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汽车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运输工具和生产力工具。

而从汽车工业产品的角度上来说,其本质上是由不同零部件组成的工业技术产品,无论是汽车产品经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零部件损耗,还是汽车自身功能性的提升需求,本质上都需要不同的汽车零部件,由此就催生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并且目前来看,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要求提升和国内汽车总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之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良好,并且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发展趋势;优化对策;研究分析前言: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群众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相关事物都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汽车产品。

而在汽车整车行业当中,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处于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地带,其与汽车行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在当前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用户的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代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将针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定的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望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环境优化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述所谓的汽车零部件,就是指一个成熟的汽车产品,除却机架以外所有的零件和部件都是汽车的零部件。

其中,汽车零件具体知识不能拆分的单个组建,部件则是指能够实现某一个动作或者是功能的零件组合。

从产业体系的角度上来说,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汽车行业发展一片向好的宏观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本身也实现了很好的发展[1]。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是指构成汽车整体的零部件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

本文将概述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情况。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汽车产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球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了1.7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三,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方面,智能化和电动化是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环保和节能也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电池、电动机等相关零部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四,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

比如,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常常与汽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和生产。

另外,一些国际性的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也成为企业展示实力和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平台。

第五,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创新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涌现,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向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起挑战。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壮大。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企业间竞争激烈。

这些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一席之地。

与之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升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巨大,需求旺盛,这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型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渐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智能化和环保要求上。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将迎来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和营销体系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和营销体系
其二,投资力度不大,重复投资现象严重,产品开发能力弱。大部分企业 不具备与主机同步的开发能力,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低。目前, 我国具有高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还大多依赖于技术引进,而具有竞争力的 汽车零部件产品多属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产品。 其三,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发展后劲不足,难以与国外大 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抗衡。中国加入 WTO 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逐渐降到 10% 以下,很难再依靠关税保护等手段来限制汽车厂商选择零部件的采购渠道,国 外技术含量高、质优价廉的配件有可能成为国内厂家的首选目标,中国零部件 企业面临的冲击比整车厂更直接、更严峻。 2.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营销体系 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有着清晰的层次,第一协作层以总成配套厂为主,厂 家总量少,规模大,包括配套额较大的汽车零件厂、原料厂、工艺厂以及相关 厂商;第二协作层以汽车零件配套厂为主,围绕各自的总成厂形成较小区域配 套网,厂家可多可少,规模可大可小;第三协作层以原料厂和工艺厂为主,为 零件厂、总成厂以及总装厂提供原料和工艺加工。 今后,汽车业界巨头普遍关心的是生产装配的模块化。系统或模块集成商 位于协作体系的第一层。目前 DELPHI、VISTEON、BOSCH、DENSO 和 TRW—LUCAS VARITY 是世界上排名前 5 位的零部件制造商,他们在系统开发方面的优势会保 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期,只有 少数几家供应商可挤进协作体系的第二层,大部分将在第三层。 四、零部件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遇往往与挑战同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 大研究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重点 生产有竞争力的关键部件,使产品能在价格、质量、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国际标 准,那么,其将面对的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分析

汽车零配件产业链分析
3.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包括钢铁、有色金 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其中,原材料需求 量较大的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玻璃。
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 售收入将突破4万亿
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整体提高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 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 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 大。
上下游产业链
1.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上游主要 是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的供应产业,而下游则是对汽车零部件有需求的产业,包 括汽车前装市场和汽车后市场。
2.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 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 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 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 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同时,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在汽车维修和汽车改装等后市场中对 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零部件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成就。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 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开展自主研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为支 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为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 生强大的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 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持,汽车行业做大做强也将难以为继。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在当今的汽车产业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质量和性能,也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繁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要求的提高,零部件及配件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如亚洲和南美洲,汽车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在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电动化的发展推动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

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也促使汽车零部件及配件朝着更高集成度和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全球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

一些大型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广泛的全球生产布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例如,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巨头在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控制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本土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一些新兴的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逐渐在细分市场中崭露头角。

在国内市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为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配套的能力,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同时,政府对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然而,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分析一、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

它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

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

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

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

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

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

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

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

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

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

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

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

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与趋势分析

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与趋势分析

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与趋势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也日益成熟。

欧洲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重要的地域之一,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份额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概述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包括发动机零部件、车身零部件、底盘和悬挂、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发动机零部件和车身零部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个领域,占据了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总份额的60%以上。

近年来,随着欧洲对汽车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环保零部件市场已逐渐兴起。

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转型开发环保型零部件,以适应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二、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分析1. 段式分析根据市场报告,目前在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德国的博世公司、大陆集团和ZF公司。

这三家公司在欧洲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并且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此外,欧洲其他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例如法国的法雷奥、意大利的马涅蒂·马雷利以及瑞典的欧维克集团等。

