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XXX(XX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091班,辽宁大连 116622)

1概述

1.1研究背景

1.1.1氮氧化物的来源

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

)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又变成二氧化氮。因此大气污染化学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主要来自天

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 。NO

x

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

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

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 量最多。城市大气中2/3的NO

x

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

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1.1.2氮氧化物的危害

NO的生物化学活性和毒性都不如NO

2,同NO

2

一样,NO也能与血红蛋白结

合,并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50—100)×10-6时,吸

入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就会引起6—8周肺炎; 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150—200)×10-6时,就会造成纤维组织变性性细支气管炎,及时治疗,将于3—5不周后死亡。

在实验室,NO

2

体积分数达到10-6级,植物叶片上就会产生斑点,显示植

物组织遭到破坏。体积分数为10-5级的NO

2

会引起植物光合作用的可逆衰减。

此外,NO

x

还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物质。

1.1.3氮氧化物的环境浓度

NO

x

的环境本底值随地理位置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别,Robinson等人综合有关资料认为:在北纬650和南纬650之间的陆地上空,NO的本底值为2×10-9,

NO

2的本底值4×10-9;世界其他各地NO约为0.2×10-9,NO

2

约为0.5×10-9;全

球总平均值NO为1.0×10-9,NO

2为2.0×10-9。NO

x

的城市浓度具有很强的季节

变化,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我国城市NO

x

的浓度低于国外报道的城市浓

度。可能是由于我国NO

x

排放源相对较弱之故。

1.1.4降低氮氧化物的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削减氮氧化物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实施多指标综合管理。就我国目前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而言,应该尽早形成覆盖二氧化氮、臭氧、细颗粒物以及酸沉降等多项控制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实施氮氧化物的多目标管理,从一次污染物到二次污染物进行全生命周期控制。

第二,开展氮氧化物区域联防联控。存在严重氮氧化物污染问题的地区,有必要制定区域层面的氮氧化物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建立污染源协调和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区域整体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加强企业排污监管。结合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加强企业监督,督促其严格执行排放标准。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在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达到更好的污染防治效果。

第四,推行经济激励。在我国氮氧化物的防控工作中引入市场化的经济政策,使命令控制方式和市场化机制互相补充。在实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时,配套实施相应的减排激励政策,鼓励多减排、早减排、尽快实施氮氧化物排污收税和排污削减量交易等措施。

1.2项目区基本概况

本小组监测地点为本校正门外的马路,对面是光伸商城,人流量和车流量

较多。道路旁种植了花草和一些树木,周围基本没有其他居民。大连大学依山而建,风特别大。

2研究目的

本实验主要是了解环境空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是否符合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绘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并分析其对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监测方案的设计

校园分为6个采样点,按时间序列采集一天6个时段的空气样品,样品采集以每分钟0.3L的流量抽取空气45min,同时记录附近的车流量,并判断氮氧化物的可能来源。采集好一个时段空气样品立即送回实验室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对氮氧化物含量进行分析。

3.2监测方案的实施

3.2.1实验原理

最后用比色法测定。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ug/m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线性范围为0.03~1.6pg/mL。当采样体积为6L时,NO

以二氧化氮计)的

X

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 KC-6D型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 0--1. 0 L/min,采用KYD-100智能孔口流量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 721W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3) 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管。

(4) 双球玻璃管(装氧化剂)。

(5) 干燥管。

(6) 比色管:10 mL。

(7) 移液管:1 mL。

2.试剂

(1) 吸收液:称取5.0 g对氨基苯磺酸于烧杯中,将50 mL冰醋酸与900 mL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人烧杯中,搅拌,溶解,并迅速转人500 mL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人0.050 g盐酸蔡乙二胺,溶解后,用水

定容至刻度。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低温避光保存。采样液用吸收由4份吸收原液和1份水混合配制。

