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文学的典型性
文学理论(1)

名词解释1、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2、艺术变形:作家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的形式表现出来。
3、艺术直觉: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在瞬间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4、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具体到文学创作,艺术情感是指作家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而呈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5、艺术想象: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6、艺术理解: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7、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系统。
8、单个形象:指艺术世界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形象。
9、整体形象:指由单个形象构成的艺术整体,即艺术世界。
10、实象:有的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较为直接地呈现的,可以称为实象。
11、虚象:有的形象是通过间接描写或由实象引起的联想形成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较虚的部分,统称虚象。
12、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发生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有时,作品中某一局部的场面或插曲产生的情景,亦可称为情境,其实它只是局部情境。
氛围一般是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或情调。
13、寓言式象征:是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具有情节性。
14、文学典型:指叙事文学作品中达到艺术理想境界的人物形象,它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魅力人物性格。
15、意蕴:是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16、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17、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
小说的基本特征:叙事性、故事性、虚构中的现实、文体的杂糅性与未完成性。
18、剧本: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
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文学理论(关键词)

1、文学活动四要素: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此观点,具体指作品、作者、读者和世界四个要素。
更好地展示了四要素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3、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和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指文学和其他意识形态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共同性质,即是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则是指文学不仅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而且尤其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即是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一般性的特点。
一方面它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和紧密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
其次,文学虽然属于意识形态,但却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它以其特殊的审美性质而保持相当的独立自主性。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审美始终是与意识形态相互交织、渗透的。
审美的无功利,意象一直觉和评价性质往往遭遇来自意识形态性质的功利、概念一推理和认识等性质的挑战或抵抗。
可以说,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它既是非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既是意象一直觉的,也是概念一推理的;既是评价的,也是认识的。
就两者关系而言,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根本性的,它制约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即共性制约着个性;同时,文学的审美意识性质使得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以特殊的审美风貌显示出来,即个性显示了共性。
4、“模仿说”:亚里士多德《诗学》“模仿说。
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一样都是模仿者,模仿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第二种是根据神话传说,第三种(最好的方式)“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文学典型(文学理论)

文学典型1、典型,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类型说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典型”的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的和特出的标志。
这可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考察: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和人物等;从内涵看,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和独特,而其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是指典型形象必须具备那种能使内在本质展现出来的个别的和特出的东西,它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二是这种总特征必须通过言语、细节、场景或事件等局部特征去具体体现。
例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打喷嚏”这一细节生发成小说;杜甫的《兵车行》通过一个场景记载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以人血馒头治痨病揭示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夫妻对面不相识”的人际关系,让人生出透心的悲凉。
这些具有特征的事件或细节都被“特征化”了,产生出不朽之作。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
这在文学典型上更为集中地表现出来。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从两方面考察: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
魅力的表现,有这样三方面: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强大的吸附力量,令其充满好奇心或关注渴望。
感染力,与强制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情感上的感动效果,能引发其倾心服膺。
震撼力,与通常那种平和的作用力不同,文学典型应当能向读者施加强烈的心灵震荡和摇撼力量。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精选ppt
文学文本形象基本特征
❖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 别和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等四个方面都是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 征,严格说是在文学形象具体化过程中的形 象特征,不是文本中的“形象层面”。
❖ 间接性是文学文本形象的基本特征,文本提 供的只是图式化外观的“形象”。
论》第152页,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7)
精选ppt
文本的层次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 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 著。”
——王弼:《周易略例》 注意:这里所讲的不是文学文本。“象”是指卦象,不是
➢ 从属作者、社会现实—表现论、反映论——作品; ➢ 独立性—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论——作品或文本; ➢ 开放性、互文性—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文本。
精选ppt
资料:
➢ “从‘作品’转到‘本文’,这是从视诗或 小说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理解这些 意义正是批评家的任务——转向视它们为不 可还原的复合物和一个永远不能被最终固定 到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去的无限的能 指游戏。”(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
精选ppt
图式化外观与作品的具体化
❖ “文学形象”是言语描述的,并不表示真正的存在, 而仅是意向性相关物,须经读者的想象它们才能以 感性的形象呈现出来,才成为“文学形象”。
❖ 就作品(文本)而言,所谓“形象”只是处于潜在 的准备状态,言语描述提供了一些确定点以构成 “图式化”外观,留存的不定点、空白则有待读者 填充,这是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确定性与不 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文学作品1、简要说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
答:区别: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根据文学生产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而从一般意义上对文学产品的类型作出的划分。
主义是具体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联系:主义是型文学在近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立而充分的发展,前者分别成为后者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同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1、现实型——再现现实;理想型——表现情感;象征型——寄寓某种意蕴。
2、象征型文学偏重于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表现主观感受,而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突出意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3、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是什么?答:1、主观性;2、假定性。
4、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2、极力推崇想象与幻想;3、追求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强调从生活的瞬息变幻、精神的动荡以及富于特征性的各种奇特现象中提示美。
5、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来写作,是首要原则;2、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3、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历史感和丰富性,并在多重的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4、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和批判。
6、象征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文学创作的本质上,强调创造性的重要性,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状态的显示;2、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3、在艺术整体上强调主观性;4、语言上注重音乐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和从中显示出的神秘性。
7、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1、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2、对某部作品进行分析;3、与古代、近代、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8、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言简意深的词句,按想象、情感逻辑安排的跳跃性结构和含情蕴意的节奏、韵律,使它更长于直接或含蓄地自由抒发主观情感。
对文学典型的再认识

