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合集下载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吸 附 法
吸 收 法
分 级 燃 烧
低 氮 燃 烧
烟 气 再 循


选 择 性 催 化 还 原 法
选 择 性 非 催 化 还 原
电 子 束 法
脉 冲 电 晕 放 电 法
直 流 电 晕 放 电 法
介 质 阻 挡 放 电 法
表 面 放 电 法
氧 化 吸 收 法
络 合 吸 收 法
还 原 吸 收 法

思考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性质、来源、影响和控制上的异同?
0 +1 +2 +3 +4 +5
+5
N2
N2O
NO
HONO NO2-
NO2
HNO3 硝酸盐颗 NO3- 粒物
➢ NOx(NOy、NOz)
• N2O、NO、NO2、HONO、NO3、N2O3、N2O4、 N2O5、PAN、RNO3、aerosol NO3
4
一、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1. 氮氧化物的种类和性质
21
本章主要内容
一.氮氧化物的性质、来源及影响 二.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三.烟气脱硝技术 四.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五.固定源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评价 六.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策略
22
二、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1.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概述 2. 传统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3. 先进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4.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比较

PM2.5
质量浓度,ug/m3 NO3-,%
1999-2007
145
7.7
2003-2005
95
6.6
2005
57
4.3
2002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措施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措施

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措施
1. 使用高效燃烧技术: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如低氮燃烧技术、脱硝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可显著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2. 优化燃烧条件:控制燃烧温度和压力,增加燃烧时间和空气预热时间等,可以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3. 使用燃料低氮化:选择低氮燃料,如低氮液化气、低氮天然气等,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4. 改善锅炉运行管理:对锅炉进行管理,保证燃烧稳定,清洁炉灶和烟道,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5. 污染治理设备:使用烟气脱硝、脱硫等污染治理设备,通过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6.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执法机制,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浅谈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浅谈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浅谈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然而火电厂的运行和排放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氮氧化物(NOx)是火电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火电厂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一、改进燃烧技术:燃烧过程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比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风量、燃烧温度和燃料供应方式等方式,减少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二、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在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常用的催化剂有氨水(NH3)、尿素(CO(NH2)2)等。

催化剂通过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N2)和水(H2O),从而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三、安装烟气脱硝装置:烟气脱硝是一种常用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脱硝装置可以通过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与氨水等还原剂进行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常见的烟气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其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就越少。

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五、加强管理和监控:火电厂应建立科学的排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

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对火电厂的排放管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加强对火电厂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措施包括改进燃烧技术、燃烧过程中添加催化剂、安装烟气脱硝装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管理和监控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NOx控制技术

NOx控制技术

PART 2
危害与现状
PART 2
NOx排放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毒害人类, 危及人类的健康,破坏地球生态环境。NOx危害性
主要包括5个方面。
1、NOx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2、NOx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3、NOx对植物有危害作用。
4、NOx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5、NOx是形成酸雨的只要污染物。
催化剂与还原剂的选择
PART 4
➢ 还原剂
对于液氨(氨质量分数99%),无论是采取采购还是自行制备,储存条件及设备安 全要求的安全级别最高。氨水(氨质量分数25%)中氨的含量较低,中低安全级别,适 用于普通烟气脱硝工程,但氨水的消耗量大,若采取采购方式,运输氨水的槽车体积 庞大,运输成本较高。尿素是一种颗粒状化肥,安全无毒,只需溶解成为一定浓度的 尿素溶液,喷入炉膛特定位置即可,适用于普通烟气脱硝工程。综合考虑这3种还原 剂的特点, 选用尿素作为还原剂较好。
综合比较
PART 4
项目
SCR工艺
SNCR工艺
SNCR-SCR工艺
反应温度
催化剂 脱硝效率
320~400℃
V2O5-WO3/TiO2 80~90%
800~1100℃
无 30~50%
前段:800~1100℃ 后段:320~400℃
后段少量
60~80%
NH3逃逸 系统压力损失
<2.5 mg/m3
新增烟道部件及催 化剂层造成压力损 失
催化剂与还原剂的选择
PART 4
➢催化剂
用于SCR脱硫工艺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催化剂和普 通金属催化剂,由于贵金属催化剂易与硫发生反应, 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工程中极少采用;普通金属催 化剂的效率要稍微低一些,要求烟气有较高的温度 (300~430℃)。考虑实际应用,一般采用普通金 属催化剂(V2O5-TiO2)。在V2O5-TiO2催化剂中, V2O5-TiO2是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脱硫效 率,但同时也促进SO2向SO3转化。TiO2具有较高的 活性和抵抗SO2的性能,作为催化剂载体。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氮氧化物不仅会产生一次污染,还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形成酸雨、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产生光化学烟雾等。