(2) 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取约30 g 20-40目的石英砂,用(1:2)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把三氧化铬及石英砂按重量比1:4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放在红外灯或烘箱里于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制好的三氧化铬—石英砂应是松散的;若粘在一起,可适当增加一些石英砂重新制备。将此砂装入双球氧化管中,两端用少量脱脂棉塞好,放在干燥器中保存。使用时氧化管与吸收管之间用一小段乳胶管连接。

(3)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375 g亚硝酸钠(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 h)溶于水,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即配得100μg/mL 亚硝酸根溶液,将其贮于棕色瓶,在冰箱中保存可稳定3个月。使用时,吸取上述溶液25.00 mL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即配得5μg/mL亚硝酸根工作液。

所有试剂均需用不含亚硝酸盐的重蒸水或电导水配制。

3.2.3实验步骤

①氮氧化物的采集

用一个内装5mL采样液用吸收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接上氧化管,并使管口微向下倾斜,朝上风向,避免潮湿空气将氧化管弄湿,而污染吸收液,如图1-1所示。以每分钟0.3L的流量抽取空气45min。采样高度为1.5m,将采样点设在人行道上,距马路 1.5m。同时统计汽车流量。若氮氧化物含量很低,可增加采样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

图1-1 氮氧化物采样装置的连接图示

②氧化氮的采集

与氮氧化物的采集装置相似,但在多孔玻板吸收管不使用氧化管。

③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

采样地点:大连大学正门的马路旁边

把一天分成6个时间段进行采样,如下所示:

3.2.4样品的测定

(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10 mL比色管,按表1-1配制标准系列。

将各管摇匀,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5 min,以蒸馏水为参比,用1cm比色皿,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y = bx + a

式中:y——(A-A

0),标准溶液吸光度(A)与试剂空白吸光度(A

)之差;

x——NO

2

-含量,μg;

a、b——回归方程式的截距和斜率。

ρNO

x =

76

.0

)

(

?

?

-

-

V

b

a

A

A

式中:ρNO

x

——氮氧化物浓度,mg/m3;

A——样品溶液吸光度;

A

、a、b表示的意义同上;

V——标准状态下(25℃,760mmHg)的采样体积,L;

0.76——NO

2(气)转换成NO

2

-(液)的转换系数。

表1-1 标准溶液系列

编号 0 1 2 3 4 5 6

NO2-标准溶液(5μg/mL)/mL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吸收原液/mL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水/mL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NO2-含量/μg 0 0.5 1.0 1.5 2.0 2.5 3.0

(2) 样品的测定:采样后放置15min,将吸收液直接倒入1cm比色皿中,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3.3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水为不含亚硝酸盐的重蒸水或电导水。

2.采样时应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5.5m/s),采样器应距地面不小于1.5m,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3.采样过程中,若氮氧化物含量较低,可适当增加样品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

4.在采样、运送和存放过程中,吸收管要注意避光保存,并及时测定。

5.在采样过程中,如吸收液体积缩小明显,应用水补充到原来的体积(事先做好标线),切勿将吸收液倒吸到仪器里。

6.正确连接吸收管与大气采样器。

7.正确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注意开盖预热,比色皿与仪器配套使用。4.监测数据结果与讨论

4.1监测期背景情况

4.1.1采样期间天气情况

2011年10月12日,天气多云,西南风,白天气温13—20℃。

4.1.2采样期间车流量情况

4.2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和样品吸光度值,计算出不同时间空气样品中氮氧化物的浓度,绘制氮氧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说明汽车流量对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1)标准溶液系列

(2)标准曲线实测数据

(3)样品测试记录(采样时间45min)

据公式:

氮氧化物浓度等于[(A-Ao)-a] / (b*V*0.76)其中,

由Y=0.1768x+0.002得:b=0.1768,a=0.002

V换算为参比状态下(25℃,1.01*105Pa)的采样体积为:13.5L。

分别算出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填入上表,进而做出其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如下所示:

实验数据分析:

