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性聚氨酯胶水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化学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水性聚氨酯织物在纺织和服装行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性聚氨酯织物的整理过程中,传统的有机溶剂整理剂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环保型的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通过对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性能的研究,探究其在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实现纺织和服装行业的环保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合成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有机溶剂整理剂的缺点,结合环保型材料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原料,设计新型合成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方法。
并使用FTIR、NMR、GPC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
2. 研究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性能对合成的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其溶解度、黏度、表面张力、膜形成特性、抗皱性能等。
3. 应用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实现水性聚氨酯织物的整理通过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应用于水性聚氨酯织物的整理中,探究其效果,并与传统有机溶剂整理剂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应用性能。
四、预期研究结果1.成功合成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
2.通过性能测试,探究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性能特点。
3.应用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实现水性聚氨酯织物的整理,并与传统有机溶剂整理剂进行对比,验证其应用性能。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研发新型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旨在解决传统有机溶剂整理剂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高成本等问题。
其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纺织和服装行业的环保化,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环保型材料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一、水性聚氨酯的合成1.单组分法单组分法是指将所有原料一起混合反应,形成水性聚氨酯。
通常,该方法采用预聚氨酯作为单组分,并经过链延长反应形成最终的聚合物。
预聚氨酯的合成通常采用聚醚或聚酯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带有亲水基团的链延长剂,如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乙二醇醚等,以增加水分散能力。
2.双组分法双组分法是指将异氰酸酯等预聚物和含有亲水基团的聚合物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再通过链延长反应形成水性聚氨酯。
该方法的优点是合成过程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然而,由于异氰酸酯对湿气敏感,合成过程需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二、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需要进行各种改性研究。
以下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1.共聚改性共聚改性是指将其他合适的高分子材料引入水性聚氨酯以改变其性能。
例如,通过与聚醚二醇共聚合,可以增加水性聚氨酯的柔韧性和弹性。
此外,与丙烯酸树脂、聚合物胶乳等共聚合也可以改变聚氨酯的性能。
2.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改性是指在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一定量的功能性添加剂,以改善其性能。
例如,加入填料可以增加聚氨酯的强度和硬度;加入交联剂可以提高聚氨酯的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3.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是指在水性聚氨酯的颗粒表面涂覆一层功能性物质,以改变其表面特性。
例如,通过在颗粒表面引入疏水基团,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和耐候性。
4.环境友好改性近年来,环境友好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例如,采用水性异氰酸酯、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原料,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采用可再生资源合成水性聚氨酯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多样,可以通过单组分法或双组分法合成。
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需要对水性聚氨酯进行各种改性研究。
共聚改性、添加剂改性、表面改性和环境友好改性都是重要的改性方向。
展望未来,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以及与其他功能材料的复合应用。
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和使用的原料

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和使用的原料1. 低聚物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中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一般以聚醚二醇、聚酯二醇居多,有时还使用聚醚三醇、低支化度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等小品种低聚物多元醇。
聚醚型聚氨酯低温柔顺性好,耐水性较好,且常用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价格比聚酯二醇低,因此,我国的水性聚氨酯研制开发大多以聚氧化丙烯二醇为主要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由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制得的聚氨酯机械强度及耐水解性均较好,惟其价格较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聚酯型聚氨酯强度高、粘接力好,但由于聚酯本身的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差,故采用一般原料制得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其贮存稳定期较短。
