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它掌控着人体的感觉、运动、思考、记忆等方面。
在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下面是神经系统最全的重点: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控制机体感官、自主、神经内分泌等各种活动,是人体神经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组成。
前脑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中脑包括中脑腹侧部和中脑背侧部;后脑包括小脑、脑干和延髓。
2.脊髓3.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无色和透明的液体,由脑部和脊髓包膜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脊神经脊神经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神经根和神经干。
神经根将脑脊液从脊髓传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神经干则将身体的信息传达回脊髓。
5.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被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其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战斗或逃跑”的效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进行机体的“休息”反应,主要作用是控制心率降低,肌肉得到放松等。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上皮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三个部分。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周边部分,控制人体四肢和其他器官的活动、传递信息等方面。
1.上皮神经上皮神经主要负责机体内脏的活动,如心脏、肺、肝、胃、肠、膀胱等。
上皮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类型,在上皮神经的控制下,内脏器官可以获得合适的功能。
2.感觉神经感觉神经为人体提供持续、精确的感知和感觉信息,主要有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皮肤感觉神经等。
3.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과周围神经系統连接的桥梁。
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动作和肌肉的收缩、放松等功能,由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接头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总结(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总结学科经验总结——系统解剖学SUm UPfOrSySt e m a tic A n atom y目录总论 (22)神经系统概述 (22)中枢神经系统 (44)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 (44)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IOlO周围神经系统 (1717)一、脊神经 (1818)二、脑神经核心知识点 (2424)三、内脏神经系统 (3232)传导通路 (3535)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3636)二、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3636)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瞄孔对光反射通路 (3838)四、听觉传导通路 (4040)脑脊液被膜及血管 (4343)一、脊髓的被膜 (4343)二、脑的被膜 (4444)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4545)四、脑屏障 (4646)五、脑和脊髓的血管 (4646)总论说在前面的话:神经解剖学内容很多,因此条理二字格外重要,我们的建议是在学习各个部分之前先要有一个初步的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在学习各个部分时弄懂各部分功能;学习后归纳总结各部分之间的从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废话到此为止。
神经系统概述眼醴½Ufi 观觉组织侧脑屯脉络丛大脑导水符第四脑宅脉络从r脑桥,小脑(后脑)由一条管道将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联系在一起•在脊髓里称为中央管, 上到位于脑桥和延髓后面的第四脑室,经中脑水管,至第三脑室,通过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是不是感觉很有规律性,下面就是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学习顺序, 由低级到高级.背侧丘脑J f[上丘脑 M f r- 后丘脑-冋脑 下丘脑 11底丘脑√小脑U 脳王⅜⅛然后我们将从中枢讲到外周。
之后我们通过传导通路将各个部分整合 起来,完成相应生理功能。
最后我们学习他们的营养和保护设施,脑室, 脑脊液和血液循环.我们先以缩手反射为例,简单形象的了解一下神经系统作用的方式。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以及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可以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整理。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负责感知、处理和储存信息,并且将适当的指令发送到外周神经系统。
1. 大脑:大脑是人类智力和行为的中心,也是最高级别的控制中枢。
它由两个半球状脑和脑干组成,并被包裹在颅骨内部。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复杂的纹理,称为脑回,这增加了其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
2. 脊髓:脊髓是从大脑延伸到脊柱内的管状结构。
它由脊髓灰质和脊髓白质组成。
脊髓灰质包含许多神经元细胞体,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
脊髓白质则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和其他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指令到身体各部分。
1.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可以分为两类,即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负责将感知到的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神经纤维则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到身体各部分。
2.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的集合,它们位于神经纤维的路径上。
神经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调节神经纤维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导来实现这些功能。
1. 感觉功能: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感觉信息通过外周神经系统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被处理和解释。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各种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发送运动指令到外周神经系统来实现这一功能。
3. 内部环境调节:神经系统监测和调节体温、血压、呼吸和消化等内部环境的稳定。
它通过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一功能,例如与内分泌系统协同工作来维持内部平衡。
系统解剖学每章知识重点

系统解剖学每章知识重点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构造、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每一章的角度出发,系统解剖学每章的知识重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学科内容。
第一章神经系统解剖学1.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右半球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大脑半球表面有很多褶皱和沟回,这些褶皱和沟回增大了大脑表面积,便于发挥复杂功能。
•小脑:位于脑干之下,与大脑、中脑和延髓相连。
小脑主要调节神经肌肉活动和身体的平衡协调。
•脑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底部,连接小脑和脊髓。
脑干主要是调节各种基础生理机能,如心跳、呼吸等。
•延髓:是脑干延伸下来的一段,负责呼吸、消化、心血管活动等生命活动的调节。
1.2 外周神经系统•脊髓:是连接大脑和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
脊髓包括30根神经节(上行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下行神经)。
