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及语言
浅析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浅析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摘要:从文学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构建着后人的主观经验和文化世界。
它呈现出了隐喻性、间接性、可感性、形象性、情感性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文学语言审美特征文学作品的语言,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描写景物、人物、事件的语言;一类是人物的对话,包括独白。
作家似乎是用语言描写对象,风花雪月如何,阴晴圆缺如何,但其实他的描写性语言不知不觉中成为他的艺术直觉和艺术个性的显露。
另一类就是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文学作品中,人物对话也被当成了被加工的对象,经过艺术加工,人物的对话有丰富蕴含,它虽然有传达信息的一面,但又不止于传达信息。
一、文学语言具有隐喻性文学语言的隐喻性的层面是针对现实语言来说的。
现实语言只能传达现实意义, 比如,日常语言只能以表象传达感性经验, 理论语言只能以概念传达知性经验, 它们都不能传达生存体验, 揭示人生真谛和价值。
哲学语言虽然能以范畴揭示生存意义, 但却不能够把具体的、鲜活的生存体验表达出来, 而只是它的抽象化。
只有文学语言是对生存体验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描述, 而且可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是文学语言独具的超越性, 它能突破现实语言的限制, 消解其意义层面, 保留其含义层面, 具有多层的隐喻和转喻意义。
像我们大家熟知的唐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就不单单是叙说了一件寻找隐士高人而不得的平凡日常事件, 而在字面背后隐藏了很深刻的对人生处境的感悟。
宋人杨万里诗《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 拦得溪声日夜喧。
等到前头山脚尽, 堂堂小溪出前村。
多么平常的物象景色, 却又昭示了几多人生境遇,抒写了几多人事情怀。
二、文学语言的间接性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首先在于其间接性,文学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往往给读者传达一种间接的信息。
语言文字成为其中的传达媒介,读者先读语言文字,再在脑海里唤起画面感,从而产生不同的印象。
文学的特点想象间接性非直观具象型

文学的特点想象间接性非直观具象型
二、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民间口头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
即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文学家艺术加工,具有形象性、多义性和超常性,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是以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动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而形成,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文学的间接性
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3.文学价值
文学的价值主要是指文本价值,它是作家艺术表现生活所创造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价值。
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族人和社会的属性,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
文学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文学价值还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文学理论背诵

文学理论背诵绪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具体地说,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文学活动的规律和特性。
文学是以文学活动的方式存在的。
这里说的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社会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多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文学理论不是要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作家创作过程或读者的接受活动,而是要分析上述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相互联系,考察文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思潮、流派等诸多问题,进而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和特性。
文学理论的性质在于,它是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特性的理论型学科。
文学理论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去研究。
文学理论的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跨学科性,二是一种分析和话语,三是对常识的批评,四是具有反射性或自反性。
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等多种特征。
文学理论是依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观念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它既来自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为主的文学活动实践,又回到这种实践中经受检验。
文学理论揭示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特性,故具有科学性。
文学理论还要对文学的人文性予以研究和评价,体现人文性的特征。
文学的人文性是指文学活动具有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状况的特性。
人类掌握精神世界的方式至少有四种,即理论的方式,艺术精神的方式,宗教精神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第一,为文学理论确立唯物史观基础;第二,科学地论述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第三,重视文学艺术的特点;第四,为文学理论提供独特的人学思想;第五,从“美的规律”出发,阐明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
列宁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第一,明确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二,阐述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的关系;第三,号召接近工农群众、创造典型形象;第四,对批判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做了辩证回答;第五,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的典范。
毛泽东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第一,确立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第二,阐明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三,揭示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本质和社会功用;第四,强调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第五,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如下:
