AE=CF,M、N分别是DE、BF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E=CF,∴FD=E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FB,DE=FB.∵M、N分别是DE、BF的中点,∴EM=FN.∵DE∥FB,∴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15.如图,点M,N在线段AC上,AM=CN,AB∥CD,AB=CD.求证:∠1=∠2.16.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AC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F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当旋转角至少为__________︒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2)如图2,若AB AC此时的四边形是ABEF是平行四边形.【解析】(1)相等,理由如下: 如图,在ABCD 中,AD ∥BC ,OA =OC ,∴∠1=∠2,在△AOF 和△COE 中,1234OA OC ∠=∠⎧⎪=⎨⎪∠=∠⎩,∴△AOF ≌△COE (ASA ), ∴AF =CE .(2)当旋转角为90︒时,90COE ∠=︒,如图,又∵AB ⊥AC , ∴∠BAO =90°, ∠AOF =90°, ∴∠BAO =∠AOF , ∴AB ∥E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 即:AF ∥BE , ∵AB ∥EF ,AF ∥BE ,∴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
中心对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浙教版八下 4.3 中心对称一、选择题(共8小题)1. 下面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2.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3. 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4.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D. 五边形5. 已知图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若在右图中再添加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得到新的图形,使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正确的添加方案是( )A. B.C. D.6. 下列数学符号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图形的交点B. 连接两对对应点,两条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C. 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交点D. 两条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交点8.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下列不相等的量是( )A. 对应线段B. 对应角C. 对应图形的面积D. 对称中心到各点的距离二、填空题(共6小题)9. 若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分别联结这两个图形的两对对应点,所得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10. 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叫做这两个图形,也叫做这两个图形,这个定点叫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也叫做关于这个定点的.11.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对称点的连线段被对称中心.12. 下列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13.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它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两个圆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 )(4)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点旋转重合,则这两个图形构成中心对称关系.( )14. 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与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5. 请把下面这个图形补画成中心对称图形,并用点O表示对称中心(最少画三个).16. 在图中网格上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先画出△ABC关于直线a的轴对称图形△A1B1C1,再画出△A1B1C1关于直线b 的轴对称图形△A2B2C2.(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A2B2C2与△ABC的位置关系为.17. 如图,画出这个图形关于点M的中心对称的图形.18. 如图,已知△ABC和点Aʹ,如果△AʹBʹCʹ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且点A的对应点为点Aʹ,请画出点O和△AʹBʹCʹ.19. 如图,已知两个字母“F”成中心对称,请画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20. 画出半圆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的图形.21. 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中点,画出△BCD关于点D的中心对称的图形.答案1. A【解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A选项: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A正确;B选项:图形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选项: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选项: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2. A【解析】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只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3. C【解析】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4. B5. B【解析】A、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6. D7. B8. D9. 