1.测量初期,由于仪器出现问题,导致采样的第一组数据有影响。

2.采样时虽然有保护措施,但是仍然可能有太阳直射,会导致吸收液

部分分解,从而我们测得的实验数据会偏小。

3.由于仪器问题导致不能精准地确保采样器两侧的采样流量相等,

导致数据有偏差,但是主要看两侧气泡量大小,使其左右流量一

致。

4.因为采样时有风,氮氧化物会扩散,从而被稀释,致使氮氧化物

的浓度变小。

5.在采样过程中,如吸收液体积缩小明显,应用水补充到原来的体

积(事先做好标线),但本次实验人员没有注意,这对实验同样产

生误差。

6.由于我们小组所在的采样地点位于学校正门,距离实验室较远,

从实验室到采样点的过程中导致吸收液分解。

7.吸光度测量的人员不同也会是数据有偏差。

4.3影响评价

4.3.1空气中NOx 浓度的评价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车流量呈正比关系,但其又受到时间的影响、日照的影响、车的型号的影响,早晨处于上班、上学高峰期,车辆较多,虽然我们的实验是从10:16开始,这个时段接近学生上课时间,且学生上课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与电动车,所以没有污染物的排放,有老师的车或者校车,还有很多大型运货汽车和轿车,也会有的氮氧化物排放。

随着车流量的减少,同时氮氧化物的转化,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一直很低,直至中午又是上下课的高峰期,氮氧化物的含量会增加,即11:40左右达到最大值,因此此时的日照最强,此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又开始下降,最后保

-车流量关系图,由图可以看出,氮氧化物浓度持相对稳定的浓度,下图为NO

x

与车流量有关,但它们的关系并非呈简单的一一对应的正比关系。要充分考虑不同车种所排放的尾气,某些时段虽然车流量大,但有些车排放的尾气含有的氮氧化物浓度并不大,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到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受到时间的影响、日照的影响。

4.3.2空气中NO2浓度的评价

根据《福州市城市环境规划(修编)》(2001.6),监测区所在区域大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根据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氮的每小时平均值的浓度限值为0.24mg/m3,而今监测的二氧化氮最大的每小时为107.499ug/m3,小于标准限值,故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5思考题

1.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有什么关系?产生光化学烟雾需要哪些条件?

等为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答:大气中的HC和NO

x

应,衍生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之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形成主要有三个阶段:

①NO2光解导致O3形成;(氮氧化物是罪魁祸首)

②丙烯等碳氢化合物被H·、HO·、O3等氧化生成醛、酮中间产物,进而生成RO2·、HO2·等自由基;(碳氢化合物推波助澜)

③ RO2·、HO2·等自由基加速NO的氧化,导致生成更多的O3和PAN。(臭氧和PAN是最终杀手)

可见,氮氧化物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启动和加速的作用。

形成条件:

夏秋季节,阳光辐射强烈,一天的午后1-2点,温度较高(24℃~32℃);相对湿度较低;总之,NO,HC的氧化,NO2的分解,O2和PAN等的生成,是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的基本化学特征。

2.通过实验测定结果,你认为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如何?

由本实验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师大旗山校区交通干线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状况并不严重,监测到的二氧化氮最大的一小时为20.27 ug/m3,氮氧化物最大的一小时为21.25 ug/m3,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说明什么?

由本实验绘制的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说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车流量呈正比关系,但其又受到时间的影响、日照的影响,中午是上下课的高峰期,氮氧化物的含量会增加,即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此时的日照最强,阳光辐射强烈,温度较高(24℃~32℃),相对湿度较低,测得的氮氧化物达到最大值。此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又开始下降,最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浓度。

参考文献

[1]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2]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唐孝炎.大气环境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莫天麟.大气化学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5]董德明,朱利中.《环境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

_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方法。 2、绘制实验室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3、了解并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 (1)大气取样器;(2)分光光度计;(3)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管;(4)双球玻璃管;(5)比色管;(6)移液管。 2、实验药品 (1)吸收原液标准液;(2)吸收原液;(3)蒸馏水。 3、实验原理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步骤 1)氮氧化物的采集 用一个内装5mL采样液用吸收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接上氧化管,并使管口微向下倾斜,朝上风向,避免潮湿空气将氧化管弄湿,而污染吸收液,如图1-1所示。分别以每分钟0.1L、0.3L的流量抽取空气30min。采样高度为1.5m,若