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儿歌主题的单纯往往表现在集中描述某一事物上,简洁明了地表达一个意思或说明一个事理,让儿童们一听就懂。
形式活泼,富有童趣。
游戏和儿歌的结合是儿歌的一个鲜明特点,儿歌富有韵律的语言恰好成了儿童游戏的口令。
语言通俗,口语化,意蕴简明。
音乐美是儿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显著特征,节奏是儿歌的灵魂。
此外,还有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等。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包括:
韵文性:儿童文学中通常会运用押韵、节奏等手法,使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和背诵。
直观性:儿童文学中常常会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幻想性:儿童文学中常常会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神奇的幻想世界,满足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叙事性:儿童文学中通常会运用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主题,使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1.试述文学形象的特征

1.试述文学形象的特征
文学形象指的是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动物、事物等具体形象化的存在。
以下是文学形象的几个特征:
1. 具体性:文学形象通过描述细节和描写特征来使读者形象化地感知到。
通过精确的描绘方式,读者能够直观地想象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举止。
2. 独特性:文学形象通过独特的特征和个性来区别于其他形象。
每一个文学形象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故事、情感体验和个人特点,使其在作品中成为独立的存在。
3. 意象化:文学形象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直接描写,更多的是通过象征、隐喻和比喻等手法来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通过抽象、间接和多义的表达方式,读者可以在文学形象中找到更深层的含义。
4. 可塑性:文学形象既是作者心灵的产物,也是读者心灵的投射。
每个读者对文学形象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因此形象的意义和形象的形态能够因读者的不同而产生多种可能性。
总之,文学形象通过具体性、独特性、意象化和可塑性等特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内涵。
阅读者可以通过文学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文学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共鸣和启发。
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第一,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感知的往往是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主要凝结在作家创造的各具生气的文学形象之中。
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必须诉诸直观可感的形象,这也是文学这门艺术的基本要求。
与哲学主要用概念、科学主要用定理和公式抽象地反映客观世界不同,文学主要是用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与主观世界。
鲁迅认为,文学作品虽然不能像科学那样对事理进行细密分析,但能够将人生道理通过辞句描写的形象直接让读者领会,这就进一步阐明了文学形象具体可感的基本特点。
第二,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具体可感的形象不存在文学作品中,而且也同时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和教学科研活动中。
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诚然在任何时候都是文学形象的源泉,但不同的是,文学形象主要是作家的艺术心灵创造的产物,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
文学形象不仅可以保留现实形象(包括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本身具有外部特征和情感、智慧、个性、理想等。
文学形象是以个双面镜,可以同时映照出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作家的丰富心灵。
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
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文学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它内在于形象的鲜活生气和深厚意蕴。
文学形象不仅是具体可感的,而且是生动灵活、意蕴丰富的;不仅能够细致再现对象的外部特征,更擅长深入表现对象的精神世界。
1文学的构成要素

第一章文学的要素第一节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创作的,一切文学作品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欣赏;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物质存在。
其二,语言也是文学的审美要素,人们阅读文学,不仅是欣赏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形象,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本身也会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因而,文学也被称作语言艺术。
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学语言是指在民族共同语基础上经过加工的、规范的书面语言。
它是人们在各种规范的书写场合广泛应用的语言,从应用文书到理论著述。
狭义的文学语言是指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口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它来自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用语,包括大量口头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用语。
文学语言同一般的语言,比如我们平时生活中用的语言,或进行理论表述时用的科学语言,根本上并无不同。
文学语言并不是另具本质的语言,它不是撇开一般语言另行制造的另一种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了一般语言的基本能力,阅读文学语言并不会有特别的理解困难。
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在表达上也不存在根本的差别,文学语言在表达上优美或生动的特点,也可以表现在日常用语或理论用语上,这毋宁说是一般语言活动都力求达到的目标或理想。
那么,是什么原因把文学语言从一般语言中划分出来,使其成为一种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艺术语言呢?是文学语言的语义性质。
一、语言表现形象的间接性(一)文学用语言为物质材料塑造的形象是间接性的一切艺术都是运用形象来表达其内涵的。
不过文学在表现形象时,和其他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他艺术所创造的形象,都能够直接作用我们的感官。