对称中心10. 关于这个定点对称,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11. 平分12. (1),(3)13. √,√,×,×14. ②15.16. (1)图略(2)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17.所以此图为所求.18.所以点O为对称中心,△AʹBʹCʹ为所求三角形.19.所以点O为对称中心.20.所以此图为所求.21.所以△AʹCʹD为所求作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6.1 分式同步测试题1、式子①x 2 ②5y x + ③a -21 ④1-πx 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2、分式13-+x a x 中,当a x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值为零 B.分式无意义 C. 若31-≠a 时,分式的值为零 D. 若31≠a 时,分式的值为零 3. 若分式1-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1±4. (2008年山西省太原市)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 5.使分式x++1111有意义的条件是( ) A.0≠x B.21-≠-≠x x 且 C.1-≠x D. 1-≠x 且0≠x6.当_____时,分式4312-+x x 无意义. 7.当______时,分式68-x x 有意义. 8.当_______时,分式534-+x x 的值为1. 9.当______时,分式51+-x 的值为正. 10.当______时分式142+-x 的值为负. 11.要使分式221y x x -+的值为零,x 和y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12.x 取什么值时,分式)3)(2(5+--x x x (1)无意义?(2)有意义? (3)值为零?222m n m mn-+2m n m -m n m -m n m +m n m n-+13.2005-2007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321,,S S S ,2005年与2007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用式子表示)14.学校用一笔钱买奖品,若以1支钢笔和2本日记本为一份奖品,则可买60份奖品;若以1支钢笔和3本日记本为一份奖品,则可买50份奖品,那么这笔钱全部用来买钢笔可以买多少支?15.用水清洗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设用x (1≥x )单位量的水清洗一次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量与本次清洗前残留的农药量之比为x+11. 现有a (2≥a )单位量的水,可以一次清洗,也可以把水平均分成两份后清洗两次.试问用哪种方案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量比较少?说明理由.16.1 分式第1课时课前自主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式.2.23表示_______÷______的商,那么(2a+b )÷(m+n )可以表示为________. 3.甲种水果每千克价格a 元,乙种水果每千克价格b 元,取甲种水果m 千克,乙种水果n 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价格是_________.课中合作练题型1:分式、有理式概念的理解应用 22是有理式的有_________.题型2: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的应用5.(探究题)下列分式,当x 取何值时有意义.(1)2132x x ++; (2)2323x x +-.6.(辨析题)下列各式中,无论x 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A .121x +B .21x x +C .231x x + D .2221x x + 7.(探究题)当x______时,分式2134x x +-无意义. 题型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的应用8.(探究题)当x_______时,分式2212x x x -+-的值为零. 题型4:分式值为±1的条件的应用9.(探究题)当x______时,分式435x x +-的值为1; 当x_______时,分式435x x +-的值为-1. 课后系统练 基础能力题10.分式24x x -,当x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11.有理式①2x ,②5x y +,③12a -,④1x π-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12.分式31x a x +-中,当x=-a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值为零; B .分式无意义C .若a ≠-13时,分式的值为零; D .若a ≠13时,分式的值为零 13.当x_______时,分式15x -+的值为正;当x______时,分式241x -+的值为负. 14.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A .2211m m +-B .211m m -+C .211m m +- D .211m m ++ 15.使分式||1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16.(学科综合题)已知y=123x x--,x 取哪些值时:(1)y 的值是正数;(2)y 的值是负数;(•3)y 的值是零;(4)分式无意义.17.(跨学科综合题)若把x 克食盐溶入b 克水中,从其中取出m 克食盐溶液,其中含纯盐________.18.(数学与生活)李丽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s ,无风时她以平均a 米/•秒的速度骑车,便能按时到达,当风速为b 米/秒时,她若顶风按时到校,请用代数式表示她必须提前_______出发.19.(数学与生产)永信瓶盖厂加工一批瓶盖,甲组与乙组合作需要a 天完成,若甲组单独完成需要b 天,乙组单独完成需_______天.20.(探究题)若分式22x x +-1的值是正数、负数、0时,求x 的取值范围.21.(妙法巧解题)已知1x -1y =3,求5352x xy y x xy y +---的值.22.(2005.杭州市)当m=________时,分式2(1)(3)32m m m m ---+的值为零.16.1分式第2课时课前自主练1.分数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1)812=________;(2)12545=_______;(3)2613=________. 