文学理论 复习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绪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科性质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
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唇吻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文学理论就是以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简言之: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表现情感、塑造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与文学活动本身的构成有关,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构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文学理论研究哪四个方面的关系?(1)“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本质论(广义)的内容。
(2)“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创作论(广义)的内容。
(3)“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作品论(广义)的内容。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些问题又构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1、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 文学典型较之普通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突出的
个性特征,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它不仅 能明显地将其所属的“类”与其它“类”区别 开来,而且能将所属“类”中的“这一个”与 “那一个”区别开来。因此,文学典型是一个 独具个性特征的感性存在。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典型环境的含义 典型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 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条件 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作品描绘的总 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辨证统一。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例如雪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所处的环境既存在共 性又有着完全不同的独特个性。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例如武松和武大郎,一个是身材魁梧,相貌堂 堂,性格豪爽,敢作敢为;一个是身材矮小, 形容委琐,人称“三寸丁,枯树皮”,性格内 向,胆小怕事。其它如雪宝钗和雪蟠、贾宝玉 和贾环、刘备和刘蝉等。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2、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不一定就是典型,作为典型
共性方面: 时代背景——清代乾、嘉时期 总 环 境——贾府及大观园 个性方面: 雪宝钗——出身于富商大贾,有兄有母 林黛玉——出身于书香门第,除了两个丫鬟,
孑然一身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1)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制约和促使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 (2)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
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其中没有哪一 个形象重复着另一个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凭它 所特有的生命在生活着。”对于典型形象来说, 它的典型意义更要体现它的新鲜感和独创性。 典型形象的独特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1)典型形象的个性特征和它所蕴涵的思想 意义必须是独创的。
(2)艺术手法的创新。文学典型的创造既是 作家对过去创作经验的独特运用,同时又以自 己的独特创造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其中闪耀 着作者的审美创造之光,足以拓展人们的审美 视野。
或普遍性的特点,其理论代表是亚里士多德。 2、定型化的典型,是类型化典型的进一步
“模式化”、“规范化”。其理论代表是贺拉 斯 3、个性化的典型,强调事物的个别性、特征 性,其理论形成于18、19世纪的欧洲。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
(三)文学典型的现实含义 所谓文学典型,是指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充分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人物离不开环境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文学典型一般指典型人
物。而人物的活动又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 因此,研究典型人物就必须涉及到典型人物与 典型环境的关系。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一次明确提出典型环境并同典型人物直接联 系起来的是恩格斯。他在《致玛·哈克奈斯》 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 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
能动地影响并推动环境的变化。 (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本节要点
1、什么叫文学典型? 2、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什么叫典型环境? 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什么?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聪明智慧的诸葛亮、机变灵巧的孙悟空、喜新 厌旧的陈世美、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杀夫改嫁 的潘金莲等等,他们已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 人,而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中某一种精神品质 和性格特征的代名词。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3、独特的审美价值 别林斯基说:“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一切形
还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1)深刻的思想性。文学典型的深刻思想性主
要是指典型作为作家倾其心力所创造的艺术形 象,集中体现着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认 识、理解和评价,体现着作家的较大的思想深 度和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也体现着作家的理 想、愿望和追求。
二、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2)高度的概括性。典型的高度概括性是指 它的个性特征包含的一般的本质,具体的感性 形式概括着普遍的理性内容,作家写了这一个, 同时好象写出了一群,写出了一种倾向、一股 潮流、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甚至人类某种共 有的情感和心理意识,从而能够使读者由此而 了解现在,推断未来,举一反三。
文学的典型性
——文学特征论(二)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
(一)“典型”的原始含义 “典型”一词,在我国古籍中早有所用,原指
规范、模型标准,意谓“型”之“典”者。意 思是模型的标准或标准的模型。在西方,“典 型”一词源于希腊,原义也是指铸造用的“模 子”,与中国所用之意相近,不谋而合。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
(二)文学理论中“典型”含义的历史发展 较早将典型一词用于艺术理论中来探讨艺术创
作或艺术现象的是柏拉图。典型作为艺术概念, 在18、19世纪的欧洲广泛流行。我国作为艺 术概念的典型,是在“五四”时期从西方引进 的。
一、文学典型的含义
文学艺术中的典型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 1、类型化的典型,注重的是人物形象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