如绘画形象能让我们的眼睛看到形状和色彩,雕塑形象能让我们摸到体积和质感,音乐“形象”能给我们的耳朵听到声音和旋律……这些形象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能直接感受到。
然而文学不管塑造什么形象,我们的感官所能接触到的只是符号的声音或文字。
在这种语言符号中,我们不能要求其他艺术用外在形象表现内容时所能达到的那种感性的圆满鲜明,比如我们不能够直接感受到林黛玉容貌的美丽、琵琶女琴声的凄凉和阿房宫建筑的奢华。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是指通过画面感强、具有感官直观性和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使读者形成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形象性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丰富的用词、细腻的描写和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方式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
下面将通过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
首先,形象性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来体现。
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写“双溜翠珠笋,柔丝冠白鹤,寒光凝碧网络,风起生香雪。
面如滢渤波,目若秋波盈;窈窕春袭袭,龙翻江宛逶。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人们可以清晰地想象出黛玉的容貌,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其次,形象性还可以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实现。
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将疯子比作“活生生的紫萝兰”,紫萝兰在封建社会被视为瘴癖,而疯子在封建社会也被认为是瘴癖,通过比喻,鲁迅生动地刻画出疯子的形象,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形象性还可以通过语言的音韵、韵律以及节奏感来传达。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流畅韵律、恰如其分的停顿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心境和直观的感受。
形象性还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实现。
如《红楼梦》中,对席梦思湖的描绘“席梦思湖并不很大,南北长数里,东西宽一二里。
湖上两现抛冰。
冰上桨船参差,皆是胜光的琼花白粉,四面上下三层楼那片风光四下里挂翠缨,人面皆黄金眼”。
通过对湖的形象描绘,将湖的美轻轻别置,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另外,形象性还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
如《射雕英雄传》中,金庸通过对杨康性格的描写暗喻了他的反派本质,“两只眼睛嵌得紧紧的,小小的眼珠甚是锐利,不过一眨一眨间,便露出了无尽的阴谋!”通过这种巧妙的隐喻,金庸生动地揭示了杨康内心深处的阴暗和欺骗本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文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及语言____王蒙在上海图书馆《新世纪论坛》的讲演(节选)王蒙当代作家。
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
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这时期著有大量文学作品如十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
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是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
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
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
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而文学运用的是语言,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
由于编码的不同,符号对不同的民族,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汉语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亲切的,但对不懂汉语的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文学的直观性就是语言描写上的直观。
但是它又是最强有力的。
为什么?因为人的各种思想、各种感觉,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手段,(现在当然有了多媒体),都离不开语言,所以它既是直观的,和别的艺术门类相比,它又是充满了思考的。
比较起来,作家更能够或者更习惯于多思考、多琢磨一些事。
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明显。
“文化大革命”中,以江青为代表的当时所谓文艺革命的旗手最烦的最讨厌的就是作家。
她可以选择演员,演员很容易得到信任,后来这些演员也被拉到他们的阴谋里,因此也找了很多的麻烦。
她也可以很快地制造出有代表意义的绘画来,到现在我也并不认为这些画不好。
但是相对来说,她就觉得作家太黑,当时全国很少有作家能够符合她的心意。
这个原因就在于作家比较喜欢动脑筋,比较喜欢思考。
但是作家的思考与哲学家的思考又有很大的不同。
哲学家,甚至神学家,我不是指僧侣,不是指一般的宗教职业者,而是把神学当作一个学问来加以研究的那些人。
他们用一种哲学的或者神学的方式思考,来把握这个世界。
比如这个世界的本源究竟是指什么?五行:金木水火土;四大:地水火风。
都在寻找世界的本源,但是它还要往根上寻找。
于是老子就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
用这种哲学的方式来掌握世界的时候,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不是世界的千差万别,不是世界的形形色色,而是在各种具体事物的背后总体性的、根源性的那个概念和那个命题的一种表现。
比如说“道”,一切“道”才是最根本的。
比如说“理”,宋明理学。
冯友兰提倡新理学,他有一句格言,“未有飞机之前,已有飞机之理”。
飞机是后来制造的,但是飞机之理,就是空气动力学,这个道理是客观的存在。
学问可以没有,但这个客观的道理是存在的。
这是一种哲学的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到了文学这儿就不一样了,文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东西。
我们看一篇好的小说或一篇好的散文常常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至其地。
但是文学同时又充满了无尽思考,而它这个思考并不是要固定在一个道上的,或者像儒家固定在人上的,或者像理学把它固定在理上的。
文学既是形象的,又是思考的。
拿《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中有各种非常具体的描写。
比如说“黛玉葬花”,这是非常具体的描写,她拿着花锄、工具去收拾这些花瓣。
特别是像“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整个的一晚上众丫鬟们为贾宝玉过生日的那种欢声笑语的场面。
他们怎么开玩笑,怎么娱乐,到最后,谁靠在谁身上,谁倒在地上,使贾宝玉的生日永远栩栩如生,永不结束。
什么时候翻这本书等于你又参加了贾宝玉的生日晚会。
你确实好像能听到那群小姑娘的笑声,我常常说看《红楼梦》有一个感觉,看的时间长了,连说话都会受他影响。
但是《红楼梦》里面又有最抽象的思考。
比如人到底是从哪来的,一个个体生命消失以后到哪里去。
对贾宝玉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他是一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炼就的一块石头,被扔到凡界演化,这是一说。
这一说里面所包涵的一种深渺和悲凉,是几乎无法表达的。