3.把下列各组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1)12,23,14; (2)15,49,715.4.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合作练题型1: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5.(辨析题)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115101139x y x y-+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分子、分母应乘以(• ) A .10 B .9 C .45 D .906.(探究题)下列等式:①()a b c --=-a b c -;②x y x -+-=x y x -;③a b c -+=-abc +; ④m nm --=-m nm -中,成立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探究题)不改变分式2323523x xx x -+-+-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的是(• )A .2332523x x x x +++-B .2332523x x x x -++-C .2332523x x x x +--+D .2332523x x x x ---+题型2:分式的约分8.(辨析题)分式434y x a +,2411x x --,22x xy y x y -++,2222a abab b +-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技能题)约分:(1)22699x x x ++-; (2)2232m m m m -+-.题型3:分式的通分10.(技能题)通分:(1)26xab ,29ya bc ; (2)2121a a a -++,261a -.课后系统练基础能力题1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a a b--可变形为( ) A .a a b -- B .a a b + C .-a a b - D .a a b + 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x y x y -+--=x y x y -+;B .x y x y -+-=x y x y ---;C .x y x y -+--=x y x y +-;D .x y x y -+-=x y x y-+ 1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a m a b m b +=+B .a b a b++=0 C .1111ab b ac c --=-- D .221x y x y x y -=-+ 14.(2005·天津市)若a=23,则2223712a a a a ---+的值等于_______. 15.(2005·广州市)计算222a ab a b +-=_________. 16.公式22(1)x x --,323(1)x x --,51x -的最简公分母为( ) A .(x-1)2 B .(x-1)3 C .(x-1) D .(x-1)2(1-x )317.21?11x x x -=+-,则?处应填上_________,其中条件是__________. 拓展创新题 18.(学科综合题)已知a 2-4a+9b 2+6b+5=0,求1a -1b 的值.19.(巧解题)已知x 2+3x+1=0,求x 2+21x的值.20.(妙法求解题)已知x+1x=3,求2421x x x ++的值.16.1分式同步测试题A一、选择题(每题分,共分)1、把分式y x x +中的、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9倍2、把分式xy y x +中的、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2倍B 、扩大4倍C 、缩小2倍D 不变3、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4、(2008年株洲市)若使分式2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5、已知,则 ( )A 、B 、C 、D 、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③⑤D 、①④二、填空题(每题分,共分) 1、分式392--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x __________时分式x x 2121-+有意义.当________________x 时,分式8x 32x +-无意义. 3、①())0(,10 53≠=a axy xy a ②()1422=-+a a . 4、约分:①=ba ab 2205__________,②=+--96922x x x __________. 5、已知P=999999,Q=911909,那么P 、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八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测试题(1)1.在数学表达式①-3<0;②4x+5>0;③x=3;④x 2+x ; ⑤ x -4;⑥ x+2>x+1中是不等式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 x 的2倍减7的差不大于-1,可列关系式为( ) A.2x-7≥-1 B. 2x-7<-1 C. 2x-7=-1 D. 2x-7≦-13.下列列出的不等关系式中, 正确的是( )A.a 是负数可表示为a>0B. x 不大于3可表示为x<3C. m 与4的差是负数,可表示为m-4<0D. x 与2的和非负数可表示为x+2>04. 代数式3x+4的值不小于0,则可列不等式为( )A. 3x+4<0 B. 3x+4>0 C. 3x+4≥0 D. 3x+4<105.下列由题意列出的不等关系中, 错误的是( )A.a 不是负数可表示为a>0B. x 不大于3可表示为x ≤3C. m 与4的差是非负数,可表示为x-4≥0D.代数式 x 2+3大于3x-7,可表示为x 2+3>3x-7 6.“—x 不大于—2”用不等式表示为(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7.下列按条件列出的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a 不是负数,则a >0B .a 与3的差不等于1,则a —3<1C .a 是不小于0的数,则a >0D .a 与 b 的和是非负数,则a +b ≥0 8.用不等式表示“a 的5倍与b 的和不大于8”为 _______. 9.a 是个非负数可表示为_______. 10. 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x 的31与x 的2倍的和是非正数;______________(2)一枚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小于300米;___________ (3)三件上衣与四条长裤的总价钱不高于268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不小于70%;____________(5)小明的体重不比小刚轻.______________ 11.