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系统在急诊中的应用-急诊科

合集下载

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0例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的急诊抢救室患者,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对比早期不同预警评分患者的病死率和存活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病死率相比较中,评分0分和1-3分(单变量小于3分)病死率均为0,评分1-3分(单变量等于3分)病死率为2.18%,评分4-5分病死率为15.29%,评分大于等于6分病死率为31.29%,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存活患者预后情况相比较中,评分0分治愈率为89.85%,评分1-3分(单变量小于3分)治愈率为75.00%,评分1-3分(单变量等于3分)治愈率为55.36%,评分4-5分治愈率为27.08%,评分大于等于6分治愈率为13.39%,评分越高,治愈率越低(P<0.05)。

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早期预警评分;病死率;预后急诊抢救室内的患者基本都是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疾病发展迅速,对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能力要求较高。

当前临床上对于急诊室内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大多来源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没有客观依据,虽然近年来有健康和生理评分系统的应用,但是获取评分参数时间较长,不能快速发现患者病情改变[1]。

因此在急诊抢救室工作中要建立一种快速高价值的评分系统,便于医护人员快速鉴别疾病的危险程度,及早的给予对症治疗。

有研究表明,急诊抢救室患者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以便于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2]。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00例急诊抢救室患者,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例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的急诊抢救室患者,排除标准:(1)入院已死亡或在一小时内死亡者;(2)恶性肿瘤晚期患者;(3)心脏阵发性异常患者;(4)放弃治疗患者。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引言急诊科室是医院重要的门诊部门之一,承担着急救、诊断和治疗急性疾病的重要任务。

急诊病人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医生需要迅速准确地评估病人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而急诊病人的病情评估是急诊治疗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传统上,急诊病人的病情评估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临床技能,存在主观性强、不稳定等问题。

引入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能够通过系统化的评价指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等级,帮助医生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估病人状况,有利于提高急诊病人的治疗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旨在探讨其具体原理、应用范围、优势、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价,为急诊科室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病人管理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减少错诊漏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该评分系统的原理和优势,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在实际急诊工作中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病情评估手段,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快速的决策支持,以提高急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和医疗质量的目标。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急诊病人病情评估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急诊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急诊医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系统能够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帮助医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紧急抢救和及时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级处理,合理分流急诊患者,减少急诊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急诊是医院中病情最为严重、时间最为紧迫、处理最为复杂的科室之一,快速而准确地评估病人病情对于救治病人至关重要。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Emergency Severity Index,简称ES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全球急诊科的病情评估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将急诊病人分为五个等级,指导医护人员对不同病人进行优先处理,提高了急诊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ESI评分系统的基本理念是对整体的急诊病人进行快速而有效的评估,并将其分为五个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低进行优先处理。

ESI评分系统主要考虑了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疼痛程度、过去病史等综合因素,以及病人自身意愿等因素。

ESI评分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急诊病人的等待时间,优先处理严重患者,减少因救治拖延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同时,该系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准确评估和处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ESI评分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急诊科提供更高效、更合理的病人处理方式,而且还能够为医院提供更严格、更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公信力。

此外,ESI评分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为急诊科的质量管理和医疗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是也需要注意到,ESI评分系统并不能完全代替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和诊断。

医护人员在使用ESI评分系统的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处理。

因此,急诊科为实现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仍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ESI评分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急诊病人的处理效率和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声誉和公信力,但也需要适当的引导和管理,方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一、MEWS评分的概念和应用1. MEWS评分的概念MEW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评估和测量,以便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变化的评分系统。

它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 MEWS评分的应用MEWS评分主要应用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留观室等对急危重患者的监测和评估中。

它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急危重患者的生存率。

1. 提供客观的监测指标MEWS评分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评估,提供了客观的监测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监测依据。

2.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在急诊留观中,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出现快速变化,特别是急危重患者。

MEWS评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3. 指导护理干预措施MEWS评分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当患者的MEWS评分升高时,就意味着患者病情的恶化,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评估护理效果在急诊留观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MEWS评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效果。

5. 促进团队合作MEWS评分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

通过MEWS评分,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共享患者的监测数据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三、如何准确使用MEWS评分1. 熟练掌握评分项目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MEWS评分的评分项目,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和监测。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急诊病人的要求更加迫切。