本文针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对环境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深入探讨了氮氧化物的传统控制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选择性催化氧化技术(SCO),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氮氧化物;环境危害;污染控制前言:受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影响,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出现。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氮氧化物的控制探索,“脱硝”这一节能减排指标也因此出台。

为有效降低氮氧化物代理的环境危害,正是本文围绕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分析1.1现状分析受国情因素影响,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将长期处于主要位置,这正是氮氧化物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氮氧化物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燃煤电厂,占比在80%左右。

预计2020年,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达到3000万吨。

基于近年来我国颁布的《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可以了解到,脱硝属于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火电厂的烟气排放与车辆交通尾气排放占氮氧化物排放量的95%以上,作为一种毒性很强且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OX会在做为一次污染物时危害人体的健康,而随之形成的NO2、O3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1]。

1.2危害分析深入分析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可以发现,这种危害主要体现在产生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引发酸雨、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四个方面。

围绕产生光化学烟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氮氧化物属于主要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源,NO在由高温燃烧产生后会于空气中转化为NO2,在310nm左右波长的太阳光子激发下,产生光化学反应的氮氧化物会分解为氧原子和NO。

氧分子和原子氧会生成氧化剂O3,这一产物会对植物造成损害,具备强烈的刺激性。

2024年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三篇)

2024年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三篇)

2024年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氮氧化物减排及控制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燃煤发电和热电联产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燃用其他燃料的发电和热电联产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可参照本技术政策执行。

1.3本技术政策控制重点是全国范围内200MW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内的所有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

1.4加强电源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淘汰100MW及以下燃煤凝汽机组,继续实施上大压小政策,积极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大型燃煤机组和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项目,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2防治技术路线2.1倡导合理使用燃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相结合、燃烧控制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

2.2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炉制宜,依据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及便于操作来确定。

2.3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

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

3低氮燃烧技术3.1发电锅炉制造厂及其他单位在设计、生产发电锅炉时,应配置高效的低氮燃烧技术和装置,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和排放。

3.2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电厂,应选用装配有高效低氮燃烧技术和装置的发电锅炉。

3.3在役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电厂,应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4烟气脱硝技术4.1位于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应配置烟气脱硝设施,并与主机同时设计、施工和投运。

非重点控制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应根据排放标准、总量指标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装置。

NOx生成及控制措施

NOx生成及控制措施

NOx生成及控制措施NOx是一种由氮氧化物组成的污染物,包括氮一氧化物(NO)和二氧化氮(NO2)。

它们是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减少NOx排放成为目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NOx生成的原因以及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NOx的生成机制。

NOx的主要生成途径是燃烧过程中的高温烟气氧化反应。

在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随后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氮(NO2)。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燃烧设备中,如锅炉、发动机和工业炉等。

此外,雷电、生物过程和土壤释放也可能产生一些NOx。

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NOx的排放呢?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调整燃烧参数:通过调整燃烧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

例如,使用低氮燃烧器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生成。

2.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EGR技术是一种将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区域的方法。

引入的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氮气,可以稀释燃烧区域中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NOx的生成。

3. 先进的排放控制装置: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装置,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系统等,可以在烟气中注入还原剂,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

4. 优化燃料配比:改变燃料的组成和配比,可以减少NOx的生成。

例如,添加还原剂或催化剂,可以促使反应发生在低温下,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5. 燃烧过程优化: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如增加燃烧区域的湍流强度、改变燃烧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提高燃料的完全燃烧程度,减少NOx的生成。

6. 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选择低NOx燃料和原材料,减少NOx的生成。

7. 环境监测和合规法规: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系统和合规法规,对NOx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企业和个人能够遵守相关的排放限制。

综上所述,NOx的生成是由燃烧过程中的高温烟气氧化反应产生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七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七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ppt课件