有理数a 与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或“<”填空: (1)a 0; (2)b 0; (3)a b ; (4)a +b 0; (5)a -b 0.12.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3,并且这个两位数小于40,用 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13.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掘600m 3的土方,在前两天共完成了120 m 3后,又要求提前2天完成掘土任务,问以后每天至少要挖多少土方?(只列关系式)14.爸爸为小明存了一个3年期教育储蓄(3年期的年利率为2.7%),3年后希望取得5400元以上,他至少要存入多少元?(只列关系式)15.某校规定期中考试成绩的40%和期末考试成绩的60%的和作为学生成绩总成绩.该校骆红同学期中数学考了85分,她希望自己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她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至少应得多少分?(只列关系式)16.某次数学测验,共有16道选择题,评分方法是:答对一题得6分,不答或答错一题扣2分,某同学要想得分为60分以上,他至少应答对多少道题?(只列关系式) 17.(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①∣3∣+∣4∣ ∣3+4∣; ②∣3∣+∣-4∣ ∣3+(-4)∣; ③∣-3∣+∣4∣ ∣-3+4∣; ④∣-3∣+∣-4∣ ∣-3+(-4)∣; ⑤∣0∣+∣4∣ ∣0+4∣;八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测试题(2)1.下列不等式中,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4>1 B .3x -24<4 C .12x< D .4x -3<2y -7 2.与不等式321132x x -+<-有相同解集的是( )A .3x -3<(4x +1)-1 B .3(x-3)<2(4x +1)-1 C .2(x-3)<3(2x +1)-6 D .3x -9<4x -4 3.不等式13(19)762x x -<--的解集是( )A .x 可取任何数 B .全体正数 C .全体负数 D .无解 4.关于x 的方程5-a(1-x)=8x -(3-a)x 的解是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4B .a >5C .a >-5D .a <-55.若方程组3133x y k x y +=+⎧⎨+=⎩的解为x 、y ,且x +y >0,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4B .k >-4C .k <4D .k <-46.不等式2x -1≥3x 一5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 )A .1 B .2 C .3D .47.不等式732122x x --+<的负整数解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若不等式(3a -2)x +2<3的解集是x <2,那么a 必须满足( ) A .a =56 B .a >56 C .a <56D .a =-129.不等式10(x -4)+x ≥-84的非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 10.若51)2(12>--+m x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该不等式的解集为11.已知2R -3y =6,要使y 是正数,则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n -3)x <5的解集为x >-31,则n = 13.不等式12xx ->与65ax x ->的解集相同,则a =______. 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1≤a 有四个非负整数解,则整数a 的值为 15.不等式3211(43)(76)1526x x x +--=--的非正整数解 _____. 16.当k 时,代数式23(k-1)的值不小于代数式1-516k -的值.17.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1)4(2)3x x +<--215132x x -+-≤1 0.4150.52x x ---≤0.030.020.03x - 12534x x -+->-218.求不等式285-x ≤418-x 的非负数解.19.若关于x 的方程组⎩⎨⎧-=++=+134123p y x p y x 的解满足x >y ,求p 的取值范围.20.若2(x +1)-5<3(x -1)+4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1x -mx =5的解,求代数式2八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测试题(3)1.已知函数y =8x -11,要使y >0,那么x 应取( ) A .x >811 B .x <811C .x >0D .x <0 2.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5—1所示,当x <0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2<y <0 D .y <-23.已知y 1=x -5,y 2=2x +1.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 B .x <12C .x <-6D .x >-6 4.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5—2所示,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2<y <0B .-4<y <0C .y <-2D .y <05.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x +a 的图象如图5—3,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当x <3 时,y 1<y 2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6.如图5—4,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则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 ) A .x >-2B .x >3C .x <-2D .x <3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1>0(a ≠0)的解集是x <1,则直线y =ax +1与x 轴的交点是( ) A .(0,1) B .(-1,0) C .(0,-1) D .(1,0)8.直线1l :1y k x b =+与直线2l :2y k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5—5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12k x b k x +>的解为( )A .x >-1B .x <-1C .x <-2D .