2. 异氰酸酯制备聚氨酯乳液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有TDI、MDI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以及IPDI、HDI、H12MDI等脂肪族、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由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耐水解性比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好,因而水性聚氨酯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好。
国外高品质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一般均采用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原料制成,而我国受原料品种及价格的限制,大多数仅用TDI为二异氰酸酯原料。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一般用于制备乙烯基聚氨酯乳液和异氰酸酯乳液。
3. 扩链剂水性聚氨酯制备中常常使用扩链剂,其中可引入离子基团的亲水性扩链剂有多种,除了类特种扩链剂外,经常还使用1,4-丁二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己二醇、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扩链剂。
由于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比水高,可将二胺扩链剂混合于水中或制成酮亚胺,在乳化分散的同时进行扩链反应。
4. 水水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介质,为了防止自来水中的Ca2+、Mg2+等杂质对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稳定性的影响,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水一般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除了用作聚氨酯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水还是重要的反应性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目前以预聚体法为主,在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与水的同时,水也参与扩链。
由于水或二胺的扩链,实际上大多数水性聚氨酯是聚氨酯-脲乳液(分散液),聚氨酯-脲比纯聚氨酯有更大的内聚力和粘接力,脲键的耐水性比氨酯键好。
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棉等纺织品经过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深浓色织物,必须有一定等级的皂洗、水洗、耐摩擦等染色牢度,通常要经过固色处理。
传统的固色剂由于含有游离甲醛而被淘汰,新型的无醛固色剂不断地出现。
近年来,在水性聚氨酯中引入功能性基团,或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织物整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等为主要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自乳化,制得了非反应性和反应性两种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同时用红外光谱(FT-IR)的测试方法对两种固色剂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固色剂乳液的粘度、固含量及其离心稳定性。
用于染色棉织物的固色整理、与市场上固色剂固色效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固色整理后织物色光的变化。
合成时不仅探讨聚醚多元醇的选择和配比、预聚反应温度和时间、扩链反应温度和时间,合成了非反应性和反应性两种水性聚氨酯固色剂。
并且探讨了R值对这两种固色剂的性能和固色效果的影响。
得到了非反应性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PEG1000与IPDI反应温度为55-60℃,时间120min,R 值为2.1;再加入用量为PEG1000用量的1/2的PPG1000,预聚反应温度为40-50℃,时间90min;用自制的亲水扩链剂对预聚体扩链,用量为预聚体中PEG1000用量的2/3,扩链反应温度为55-60℃,时间90min。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自乳化得到非反应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
反应性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PEG1000与IPDI预聚反应温度为55-60℃,时间120min,R值为2.1;用亲水扩链剂扩链,亲水扩链剂摩尔用量为PEG1000的1/2,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溶剂,降温,加入少量的异丙醇,将未反应—NCO基团用NaHSO_3溶液进行封端,n(Na_2SO_3)/n(NaHSO_3)为0.2,n(NaHSO_3)/n(—NCO)为1.3,加蒸馏水在冰浴下乳化,制得反应性固色剂。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一、引言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它结合了传统合成材料的柔韧和环境友好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水性聚氨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建筑、汽车、印刷包装、家具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征。
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原料的准备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有氨基甲酸酯、甲醛和水,这些原料可以分别从工业原料和生物质中获得。
氨基甲酸酯是构成水性聚氨酯结构的主要成分,甲醛作为活性剂可以加快氨基甲酸酯的反应,而水则可以作为反应介质和稀释剂。
2、合成过程
在水性聚氨酯制备过程中,氨基甲酸酯和甲醛在反应介质水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
反应可以分为电解质催化和非电解质催化两种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方法。
电解质催化方法是通过电解把氨基甲酸酯和甲醛转变为氧化态或还原态,以实现加成反应;而非电解质催化方法是通过酶催化氨基甲酸酯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
三、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征
1、耐久性。
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应用论文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摘要]该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主要原料、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探讨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制备应用发展水性聚氨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水性聚氨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节省能源及易贮存等优点,使用方便。