ppt课件
3
第二节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分为三类。
• 一类为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x,称 为燃料型NOx(fuel NOx);
• 二类NOx由大气中氮生成,主要产生于 原子氧和氮之间的化学反应,这种NOx 只在高温下形成,所以称为热力型 NOx(thermal NOx);
ppt课件
16
三、瞬时NO的形成
在燃烧的第一阶段,来自燃料的含碳自由基与氮 气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CH+N2=HCN+N 反生H应C成生N量成与;的NO部原反分子应HN生通CN成过与N与O2。O2反2目反应前应生还,成没增N有加O任,了何部NO简分的化
的模型可以预测这种机理生成NO的量,但是 在低温火焰中生成NO的量明显高于根据泽利 多维奇模型预测的结果。通常将这种机理形成 的NO称为瞬时NO。可以相信低温火焰中形成 的NO多数为瞬时NO。
形成NO的净速率:
d[NO] dt k4[O] k4[NO][N]
NO的总速率:
d[NO] dt k4[O][N2 ] k4[NO][N] k5[N][O2 ] k5[O][NO]
ppt课件
11
假定N原子以稳定的浓度存在
d[N] dt k4[O][N2 ] k4[NO][N] k-5[NO][O] k5[O2 ][N]
NO+0.5O2=NO2
T/K Kp
300 500
1000 Kp=(pNO2)/(pNO)(pO2)0.5 1500
2000
106 1.2×102 1.1×10-1 1.1×10-2 3.5×10-3
可见,Kp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低温有利于NO2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尿素或氨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较高反应温度 ➢ 化学反应
4 N H 3 6 N O 5 N 2 6 H 2 O C O ( N H 2 ) 2 2 N O 0 . 5 O 2 2 N 2 C O 2 2 H 2 O
1
N2
ONO 1
N
(4)
2
N
O2
NO
2
O
(5)
NO生成的总速率
d [ N d t O ] k 4 [ O ] [ N 2 ] k 4 [ N ] [ N O ] k 5 [ N ] [ O 2 ] k 5 [ O ] [ N O ] ( 6 )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假定N原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 再生:天然气、CO
NOx控制技术比较
LNB-低氮氧化物燃烧 AOFA-改进的燃尽风法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1硫酸铜法(Shell法) 以铅作载体,镀铜后成为铜接受体,组成反应器。脱硫、
脱硝效率可达95%
·铜氧化 2Cu+O2→CuO
·在399℃ 下吸收SO2 2SO2+O2+2CuO→2CuSO4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3. 空气/燃料分级 的低NOx 燃烧器
➢ 空气和燃料均 分级送入炉膛
➢ 一次火焰区下 游形成低氧还 原区,还原已 生成的NOx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脱硝技术的难点
➢ 处理烟气体积大 ➢ NOx浓度相当低 ➢ NOx的总量相对较大
烟气脱硝技术
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原理: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分段燃烧技术
➢ 1. 炉膛内整体空气分级的低NOx直流燃烧器 ▪ 炉壁设置助燃空气(OFA,燃尽风)喷嘴 ▪ 类似于两段燃烧技术
先进的低NOx 燃烧技术
2. 空气分级的低NOx 旋流燃烧器
➢ 一次火焰区:富燃,含氮组分析出但难以转化 ➢ 二次火焰区:燃尽CO、HC等
➢ 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 组分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NOx的性质(续)
➢ NO2: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酸沉降
NOx的来源
➢ 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5×108t/a) ➢ 人类活动(5×107t/a)
▪ 燃料燃烧占 90% ▪ 95%以NO形式,其余主要为NO2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2. 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
➢ 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315oC,NO排放量增加3倍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3. 烟气循环燃烧
➢ 降低氧浓度和燃烧区温度-主要减少热力型NOx
传统低NOx 燃烧技术
4. 两段燃烧技术
➢ 第一段:氧气不足, 烟气温度低,NOx生成 量很小
➢ 第二段:二次空气, CO、HC完全燃烧,烟 气温度低
烟气脱硫脱氮研发动向
2湿式等离子体技术 Toyohashi技术大学的Y.Kinoshita采用液膜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通氨脱硫,脱硫率达 95%。又如Osaka Perfecture大学和Southern Illinois大学的S.K.Dhali用等离子体洗涤器同 时脱硫脱氮,去除率分别达95%和75%。
➢ 同样,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潜在氧化反应发生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烟气脱硝技术
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烟气脱硝技术
3. 吸收法
➢ 碱液吸收 ▪ 必须首先将一半以上的NO氧化为NOx ▪ NO/NO2=1 ,效果最佳