氮氧化物含量很低,可增加采样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如10:30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17:00。 图1-1 氮氧化物采样装置的连接图示 2)氮氧化物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50mL 比色管,按表1-1配制标准系列。 将各管摇匀,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5 min ,以蒸馏水为参比,用1cm 比色皿,在5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y = bx + a 式中:y ——(A-A 0),标准溶液吸光度(A )与试剂空白吸光度(A 0)之差; x ——NO 2-浓度,μg/mL ; a 、 b ——回归方程式的截距和斜率。 ρNO x = 76 .0)(0??--V b a A A 式中:ρNO x ——氮氧化物浓度,mg/m 3; A ——样品溶液吸光度; A 0、a 、b 表示的意义同上; V ——标准状态下(25℃,760mmHg )的采样体积,L ;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除一氧化二氮及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因此,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的标准。 释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对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经有关部门审批和颁布,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国家颁布的标准外,各地、各部门还可根据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区特点,在一定经济水平下实现排放标准的可行性,制订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排放标准。从1974年开始,中国实行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规定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13种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 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都是

污染环境的物质,需要加以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源来自排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 制定法规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更高标准的制订成为可能。 原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 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排放标准: 新开发汽车 新开发汽车排放标准又分为3类: ①总质量≤3.5t装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光电技术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的应用_艾锦云

?专论与综述? 光电技术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的应用 艾锦云,何振江,杨冠玲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介绍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组成,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法、光纤传感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光电技术已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光电技术;氮氧化物;检测;大气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09(2004)02000703 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T echnology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 AI Jin2yun,HE Zhen2jiang,YAN G Guan2ling (South Chi na N orm al U niversity,Guangz hou,Guangdong510631,Chi na) Abstract:The composi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 was introduced.It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2 electric technology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including laser induction fluorometry,optical fiber sensing,laser radar detection and chemical luminescent analysis.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ad wide applied in dete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air. K ey w ords:Photoelectric technology;Nitrogen oxides;Detection;Air 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大气中氮氧化物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造价低廉,而且要能实现检测的自动化与在线监测。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库仑滴定法、压电石英传感器法等,应用光电技术的有激光诱导荧光法、光纤传感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化学发光法。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的领域,就实现检测的自动化与在线监测而言,光电技术有其特有的优势。 1 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常以NO x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和NO2,特别是NO2,一般以NO、NO2的总浓度评价环境的污染程度[1]。现在公认NO2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较NO密切,其毒性为NO的四五倍,且NO进入大气后,在日光照射下,会缓慢生成NO2。2000年6月1日起,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已统一以NO2代替NO x作为监测指标。因此,以NO2取代NO x评价大气污染更为合适[2]。 2 应用光电技术检测大气中的NO x 2.1 激光诱导荧光法 激光诱导荧光法是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束,激发NO2(或NO)分子到较高能级,处于高能级的NO23 (或NO3)跃迁回基态时会以光子发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其光子发射时间延迟很短(<1025s),称为荧光,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光电转换器吸收荧光产生光电流,光电流的大小与NO2(或NO)的浓度成线性,可由光电强度判定其浓度。 收稿日期:20030331;修订日期:20040211 作者简介:艾锦云(1978—),男,江西新余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光电技术及系统。 1852年Stokes指出,用波长较短的光可以激发出波长较长的光,也就是能量大的光子可以激发能低的光子,此为激光诱导荧光法的理论依据。实际上,该方法也适用于检测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 — 7 — 第16卷 第2期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年4月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swasky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 气温较差亦称气温振幅。指一日内或一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日较差或日振幅;一年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年较差或年振幅。气温较差是辨别每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日较差及年较差都很大的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相反,则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是高纬大于低纬。气温日较差是低纬大于高纬,当然这是大规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如下图: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③是大陆上纬度日较差;④是海洋纬度日较差。),简要解释如下。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 (1)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以下几条。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图中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 (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主要为NO和NO2,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通称为氮氧化物NOx。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天然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中,NO占90%,其余为NO2。新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要求2017年4月1日后在用锅炉须由现行标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200mg/m3降低至排放量≤80mg/m3,新建锅炉由现行标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80 mg/m3降低至排放量≤30mg/m3。 中正低氮燃气锅炉SZS系列 为了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全国各地区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还陆续出台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 区域 NOx指标(mg/m3) 参考标准 发布日期 新建 在用 北京 30