然而,急诊室作为医院的门面部门,每天接诊量极大,且病人所患疾病种类繁多,这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

急诊病人病情评估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它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病人的病情和危险程度,从而为病人提供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

为此,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急诊科的工作中。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是一种综合评估病人病情的系统,它可以对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危险因素等进行分类、评分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达到更加准确、快速地判断病情的目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一、实现快速、准确的病情评估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通过对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症状、危险因素等进行评估,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病人的危险程度和病情严重性,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这种评估适用于各种疾病,可以大大缩短急诊科医生诊断病情所需的时间,提高病人就诊的效率和治疗质量。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犯错,保护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科学地指导急救处理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除了可以评估病人病情外,还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给出相应的急救处理建议。

例如,在病人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医生可以按照评估系统的建议将病人分配到非急诊科进行治疗;如果病情较重,则可以将病人分配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如老年病人、心脏病人等,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也可以给出相应的急救处理建议,以减少意外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三、促进科学管理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可以为急诊科医院提供数字化、科学化的管理平台,帮助医院实现流程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优化。

通过对不同病情的分级评估和分流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急诊科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

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

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运用摘要】目的:对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比两组患者分诊精确度、患者去向和转归实况等结果。

结果:分诊后,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也是潜在危重患者。

结论: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诊;预检分诊预检分诊是整个急诊工作的重要前提,且分诊质量高低会对医院救治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还没有统一而规范性的预检分诊系统,使得普通分诊候诊的患者,未能及时对等级进行科学区分,且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会使得高危患者常常被忽视。

面对此类问题,将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到急诊预检分诊中,能达到理想的分诊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MEWS评分应用到分诊之中,对分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回顾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

对照组200例患者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区间为2岁-89岁,平均年龄为(52.10±5.22)岁,从患者入院到病情评估结果所耗费的时间为4.6~6.0min,平均耗时为(4.3±0.7)min;实验组200例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区间为3岁-92岁,平均年龄为(51.40±5.16)岁,从患者入院到病情评估结果所耗费的时间为4.3~5.9min,平均耗时为(4.2±0.5)min。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MEWS评分的定义MEWS评分,全称为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主要基于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体温和意识状态。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估,医护人员可以计算出患者的MEWS评分,从而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病情变化。

MEWS评分被广泛应用于急诊科、ICU等医疗领域,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MEWS评分,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MEWS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护理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的重要性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的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患者的病情可能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化性,需要及时有效的监测和干预。

急诊留观环境下的患者通常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疾病严重程度、风险预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和细心关怀不仅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增强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声誉。

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决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MEWS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MEWS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和计算得出的数字化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esrly warning score,EWS)是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医疗机构为了能及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并快速高效的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由Morgan等人首先提出。

目前,EWS已在发达国家急诊科和ICU中普遍应用[1]。

如何有效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已成为急诊护理的新热点,现就EWS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14年1-6月我院急诊入抢救室的危重病人1676例,男732例,占43.68%,女1044,占56.32%;年龄14-98岁,平均年龄(68.1±8.9)岁。

所有入选病例采用随机表法进行划分,对照组予以急诊常规抢救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中EMS评分分值设计的急诊多种级别抢救方案。

1.2 研究对象:⑴入选标准:进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的危重患者⑵排除标准:三无人员、年龄<14岁、无家属、依从性差。