2 N O 2 2 M O H M N O 3 M N O 2 H 2 O N O N O 2 2 M O H 2 M N O 2 H 2 O 2 N O 2 N a 2 C O 3 N a N O 3 N a N O 2 C O 2 N O N O 2 N a 2 C O 3 2 N a N O 2 C O 2 M K ,N a ,C a2 ,M g 2 ,(N H 4 )
d [ d N t] k 4 [O ][N 2 ] k 4 [N ][N O ] k 5 [O ][N O ] k 5 [N ][O 2 ] 0
➢ 得到 [ N ] 稳 态 k 4 [ O k ] [ 4 [ N N 2 O ] ] k k 5 5 [ [ O O ] 2 [ ] N O ]
➢ 催化剂: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 ➢ 还原反应
4 N H 3 4 N O O 2 4 N 2 6 H 2 O 8 N H 3 6 N O 2 7 N 2 1 2 H 2 O
➢ 潜在氧化反应
4 N H 3 5 O 2 4 N O 6 H 2 O 4 N H 3 3 O 2 2 N 2 6 H 2 O
烟气脱硝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H 2 S O 4 2 N O H S O 4 H 2 O
➢ 稀硫酸吸收(物理吸收)
4. 吸附法
➢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含氨泥煤等 ➢分子筛吸附:吸附剂可用氢型丝光沸石、氢型皂沸石、脱
铝丝光沸石、13x分子筛,水蒸气脱附,回收硝酸
每 一 次 的 加 油,每 一次的 努力都 是为了 下一次 更好的 自己。 20.11.1920.11.19Thursd ay,Nove mber 19,2020 天 生 我 材 必 有用, 千金散 尽还复 来。09:47:2209:47:22 09:4711 /19/202 09:47:2 2 AM 安 全 象 只 弓 ,不拉 它就松 ,要想 保安全 ,常把 弓弦绷 。20.11 .1909:4 7:2209:4 7Nov-2 019-Nov -20 得 道 多 助 失 道寡助 ,掌控 人心方 位上。 09:47:2 209:47: 2209:47 Thursd ay,Nove mber 1 9,2020 安 全 在 于 心 细,事 故出在 麻痹。 20.11.1920.11.1909:47:2 209:47:2 2Novem ber 19,2020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0年11月 19日上 午9时4 7分20.11 .1920.11 .19 扩 展 市 场 , 开发未 来,实 现现在 。2020年11月 19日星 期四上 午9时4 7分22秒 09:47:2 220.11.1 9 做 专 业 的 企 业,做 专业的 事情, 让自己 专业起 来。2020年11 月上午 9时47分 20.11.1909:47Novembe r 19,202 0 时 间 是 人 类 发展的 空间。 2020年 11月19日星期 四9时4 7分22秒 09:47:2 219Nov ember 2020 科 学 , 你 是 国力的 灵魂; 同时又 是社会 发展的 标志。 上午9时 47分2 2秒上午 9时47 分09:47 :2220.1 1.19 每 天 都 是 美 好的一 天,新 的一天 开启。 20.11.1920.11.1909:4709:47:2209:47:22 Nov-20 人 生 不 是 自 发的自 我发展 ,而是 一长串 机缘。 事件和 决定, 这些机 缘、事 件和决 定在它 们实现 的当时 是取决 于我们 的意志 的。2020年11 月19日 星期四 9时47分 22秒Th ursday ,Novem ber 19,2 020 感 情 上 的 亲 密,发 展友谊 ;钱财 上的亲 密,破 坏友谊 。20.11 .192020年11月 19日星期 四9时 47分22 秒20.11 .19
3) 常规燃烧温度(>1500K)下,有可观的NO生成,但NO2 量仍然很小
热力型NOx 的形成
烟气冷却过程中,根据热力学计算,NOx应主要以NO2的形式 存在,但实际90%~95%的NOx以NO的形式存在,主要原因 在于动力学控制
➢ NO/NOx Ratio
boiler
nature gas
0.9~1.0
热力型NOx 的形成
积分得NO的形成分数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
( 1 Y ) c 1 ( 1 Y ) c 1 e x p ( M t )
Y= 1.0 [NO]/ [NO]e
0.5
0 0.5 1 1.5 2.0
Mt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各种温度下形成NO的浓度-时间分布曲线
热力型NOx 的形成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2.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3.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4. 烟气脱硝技术
第一节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NOx包括
➢ N2O、NO、N2O3、NO2、N2O4、N2O5 ➢ 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
NOx的性质
➢ N2O: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并参与臭 氧层的破坏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受温度和反应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平衡时NO浓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
热力型NOx 的形成
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
热力型NOx 的形成
上述数据说明:
1) 室温条件下,几乎没有NO和NO2生成,并且所有的NO都 转化为NO2
2) 800K左右,NO与NO2生成量仍然很小,但NO生成量已 经超过NO2
燃料型NOx 的形成
燃料中的N通常以原子状态与HC结合,C—N键的键能较N
≡N 小,燃烧时容易分解,经氧化形成NOx
火焰中燃料氮转化为NO的比例取决于火焰区NO/O2的比例
燃料中20%~80%的氮转化为NOx
NO
O,H,OH
fast
O,H,OH
Fuel N fa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