•周围神经:负责将来自脊髓和大脑的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第二章循环系统解剖学2.1 心脏•心脏结构:心脏由心房、心室、心瓣膜和心包组成。
心脏内有心肌,心肌负责心脏的收缩。
•循环系统:心脏搏动时,将氧合血和非氧合血通过动脉和静脉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2.2 血管系统•常见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其中,动脉和静脉是连接心脏和全身各个部位的大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血管。
•循环系统:血液从心脏经过动脉进入各个器官和组织,在毛细血管内发生物质交换,然后经静脉回到心脏。
第三章呼吸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结构: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腔等器官。
它们一起完成了人体的呼吸功能。
•气体交换: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碳 dioxide 被排出体外。
第四章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结构: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这些器官协调起来完成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消化过程:食物先进入口腔,通过咀嚼、混合、分泌消化酶等过程,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最终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总结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点拨: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 “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 谏。说自己,比齐王,都扣紧“私”“畏”“求”三个 方面。
3.文章主旨概括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用 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种有自知 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表现了齐威王 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进政 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知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 路,采用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 可能成功。
4.写作特色鉴赏
(1)成功地运用了讽喻、类比的方法。文章中讽喻手法的 运用表现在邹忌善于进谏,以自己切身感受设喻,奇妙 地讽喻齐王。而文章中类比手法的运用是表现在“受蔽” 这一点上。邹忌在进谏中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进行类 比,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 刻画,而是着重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 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王形象表现得生 动传神。
2.一词多义辨析
(1)朝朝 皆服 朝衣 于冠 齐
早晨 朝见
(2)孰孰 吾视 与之 徐公通 孰“美熟” 谁, ,哪 仔个 细
(3)闻燕 闻、 寡赵 人、 之韩 耳、 者魏使闻…之…听 听说 到
欲有求于我也 介词,对 能谤讥于市朝 介词,在
(4)于 皆朝于齐 介词,到 皆以美于徐公 介词,比
(5)之
综合探究
二 综合探究 1.关键语句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的重点总结

神经系统的重点总结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以下是神经系统的重点总结:
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通过轴突传递信息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2.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信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在突触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4. 反射弧: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基本单位,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大脑负责高级的认知、情感和运动功能,脊髓则主要负责传递和处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感觉信息。
6.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和处理来自感受器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7.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8.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心血管调节等。
9. 神经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神经元的增殖、分化、迁移和突触形成等。
10. 神经疾病:许多疾病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癫痫等。
以上是神经系统的一些重点总结,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系统,它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脊髓 spinal cord *椎管内 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颈膨大 (C5-T1) 腰骶膨大 (L2-S3)*CTLSCo 484844 0 -1-2-3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 T1-L3交感神经 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前束传导粗略触觉*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内→外侧与S2同X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X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脊髓功能:传导反射脊髓半横断布朗—色夸综合征前角损伤----脊髓灰质炎脑 brain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为脑干brain stem12对脑神经修饰演化茶盏免听设宴秘府舌下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部菱形窝*向上→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向下→脊髓中央管向后、外侧→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滑车神经是唯一附着于脑干背面的脑神经。
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脑神经核见P299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ZN 1上下丘视听 2红核调节屈肌张力 3黑质调节随意运动帕金森病*NQ 1脑桥核沟通大小脑 2上橄榄核*YS 1薄束核与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2下橄榄核白质:S1内侧丘系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S2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躯干和上、下肢的痛、温觉;触(粗)压觉S3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半头面部、口鼻腔粘膜、牙齿与牙龈等处的痛温觉与触压觉S4外侧丘系大部分止于下丘核,小部分止于内侧膝状体X1锥体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发出1皮质核束 *终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但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和面神经核下部(支配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对侧皮质核束支配2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交叉皮质脊髓前束不交叉Xn 额桥束、顶枕颞桥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cerebellum 小脑核自内→外侧顶球栓齿原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旧小脑--调节肌张力新小脑--协调骨骼肌间脑diencephalon 1背侧丘脑 *前--丘脑前结节后--丘脑枕借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的终止古刹*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纤维的终止内急古刹在里面,外面的人内急此2核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感觉中枢2后丘脑听内侧膝状体看外侧膝状体3上丘脑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4底丘脑底丘脑核,与纹状体关系密切,属锥体外系5下丘脑 *视交叉灰结节向下连漏斗,漏斗下连垂体乳头体*视上核,室旁核--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将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运送至神经垂体,再经血液至全身背后上滴下第3脑室 *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呈矢状位的狭窄间隙*向前上经室间孔→侧脑室*向后下经中脑水管→第4脑室端脑Telencephalon*大脑纵裂与大脑横裂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额、顶、枕、颞、岛5叶*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1 第Ⅰ躯体运动区交叉性支配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2第Ⅰ躯体感觉区交叉性支配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视觉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4听觉区颞横回5语言中枢写说读听额上中、后颞上后角回*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新)—合称为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大脑半球的髓质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大脑半球各部皮质连合纤维--是联系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胼胝体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束内囊*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宽厚的白质板*前-丘脑前辐射膝-皮质核束后-丘中辐射(丘脑皮质束)视、听、皮质脊髓束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G1、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少数纤维投射到中央前回)G2、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皮肤→脊神经节细胞→脊髓灰质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后部G3、头面部皮肤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皮肤→三叉神经节细胞→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1/3G4、视觉传导通路一侧视神经损伤同侧盲,一侧视束损伤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距状沟上、下两侧的皮质G5、瞳孔对光反射一侧视神经损伤,双眼瞳孔不缩小;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同侧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眼间接对光反射存在Y1、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大脑脚底的中3/5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下端,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躯干、四肢骨骼肌2皮质核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内囊膝→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 头面部骨骼肌Y2、锥体外系精细动作,习惯性动作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硬膜外隙阻断脊神经的传导不与颅腔相通2脊髓蛛网膜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S2平面终池临床上常于此处行腰椎穿刺3软脊膜齿状韧带--固定脊髓、脊髓手术标志脑的被膜 1硬脑膜 *颅盖疏松硬膜外血肿、颅底紧密导致脑脊液外漏(如鼻漏)*大脑镰—纵裂小脑幕—横裂*海绵窦3 4 51 52 6 和颈内动脉易被感染2脑蛛网膜蛛网膜粒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绒毛样突起,脑脊液经此渗入硬脑膜窦3软脑膜脉络组织=软脑膜及血管+室管膜上皮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系*大脑半球前2/3 间脑前部*走行颈总动脉—颞骨岩部—海绵窦*大脑前动脉:半球内侧面、额叶、内囊前肢、尾、豆大脑中动脉:半球外侧、岛叶、内囊膝后肢、尾、豆脉络丛前动脉:外侧膝状体、苍白球后交通动脉(是连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的吻合支)2椎-基底动脉系*剩余结构*大脑后动脉皮质支---枕、颞叶中央支—背侧丘脑、内侧膝状体*大脑动脉环—前交通、大脑前、颈内、前后交通、大脑后A 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脊髓动脉--椎动脉、节段动脉脑脊液循环CSF*侧脑室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的脑脊液→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的脑脊液→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总量约150ml脊神经--前根运动后根感觉 8 12 5 5 1脊神经的分支--脊膜支交通支后支(枕大、臀上、中皮神经)前支前支1颈丛*C1-4 C5部分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A皮支 *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该处是颈部浅层手术的麻醉阻滞点B肌支--膈神经 *前斜角肌--肺根前方--下降至膈支配膈肌及膜*膈神经受刺激→呃逆胆囊炎引起右肩胛区牵拉疼痛2臂丛*C5-8 T1部分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腋窝*锁骨上分从胸长神经--前锯肌翼状肩*锁骨下分支实验解剖P1843胸神经前支 *不形成从T1-12分布于胸腹部*2 4 6 8 10 12 胸乳剑肋脐脐中4腰丛 T12 L1-3 L4部分腰大肌深面A股神经 *腰大肌—腹股沟—股三角*股前群肌、股内侧、中间皮肤*隐神经股三角—腘窝—大隐静脉--足内侧缘B闭孔神经 *腰大肌内侧缘--闭膜管--至股内侧*股内收肌群、股内侧皮肤5骶从*L4-5 S Co 梨状肌前方,髂血管后方A臀上神经臀中、小肌与阔筋膜张肌梨状肌上孔B臀下神经臀大肌梨状肌下孔C阴部神经 *梨状肌下孔--坐骨棘--坐骨肛门窝*会阴部与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D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大转子--腘窝---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肌、髋关节*胫神经小腿肌后群、足底肌、小腿后、足底皮肤钩状足腓总神经小腿前、外侧群肌、足背肌、小腿外、足背皮肤马蹄内翻足脑神经的性质 *感觉性1 2 8 叶儿耙*运动性3 4 6 11 12 三四六师一二*混合性 9 10 5 7 就是武器*交副感9 10 3 7 就是三七躯体内脏和运动感觉自由组合,排除特殊躯体运动12对脑神经P334 过海绵窦:3 4 51 61嗅神经嗅细胞--筛孔--嗅球--嗅区皮质2视神经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汇集于视神经盘→穿出巩膜→视神经→视神经管→颅中窝→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3动眼神经 *脚间窝--海绵窦--眶上裂--分为上、下2支*躯体运动纤维5块眼外肌(除外上斜肌和外直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睫状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4滑车神经下丘下方--海绵窦--眶上裂支配上斜肌5三叉神经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A眼神经 *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眼裂以上,鼻背皮肤和眶内的器官、结构B上颌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经眶下裂入眶*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牙、口、鼻腔粘膜及眼口裂之间的皮肤C下颌神经 *经卵圆孔出颅**耳颞、舌、颊、下牙槽、咀嚼肌神经*口裂以下,耳颞部皮,咀嚼肌,舌前2/3的粘膜(一般感觉)二比累山崖狂下乙二醛而你设下下压军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6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海绵窦--眶上裂支配外直肌*损伤表现内斜视7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内耳门--茎乳孔--腮腺内丛*面神经管内的分支A鼓索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副交感纤维:下颌下神经节换元,纤维控制下颌下、舌下腺的分泌B岩大神经至翼腭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至泪腺C镫骨肌神经*面神经颅外分支颞颧颊下颌缘颈神经捏全家远景8前庭蜗神经前庭蜗9舌咽神经 *橄榄后沟上部--颈静脉孔出颅A舌支舌后1/3粘膜和味蕾B颈动脉窦支C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至耳神经节换元--控制腮腺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