同时具有溶剂型聚氨酯的一些重要性能特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各国安全、环保法规的确立和日益强化,传统溶剂型聚氨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水性聚氨酯取代溶剂型聚氨酯将成为必然。
一、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主要原料是多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利用多异氰酸酯中-nco基与醇中的-oh基反应生成聚氨酯预聚体,经过扩链后,用封端剂封端成为阴离子的水溶性聚氨酯化合物。
1、多异氰酸酯的选择多异氰酸酯可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主要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其中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国内已经工业化生产。
一般而言,制备水性聚氨酯应采用活性较低的多异氰酸酯。
芳香族异氰酸酯制成的产品受日光照射后易泛黄,脂肪族异氰酸酯制品耐日光性较好。
2、多元醇的选择水性聚氨酯合成用低聚物多元醇主要包括聚醚型、聚酯型两大类,它构成聚氨酯的软段,但两类不能在均相中相互混合使用。
常用的原料只有聚酯二醇;而聚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使用较少。
聚酯多元醇制品强度高,但耐水解性差;聚醚多元醇制品成本低,耐水解性能好,为提高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的贮存稳定性提供了原料支持。
3、扩链剂的选择为了调节分子量及软、硬段比例,在水性聚氨酯合成中常使用扩链剂。
常用的扩链剂为二官能团的二醇、二胺类。
当-oh/-nco 或-nh2/-nco>1时,只起扩连作用;若-oh/-nco或-nh2/-nco<1时,则既起扩链作用,又起交联作用。
常用的脂肪族多元醇有: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2-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4-丁二醇,有时也加入少量的tmp(三羟甲基丙烷)引入适量的分支,改善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材料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一、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可分为两步,首先是聚合物的合成,然后是聚合物与水的乳化。
在聚合物的合成中,可以采用预聚法和原位合成法。
预聚法是指将聚氨酯前驱体(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与少量的交联剂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形成预聚物。
然后,将预聚物与水进行乳化,形成水性聚氨酯。
原位合成法是指将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和水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通过一步反应合成水性聚氨酯。
二、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研究1. 力学性能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与传统有机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具有更低的挥发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 热稳定性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性能不变。
这使得水性聚氨酯在汽车涂料、建筑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耐候性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抗紫外线辐射和氧化物侵蚀,长时间保持其色彩和光泽。
4. 粘附性能水性聚氨酯能够与多种基材良好地粘结,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
这使得水性聚氨酯在涂料、粘合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前景1. 汽车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低挥发性、高光泽度和优异的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涂装领域。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规的要求,水性聚氨酯涂料将逐渐替代有机溶剂型涂料成为主流。
2. 建筑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热稳定性,能够适应建筑物长期的使用环境。
而且,水性聚氨酯涂料还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3. 纺织品领域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弹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涂层加工。
与传统有机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综上所述,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脂肪族非离子水性聚氨酯抗皱整理剂的合成与应用探究

由表 3 出 , 随 着 焙 烘 温 度 升 高 , 折 皱 回 复 角 增 看 加 , 白度 下 降 ,而 断 裂 强 力 先 增 加 后 减 小 。 这 是 因为 高 温 可 以促 使 抗 皱 整 理 剂 充 分 解 封 和 接 枝 在 织 物 表
5 0m2 H弯 . 端 得到 的磺酸 盐是强 亲水聚合物 ,但 是如果预聚 体没 伸缩振动峰 ,1 1c 为N. 曲振 动和CN伸缩振动 10 m- 为C 0 U的特 征 有 足 够 的亲 水 性 ,会 在 封 端 反 应 过 程 中 , 因 油 水 两 相 峰 ,15 c 1 . 伸缩 振动峰 ,这 些都是P 谱带 。14 c 为磺酸盐和C O 2 0m2 . 振动吸收 的重叠峰[ 9 的相容性不好 而难 以顺利实现封 端 。当P G用量 高于 E 2 . 4封端时 间对封端率影响 : 3 %时 ,预聚 后期会 出现 凝胶爬杆 的现象 。这可 能是 0
251 端 剂 用 量对 封 端 率 影 响 . 封 . 由于 封 端 过 程 存 在 亚 硫 酸 氢 钠 和 水 同异 氰 酸 酯 反
应 的 竞 争 , 所 以适 当 增 大 亚 硫 酸 氢 钠 用 量 可 能 导 致 封 端 率 的增 大 ,增 强 树 脂 的抗 皱 整 理 效 果 。
27 皱 整 理 剂 用 量对 织 物 影 响 .抗
n , 接 枝 率 影 响 封 由 图3 以 看 出 , 当n ( HS )/ (NC 可 Na O3 n 一 O)取
表4不同抗皱整理剂用量对织物性 能的影 响
l ,接 枝 率仅 为05 ,随着封 端剂 用量 的增 多 ,封 时 .2 端率 逐渐 提 高,但 是当n ( a 03 n (NC N Hs )/ . O)取 1 :时,继续增 大封端 剂用量 ,封端率增大 不明显 。 .1 2 2 .助 溶剂对封端率影响 .2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21T17:34:20.6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李昂
[导读] 水性聚氨酯有不同类型。