80 DB11-139-2015 2015 天津 80 150 DB12-151-2016 2016 郑州 30 未明确 郑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 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2017 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 30 80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控制标准的复函2017.5.22 山东 核心区50 重点区100一般区150其它200

(2016.12.31之前) 七市执行150 其余执行200 DB37(征求意见稿) 2017.11.29 上海 50 150 (2019-12-31之前) 50 (2020-1-1之后) DB31387-2017 (征求意见稿) 2017 杭州 50 150 DB201(征求意见稿)DB201(征求意见稿)成都 200 400

GB 13271-2014 2014 未明确 30(煤改气) 关于优化环评审批促进燃煤锅炉提标改造的通知2017.9 重庆 200 400 DB 50/658-2016 2016 广东 150 200 DB44/765-2017 (征求意见稿) 2017 哈尔滨 150 150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摘要氮氧化物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来源以及治理氮氧化物的主要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处理氮氧化物的优点或缺点,并预测未来处理氮氧化物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氮氧化物产生危害治理 天然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人为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约5300万吨。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危害主要包括: 1.NOx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NO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长时间暴露在NO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2.对植物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3.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燃烧生成的NO排人大气后大部分转化成NO,遇水生成HNO3、HNO2,并随雨水到达地面,形成酸雨或者酸雾。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它植物危害较大,常使森林和其它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4.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NO排放到大气后有助于形成O3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生物有严重的危害,如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大批居民发生眼睛红肿、咳嗽、喉痛、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心肺衰竭,有几百名老人因此死亡。该事件被列为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故之一。 5.氮氧化物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N2O能转化为NO,破坏臭氧层,其过程可以用以下几个反应表示: N2O+O——N2+O2,N2+O2——2NO,NO+O3——NO2+O2 NO2+O——NO+O2,O3+O——2O2 上述反应不断循环,使O3分解,臭氧层遭到较大的破坏。 由于NOx对大气环境以及生物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危害,因此学者以及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着科学高效的治理方法,其主要方法归纳如下: ()液体吸收法 此法是利用氮氧化物通过液体介质时被溶解吸收的原理,除去NOx废气。此方法设备简单、费用低、效果好,故被化工行业广泛采用,现在主要的方法有: (一)吸收法: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C 二、综合题 4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 。 42、读图回答问题: (1)该锋面是 锋,判断根据是 。 (2)锋面过境时,该城市天气状况如何? 。 (3)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 。 43、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的风向是 风。 (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5)如果图中的低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km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 天气。 44、读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图中气压中心B 是 ,C 是 。造成海陆上气压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由于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B ,从而切断了 气压带,使之由带状分布变为 状分布。 (2)此时D 地盛行 风向的风,E 地盛行 风。 (3)E 地此时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 (4)此时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特点 ,请解释原因: 。 45 、读下面“某地逐月气温、降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月份)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 (2)该气候区降水最多的季节,控制当地的盛行风是 风,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 (3)当地气温最高的季节,控制当地的气压带是 ,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 (4)当地处于一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时,我国广州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此时广州受_________ 影响。 (5)此图代表的地点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 。 A 、上海 B 、伦敦 C 、罗马 D 、开普敦 E 、孟买 46、读下图回答: (1)该图表示北 半球(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2)A点比B 点降水量 ,原因 。 (3)B 点和B 点纬度相当的南半球的C点现在分别受何种环流形式影响,B 点是 带, 降水(mm ) 气温(℃)