因为石头的特点在于没有生命,无声无息,无冷无热,石头的变化是最少的,是永有的。
但这块石头却变成了贾宝玉,在这个无生命和生命之间,在渺渺之中有一种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曹雪芹的思考。
降珠由于得了神英使者的灌溉,所以降珠仙子要下凡界用眼泪来还给他这水,后者也变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
所以《红楼梦》有它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东西,又有很深的思考。
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文学与科学不同,从牛顿力学发展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些理论、那些定律对所有人来说是有效的。
当然,现在又有更深奥的理论。
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它们是牛顿发现的,牛顿发现它们也有非常个性化的过程。
你或者接受他,如果你不接受他,就要证伪他,你要找出和他这个定律不符合的事例,你要做出这样的科学实验或者计算出这样的公式才行。
可是文学就是非常明确的,同样描写一件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例外,假设在座的各位中有三个人去郊游,坐车碰到了最惊险的事故,回来之后这三个人各自叙述这次事故的经过,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侧重,各有风格。
有人强调它的惊险;有人强调它的滑稽;有人可能强调自己的命大,命怎么好。
角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文学的叙述是面向你说,是描写客观的事件。
但是这个客观事件又是被作者个人的情感思想影响的。
各个国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对文学的要求是并不一样的,由此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
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故乡,这个非常普通。
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刚会说话,父母就会教他们学《唐诗》,第一首教的就是李白的《故乡》,这使小孩子从小就在它的脑子里贯穿着一样东西,看见月亮就思念故乡。
但这最初只是李白的,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见月亮思故乡。
见月亮而思故乡,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过程,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过程了。
看到月亮然后想到家乡的月亮,而后想到这月光照着我们同时也照着自己的家乡。
不过这家乡的月亮在欧洲的话,是不会同时照着的,因为它的时差比较大。
在美国时差更大,你见月亮的时候,人家那儿见的是太阳。
所以这见月亮思故乡都是有一定条件的。
在文学作品里面,月亮也好、波浪也好,有时候甚至左右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如果到长江,看见长江水你立刻就觉得“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明文学在对客观对像的把握之中,能够这样的个人化。
我看美国的约翰·契佛的小说,他描写一个女孩子从台阶上往下走,穿着高跟鞋在往下走,他说那个声音像吃冰淇淋碰到玻璃杯时发出的声音。
这样的描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我每次吃冰淇淋的时候我都会用勺子敲。
但是很不幸,不管在哪里,我始终敲不出高跟鞋碰台阶的声音。
但即使敲不出来,他的描写仍然令人叹服。
我刚才就是用实证的方式去检查文学,约翰·契佛说的这是一种感觉,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实在是好极了。
这就是非常动人的东西,它不像牛顿的那个定律可以得到检验,这完全是个人的一种感受。
所以有时候一个作家,他会觉得文学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在文学之中,他把个人的许多许多特点都表现出来了,表现得比自己的实际还美好。
有时候作家在这方面非常幸福,把东西写得那样美好。
他集中了他最美好的东西,一个比喻、一个感情,比他自己都美好。
我曾经和一个诗人在一起开过玩笑,他的诗写得好极了,为许多女性读者所倾倒,他还常收到女性读者的来信。
但和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并非那样美好,这也可以说是诗人的一种特性——把美好留给读者,把丑恶留给自己。
我也发现,在文章里常提倡素食的人,他吃起肉来比我还凶。
但他要求别人吃素食的文章的确写得非常好,他可以用主观化、个人化的处理来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表达一段历史,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文本。
所以文学的方式是一种人性化方式,是一种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的方式,是一种尽情地发挥人的想象力的方式。
文学的方式是一种想象方式,对于全民族个人想象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好处。
我们现在都讲想象力,我想智商里也包含着想象力,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话,那么一个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就是要靠创新吃饭。
所有的艺术都要创新,尤其是文学。
画可以画两次,如果说我给一个人画了两幅画,两幅画都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但文学就不同,如果写一篇小说,第一篇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你又写一篇和上一篇一样的,在《北京文学》上发表,那可就出丑了。
文学要求想象,要求创新。
在科学里面,你不能把想象当成果。
而在文学里,想象就是成果。
你只要把想象写下来了,这就是成果。
它并不要求真正的实现,就像科幻、爱情小说。
人们在爱情上的想象非常之多,特别是那些没有实现的爱情,往往在文学上表达得特别动人。
如此感人,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实现,只是想象;相反,如果你的爱情实现得非常顺利,这个时候,男方不会去向女方背一首爱情诗,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兴奋绝对不是在诗上面;但是如果你失恋了,你会非常急地找一首诗;或者你求爱而不得,你也会给对方一首诗。
本来没有实现的东西是一种悲哀,是一个遗憾。
但是到文学这儿就是一个资源,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文学这个东西,第一,怕你没有想象;第二,怕你想什么就实现什么。
心想事成了就没有文学了。
相反,心想而不能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特别好的文学。
所以这种想象的表达就是文学,而且就是很好的文学。
文学对于人的意义,就是开发人的智力,开发人的想象力,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并不在于具体的,而在于你有了想象的习惯,有了这种表达想象的能力。
1971年我在新疆上“五七干校”,有一个学习材料叫“贫下中农批判修正主义”,其中有一个就是批判童话《拔萝卜》。
说萝卜明明是贫下中农种的,而现在偏说是兔子种的,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么?我说咱们这个民族是怎么了?连童话里面讲劳动都否定了,我们还有什么想象力,我们还能有什么创造力?所以这种想象,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对我们来说相当珍贵。
文学更是一种语言的方式,因为文学的一切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当然文学书籍也可以有插图,但是文学的力量在于语言。
现在国外在书籍的出版方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构想。
比如说,有些儿童书籍带有香味,书翻着会有许多味道出现,特别好闻,这就使你更想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