无法确定9.若一次函数y =(m -1)x -m +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如图,某航空公司托运行李的费用与托运行李的重量的关系为一次函数, 由图5-6可知行李的重量只要不超过________千克,就可以免费托运. Oxy(03)B ,A(-2,0)图5—4图5—33Oy 2=x+ay 1=kx+b图5—20 2 -4xy图5—1 图5—5 y x1-2-1y k x b=+2y k x=函数y =5x +4的值小于0.12.已知2x -y =0,且x -5>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如图5-7,已知函数y =3x +b 和y =ax -3的图象交于点P(-2,-5), 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 +b >ax -3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14.如图5-8,一次函数y 1=k 1x +b 1与y 2=k 2x +b 2的图象相交于A(3,2), 则不等式(k 2-k 1)x +b 2-b 1>0的解集为__________.1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kx -2>0(k ≠0)的解集是x >-3, 则直线y =-kx +2与x•轴的交点是__________.16.已知不等式-x +5>3x -3的解集是x <2,则直线y =-x +5与 y =3x -3•的交点坐 标是_________. 17.某单位准备和一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中的一 家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 千米,个体车 主收费y 1元,国营出租车公司收费为y 2元,观察图 5-9可知,当x________时,选用个体车较合算.18.(一题多变题)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 1=-2x+3的值小于一次函数y 2=3x -5的值? (1)一变: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 1=-2x+3的值等于一次函数y 2=3x -5的值; (2)二变: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 1=-2x+3的图象在一次函数y 2=3x -5的图象的上方? (3)三变:已知一次函数y 1=-2x+a ,y 2=3x -5a ,当x=3时,y 1>y 2,求a 的取值范围.19.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 1=-x +1与y 2=2x -2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直线y 1=-x +1与y 2=2x -2的交点P 的坐标.(2)直接写出:当x 取何值时y 1>y 2;y 1<y 220.甲有存款600元,乙有存款2000元,从本月开始,他们进行零存整取储蓄,甲每月存款500元,乙每月存款200元. (1)列出甲、乙的存款额y 1、y 2(元)与存款月数x(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 (2)请问到第几个月,甲的存款额超过乙的存款额?21.某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 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0.4元;“神州行”不缴月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这里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 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 1元和y 2元. (1)写出y 1,y 2与x 的关系式;Ay 1y 2yxO图5—8 图5—7O 2 2 -2-2xyy =3x +by =ax -3 图5—9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 .a 2b 2-1B .4-0.25a 2C .-a 2-b 2D .-x 2+1 2.如果多项式x 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为( ) A .-3 B .-6 C .±3 D .±6 3.下列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A .6x 2y 2=3xy ·2xyB .a 2-4ab+4b 2=(a -2b)2C .(x+2)(x+1)=x 2+3x+2D .x 2-9-6x=(x+3)(x -3)-6x 4.下列多项式的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34(391222xyz xyz y x xyz -=-B .)2(363322+-=+-a a y y ay y a C .)(22z y x x xz xy x -+-=-+- D .)5(522a a b b ab b a +=-+5.若a -b=6,ab=7,则ab 2-a 2b 的值为( )A .42 B .-42 C .13 D .-136.把多项式)2()2(2a m a m -+-分解因式等于()A .))(2(2m m a +-B .))(2(2m m a -- C .m(a-2)(m-1) D .m(a-2)(m+1)7.下列多项式中,含有因式)1(+y 的多项式是()A .2232x xy y --B .22)1()1(--+y yC .)1()1(22--+y yD .1)1(2)1(2++++y y8.已知多项式c bx x ++22分解因式为)1)(3(2+-x x ,则c b ,的值为( ) A .1,3-==c b B .2,6=-=c b C .4,6-=-=c b D .6,4-=-=c b 9.c b a 、、是△ABC 的三边,且bc ac ab c b a ++=++222,那么△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10.若等式x 2-x+k=(x-12)2成立,则k 的值是( ) A .12B .-14C .14D .±14二、填空题:11.多项式-2x 2-12xy 2+8xy 3的公因式是_____ .12.利用分解因式计算:32003+6×32002-32004=_________. 13._______+49x 2+y 2=(_______-y)2.14.请将分解因式的过程补充完整: a 3-2a 2b+ab 2=a (________)=a (___________)2 15.已知a 2-6a+9与|b -1|互为相反数,计算a 3b 3+2a 2b 2+ab 的结果是_________.16.+162x ( )2) (1=+, 2y]) [()] (21[)(4122-+=-x x 17.若)4)(2(2-+=++x x q px x ,则p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