2 评分系统2.1 EWS 参考文献[2],建立急诊科EWS评分登记表,患者一进入抢救室即进行评分。

每个参数0-3分,总分15分,分值范围0-3分为轻度,4-5分为重度,≧5为危重。

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详见表1。

2.2 评价指标①病情判断的准确率②抢救时长③医护人员评估病情的意识。

2.3 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

3 结果3.1 两组患者病情判断的正确情况见表2。

3.2 抢救所用时间实验组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的平均时间为(132.9±96.8)分;对照组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的平均时间为(166.1±122.6)分。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0.29 0.50~0.59
15.0~19.9
1.0~2.9
20.0~39.9
等于 15 减去实际 GCS 分值
4 ≤110 ≥180 <2.5 ≥7.0 ≥309.40
<0.20 ≥0.60 <1.0 ≥40.0
注:如无血气分析,则以静脉血碳酸氢根(HCO3)浓度代替动脉血pH; a)DO2,FiO2<0.5时只记录PaO2;急性肾功能衰竭时Cr分值加倍。
7.15~7.24
<7.15
7.60~7.69
≥7.70
15.0~1精7.品9 课件 <15.00
41.0~51.9
≥52.0
APACHE-Ⅱ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2)
参数
7.血清钠 (mmol/L)
8.血清钾 (mmol/L) 9.血清肌酐
(μmol/L) 10.白细胞比容
0 130~149 3.5~5.4 53.04~123.76 0.30~0.45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临床意义
1. 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 2. 评价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 3. 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的选择 4. 预测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5.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临床效能
➢ 敏感性 ➢ 特异性 ➢ 准确性 ➢ 预测阳性率 ➢ 预测阴性率
❖ 急诊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措施。减少临床急诊 医师的误诊、误治或漏诊、漏治,有利于医患和谐
精品课件
急诊危重症评分要求
➢ 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理想?有没有? ➢ 高敏感度、低特异性——轻症重判 ➢ 低敏感度、高特异性——重症轻判 ➢ 低敏感度、低特异性——舍弃!
精品课件
早期预警评分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3-4分常是一个病情恶化和提高监护级别的扳机点 ≥5分 需要紧急处理或收入专科病房、ICU监护治疗
的最佳截断点 >9分, 死亡危险明显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疗
19
精品课件
MEWS case
❖ 男性,60岁,胸痛来诊 ❖ 既往高血压史。 ❖ 来诊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 ❖ 血压200/110mmHg, 体温38.5℃ ❖ 评估:呼吸-2分, 心率-2分 ,血压-2分,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分类
三.组合式评分系统
试图克服单纯生理或解剖指标的缺陷, 所以更全面也更繁琐复杂,适用于住院病人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分类
四.以症状/综合征/疾病为标准的评 分系统
适用范围局限
精品课件
病情分类
❖ 濒死患者 ❖ 危重患者
—有生命危险 —暂无生命危险 ❖ 急症患者 ❖ 非急症患者
*对人、地点、时间的认知障碍
Ø 患者评分0-1分,死亡率<2% – 可能适合家庭护理
每参数赋值0-6分,总分0-26分
21
精品课件
PAPS与REMS
急诊潜在危重病评分系统
22
精品课件
PAPS与REMS
23
精品课件
APACHE评分
p APACHE评分系统经历了 4个发展阶段 即APACHE I-IV
p APACHEⅡ最为常用 由A-急性生理学评分、B-年龄和C-患病前的慢性健康状 况3个部分组成,总分值为 0-71 分
病情评估的意义
❖ 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 ❖ 客观、动态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对疾病
的诊断、治疗进行评判 ❖ 对可预防性死亡的救治十分重要 ❖ 合理发挥抢救室的抢救功能 ❖ 全面、量化预测患者预后,履行告知义务,最大
限度避免医疗纠纷
精品课件
急诊特点与评分指标要求
急诊的特点 v 接诊时间短 v 检查项目少 v 病因诊断不一定明确 v 病种繁多:创伤、感染、
年龄(岁) ≤44
45~54 55~64 65~74 ≥75
分值 0 2 3 5 6
慢性健康状况 择期手术
未手术或急诊手术
分值 2 5
精品课件
q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v以上A、B、C三项之和即为APACHE-Ⅱ评分
精品课件
综合性的评分系统
Ø APACHEⅡ 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死亡危险性越大 -- <10分,院内死亡的可能性小 -- 10-20分,病死率约 50% -- >20分,病死率约 80-100%
精品课件
濒死患者
❖ 急诊最危重患者 特征:①血压测不出或降低 ②脉搏消失或微弱 ③呼吸慢且不规则 ④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 心脏骤停、各种疾病晚期等
