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特点和保护状况。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华南虎》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华南虎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3. 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课文《华南虎》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2 教学难点1. 华南虎生活环境的描述和理解。

2.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 将环保意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华南虎》中的具体描述。

3.2 教学手段1. 电子白板: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和生活环境。

2.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华南虎的生活习性的视频。

3. 学习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和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华南虎》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

4. 写作练习:以华南虎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分析讨论:20分钟4. 写作练习:20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华南虎》,总结华南虎的特点。

2. 收集有关华南虎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

5.2 评价方式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0%2. 课堂参与度:30%3. 写作练习:50%第六章:教学反思与改进6.1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度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增强词汇量。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与之相关的自然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华南虎的勇猛和美丽。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华南虎”、“山脉”、“生态系统”等。

3.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第2课时1. 华南虎的特点:介绍华南虎的外貌、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华南虎的特点,并展示讨论成果。

3. 保护华南虎:讲解华南虎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华南虎。

四、教学内容第3课时1. 观察华南虎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华南虎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享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内容第4课时1. 华南虎与生态环境:讲解华南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华南虎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内容第5课时1. 华南虎的保护措施:讲解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 制作保护华南虎的标语:让学生分组制作保护华南虎的标语,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1. 华南虎的文化意义:介绍华南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勇猛、智慧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华南虎在文化中的意义,并展示讨论成果。

3. 艺术创作:让学生创作一幅以华南虎为主题的画作,展示华南虎的美丽和力七、教学内容第7课时1. 华南虎的生态平衡:讲解华南虎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023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华南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看猛虎图片,激趣引读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兽中之王)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虎氏家族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

本世纪三十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六十年代,里海虎也绝种;七十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

不到五十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1949年时,华南虎有4000只,八十年代初剩下150至200只,现在有关专家预测,20只左右。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7农林部又颁布文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

50年代末东北虎就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一道被列入保护范围,而当时华南虎却被列为"害虫"。

50年代,仅一个福建省,解放军和民兵捕杀的华南虎有案可查的便达530余只。

并出了无数打虎"英雄"。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1【教学目标】1、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掌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同学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同学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唾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溢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盲从。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和其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同学感受老虎风采。

教师导入课文学习。

二、简介作者、背景三、读准字音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齐读。

2、整体感知:初读诗歌,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3、示范朗读,指导训练。

4、同学齐读。

五、速读课文,研讨质疑1、如何评价诗中的华南虎、观众和“我”的表示?2、如何理解诗中的具体象征意义?六、精研细摹,品味佳句同学就诗中含义比较丰富的语句进行赏析交流。

七、合作交流,深层探究如何理解本诗在当时和今天所具有的意义?八、比较阅读,拓展延伸讨论课外文章带给我们的考虑和启发。

九、小结全文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2一.教学目标:①读准字音,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②通过朗读初步感悟华南虎的形象,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描述;③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鉴别欣赏关键词句的方式来深入体会华南虎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④根据诗意展开联想,进入情境,想象作文,通过华南虎的自白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华南虎》是一首借物抒情诗,写了一只身陷铁笼的老虎那刚毅的身影、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的眼睛。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华南虎的认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华南虎的认识。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观察分析法:观察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分析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教案。

2. 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华南虎的小故事。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1.1.2 学生的实际情况1.1.3 教材内容的分析1.1.4 教学目标的确立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课文背景介绍2.1.2 课文主题提炼2.1.3 课文结构梳理2.1.4 课文语言特点分析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知识与技能3.1.2 过程与方法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目标4.1 教学目标4.1.1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4.1.2 学生能掌握相关知识点4.1.3 学生能提高阅读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课文生僻字词的理解5.1.2 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5.1.3 课文写作技巧的应用5.2 教学重点5.2.1 课文的整体感知5.2.2 课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5.2.3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师准备6.1.1 教学PPT6.1.2 课文音频材料6.1.3 相关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资料6.1.4 教案与学习指导书6.2 学生准备6.2.1 预习课文6.2.2 携带课本、笔记本6.2.3 准备相关问题讨论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展示华南虎图片或视频7.1.2 简要介绍华南虎的生态习性7.1.3 引发学生对华南虎保护的思考7.1.4 导入课文《华南虎》7.2 自主学习7.2.1 学生自读课文7.2.2 学生圈点生字词7.2.3 学生查找课文难句7.2.4 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7.3 课堂讲解7.3.1 课文内容分析7.3.2 相关知识点讲解7.3.3 课文深层含义探讨7.3.4 课文写作技巧讲解7.4 巩固练习7.4.1 课后练习题讲解7.4.2 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7.4.3 学生互相批改并讨论7.4.4 教师点评并总结八、板书设计8.1 华南虎生态习性8.1.1 生活环境8.1.2 捕猎特点8.1.3 保护现状8.1.4 课堂讲解重点8.2 课文结构分析8.2.1 开头引入8.2.2 主体描述8.2.3 结尾总结8.2.4 课堂讲解重点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熟读课文9.1.2 完成课后练习题9.1.3 写一篇关于华南虎保护的文章9.1.4 收集有关华南虎的资料9.2 作业要求9.2.1 字迹工整9.2.2 答案准确9.2.3 思路清晰9.2.4 富有创意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课堂讲解效果10.1.2 学生学习反馈10.1.3 教学方法改进10.1.4 教学内容调整10.2 拓展延伸10.2.1 参观动物园10.2.2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10.2.3 加入动物保护组织10.2.4 撰写研究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1.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的设计依据2.课文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的制定4.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5.教具与学具的准备6.教学过程的导入新课环节7.课堂讲解环节8.板书设计9.作业设计二、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的设计依据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分析,以确立教学目标。