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XXX(XX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091班,辽宁大连 116622) 1概述 1.1研究背景 1.1.1氮氧化物的来源 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 )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又变成二氧化氮。因此大气污染化学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主要来自天 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 。NO x 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 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 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 量最多。城市大气中2/3的NO x 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 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1.1.2氮氧化物的危害 NO的生物化学活性和毒性都不如NO 2,同NO 2 一样,NO也能与血红蛋白结 合,并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50—100)×10-6时,吸 入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就会引起6—8周肺炎; 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150—200)×10-6时,就会造成纤维组织变性性细支气管炎,及时治疗,将于3—5不周后死亡。 在实验室,NO 2 体积分数达到10-6级,植物叶片上就会产生斑点,显示植 物组织遭到破坏。体积分数为10-5级的NO 2 会引起植物光合作用的可逆衰减。 此外,NO x 还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物质。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摘要:本文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根据配置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关键词:氮氧化物分光光度法含量 综述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较以往的盐酸禁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特点 ,现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监测氮氧化物的标准方法 ,也已引起我国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信不久将来 ,此方法也会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氮氧化物的首推方法。 1、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2、实验原理 ,测定氮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 3 ),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 2

重庆市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沙坪坝29°35′N 106°28′E 259.1m 2-13 酉阳28°50′N 108°46′E 664.1m 14-25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246 8 10 12 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2 4 6 8 10 12 141618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 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世界各地NOx排放标准

6.3NOx排放标准 6.3.1美国 美国1971年颁布的新源性能标准规定,1971年8月17日以后新建的热功率超过73MW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0.7 lb/MBtu (约折合860mg/m3)。 1977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颁布了修改后的新源性能标准,要求1978年9月18日以后新建的热功率超过73MW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0.5~0.6 lb/MBtu (约折合615~740mg/m3),去除率不得小于65%。 1997年对该标准中的NOx指标进行了修订,分别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电站锅炉进行规定,同时对新建电站锅炉改为基于电量输出的排放限值,对扩建和改建电站锅炉仍采用基于热量输入的排放限值。修改后的标准规定1997年7月9日以后新建的电站锅炉不得超过1.6 lb/MWh (约折合218mg/m3)。 2005年又对该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2005年2月28日后新建的电站锅炉MOx 排放不得超过1.0 lb/MWh,扩建和修改电站锅炉采用达到基于电量输出排放限值和热量输入排放限值两者之一即可。扩建电站锅炉不得超过 1.0 lb/MWh或0.11 lb/MBtu (约折合135mg/m3),改建的电站锅炉不得超过1.4 lb/MWh或0.15 lb/MBtu (约折合184mg/m3)。 6.3.2欧盟 与SO2相同,欧盟对NOx也是通过88/609/EEC指令和2001/80/EC指令控制的。88/609/EEC指令规定,1987年7月1日后获得许可证的新建厂,燃用一般固体燃料的装置执行650mg/m3的排放限值,燃用挥发份低于10%的固体燃料的装置执行1300mg/m3的排放限值。 现行的《大型燃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指令(2001/80/EC)》替代了88/609/EEC 指令。2001/80/EC指令中是区分三类燃烧企业进行管理的,对这三类企业规定了不同排放限值。成员国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值。 (1)2002年11月27日后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对于热功率大于300MW,燃用固体燃料的大型新建燃烧装置,执行200mg/m3的限值:热功率在100~300MW之间的,执行300mg/m3的限值:热功率在50~100MW之间的,执行400mg/m3的限值。 (2)1987年7月1日后,2002年11月27日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仍执行88/609/EEC指令中规定的限值。 (3)1987年7月1日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也即88/609/EEC指令生效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各成员国在2008年1月1日前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措施之一:①采取必要的方法使排放达到88/609/EEC指令中规定的限值。②或者按照2001/80/EC中规定的各国排放总量上限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国家排放削减计划,成员国应该在保证国家排放削减计划的削减量不少于采用方法①中的限值减少的排放量。 在2001/80/EC指令中规定了15个成员国的总量削减目标,在成员国增加后,欧盟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对2001/80/EC进行了修订,给出了27个成员国的总量削减目标。 欧盟于1996年颁布《综合污染防治和控制》指令(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PC),对工业装置的排污许可证和控制做了规定,并与2008年正式写入法典。在欧盟成员国,约有52000套装置涵盖在IPPC指令中。 IPPC指令基于以下几个法则:1.综合方法:2.最佳可行技术:3.机动性:4.公众参与。IPPC指令中对最佳可行技术定义为指所开展的活动及其运作方式已达到最有效和最先进的阶段,从而表明该特定技术原则上具有切实适宜性,可为旨在采用排放限值防止和难以切实可行地防止时,从总体上减少排放及其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最佳可行技术涉及的工业包括:能源工业,金属制造和加工,采矿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其他行为。其中对能源工业,2006年7月发布了《大型燃烧装置最佳可行技术》。