2. 领域分析在各个领域中,欧洲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35%。

其中涡轮机和高压燃油喷射系统是发动机零部件市场的主要产品。

车身和内饰部件市场份额稍次,分别占据了29%和19%。

在制动系统和底盘和悬挂市场上,欧洲企业也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3. 汽车品牌分析在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中,不同品牌的汽车零部件销售情况也不相同。

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是德国的大众和宝马。

这两个汽车品牌的零部件在欧洲市场中销售量最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定份额。

三、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趋势分析1. 智能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智能化的汽车零部件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包括自动驾驶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等,这些技术需要许多智能化的零部件来支持。

2. 环保型零部件的需求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对环保型零部件的需求显著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当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体分为四种类型:(1)西欧:汽车零部件工业相当发达,超过汽车制造业而走在前面;(2)美国、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制造业力量基本相当,平起平坐;(3)日本、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当强大,但仍受主机厂制约;(4)中国、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本上依附或从属于汽车制造业,没有相对独立地位。

2001年,世界上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美国有20家,日本12家,德国9家,法国5家,英国、瑞典、意大利、加拿大各有一家;50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至少有一半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汽车电子产品。

表17 2001年全球最大2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情况名次公司名称国别销售总额(百万美元)主要产品2001 20001 德尔福汽车系统DelphiAutomotive Systems 美国24188 26480 转向系统、底盘、电动系统、引擎控制、内饰件、电子零件2 罗伯特-博世Robert Bosch GmbH 德国18000 17800 车辆安全系统、喷油系统、刹车系统、电动和电子系统3 伟世通公司Visteon Corp. 美国16945 18569 底盘、空调、电子零件、车身内饰、燃油供给、引擎控制、仪表系统、传动系统4 日本电装美国国际公司Denso Corp. 日本16250 16392 热能通风、电子零件、过滤器、燃油管理系统5 李尔公司Lear Corp. 美国14625 14073 内饰件、座椅、仪表盘和门内饰塑料件、车内地板和隔声系统电子线路分布系统6 江森公司Johnson Controls Inc. 美国13620 12738 内饰件、座椅、电池、车门系统、照明系统、电子零件、仪表盘7 曼格纳国际公司MagnaInternational Inc. 加拿大10500 10100 内饰件、外饰件、车身和底盘系统、座椅、后视镜、发动机、变速箱8 天合公司TRW Inc. 美国9600 10200 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刹车系统、发动机零件、扣紧固件、乘客安全保护和报警系统9 弗瑞西Faurecia 法国8600 5396 座椅、内饰系统、排气系统、前端10 艾辛公司Aisin Seiki Co.Ltd. 日本8460 8454 车身系统、制动系统、电子元件、传动系统和发动机零件11 德纳公司Dana Corp. 美国7712 9467 传动系统、车身系统、发动机底盘、密封件、刹车和液压系统12 法雷奥公司Valeo SA 法国7345 6959 电子零件、热力系统、变速器分动器13 矢崎公司Yazaki Corp. 日本6151 6000 电气分配系统、电子元件、仪表、连接件14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公司Siemens VDO AutomotiveCorp.德国5800 3700 电气电子元件系统15 阿尔文马丽特公司ArvinMeritor Inc. 美国5787 6594 遮阳顶蓬、车顶模块、车轮、机械控制、传动系统、车门面板、悬架、附件控制系统、排气系统、滤清器16 采埃孚集团ZF Friedrich Shafen AG 德国5500 5800 变速器、转向系统、悬架组件、车轴、离合器、消音器17 大陆公司Continental AG 德国5400 5563 制动、稳定管理系统、轮胎、执行元件、底盘系统、电子安全系统、传动系统18 赛胜布德汽车公司ThyssenKrupp Automotive AG 德国5347 5258 车身系统、底盘模块、动力、动力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19 杜邦 DuPont 美国5200 5100 涂料、工程聚合物、光纤、化学品、冷冻液、抛光剂、小型电机和变速器组件20 米其林集团Michelin Group法国4600 4400 轮胎资料来源:东方汽车网“全球最大1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2001年)”其他还有英国的卢卡斯(Lucas),美国联合技术汽车零部件集团(UTC)、德国曼内斯曼汽车公司(Mannesmann AG)等也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趋势1.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联合兼并,走向集团化已成趋势。

(1)联合与兼并。

为了整合相关业务,集成模块,培育和强化其核心能力,以适应整车模块化组装和全球采购的需求和趋势,零部件生产企业逐步脱离整车母体,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扩大生产规模,组建集团,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1995年和1996年仅美国就分别发生了175项和212项兼并。

1996年英国最大综合性零部件公司卢卡斯公司兼并了伟利达公司,总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以上,从而成为世界主要零部件跨国公司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联合与兼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就达到7家,即德尔福公司(美国)、博世公司(德国)、伟世通公司(美国)、电装公司(日本)、李尔公司(美国)、江森公司(美国)、曼格纳国际公司(加拿大)。

(2)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加强遴选。

在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新形势下,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加强遴选。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其供货的零部件厂实施鉴别和淘汰,使其供货厂数减少了30%~50%。