华南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华南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华南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华南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诗歌的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的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1、导入设计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所描绘、抒写的素材,请向同学们展示你手机的猛虎图。

咏虎诗,成语。

同学们展示的猛虎图,咏虎诗和成语使我们具体感知了老虎的风采。

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板书课题)2、配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自行正音,品味语气、语调,把握节奏、重音。

3、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自学,学生自由朗读,初探课文。

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勾画出来。

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出疑问,全班讨论(2)组织讨论,深层研讨教师简介背景,提供深层理解的材料华南虎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探讨诗歌的主旨诗中的“观众”是个怎样的群体?代表专政工具的“铁笼”禁锢的仅仅是一只华南虎?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的象征的意义的?作者说:“我终于明白__”,“我”明白了一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小结讨论内容(3)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4、巩固扩展(1)联想和想象练习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被困的华南虎的心路历程。

华南虎谈谈它们的区别和文章的感情,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华南虎》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给加点字注音呵斥___抽搐___叽喳___钢锯___沟壑___恍惚___咆哮___胆怯___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角( )___爪( )___栅( )___血( )___( )___ ( )___ ( )___ ( )___三.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2.在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体验·探究】四.读下面诗句,然后回答问题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斥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1.注音劝诱___拂动___2.观众面对安详地卧在角落里的老虎,为什么绝望?3.老虎对观众的做法为什么一概不理?4. “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把握文本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掌握文章阅读的技巧,如找主题句、归纳概括等。

3.培养学生语文表达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阅读理解环节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主题句。

2.教师辅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并分析其对文章的贡献。

3.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学生对华南虎的习性和保护意义进行浅析,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

4.教师进行答疑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5.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语文表达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组织语言进行讨论和表达。

2.在讨论和表达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对华南虎的理解和保护意义。

4.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掌握了文章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了语文表达和思维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引导学生爱护野生动物、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虎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绘、书写的素材。

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二)、教师范读诗歌。

三)、整体感知课文:1、生自己揣摩诗歌情感,大声朗读诗歌。

2、说说对整首诗的理解。

四)、合作分析:1、《华南虎》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

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以下选自《梦游人说诗》)1973年6月,我(牛汉)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连我自己事先也没有料到竟然写了一首大煞桂林风景的老虎诗。

老虎,按它的气质与形象,很难与桂林山水联系起来。

但是,我却以愤激的情绪写了一只体态并不出众的虎。

有生以来,我多次见到虎。

那些虎,比桂林的这只华南虎,要威武得多。

1951年,在齐齐哈尔见过一只囚放铁笼不久、狂吼不已的东北虎,在北京动物园见过不下三五只老虎。

但都没有动过写虎的念头。

前面说过,我的气质不是喜欢写壮美的事物吗?为什么没有写狂吼如雷的东北虎?一般说,我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应还不算迟钝,但让我冷静地剖析我当时的感应,使之理论化,确没有这个本领。

我只能尽量真实地写下当时形成诗的经过。

2、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

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5、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

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6、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五)、深层探究7、“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8、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华南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2、激趣引读: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

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诗歌朗诵,整体感知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②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 )的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1、形象探究: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

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

“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理解象征: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那么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讨论明确: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

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四、提供背景,主旨探讨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

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讨: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明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五、诗歌比较,诵读提升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在从比较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4、齐读两首诗歌,在朗读中体会。

六、体验反思,互动释疑1、体验反思: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

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八、作业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③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

教案设计频道我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教案设计频道我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