精品课件
危重患者
❖ 生命体征不平稳,非濒临死亡 ❖ 严重脓毒症、急性左心衰、急性脑血管病、急性
中毒、休克、多发伤合并脏器损伤、上消化道大 出血、高渗昏迷等 ❖ 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明确诊断前,给予适 当对症处理,注意对治疗的反应及病情变化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分类
一.以生理状况异常为指标的评分系 统
倾向于关注神经系统、循环和呼吸异常以及死亡 率的强预测因子;大多无法体现损伤部
位致残性的重要性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分类
二.以解剖部位为标准的评分系统
通过描述解剖损毁程度的特征,有利于损 伤部位的重要性;只注重解剖部位的划定,忽 略了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体温-1 分,总分7分 ❖ 去向:ICU,确诊为主动脉夹层
精品课件
PAPS与REMS
p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S p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 p 适用范围:16岁以上成人 p 临床应用:评价院前转运的风险
急诊非创伤病人病情的评价 p RAPS包括:血压、呼吸、脉搏、GCS 4个参数
每个参数赋值0-4分,总分0-16 分 p REMS包括:RAPS+年龄和指氧饱和度 6个参数
4 3 2 1 5 4 3 2 1 6 5 4 3 2 精品课件 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中度昏迷:11-9分 浅昏迷:14-12分
深昏迷:<8分
正常:15分
3-4分预后极差 3分生存者罕见
GCS计分与预后有密切相关: >8分者预后较好,<8分者预后较差,<5分者死亡率较高
28
精品课件
q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 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法是否最佳,目前尚无大规模多中心临床验证
Ø 急诊病人应用受限
--因 APACHEⅡ评分要求取24小时内最差值,但急
诊病人在急诊停留的时间不一定有这么长
32
精品课件
APACHEⅡ的病死危险度计算
q可对个体(individual)和群体(group)死亡风 险(R)进行预测
Ln(1/R-R)=-3.517+( APACHE-Ⅱ总分×0.146)+病种 风险系数+0.603(仅用于急诊手术者)
Fi精O2≥品0课.5件时只记录(A-
计分项目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27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反应
自动睁眼 呼之睁眼 疼痛引起睁眼 不睁眼 言语正常 言语不当 言语错乱 言语难辨 不能言语 能按吩咐动作 对刺痛能定位 对刺痛能躲避 刺痛肢体过屈(去皮层状态) 刺痛肢体过伸(去脑状态) 不能运动
计分
中毒、卒中、心梗、休 克……
评分指标的要求 v 数据相对容易获得 v 评价客观 v 适用面广 v 方便记忆 v 方便计算
精品课件
为什么要在急诊应用危重病评分
❖ 统一评估标准,客观、准确、快速地确定病情,合理 安排其流向或初步的处理措施,急诊规范化建设
❖ 及时化解危机,既可以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病人痛苦 和医疗花费,提高急救水平和效率
急诊危重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
评分系统在急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精品课件
摘要
➢ 病情评分的概念和意义 ➢ 常用评分的分类 ➢ 急诊危重症识别 ➢ 急诊常用危重症评分介绍 ➢ 急诊危重症评分的选择
精品课件
危重症评分的概念
危重症病情评分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 体征和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对其严重程 度乃至预后包括面临死亡危险进行量化评价
1/R-R = 0.1205
R = 0.108,即该病人的死亡风险率为10.8%
q如将个体死亡风险率相加(∑R),再除以病人数(N)
即可获得群体死亡风险率。
精品课件
MODS评分
p 与ICU病人的病死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 >20分,死亡率100%
p 与存活患者住ICU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p 各个变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3 30.0~31.9 39.0~40.9 17.33~21.2
40~54 140~179源自35~497.33~8.0 46.67~66.53
4 ≤29.9 ≥41.0 ≤6.53 ≥21.33 ≤39 ≥180
≤5 ≥50 <7.33 ≤66.67
7.50~7.59 32.0~40.9
7.25~7.32 18.0~21.9
精品课件
急症患者
❖ 急诊的大多数,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短期内暂无 生命危险
❖ ACS、AECOP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肠梗阻、宫 外孕等
❖ 具有潜在生命危险,不可掉以轻心
精品课件
非急症患者
❖ 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好 ❖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
等 ❖ 先诊断后治疗,可稍缓处理
精品课件
39
精品课件
SOFA评分
精品课件
SOFA评分
v器官功能失常或衰竭评价系统所包含的脏器数 量限定为6个
v每一个脏器的分值均为0分(正常)~4分(最差) v每天记录一次最差值
41
精品课件
CAP常用评分
PSI分级 疗
I 和II级 III级
IV 和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