通常,根据产品的粒径和外形不同,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和聚氨酯水溶液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石化分公司 300270
摘要:水性聚氨酯有不同类型。
通常,根据产品的粒径和外形不同,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和聚氨酯水溶液;根据亲水性基团的电荷性质不同,可分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和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其中阴离子型又可分为羧酸型和磺酸型两大类;根据合成所用低聚物多元醇的不同,可分为聚醚型、聚酯型、聚醚-聚酯混合型水性聚氨酯;根据所选用的二异氰酸酯的不同,又可分为TDI型、MDI型、IPDI型、HDI型、DDI型和混合型水性聚氨酯。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整理剂;合成;应用
1试验
1.1织物、试剂和仪器
织物纯棉机织物试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F-6(均为工业品),二羟甲基丙酸、N-甲基吡咯烷酮、三乙胺、乙二胺(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仪器MU505T乳车(北京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LA-205热定形机(日本株式会社),WSB-3A智能式数字白度计、YG541L型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宁波纺织仪器厂),YG026A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常州市第二纺织机械厂),YG502N织物起毛起球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YG031Q型顶破强力机(温州百思仪器有限公司)。
1.2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1.2.1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
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反应温度60—70 ,预聚体反应时间3 h,NCO/OH值2,二羟甲基丙酸(DMPA)质量分数2.0%,乙二胺质量分数4.0%,搅拌速率400 r/min。
1.2.2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路线
工艺流程:脱水—预聚—中和—水分散—扩链一成品
1.3棉织物后整理工艺流程
室温下二浸二轧(轧余率80%)、预烘(80℃,3min)-焙烘
2结果与讨论
2.1水性聚氨醋整理剂用里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将1.2节合成的水性聚氨醋整理剂,以不同质量浓度按1.3节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焙烘温度1609C,焙烘时间3min。
整理后测试纯棉机织物的断裂强力、弹性回复角,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水性聚氮醋用,对棉织物断裂强力和弹性回复角的影响
由图1可知,当水性聚氨酷质量浓度低于60妙时,随着整理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弹性回复角增大较快,断裂强力下降平缓。
棉织物经水性聚氨醋整理后,在纤维内部通过交联作用、树脂沉积作用,增加了纤维的弹性,提高了织物从形变中回复的能力。
因棉纤维的断裂是由分子链的断裂引起的,经水性聚氨醋整理剂整理后,在纤维的基本结构单元及大分子间引人了一定数量的共价键,与未整理的纤维相比较,各单元间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负担外力的情况更不均匀,造成强度下降。
水性聚氨醋质量浓度大于60妙时,织物的弹性回复角增长趋于平缓,基本不再增加,而纤维的断裂强度迅速下降。
水性聚氨醋达到一定用量后,纤维交联作用完全,再增加用量,对弹性回复角的增加作用不大,反而影响织物手感。
整理剂用量过多,交联密度增加,因而棉织物断裂强力持续下降。
综合考虑,选择水性聚氨醋质量浓度为60g/L。
2.2焙烘温度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采用水性聚氨醋60叭对织物进行整理,改变焙烘温度处理3minx
2.2.1焙烘温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棉织物白度下降明显。
白度下降一是由于高温会加速棉纤维氧化裂解产生黄变,二是因为水性聚氨醋合成过程中加有三乙胺和乙二胺等含氨基的助剂,其在高温下极易泛黄。
因而,为保证织物良好的外观,焙烘温度不宜过高。
2.2.2焙烘温度对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
当焙烘温度低于1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性聚氨醋乳液在纤维内部的分布更均匀,其分子链软段中的C-0单键和C-C单键内旋转频率高,具有各种构象及柔顺性,使得交联在分子间移动更为灵活。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链段可以通过位移来补偿和平衡各个分子链上的应力分布,减小了纤维的受力不均,故断裂强力有所提高。
当焙烘温度高于160℃后,水性聚氨醋已在纤维内部分布均匀,随着温度的升高,棉纤维中葡萄糖剩基开始脱水,出现聚合度降低、拨基和竣基增加等化学变化,使得织物强力降低。
因此,选择焙烘温度1609Co 2.2.3焙烘温度对织物弹性回复角的影响
焙烘温度升高,织物弹性回复角缓慢上升,当焙烘温度大于140℃后,回复角迅速增加;当焙烘温度到达170℃时,织物弹性回复角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织物弹性回复角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焙烘促进整理剂与纤维的交联反应更充分,但温度太高,纤维受损严重,且白度也会下降。
因此,选择焙烘温度为160℃。
2.3焙烘时间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采用60g/L水性聚氨酷对纯棉机织物进行整理,焙烘温度为160℃,改变焙烘时间,测试纯棉机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弹性回复角。
(1)焙烘时间对织物白度的影响
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织物白度逐渐下降。
当焙烘时间超过3min时,白度下降明显。
水性聚氨醋在合成过程中添加有三乙胺、乙二胺等助剂,这些助剂带有氨基,很容易造成织物泛黄。
因此,在考虑焙烘时间时,既要让整理剂充分渗人纤维内部,也要注意保持织物良好外观。
(2)焙烘时间对织物断裂强力和弹性回复角的影响
大于Imin时,随焙烘时间的增加,乳液分子与纤维的交联程度提高,在织物内部的分布也更加均匀,抵抗外力的作用也愈大,因而织物强力回升,弹性回复角延长;焙烘时间继续增大,此时乳液分子与纤维已充分交联,对整理织物的强力与弹性回复角改善不大,反而会对织物有所损伤。
因此,选择焙烘时间为3min。
结论:
随着水性聚氨酷整理剂用量的增加,棉织物的弹性回复角提高,白度呈下降趋势,断裂强力变小。
当聚氨醋用量为60叭时,整理织物的性能较佳。
整理的焙烘温度增加,织物白度有所下降,弹性回复角提高,断裂强力先提高后减少。
当焙烘温度为160℃时,整理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弹性回复角都较好。
参考文献:
[1]刘道春.织物的水性聚氨酯涂层整理技术[J].网印工业,2017(08):44-51.
[2]王海峰,武迪,张小玲,陈颖,徐锦锦,管永华.有机硅嵌段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和应用[J].印染,2017,43(03):37-40.
[3]冒海燕.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的合成及性能[D].江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