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摘要: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最大、最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控制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概述,这对于“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的减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健词:氮氧化物来源危害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Abstract: NOX are one the most serious pollutant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be dealt with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caused by nitrogen oxides is important and impendent. In this paper, the oxides of nitrogen source, hazar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the”12th Five-Year Plan” on nit rogen 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has furth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NOX;source ;harm ;low NOx combustion technology;flue gas De-NOxtechnology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 %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耗的增加,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而氮氧化物(NOx) 是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尾气排放氮氧化物(NOX)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国家“十二五”期间把氮氧化物(NOX)做为减排指标考核,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已势在必行,。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大气中氮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和N2O5,总起来用NOx 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和NO2。NO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2,当大气中有O3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快。 大气中的NOx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自然界中的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所产生,每年全球约产生5亿吨,另一方面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每年全球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在人类活动产生的NOx中,由各种炉窑、机动车和柴油机等燃料高温燃烧产生的约占90%以上,其次是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的硝酸处理等过程。从燃烧系统中排出的NOx95%以上是NO,其余主要为NO2。由于在环境中NO最终将转化为NO2,因此,估算的NOx排放量都按NO2计。 NO2的毒性约为NO的5倍。当NO2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后,其毒性更强。大气中的NOx对人和动植物都有一定的危害。NO还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一些环评报告中需要的检测方案,几乎所有的大气污染物都需要检测氮氧化物了,由于十二五计划将氮氧化物纳入总量控制指标,这里今天给大家解释一下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注意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在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时,应先用二氧化铬将一氧化氮升成二氧化氮,在进行检测,不然直接检测的话只能检测出二氧化氮的数值,漏掉了一氧化氮。 检测原理: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因为NO2(气)转变为NO2-(液)的转换系数为0.76,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0.76。 检测仪器: 1.多孔玻板吸收管。 2.双球玻璃管(内装三氧化铬-砂子)。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 min。 4. 分光光度计。 检测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亚硝酸根的重蒸馏水配制。其检验方法是:所配制的吸收液对540nm 光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1.吸收液:称取5.0g 对氨基苯磺酸,置于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50mL 冰乙酸和900mL 水的混合溶液,盖塞振摇使其完全溶解,继之加入0.050g 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此为吸收原液,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内可保存两个月。保存时应密封瓶口,防止空气与吸收液接触。采样时,按4 份吸收原液与1 份水的比例混合配成采样用吸收液。 2.三氧化铬-砂子氧化管:筛取20—40 目海砂(或河砂),用(1+2)的盐酸溶液浸泡一夜,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将三氧化铬与砂子按重量比(1+20)混合,加少量水调匀,放在红外灯下或烘箱内于105℃烘干,烘干过程中应搅拌几次。制备好的三氧化铬-砂子应是松散的,若粘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适当增加一些砂子,重新制备。称取约8g 三氧化铬-砂子装入双球玻璃管内,两端用少量脱脂棉塞好,用乳胶管或塑料管制的小帽将氧化管两端密封,备用。采样时将氧化管与吸收管用一小段乳胶管相接。