2000年福特公司将原有的2300家配套上减少到1150家,使每条生产线只有100家配套供应商,每条发动机生产线只有60家配套供应商;法国—标致雪铁龙由2000家供货减少为950家;欧洲福特公司已把协作厂由过去的2500家减到900家。

在零部件厂总数减少的同时,一级配套厂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奔驰公司的一级配套厂数量平均约200个,二、三级配套厂约为1500个(含原材料供应);奥迪公司新开发的C5车型配套厂共700余家,一级配套厂仅30多个;日产公司配套厂900多个,其中一级配套厂30家,二级配套厂193家。

而淘汰下来的供应商就要下降成二级或三级配套商,为一级配套厂服务。

表18 全球汽车供应商变化趋势表单位:个供应上类别1988 1998 2002 2008预计全球性供应商(模块化) 0 50 25 16一级供应商(总成)3900 250 100 75二级供应商(系统部件)7500 1000 800 0材料、零件、工装摸具6000 600 450 250维修服务3600 960 600 350 资料来源:乔梁著:《WTO与中国汽车产业》,红旗出版社,2002年10月。

(3)零部件生产高度集中。

生产集中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生产。

例如,德国最大的15家零部件企业,其产值占全国汽车零部件产值的50%以上。

二是同一种零部件不是分散在许多企业生产,而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生产。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某一种零部件三厂(CR3)集中度普遍达60%~80%。

日本汽车的通用零部件通常集中在3家到5家生产。

随着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重组兼并、其生产能力进一步向零部件生产巨头集中,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在减少,而产值却在逐年增长,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

2.全球采购、系统化设计、模块化供货正在成为潮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纷纷减少内制率,增加外协率,面向全球,以零部件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等择优采购。

(1)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化。

所谓系统集成就是把汽车零部件按其功能简化为系统组件再装到汽车上。

目前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向着系统配套的方向发展,整车厂从采购单个零部件转为到采购整个系统。

系统化设计与供货,不仅能使整车厂将新产品开发工作及成本部分地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而且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简化配套程序,减少工作量。

而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实力,为整车厂提供更多的系统产品和系统技术。

德尔福公司居这潮流之首,它所属的7大子公司设计开发的最先进的车用音响系统、最新式的座椅、质量最好的汽车线束、TRAXXAR车辆稳定性增强系统、集成的车用电气/电子系统、防撞系统等不同零部件、组合件及系统可以提供给全球供应商。

美国福特部件公司把所有零部件集成为内、外饰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供电气系统、转向系统等。

奥迪公司除整车厂自制部分外,将所有总成及零部件集成35个系统。

这种系统产品供货方式使奥迪C5总装线减少50多个工位。

所有的品种向规格齐全的集成式部件、系统和模块发展;大众汽车公司组织系统配套,将全车分成30—50个系统,每个系统由一个配套商按标准完成;美国李尔公司座椅和内饰组成(1998年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年会上展出)的系统将中间操纵台、安全带、侧面安全气囊连成一体,只需要一个操作工序即可安装到位。

(2)供货模块化。

在系统供货的基础上,德尔福等大型零部件制造公司有推出了模块化的新供货方式,即整车厂商以模块为采购单元的配套供应新体系。

模块按零部件和系统在汽车中的排列位置,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更大的部件,由多个系统和部件集成,整车可分为几大模块。

模块化供应还提供了另一种配套模式,即“汽车工业园”。

零部件制造商围绕主机厂建立生产园区,使零部件通过传送带即时馈送。

目前美国、德国的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实施。

系统集成和模块化供应的应用改变了各自独立进行零部件的设计、加工、装配方式。

整车产品开发由整车厂向零部件厂转移,由“出图方式”变为“认可图方式”,开发机制的变革,使整车厂开发规模缩小,激发了零部件企业技术竞争,促使专有技术的集成,提高了整车的性能。

3.零部件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发展当前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是产品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新技术化。

汽车电子化和汽车塑料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零部件产品技术的发展,一级零部件厂只保留新式的、先进的、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将大部分部件转给二级零部件企业生产。

(1)电子产品是技术发展为重点。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传动系统、防抱死系统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用局域网络和车载计算机、电子防盗系统、停车距离予报警系统、路况摄像系统、电子导航系统、音识别系统等都在试制开发、试装车阶段。

据预测,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15%增加到2005年的25%~30%。

截止2000年美国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新车装车率为90%,电子控制门锁系统车装车率为100%。

日本的汽车导航系统已经有140万套作为标准配备。

同时,一些非汽车行业电子公司也将进入汽车领域。

如西门子汽车技术集团在全球23个国家设有研发、配套和生产基地;摩托罗拉汽车通讯集团(TCG)和汽车工业电子集团(AIEG)的汽车电子解决方案被广泛用于汽车座位调校、音响设备、操纵系统、安全气囊、引擎和传输管理系统等方面。

(2)塑料类制品不断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