环境监测实验十四.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采集与测试

实验十四.大气中氮氧化物的采集与测试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测定空气中NOx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一般用于连续自动监测。本次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大气采样器的使用与维护。 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态存在。测定时先用三氧化铬氧化管将NO氧化成NO2,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据其颜色的深浅,在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法比色定量。因为NO2(气)不是全部转化为NO2-(液),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称为Saltzman实验系

数,用标准气体通过实验测定)。 按照氧化NO所用氧化剂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本实验采用后一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实验仪器: ⑴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 ⑵多孔玻板吸收管(装10mL吸收液型); ⑶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⑷分光光度计; ⑸比色管10ml 2.实验药剂 所用试剂除亚硝酸钠为优级纯(一级)外,其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不含亚硝酸根的二次蒸馏水,用其配制的吸收液以水为参比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cm比色皿)。 ⑴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NH2·2HCl]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闭棕色瓶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⑵显色液:称取5.0 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解于200 mL 热水中,冷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50.0 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和50 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摘 要 氮氧化物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来源以及治理氮氧 化物的主要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处理氮氧化物的优点或缺点,并预测未来处理氮氧化物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氮氧化物 产生 危害 治理 天然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人为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约5300万吨。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危害主要包括: 1.NOx 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NO 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 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长时间暴露在NO 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2.对植物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3.NOx 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燃烧生成的NO 排人大气后大部分转化成NO ,遇水生成HNO 3、HNO 2,并随雨水到达地面,形成酸雨或者酸雾。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doc

实验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天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NO x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量最多。城市大气中2/3的NO x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NO x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共存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仅比单独NO x严重得多,而且大于各污染物的影响之和,即产生协同作用。大气中的NO x能与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NO x能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通过降水对水和土壤环境等造成危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二、实验原理 在测定NO x时。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 /m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得亚硝酸盐含量计)。线性范围为0.03~1.6/ml。当采样体积6L时,NO x (以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标准及得分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的具体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3.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多孔吸收玻管、比色管(两个)、移液管、洗耳球、比色皿、烧杯。装置连接图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图 2、实验药品:氮氧化物吸收原液、蒸馏水、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实验原理: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限行范围为0.03-1.6mg/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氮氧化物(一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ug/m3。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

4、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简图: (1)氮氧化物的采集:向一支多孔吸收玻管中加入4mL氮氧化物吸收原液和1mL蒸馏水,接上大气采样器,置于椅子上,以每分钟0.2L流量抽取空气30min。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分别为10:00~10:3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mg/L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mL定容至100mL,再取7支比色管,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氮氧化物排放指标

“十二五”增加减排指标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难度大新闻中心-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7887864.html, 时间: 2011-03-12 责任编辑: 训迪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 中国网3月12日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上午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就“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张力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一五”我国环保确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不断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带来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损害人体健康方面的污染物危害更大。 三是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又一重点。 张力军表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算太高,就业形势严竣。所以

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劲头还是很大。经济在“十二五”会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速度。 要做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需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地方政府既要负责经济发展,也要负责环境保护,既要完成经济增长、职工就业、民生保障任务,也要落实改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责任。 谈到如何应对,张力军表示:第一,是要深化总量减排,把它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虑,这是一个方面,要减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减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不要让它影响环境质量。 第二,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治理。重点流域,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加上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沿线。重点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 第三,要把重金属的污染、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第四,要加强农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贯彻好“以奖促治”政策。 第五,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给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第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第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让人们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谈到环保“十二五”规划问题,张力军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十二五”规划,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列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环境保护部在充分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现在规划编制已经基本完成,待国务院批准之后才能公布。 “环保十二五规划可概括为两个重点、四个战略、八个特点。”张力军介绍说。 两个重点,是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四个战略,一是深化总量减排,二是强化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防范环境风险,四是保障城乡平衡发展。 八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个新要求来展开。二是深化总量控制工作,这次在原有两项控制污染物指标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两个,就是把原来“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继续安排减排之外,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上。四是强化重点领域的治污工作,即突出了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五是大力推进环境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城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